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单元-平面组-数字类(入围)
营销单元-内容营销类(铜)
营销单元-整合营销类(铜)
技艺单元-美术类(铜)
1月,银联的66个「富」刷屏互联网。这一次,我们想讲讲「奔富路」背后的故事。
对银联来说,相比日常的营销节点,年底的项目一直是品牌的“重头戏”——既要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又要给受众以总结过去、开启新一年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点。
2022年,我国已达到了全面小康,下一个目标就是2035年的共同富裕。而银联做为一个金融类国企,响应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可以说是顺势而为的一个机会,这也是我们所知道的市面上第一个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广告。
最终,我们呈现出的66幅作品与TVC,通篇不讲“共同富裕”这四个字,但字字都是奔「富」之言。
海报
【做不对自己“手软”的创意人】
从“百福”到“奔富”,几年间,银联和凡人互动都从未对自己“手软”。
在「富」的表达层面,从经济的富强到科技的富兴,我们喜悦赞叹;从山水富丽到文化富饶,我们感同身受。回乡创业者、基层干部、农民等等聚焦乡村振兴等民生热点;老有所学、环境保护、文化输出聚焦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富」,它已不再是物质化的理解,而是更精神层面的共鸣。在「富」的宏大组图之中,一个昂扬向上的中国正徐徐为世界呈现,做为“支付国家队”的银联,有力量也有能力,扛起这面大旗。
项目上线之后,许多网友都在留言“心疼美术”。确实,如此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的美术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从2021年11月开始,我们先选定了近两百个可做「富」的画面。中间经过内部判断(包括后期的可执行性、合理性)和风险评估,删掉了“太硬”“太广告”“太苦”的,最终留下了大家所看到的这66个。
而这66个「富」,有的藏在高楼大厦间,有的现于,从山川湖海到日常生活,都有「富」的体现,而@广告文案-微博上两位网友的留言也令我们几位创作者感动。他们说,「藏」,是「藏富于民」的「藏」。「富」,是「万物殷富」的「富」。
创作的过程一直是纠结又折磨的,但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完成这一套可以被我们称之为“作品”的海报。美术使用了三种手段:PS合成、3D建模、实拍,完成了所有对「富」字的艺术化表达;文案把人民日报网站翻遍,做到了让每一张海报的“身份”都有据可依,并且不能使用任何文案技巧,因为我们相信真实的一定是动人的,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源于生活的总比想象的创意更值得掌声”。
【在流量时代创造好的传播资本】
流量时代,从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的崛起,我们看到视频传播的优点,但作为广告人,我们心中只对“好内容”有偏执。至于物料是视频还是海报,我们相信只要内容足够好,就可以找到传播的机会。
在内容高质量输出之后,我们也迎来了经典的传播难题:没时间、没预算。线上传播的KOL数量有限,我们就在有限的选择中寻找每一个可以突破的话题方向。从微博的发布话术到微信的大V发布角度,都细细琢磨。但本次的传播最大的惊喜,是来自超越我们预期的很多个“自来水”,据「知微」的传播分析,单条微博有6000多万用户覆盖,整体传播量破亿,而微信上甚至有四五十个公众号在自发转载、讨论。其中圈层涉及旅游、设计、投资、金融等等圈层,使用“破圈”两个字来形容虽有过之,但最终的结果对于我们和客户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
近两年,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一直令人叹息,于是时时刻刻规避风险、把握刻度成了本次项目执行期间的“日常”,但我们始终坚守的依然是不变的真理:一个真字。因为真诚真挚真切,所以才能让受众感受到银联在岁末为大家呈现的温暖和感动。而在66张海报发布过后的第二天,我们将这种温暖更生动的比作一个个小小的心愿,为本次传播高潮之后再掀高潮:
什么是中国人心里的富
【视频文案】
我想讲给你一些小小的心愿
那些平凡却又足够珍贵的
关于「富」的小小心愿流过很多汗的人,就想有个好收成
结束了授人以业,就盼着他们有更好的前程
追太阳的人,想把光收集起来
送到万里以外之外的夜里
那里还有许多人,在循着光想探明方向心不老的人呢
希望把时光里落下的梦,一一圆满上
在看不见的地方仍在努力的人
想着代表大家站到更高的地方
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人
就想让我们的技术迎头赶上我们就是这样
怀揣着各自的小小心愿
但双脚扎在同一片土地上把对富足的向往
过成踏实的平常中国银联在 2022 农历年来临之际
祝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你,年年有富余
付出必有回报,中国银联
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我们都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做,而是没人做到的事情才值得一做。跟着大河滔滔的流向行走是一种选择,而看似逆流而上打呆仗更是一种态度。
中国银联的广告从未脱离平凡的个体,其中所表达的,也都是每一个凡人的不凡韧劲。在形成品牌话语体系、价值观的同时,更多的是和“人”站在一起,为平凡的付出者喝彩。
2022,让付出,必有回报!
