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份令人心动的OFFER来自大秦,不来试试吗?
最近《国家宝藏》第三季回归,《大秦赋》热播,圈粉无数,动不动就喜提热搜,全民都在为大秦打CALL。在这样的热度下,我们有幸与腾讯公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起联手,共同探索秦陵文化的数字传播之道。
说起秦陵,大家都会想到壮观的兵马俑,并且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这“完整”的背后,究竟潜藏着多少修复工程?兵马俑从出土到展出,要经历多长时间?他们真的就是土陶色吗?会不会原本是有色彩的?种种疑问,只有一种人可以回答:兵马俑修复师。
这群国家宝藏的守护者,终日在秦陵工作,与兵马俑为伴,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耐心与用心,只为把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火炬,一代一代地擦亮,一代一代地传递,不为功名,默默奉献。
在与秦陵博物院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深知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庞大与艰辛,觉得很有必要让受众了解到这份职业的伟大,同时也可以借由他们的视角,带领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兵马俑,领略大秦的文化底蕴。
于是,我们萌发了“让受众化身为兵马俑修复师”的创意灵感,试图用一支专业、严谨,生动而不枯燥的沉浸式H5——《我在秦陵修兵马俑》,带领大家亲临兵马俑修复现场,开启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文化之旅。
在这个H5中,受众将深入参与兵马俑的修复工程,了解到真实的修复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我们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在秦陵博物院老师的指导下总结而成的。
“我们希望年轻一代的小朋友,能更深刻地知道兵马俑蕴含的知识价值,在对待国家文化遗产时,能怀抱着一种敬畏心理。”最近因《国家宝藏》而上热搜的赵震老师(#给兵马俑拍照的人#),表达对我们作品的期望,并给予我们很多专业指导。
步骤1:残片清理
步骤2:彩绘保湿
步骤3:彩绘加固
步骤4:躯体拼接
考虑到H5的轻互动属性,我们无法巨细无遗地重现整个修复过程,只能把“残片清理、彩绘保湿、彩绘加固、躯体拼接”四大步骤呈现给受众,让大家对兵马俑修复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知。
同时,为了让整个修复过程更加有趣,我们采用了拟人化处理,让兵马俑化身为导师,通过后期配音,把修复知识用更具网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寓教于乐。(注:其中立射俑采用了陕西方言,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执行上的打磨精益求精,邀约马来西亚特效团队操刀,把陶俑身上的斑驳和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雕刻出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纹饰、眼角、手指等细节处理,从微观角度再现兵马俑的修复实况。
拼接环节中,用户可以手动拖动残片,让兵马俑在指尖下“满血复活”,同时解锁人物背后的故事,加深秦文化的内容输出。
最后在内容分享页上,我们用了“修复报告”这一创意载体,拟真度非常高,让用户在体验了前面的修复过程后,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这次的作品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过程非常艰难。我们获奖的喜悦还未过去,就立即陷入无法执行的绝境之中,作品几乎夭折,后来在创意团队、技术团队、马来西亚后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难题一一攻克,终于修复大秦往日荣光。
H5从12月26日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微信大号、手机QQ签到卡、腾讯系闪屏等媒体上线,短短时间内,便收获到近370万点击率,效果显著。
朋友圈、微信大号、闪屏推广
手机QQ签到卡推广
话不多说,欢迎大家一起外派秦国,与这些“国家宝藏大叔”一起工作,感受大秦厚重的文化魅力。
数英奖案例展示
创作人员名单
创意群总监:盛朔
创意总监:潘健平
美术组长:郑越
资深美指:唐宗田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 英扬传奇 广州,创意代理商
【背景与目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秦陵博物院希望用数字创意的方式,向年轻受众普及秦兵马俑背后的故事,让秦陵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在互联网场景中活起来,受到更多人关注。
【洞察与策略】
