项目专访:一次城市精神营销,一段有氧的“翻山”之旅

举报 2023-03-09

项目专访:一次城市精神营销,一段有氧的“翻山”之旅

采访:Ruonan、Dreamer
撰文:Dreamer

2022年8月21日
重庆市北碚缙云山突发大火,直逼城区
由于山路陡峭,消防救援车队无法前行
来自重庆的700余位摩托车手肩负起了运送物资的重任
成为了这场救援中,运输的主力军
经过全城5天4夜的扑救,大火熄灭


写在之前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种前情说明更多是在电影、艺术短片或小说中看到,当它出现在一支品牌片里,又会引出怎样的感动?

2023伊始,香港置地第五支年度大片《翻山》准时上线。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短片基于重庆山火救援事件改编,以真实人物原型讲述着——蝴蝶结女骑手吴飞飞为责任爬坡上坎,为守护家园燃情翻山——的故事,向每一个翻山越岭不言弃的你我致敬!

网友纷纷表示:看到了今年最燃的片子之一、有被狠狠感动......

@重庆发布 抖音号当天就将其转发置顶,两个多月过后仍然在顶位,俨然将《翻山》看作一张城市精神的名片。

WechatIMG957.jpeg

先不说这意料之外的官方认证,我们想知道的是:

为什么香港置地要讲一个关于重庆精神的故事?
对于这条近15分钟的长片,很少见到有挑剔其质量的,一支广告拍到这电影级水准,为了什么?
普遍的好评反馈是否能说明,在「内容至上」与「流量即正义」之间,又有了一个典型正面案例?

带着这些疑问,数英编辑部打了一个小时的高铁的,前往杭州有氧YOYA,采访到本次项目的负责人朱小磊(@老湿芭蕉)、有氧客户总监陈锋。另外,低调的品牌方——香港置地中国区市场及营销中心负责人@胡攀,也隔空参与到这次谈话中。从《翻山》说开去,我们也听到了芭蕉——这位新晋创意合伙人,关于品效、关于有氧呼吸哲学的清醒(清新)发言。


一、用“这个冬天最燃的少年番”,传递热气

香港置地是一个有着134年发展历史的高端地产品牌。有媒体评价其为“最会做内容的地产品牌”,“深度经营”“长期主义”也是形容香港置地发展的常用词;体现在营销上,品牌也在长期围绕文化、艺术向内容做深耕:

比如,曾修复弹子石老街、王家大院等历史建筑;
比如,会在产品里融入文化、艺术、城市特色等多重内容,丰富用户对空间价值的感知;
更为大众熟知的,还是品牌围绕「人与家园」的主题,连续五年发布的年度品牌大片——

起初两年,透过个体视角探讨爱与成长

有氧.jpeg
《爱,原来如此》

2.jpeg
点击查看《位置》项目详情

2020年,品牌用一支幽默的半科幻短片,为人们带去安慰与鼓励

3.jpeg
点击查看《FLAG事务所》项目详情

2021年,讲述了一个少年守护精神家园的成长故事

4jpeg.jpeg
点击查看《离岛》项目详情


那到了2022,又该说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香港置地与合作过两次的老朋友有氧,一拍即合。

香港置地年度微电影,已经连续拍摄了4年。到了去年拍摄筹备期时,我们也曾犹豫过,这次是否可以换一种表现形式、以更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特点的短视频,来展现2022年想要表达的情感?

但是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为香港置地的朋友们,说好一个故事。

——香港置地 胡攀

经过连续三年的不确定后,主创团队表示想带来一些能量感的内容,传递一份顽强向上的热气;
而香港置地也希望能让讨论得更具现实意义、有时代性,与年轻人走得更近。

2022年是特殊的一年。大家共同经历了疫情、高温等种种困扰,但是国人从不缺勇敢翻越的勇气。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共同找到了故事原型:2022年8月,重庆北碚缙云山大火中,那一群扑火的少年们。这个故事,几乎浓缩了2022年所有平凡的艰辛、奔赴与勇气。