数英奖案例展示
创作人员名单
总经理:赵鸿鄂
制片人:彭贇
创意合伙人:曾杰
导演:陈子洋
创意总监:管坤
创意总监:马方舟
客户总监:杨伦
资深客户经理:于诗轩
创意组长:王如月
创意组长:梁逸豪
美术指导:朱伟斌、周浩然
设计师:黄雅婧
文案:刘佳妮、谢婉莹
制片:董雄巍
剪辑:罗浩铭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 MORTAL DIGITAL 凡人互动 上海,创意代理商
【背景与目标】
背景:2021年,中国迎来重大战略转型,「共同富裕」政策方针的不断推进,成为各大媒体的热议话题。中国银联,有责任与立场去用品牌的力量,向公众传递和诠释,属于这个时代下的中国精神面貌,以及传递银联“付出必有回报”的信念。但如何把政策语言,演绎成可感知的语言,让老百姓能从精神面感受时代向上的力量,既是本次传播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银联需要面对的挑战。
目标:在2021岁末,给品牌制造传播声量,夯实品牌国民基因的同时,刷新「付出必有回报」品牌主张在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内涵。
【洞察与策略】
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奋斗,共同奋斗照见的是每个人各不相同的生活。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政策语言有一定的距离感,但谈及个人生活的理想状态,总能有所共鸣和期盼。
【创意阐述】
根据目标与策略,如何完整、精确地来呈现创意:
政策的光环之下,照见的是每一位中国人充满热气的真实生活。既然中国银联选择各行各业的“富”,那就要多多呈现对「富」的不同表达:从经济的富强到科技的富兴、从山水富丽到文化富饶等等方面。从回乡创业者、基层干部、农民等等聚焦乡村振兴等民生热点;从老有所学、环境保护、文化输出聚焦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富」,它已不再是物质化的理解,而是更精神层面的共鸣。
在创意执行上,我们把「富」字巧妙的融合在各行各业所处的环境中,文案上通篇不讲“共同富裕”这四个字,但字字都是奔「富」之言。美术上,利用PS合成、3D建模、实拍等多种方式,把「富」字化为环境中非常巧妙的存在,藏「富」于民。
在内容高质量输出之后,虽然传播预算有限,我们在有限的选择中寻找每一个可以突破的话题方向。从微博的发布话术到微信的大V发布角度,都细细琢磨。本次的传播最大的惊喜,是来自超越我们预期的很多个“自来水“,据「知微」的传播分析,单条微博有6000多万用户覆盖,整体传播量破亿,而微信上甚至有四五十个公众号在自发转载、讨论,圈层涉及旅游、设计、投资、金融等等。
同时,在北京上海繁华热闹的商圈地铁站铺设“奔富路”,引发各行各业的人前去打卡和媒体报道。
【结果与影响】
中国银联奔富传播战役,对政策语言的创意解读,赢得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官方媒体的点赞报道,在社交平台创造破1亿阅读量,转发层级高达31层,近百个金V和数十个深度内容公众号作为自来水传播,在旅游、设计、金融等不同圈层均实现破圈效能,实现大范围的破圈效应。
创意单元-平面组-数字类(入围)
营销单元-内容营销类(铜)
营销单元-整合营销类(铜)
技艺单元-美术类(铜)
终审评委(金、银、铜评级全部显示,无奖评级仅显示带评语者)
创意单元-平面组-数字类
-
创意和落地很棒
-
海报设计整体借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元素,结合的非常深入人心,有现代,有历史,接地气的同时,也很磅礴大气。
-
數大便是美
-
“富”本身是一个不太好传递的主题,做的花俏或收敛都会让评价走极端。不过此次银联的奔富图重新洞察了再各行各业,各个场景中,最后甚至汇成了祖国幸福“富”足的概念展现~66张海报的工作量也非常巨大,文案细腻~让“付出”得到“富足”,不得不服~
-
这套稿子呈现了对于创意的执着和热情,也体现了对于奔“富”我们需要时间的耐心。
-
海报内容丰富生动
-
理念没问题,但感觉有点脱节,和大众认可的“富”好像不是一个层面。
-
这个campaign的目标人群,很显然是全国人民,不需要潮酷炫,只要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案很用心,语言很平实,画面一看就懂
-
好多好用心的平面广告,辛苦了
-
美好的愿望。 但是视觉太多太散反而很不聚焦
-
洞察细微,创意贴切,把共同富裕这一政策语言拆解的更具流通性。
营销单元-内容营销类
-
66张海报创意精良,设计精美。
-
主旋律不容易表达,但这个项目,却很好的把主旋律的声音趣味化,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能响应主旋律带来的美好期望。