大众对文物修复师的神秘性,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让他们亲自参与进来,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
【创意阐述】
通过第一人称的沉浸式体验,让大众化身为文物修复师,感受专业、生动、有趣的兵马俑修复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欲,进而引发自传播。
【结果与影响】
3天时间
75000000+曝光量
3800000+点击率
终审评委(金、银、铜评级全部显示,无奖评级仅显示带评语者)
创意单元-互动组-互动广告类
-
完全的写实风格的互动体验,所以在写实的方面本案例是做到极致了,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有切身之感,并且完美复刻的素材也让消费者通过互动近距离观察兵马俑,这些都是促进用户参与互动的trigger
-
大预算 大创意 很有意思
-
国潮、热剧、公益、互动体验四者结合,idea和形式新颖,让人跃跃欲试。
-
除了有点蹭《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名字,其它都很好。
-
非常棒的主题和互动方式。如果有办法让参与者互动的结果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保存和分享就更好了。
-
第一视角体验兵马俑修护过程,满足大众对小众文物修复的好奇心,生动有趣传递文物修护知识,有意义有价值
-
背书足够强大,文化传承足够丰富,互动性强,传播性体量足够,但整个事情的意义和初衷并未得以体现。
-
洞察和执行上佳
-
互动+公益结合的很好
-
amazing
-
当了一把修复师,但没有完全当。 但对于修复的过程——互动,只靠“点击+播放视频”的方式还原得还不够,趣味性削弱了不少。 作为一个公益项目,整体“寓教于乐”的作用确实达到了。
-
想法是好的,立意也是好的,但互动修复已经不是很新的玩法,不过执行上还是比较到位的
-
诚意满满,匠心之作!古旧残破的真实文物质感,加上网感十足的对话文案,互动感十足,让人忍不住想要伸出手指,点一点,玩一玩。
-
比较出色,交互有时候有卡顿但整体不错,选题比较新,具有不错的教育意义
-
好久没有这么精良的H5案例了,执行的细节很到位。
-
如果只是常规教育式展示兵马俑知识,只要不是身在兵马俑坑旁,很难沉下心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但是邀请大家参与进来修复文物,既能快速了解文物修复的艰辛和修复工作知识,又能了解大的兵马俑形象知识,很好地起到了教育作用,也能引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公益单元-非营利组织类
-
如今《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有关国家文化遗产的内容逐渐映入观众眼帘,大众对“修复文物”这一概念深感好奇。这次通过制作细腻的H5,用户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获得修复文物的沉浸式体验,亲身感受兵马俑修复的过程,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知。H5的形式也非常适合传播,是一个立意满分,执行很棒公益案例。
-
相比《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秦陵修兵马俑》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
-
用趣味的形式,让用户体验文物修护过程,满足大众对于文物修复的好奇,寓教于乐
-
美术极其用心,体验身临其境,秦始皇来了也要点赞。
-
和互动形式结合的很好
-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通过让用户参与到修复的过程中,让他们与文物接触。
-
制作精良,互动感顺畅,有助于建立人们对于兵马俑的兴趣和文化自豪感。
-
不错
-
出发点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类似,但是整个项目的环节设计,融入了很多可以号召用户参与,真切去体验感知文物故事和文化,互动性与参与感更强。
-
用心之作。
-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完成知识传播。作为文化输出类H5,颇有新意,整体交互与美术执行的也非常到位,但整个项目仅止步于线上传播阶段,略有遗憾。
-
创意概念不错,扣住了传统文化和公益的年轻兴趣点。H5制作精美。如果H5体验流程的设计更流畅,体验中更多一些乐趣,会更出色。
-
如今谁还会用心做一个H5?从执行用心上,就该给个奖。
-
好的公益,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
-
整体策略很好、沉浸式体验的互动,用在这个题材上再好不过。
-
执行精美,但类似的idea不胜枚举。
-
H5制作比较精良,互动体验也比较好,唯一的遗憾是ending稍弱,感觉后续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
以解构的角度和参与的游戏感,让UGC大量参与的情况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不易。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