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看到,它会出现在哪里?
腾讯创意短片《碳碳岛》
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文明进入了全新时代。面对越来越先进和便利的生活方式,人类同时也要面对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生态恶化。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让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世界环保命题。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主题,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碳排放量很高的国家。从我们的每一口呼吸到衣食住行,工作生活,几乎每一项都关系着碳排放。当减排成为国家目标,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真的拥有足够的认知吗?
一个假设:如果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看到,它会出现在哪里?
我们的家用电器、出行工具,甚至买一杯咖啡的包装纸杯。
我们能够看到,碳排放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比如随身携带一个保温杯代替纸杯,比如用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比如随手关掉不使用的电源与电器。
用自己的行动,从被碳充满的黑白世界,走进清新健康的绿色世界。
看完这支创意视频,你是否开始关注身边的碳排放了呢?其实在清晰明了的创意思路和执行过程中,还隐藏着更多的小巧思:比如为环保意识觉醒的女主角选择的服饰,也是环保材质的哦。
现在,在腾讯首款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公益游戏《碳碳岛》中,你可以找到关于减排的更多知识!在《碳碳岛》中,玩家扮演的是一位归乡的志愿者,需要帮助发展落后的“碳碳岛”进行重建和转型。
《碳碳岛》由腾讯互娱社会价值探索中心与腾讯碳中和实验室联合推出,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指导下,以放置经营玩法引导玩家了解“碳减排-碳吸收”等“碳中和”实践路径,旨在科普减排概念、低碳理念、固碳主要手段等知识,以游戏的数字力量连接更多大众普及“碳中和”概念。
快来登上这座碳碳岛,净化岛屿,遇见美丽的绿水青山吧~
数英奖案例展示
创作人员名单
品牌 Brand:腾讯
客户代表 Client Representative:王鹏;蔡欣琪;柯婧
制作公司Production House:腔调广告
项目经理 Project Manager:六月
导演 Director:浩淼
制片 Production Manager :翟梓凝
制片助理Assistant Producer :李亚楠
外协制片Associate Producer:张立承
演员副导 Assistant Director:宵冰
脚本师 Shooting Board :鄂化礼
摄影指导 Director of Photography:温弘健
摄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2nd AC):谭梅珍、 颜晓东
摄影设备支持 Equipment company :深圳市华轩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灯光指导 Gaffer :大增
美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侯富贵
道具师 Props:邹国心
造型指导 Stylist:陈瑶
服装师 Dresser :芬芬
演员经纪 Actor Agent:璀璨星炎Casting
场务团队 Swing Gang :老兵场务团队
车辆团队 Transportation Captain:陈志伟团队
平面摄影师 Photography:周翔
后期制片 Post-Producer :马晓晓
特效制片:石凤秀
剪辑师Editor:浩淼、王玲玲
模型师 Modeler :来世峰
材质师/贴图师 Texture Artist:来世峰动画
Animator:郭明昕
追踪师 Matchmove:李立光照
渲染总监 Lighting Lead :王砚林
光照渲染 Lighting Artist :贾智轩
特效师 Effects TD/ FX TD :叶家成
合成师 Compositor :高羽轩 张剑伟
平面设计 Graphic Design :孙仁悦
视效总监 Visual Effect Editor Supervisor :王砚林
调色 Colorist:付舒
混音师 Sound Mixer:郭云龙
数英奖参赛项目说明 - 腔调广告 ,制作公司
【背景与目标】
功能游戏《碳碳岛》将于1月17日正式上线,是腾讯首款面向大众普及“碳中和”概念的环保经营类科普小游戏。 上线宣传将从品牌层立住产品“碳中和”标签,突出产品立意,做高定调,着重在品牌层打造产品在碳中和上的“社会责任感”形象,调动大众对碳中和话题的关注和参与。
【洞察与策略】