-
创意好
-
脱贫的大背景下,在各行各业的奔富故事,海报的图与文案搭配的很好。
-
整体海报的视觉呈现很美,但是个别场景的挖掘以及文案撰写不够贴合实际。以海报为主的的项目,传播上需要进一步发力。
-
小富和大富的演绎,循循渐进,哲理深刻。
-
诚意满满的匠心之作
-
好作品
-
海报非常不错,制作精良,立意圆满,贴合主题,但在整合营销这一part,仅靠物料和投放,有些单薄
-
执行不错
-
很多常见的东西被解构成富,富藏在生活里,也藏在心里。
-
创意出圈,内容出彩,非常有洞察,也很有诚意
-
美术老师功力很足。
-
照见不同的生活,原来共同富裕的政策离我们这么近,突出品牌付出必有回报的主张与精神内涵。
-
66张海报的创作量,看起来并不仅仅是66张海报那么简单。每一张都有藏富于民的含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格局。
-
不讲年轻化,却依旧饱含烟火味和归属感的作品,实属难得。
-
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全貌
-
银联一以贯之的气质
-
人民生活美满,恰恰就是富裕的最佳证明。
-
用心的文案传达
-
不提富字,却处处是富。
-
这是好创意的另一种出现形式,让人一看就觉得应该是银联做的,且能被人看见。
-
整个campaign很大气,也很接地气,讲品牌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好融合在一起。
-
又是一个以数量加上不错的执行取胜的案例。
-
格局不一般,设计可圈可点。
-
修图师辛苦了!
-
内容高质量,传播力度大。
-
有慧眼,处处是巧思。
营销单元-整合营销类
-
立意很好
-
一以贯之的银联质量
-
洞察虽然一般,但文案和视觉是最出彩的部分。 海报内容呈现多元,与品牌的主旨相互契合。
-
-
主旋律的内容,画面输出品质高,可以多考虑c端的输入和共创。
-
很好的创意点
-
创意表现力拿捏了,很用心的执行,也体现了金融品牌特有的社会价值意义。
-
这个富的主题及物料都有很有传播性
-
矩阵完整,诉求明确
-
主题很“银联”,致敬奔富路上的每一个努力的平凡人,执行高水准!
-
胜在排场足够大。
-
主题很好,画面很美
-
用心之作,如此数量和质量,点赞。
-
强烈的正能量
-
立意很好,呈现也到位
-
物料高级
-
银联帮助大家奔向富裕,概念挺好的,物料也是铺天盖地的多,辛苦辛苦
-
中国人的“富”是什么?这个概念很切合品牌,整个营销方向想从生活不同方面的细节出发,但是呈现出来不够接地气,欠缺了一点打动人心的真实小细节,概念有点浮于半空中
-
很好
-
这个campaign的目标人群,很显然是全国人民,不需要潮酷炫,只要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案很用心,语言很平实,画面一看就懂
-
刷屏互联网,线上线下配合到位。
-
丰富的美术表达,动人的文案,背后隐藏的深意,成就一套好作品。
-
挺不容易的,花了非常多心思诠释不同圈层对「富」的解读。作为一个本身就比较“正”的brief,这波创意物料产出用心了,传播资源方面可以再花点心思。
-
很好地描绘出中国人真正对「富」的理解和期许,内容质量很高。传播上官媒集体输出没什么特别的新意,但是正是因为价值正确,内容优质,激发了很多大号的自发转发。
技艺单元-美术类
-
执行,给力!牛!
-
很强的美术执行力
-
“富”的呈现方式很精彩,每一个都紧扣主题元素,可以感受到画面背后各行各业的日常力量。
-
想出来这个创意,相信美术心理都叫了一声苦吧,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但凡人互动的朋友们还是有追求的,并没有哪一张是凑数的。
-
挺好
-
是海报也是记录。场景丰富又接地气,视觉处理和谐,不乏有记忆点深刻的海报,比如南极科考员篇、文物修复师篇、90后技术工人篇等等,值得细细品味。
-
找到了很多不错的落脚点,富有不是简简单单赚到多少钱,而是生活变得更美好。
-
这个系列感觉银联做了蛮久了,每次都有些新的突破,蛮好的
-
无
-
没有重复,工程量可想而知有多大,细节感人。
-
美术老师很用心,创意很正,但视频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落到“富”视觉有点过于刻意了。
-
设计功力深厚,做出了花样。
-
当品牌有一定影响力时,直接通过抽象地展现出各行各业的富,不同的富用不同角度展示,是比较直观且有效的,另外在文案和美术都很不错,60多张海报也实属不易。
-
这套稿子呈现了对于创意的执着和热情,也体现了对于奔“富”我们需要时间的耐心。
-
做一件容易,做这么多件不容易,点赞支持。
-
以量取胜
-
对“富”的解读有着中国人众生相的人文感。
专业评分
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