——香港置地 胡攀

当时重庆山火事件刚过去没多久,网上随处可见相关的视频。民众自发上山救火,摩托车骑手们背着背篓送物资的场景,感染了整个团队,也让主创更加坚定了以真实事件创作故事这一想法。

6png.png

另外,重庆是香港置地在大陆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几乎是内地大本营一样的存在。在CNY这一年度传播节点,让这座英雄的城市、以及守护这座城市的无名英雄们来作主角,完成一次垂直的沟通,是品牌作为共建者的一种回应,也是一次品牌精神的表达。

开篇吴飞飞面试地点,就是香港置地光环中心的顶楼

1678244206930018.png

加之人们过去对玩摩托车的年轻人有着类似“鬼火少年”的偏见,主创想到可以借此反差,为年轻人的个性和担当发声,这便有了第一个idea——「这个冬天最燃的少年番」,借此传递一种向上的力量感、一份炽热的生命力。

内部资料:创意提案洞察篇其一

WechatIMG979.png


二、一个关于救火的故事,重点却在火场之外

1. 那要讲一个英雄式的救火故事吗?

芭蕉告诉我们,前期创作时首先就排除了群像叙事的方式。

对于表达重心,主创有着明确的想法——以重庆山火救援事件为故事背景,传递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它是一个隐喻。今天(这支片子)是讲这场大火,那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失火」的时刻,我们都在面临生活里一些突如其来的火焰。你要不要上山、要不要直面它?是这样一个问题。”

挑选人物原型时,有氧也绕开了典型的英雄主义叙事,英雄的形象固然高尚伟岸,却难以打动每个普通人。“要让观众觉得「他/她就是我」,才会有共情。”

当大家看到新闻里蝴蝶结女骑手的故事,创作灵感被迅速点燃。

1673931070844643.jpeg


2. 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给蝴蝶结女孩加段个性小传

女性、95后、摩托车手、救火,这几个关键词一串联起来,人物个性、故事张力就已经有了七七八八。加上那个编剧都难想到的点睛创意——头盔上扎着鲜红的蝴蝶结,传播符号浑然天成。

再往下,考虑到CNY的传播背景,“亲情”是绕不开的主题。设计一对有典型冲突,又不乏个性的父女的想法随之而出:

嘴上各个不饶人,颇有点“相爱相杀”的意思:当爸的难免要敲打女儿,骑摩托当不了饭吃;女儿呢,拜关二爷时也不忘吐槽亲爸开垮火锅店。
但前一个刚还操起锅勺吓退机车小年轻,转身就默默摆摊卖夜市,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另一位骑着KTM250起早贪黑送外卖,嘴上云淡风轻实则帮老爸还债,还「卷」成重庆第一快。(三押了怎么回事~)

我们希望塑造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角色,她不是「全世界都跟我作对,我要叛逆到底」,那没有意义。

我们更想讲的是,她看似玩世不恭,但该有的担当是有的,在应当承担的责任面前不会逃避。其实有点像这代年轻人。


这个老爸有点帅,也就稍稍逊色卖鱼的高启强

8.png

拍摄间隙,主演还在反复排练动作

9.jpg
10.jpg


3. 克制地写实,与时代更近

在聊具体创作过程中,诸如“时代性、离现实近、话题性”这样的词被芭蕉反复提及;片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写实感,也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比如,父女俩一个火锅店倒闭、一个面临就业压力,这些情节安排也是为了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下人们的现实境遇。

“当然这个尺度还是有一定控制,不会很丧。原因并没有直接挑明,我们用一个吊儿郎当的方式,把这个「糊弄」过去了。”

“卷” “搬砖赚钱”,这些网络热词、社交口语也都被放在了台词里。

11.png

电梯监控视角下,飞飞累到瘫倒在地;她用vlog记录工作生活;亲友刷视频刷到飞飞告诉老吴......这些似曾相识的片段,也是主创团队从现实抓取的灵感。而不脱离生活、回应时代情绪,是有氧内部的创作习惯。

