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为何成为女性营销必答题

举报 2024-03-01

回想一下,你记得哪些女性营销的广告语?

欧莱雅——“你值得拥有”
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
内外NEIWAI——”Nobody is no body”
珀莱雅——“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

(或许,你能想到的还有更多,请在留言区分享。)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条广告语中,最新的也是三年前了。实际上,翻看近年的女性营销案例,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比起讲态度,品牌们更愿意多做事。

最明显的要属女性营销中的“优等生”珀莱雅——

2021年,珀莱雅推出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说唱歌手于贞直面镜头,诠释品牌态度。

2022年,珀莱雅以广州女子舞狮队为原型,拍摄短片醒狮少女。同时,向乡村小学捐赠图书、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性教育。

2023年,珀莱雅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短片女帅男兵。同时制作性别教育绘本《我们都可以》,还联合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推出法律咨询服务。


在性别话题的探讨上,珀莱雅的态度从未变过,一直鼓励不同领域的女性,冲破传统和规则的约束。而公益活动的加入后,让品牌主张有了落地的方式,品牌角色也从倡导者变为行动者。

关于这一变化,我有一个观点:在女性意识觉醒的今天,空谈价值的女性营销,根本经不起消费者的检验。

因为一直以来,女性营销总面对一个争议:女性营销究竟是为女性赋能,还是编造消费主义的罗网?

有的认为,女性营销不过是品牌的糖衣炮弹,目的只是为了增加销售;也有的认为,消费是我们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购买一种品牌,即选择了一种价值理念。

大众对消费的看法莫衷一是,但品牌的破解方法很简单。既然「态度」和「价值」太空泛,「性别议题」太容易翻车,不如少说多做,用消费者看得到的行动解决问题。

不过,公益营销不是非营利性的慈善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怎么做才能使品牌利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1、公益活动,要与品牌/产品相关

公益活动是否要与品牌相关是有争议的。有的品牌公益项目,与自身无太大关联,而是针对某一社会议题展开,这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当公益活动与品牌建立强相关时,往往会更有效果。

2021年,Ukiss与丁香园合作推出「是红妆,亦是武装」,捐出1000支过期口红,号召女生拿起口红,擦掉厕所上的捐卵小广告,保护更多女孩。

用口红涂掉捐卵广告并非Ukiss“原创”,最早源于社交网络上用户的自发分享,主打口红的Ukiss,以此为灵感快速响应,推出了这一活动,收获了许多称赞,也成为其他品牌效仿的对象。

可惜的是,Ukiss没有将这一公益活动继续下去,而是转向了其他主题。2022年,Ukiss携手予她同行,向贫困地区女孩捐助月经安心包;2023年,Ukiss携手守护花蕾计划团队,关注留守女童。

尽管“月经贫困”、“留守女童”都是亟待解决的女性问题,但由于与Ukiss产品关联薄弱,难以突出品牌自身的特点,更像是跟风做公益,而非有自己的主张,无论是品牌角度还是社会效益,都效果平平。

同样是“月经贫困”主题,少女卫生巾品牌七度空间有更多表达的空间。七度空间从2012年开始,通过“成长的翅膀”公益项目,向中小学生普及青春期卫生健康、捐赠卫生巾。今年,品牌公益项目升级为“粉红羽翼”,号召更多女性加入,彼此相互支持。

七度空间「粉红羽翼」公益项目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内衣品牌爱慕,2023年爱慕推出「一本半」义乳公益计划,用公益电子手册,科普乳腺知识,同时建立基金会,向社会捐赠义乳。既彰显品牌对女性群体的关注,也传递出品牌在女性乳腺领域的深耕。

如此,不仅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力,还深化了品牌印象。

爱慕推出「一本半」义乳公益计划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2、从长计议,打造公益IP

如果品牌产品本身与社会议题无法直接建立关联,另一种方式,就是将公益项目沉淀为IP,变成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珀莱雅,不仅连续三年深化「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项目,把它做成了品牌的女性公益IP,还推出了「回声计划」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与品牌的关联度不如性别议题,但珀莱雅做了三年,使之成为品牌的另一个公益IP,为品牌拓宽了社会影响力。

珀莱雅「回声计划」3.0《此刻,和情绪____》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Aseop伊索“女性文学图书馆”,伊索Aseop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联合当地女性作家共同选择女性主义书单。活动期间,伊索Aseop会把货架上的产品换成女性图书,消费者进入门店可以免费领取一本图书。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作为护肤品牌,与图书本无关联,但透过“阅读”,伊索Aseop展现了品牌所倡导的质朴、从容的生活方式;而加上女性主义这一主题,伊索Aseop进一步表达品牌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与支持。此外,这样一场免费赠书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用户走进伊索Aseop门店,沉浸感受品牌氛围。

用品牌理念链接公益活动,并将其打造为品牌的内容IP,是伊索Aseop带来的启发,它让我们看到,公益活动对于品牌建设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实际上,除了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大多数社会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得到改善。换句话说,长期主义本就是公益的题中应有之义,无法长期深耕的公益项目,大多会让人怀疑有作秀嫌疑。

尤其当下,随着参与公益的门槛变低,做公益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唯有公开透明、长期可追踪的公益,才能真正获得公众的认可。


3、联合成熟的公益组织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与公益组织联手,已成为当下品牌进行公益营销的一种常见方式。成熟的公益平台,不仅有更系统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它们本身也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对于新锐品牌而言,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展开公益的方式。

2022年,全棉时代上线《她改变的》系列女性人物短片,讲述一群勇于突破自我,充满力量的女性故事。

此次短片中,全棉时代短片是与《中国妇女报》、内容媒体新世相共同合作完成,在短时间内聚合了不同领域的资源,实现了品牌口碑与声量双收。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最后:

公益营销,或许是所有营销活动中最难把握的,因为「公益」与「营销」从语义上就是相对立的,既要回馈社会,又要为企业盈利,而在公益营销前面,加上「女性」后,事情也变得更具挑战——

要鼓励女性,又要避免导向某种特定的期望;

可以鼓励多种生活方式、活出自我,但不能总是重复,显得跟风;

要与品牌相关,又不能太相关,否则就是把女性主义矮化为消费主义;

需要长期主义的行动,又得变着花样讲故事。

……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尽管很难,但还是有很多品牌在坚持做公益营销。

而且,不再是用公益做一次面子宣传,而是切实解决了问题之后,再来讲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进步。而这一现象,为什么发生在女性品牌的营销中?

我想,大家心里有答案。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