如果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看到,它会出现在哪里?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碳排放量很高的国家。我们对碳排放真的有足够的认知吗?从我们的每一口呼吸到衣食住行,工作生活,几乎每一项都关系着碳排放。如果碳排放能被看到,它会出现在哪里?它又会怎样消失?此片旨在科普减排概念、低碳理念、固碳主要手段等知识,以游戏的数字力量连接更多大众普及“碳中和”概念。
【创意阐述】
「如果碳排放能被看到,它会出现在哪里?」这个假设成为了本次创意传播的起点。短片开篇采用黑白的色调,将碳排放视觉具象为一个灰色的球,我们能看到碳排放无处不在,我们的家电、出行工具、甚至买一杯咖啡的纸杯、点一次外卖的包装。短片也向观众展示了关于减少碳排放我们能做什么,比如随身携带一个保温杯代替纸杯;用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随手关掉不使用的电源,一个即将诞生的灰色的小球将可以马上消失。再有,当灰色小球漂浮到绿意盎然之处也会自动消失。短片通过将碳排放具象化,用一种即时性的满足,即随手关灯灰色小球立刻消失,去启发一种延迟满足,告诉消费者关于碳排放,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结果与影响】
影片与平面系列创意海报一经发布便在中国各大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影片总播放量超过2200万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2亿,超过70家媒体机构报道相关信息,全国26所高校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以游戏为出发点策划的“零碳行动”就此展开。
终审评委(金、银、铜评级全部显示,无奖评级仅显示带评语者)
创意单元-视频组-广告片类
-
有巧思,将游戏融入公益,碳的形象化,很有意思。
-
黑白色调营造了意境,为影片加分不少。
-
独特的表现手法,场景色调由黑白至生机勃勃,引发观众的思考。
-
有种默剧的高级感,令人印象深刻。
-
黑碳球用得巧,把不易描述的二氧化碳具象化,灰色影调加精细的构图设计,让片子有一种高级感和时尚感,结尾部分稍稍弱了些。
-
挺好的。
-
将难表现的二氧化碳直接视觉化!影片通调很先锋。
-
表现形式很新颖
-
贴合主题,执行有趣。
-
创意脑洞,无色无形的碳排放具象化为黑色小球,让人更有分寸感。
-
比喻的应用很形象,制作也到位,美中不足是结尾。
-
影片的创作概念,将生活中我们看不见的二氧化碳,通过黑色球状让我们注意到我们无意识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来提醒我们重视碳排放量的活动,idea简单但记忆点很深刻。
-
碳的形象化效果明显,兼具公益性质和质感意象的片子。
-
CSR倡导
-
黑色球体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很可以 引人深思了。
-
有点意思,欠点火候
-
诉求清晰,执行精美。
-
整合能力强
-
调性清晰,不做宣教,但立意深刻
-
洞察、创意佳
-
有趣的呈现
-
让碳排放被可视化,创意出发点有冲击性。
-
有想法
-
不错的视觉,很好的主题。
-
这是少数不侮辱观众智慧的广告,结尾可以更简单。
-
默片、碳排量符号化、气球,很魔化又干净的片子,美中不足的是,最后的转折切换的节奏太快了。
-
让大家很难理解的碳排放视觉化挺好。
-
很有趣的视频概念,很不错的执行。
-
用幽默的方式具象出“碳排放”,有趣又有点讽刺。
-
碳排放的可视化效果直接,不错的公益项目片。
-
黑白影调,贴合主题。
-
如果是探探App来做,会不会更好一些?
-
表现形式挺有意思的,能很好表达项目想要表达的意思。
-
将游戏融入公益
-
作品亮点在把看不见的碳排放,用清晰的视觉符号呈现,提升记忆度。
-
整体执行的质感不错,把二氧化碳可视化的idea也很有效。
-
缺少了一针见血的感觉,话题性并不明确和鲜明,有点模棱两可的表达。缺少警醒世人的强烈反差。
公益单元-公益类
-
将碳排放可视化这个点做得非常好,在环保的议题下可能警醒大众,如果能以此延伸做更多传播上的动作应该会更有现实意义
-
可以直接引起思考的短片,让本来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直观。看得见的更容易加深印象。
-
用游戏普及公益知识
-
一般
-
教科书式的“让看不见的看见”的创意示例,乐于看到更多这样形象化地展现问题和展现解决方案的创意。
-
公益的落脚点回到一个小游戏上,有点敷衍了。
-
生活场景中的碳排放具象化,让人一目了然,创意立意不错,但视频结尾到碳碳岛的过渡内容略生硬
-
有趣的呈现
-
很好的视觉,很有效的连结
-
不错
-
碳排放具象化,更有效的提升环保意识。
-
用游戏的方式来传递公益概念结合不错
-
呈现手法比较有意思,但最后转到《碳碳岛》游戏有点生硬。
-
执行认真细腻
-
游戏与公益很好的结合,切入点不错
-
把二氧化碳外化为具体的形象,并且借助有质感的创意视频去做展现,整个创意轻盈灵动又很有美感
-
影片視覺有趣,但要影響大眾的作為還需要更強而有力的切點
专业评分
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