越聚焦的内容,一定是更有裂变潜质的,但裂变需要有一个大众共情的东西。


老吴发现了女儿的工作vlog

12 png.png

监控镜头下,飞飞在电梯门合上的瞬间,累得瘫倒在地

13.png


4. 近15分钟的广告,是怎么支棱得紧凑又流畅

要游过一片海,需要有100个漂浮的支点。


人物有张力,矛盾冲突足够典型,剧情推进的分寸拿捏得也堪称老道。但一个好看的片子绝不止于线性地讲完一个话题故事,它考验的功夫还有很多。而在芭蕉看来,这其实是信息密度的问题;就像脱口秀,如果包袱够巧又足够多,观众一定会笑。

“这个故事是在时代情绪下有一些时代底色的,再加上有真实新闻事件,再加上重庆精神,片子背后叠加的buff,其实是很吓人的。

再往下就是刚才说的,故事的主线是什么,角色关系要怎么设计,人物要怎么具体设定,这个人物要经历什么样的成长过程,他的挫折是怎么样的,包括起承转合和细节......如果每一环都没掉链子,那它一定是一个好故事。”


5. 全员燃情投入,为片子“玩”出不同的花样

片子中的查“重”率超90%以上,除了吴飞飞与老吴两个主要角色是由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出演外,其余只要有台词的也都是一水儿的川渝演员,导演@陈立言也是四川人。

瞧瞧~连分镜都散发着一股重庆(火锅)味儿

1678247105875663.png

当时还处于封控期间,关于拍摄地团队也准备了PLAN BCD种种备选方案。曲折的是因为疫情,大家都对去重庆拍摄没抱什么希望。眼看着就要到拍摄期,谁曾想从导演到演员,主创接连被困在家。

我们慌死了。


至于后面的的峰回路转大家都经历过。好在解封后,有惊无险,团队第一时间前往重庆。

片子里重庆味儿够正吧、重庆人那股劲儿到位了吧,8D魔幻、爬坡上坎、摧枯拉朽专治各种不服,就连这个城市的鸽子都飞得更猛更凶。

不信你把进度条拉到04:15

15.jpeg

但主创团队要给观众的好看还没完,大全景广角配丝滑机车戏,主观镜头、抖动镜头强化实景现场感,带动观众情绪。

片子中的魔鬼细节也让人忍不住掐大腿:导演搬出自己的宠物墨西哥黑王蛇、机车头盔当道具。不然你以为那台KTM250是租来的嘛?

导演自己就是玩车的。(云淡风轻)


既然主角是玩机车的,那给她加个特别的爱宠岂不添彩?

16.jpg

“定制的导演、定制的客户、定制的事件,所以它有一些偶然的因素。

你很难找到这样的项目,需要一些因缘或者积淀。如果跟客户没有这么多年的默契,他不会有这样的一个空间给你。”

既然都到这个程度了,不安排个主题曲肯定说不过去。片场有个有趣的“插曲”:玩摇滚的制片主动请缨写曲,记者出身的客户现场燃情作词,一支排面拉满的电影主题曲这就有了。

片子进行到10′30″
父亲将差点扔出窗外的车钥匙又抛给了飞飞
小号音乐扬起
吴飞飞骑摩托带着父亲飞驰在去往缙云山的公路上
故事燃点、泪点一洒而出


1678258855306820.jpeg1678247556342435.png
点击收听电影主题曲《翻山越岭》

为了还原山火现场,导演自掏腰包加购排灯,让效果更逼真

1678249788767496.jpeg

各方投入了很多超出本职以外的热情和心力,值得欣慰的是,种种巧思、反复打磨的细节,都被大家看在了眼里。

19.png

“我们当时有个私心,只要「搞定」重庆人,我们这条片就很棒,重庆有3,000万人哪”

主创团队们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期待竟然成了真,《翻山》被重庆发布官方转发,至今仍在置顶位。评论区超2w的好评,以及23.8w的点赞量,给有氧团队、香港置地以及各方工作人员带来莫大的鼓励和正反馈。

20.png

品牌方也对有氧创作团队的专业素养,以及这种「作品主义」的创作精神,记忆犹新:

YOYA是一个很有创造力、也敢于尝试和担当的创意团队。在最后不到一个月的制作时间里,拿出了一本精美的微电影,速度和成果,都令人震惊。电影上线前的宣发阶段,团队内部甚至对整本电影的内涵进行了提炼,发布了7张非常高质量的海报和一条预告短片,起到了很好的精神升华作用。

很感谢有氧的再次参与,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样也看到了「翻山」的坚韧与勇气。

——香港置地 胡攀


三、时效VS实效
保持有氧呼吸,埋头赶自己的路

《翻山》其实像是我们一直践行的一种创作方式,它最后开花结果了,那今天你们看到了它,看到了这种比较纯粹的沟通方式。


香港置地这支年度大片从某种意义上确实算得上纯粹:双方都肯用近15分钟,去成全一个好故事;品牌植入,轻而克制。

但“纯粹”背后的另一种讨论,是“这样的片子,有实际效果吗?”关于片子与品牌的联系,上文已有解读;而对于外界不同的声音,芭蕉则显得很坦然:“没有一个品牌不希望营销能品效合一,但我们现在有一个思维惯性,觉得实效就是即时效果,而不是实际效果。巴不得立竿见影,这一秒就看到效果。

不是说它不对,但很多能成为品牌资产的东西,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需要一些战略定力和耐心,就像大家看到了《翻山》,但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其实已经和香港置地一起探索了三年了。

这是一个埋头赶路的过程。如果一味追求时效性,会错过很多可能,对品牌和创作者来说,这很可惜。

当我们提出拍摄「重庆扑火少年」这个题材时,有氧其实还准备了其他5个非常好的创作题材。但是最终大家一致认定:《翻山》这个故事才是最适合的。

我们只是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人:没有一座山峰不可翻越。

——香港置地 胡攀


1673931040646952.jpeg

注重「品效」中——内容的实际效应,这也是有氧一直以来践行的营销态度:“我们从来不会告诉客户某个东西能爆火,但我们一直有爆款。把内容做好做扎实,消费者不会亏待你。”

说到这里,芭蕉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趋势性概念——ESG,借此来表达有氧的营销理念。
(注:ESG是关于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大维度的价值评定体系。)

在双碳概念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大量企业、城市都在加紧朝这三个方向建设,持续关注环保事业,践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ESG指数,也成了品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芭蕉认为,在营销领域或许也需要更多“持续性”的表达,营造“可持续”的效果。

我不说我们一直在做ESG,但有氧的作品一直都是有这个底色的。长期主义或许是个奢侈而老套的词,但我们确实对更远的目的地更感兴趣。”

在他看来,ESG中含有指向实效营销的核心思维,而ESG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讨论也再次证明了,在营销和商业之间坚持可持续的种发展思路:“就像你在一条路上埋头走了很久,回过头,会发现一路都是风景。”

 

近几年,有氧在“翻山”路上看到的一些风景(部分示意)

让听障儿童“听见听不见的音乐”,拿下长城奖全场大奖

1678251084175770.png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花式“助农为乐”:携手阿里公益打造长线IP

WechatIMG151.jpeg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金融广告情感营销,一盘番茄炒蛋: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777.png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淘宝春节微电影:有一种年,叫“我回来了”

1674025771320814.jpeg

给职场文化幽默一击:招商银行的“清风公约”

1678251156401149.jpeg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写在最后

访谈进行到最后的“敞开聊”阶段时,主创团队的种种表达,印证了笔者最开始对这个项目,以及对品牌方和代理商的第一判断和印象,即「在乎者」——在乎内容,在乎与大众的沟通、更在乎沟通质量和实际效果。

双方在主动叙事的过程,能洞察大的社会情绪,也会在意很细节的时代元素,同时也尽力避免陷入一些惯性和套路。

用主观上纯粹的叙事,换来一次与大众、与一个城市、乃至与这个时代的深入对话,触及一些力量和感动,这样的沟通早已超出即时营销的价值范畴。

都说“在乎者即赢家”。至于双方具体赢了什么,我想以上种种,都是有氧给出点到为止的最好回答。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