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举报 2020-04-15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原标题:和「新冠」重名被喷到停产的科罗娜,教会了我们怎么营销

最近全球商业环境一片哀嚎,不过大多数都是原来自我经营就有问题的,现在碰上临门一脚悲剧了。但只有这么一家的是纯倒霉,名字被人指着骂,啤酒落灰没人买,发个广告都被世界杠精狂喷,现在好了,已经被喷到停产了。


科罗娜是什么?

先简单介绍一下它背景,科罗娜是墨西哥啤酒巨头莫德洛公司在1925年创建的品牌,创立之初,认为西班牙的皇冠有着非常好的寓意,所以他们做了一个让现在CEO想掐死当年文案的名字,西班牙语皇冠的名字“Corona”

结果这个名字和英文中为这次疫情一个字都不差,早期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你家啤酒搞出来的病毒!?也不要太高估欧美朋友的辨识能力,在Twitter上外国网友疯狂@他们,结果全球销量骤减不到原来的一半。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但除了名字,如果要概括科罗娜啤酒,那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平平无奇,还不是古天乐那种。科罗娜啤酒整体口感偏淡,酒精度也低,大多数喜欢喝啤酒的人都觉得这个比水浓不了多少,「劲儿」不太够。而且,墨西哥的传统土特产里就没啤酒这一项,他们生产是毒枭和黑帮,技能点从来没点到啤酒这一格。


就这么一款平庸甚至还有点儿缺陷的啤酒
怎么就成了全球第一出口啤酒的?

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营销功力足够深厚。

他们的成功之路,做的最对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特别精准又稀缺的定位。

精酿啤酒兴起前,欧洲有喜力、嘉士伯,美国有百威、蓝带这样的「百年老店」占着,科罗娜想闯出一片天,那就要营销他们不一样一点。那南美风情的重要因素是阳光、沙滩、狂欢、美女,代表着年轻的态度,那就和「怕上火,喝王老吉一样」,科罗娜把自己品牌和南美风情紧紧绑在一起。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第一件:提升和消费者的视觉交互效果

第一眼看上去,科罗娜和其他啤酒最不一样的是,他们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个让科罗娜和那些清纯白莲的大绿棒子一下拉开距离

因为工业啤酒早期制作非常容易变质,所以从发明起就用棕色瓶子或绿色瓶子,但科罗娜没关系啊,它味道本身就淡,被阳光晒了都不会变味。透明瓶身和清爽的设计,天生自带着活力,颜值就已经领先竞品一大截。


第二件:在喝啤酒的方法上绑定南美风情

科罗娜是一种淡啤,麦芽的香气不足以掩盖酒花和气泡的苦味,加入新鲜柠檬的酸味能够平衡这种苦味

为了让这个做法更有故事性,他们还把加柠檬这种喝法,强行和喝墨西哥龙舌兰就方法绑定。净饮龙舌兰的时候,传统做法是啜一口龙舌兰酒再舔口盐和嘬口柠檬,这就又给啤酒增加了很多故事性,让人在一块再不熟也不至于没得聊,据说这个最受男生喜欢,一套故事随时准备给妹子介绍啤酒吹牛。


第三件:紧跟潮流,永远对外传播年轻的态度

对欧洲啤酒大厂熟悉的小伙伴一定知道,那些百年老店的的广告一般都会四平八稳的介绍自己出身的高贵,地道欧洲味儿。但科罗娜的形象偏偏就是不稳,在和病毒刚刚重名的时候,科罗娜Twitter直接爆粗口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真正在国内出圈的,还是在上海讨论干湿垃圾的时候,科罗娜和全国人民一起想办法把啤酒里喝剩的柠檬抠出来,结果把经典的8分之一柠檬片变成十六分之一,就是为了能方便倒出来,就凭这一个小小的活动,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热点,结果一时间科罗娜在国内销量疯涨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这么三步操作一下让科罗娜这个品牌形象立体了起来,想到热辣狂欢,就马上想到科罗娜,就跟想到楼下烧烤摊,就马上想到燕京啤酒。

找准了定位还是自身内功的修炼,真正让他们火遍全球的是,2001年,corona的营销部门做了公司历史上最正确的决定,赞助了一个光头小壮电影无限畅饮的啤酒,只要他们产品能在拍摄的电影里亮相就行,因为彼此都没把对方太当回事儿,连合同都没签。结果这个谁都不看好的剧组拍出了一个现象级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而且为了感谢当年Corona的相知,每部电影都有非常明显的镜头出现Corona啤酒,而且还有Dom老大的多次口播亮相,这些!一分钱都没花,全是拿啤酒换的。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就着速度与激情的引爆全球,Corona也卖到了全世界,2019年中国外国啤酒销量第一。

其实因为电影走红不光是亮相镜头多,更重要的还是和电影调性的契合,电影本来就有非常浓重的拉丁风情,里面的人喜欢代表阳光沙滩的科罗娜啤酒一点儿都不违和,他们要说喜欢喝82年的拉菲,我们会觉得阁我这装什么装。相反看看隔壁家的喜力啤酒,赞助了邦德电影20年,邦德做了啥。只在落魄避难的时候,喝了一口。大家就觉得邦德他不该喝啤酒,就应该和这shaken not stirred的鸡尾酒四处沾花惹草。

与新冠撞名、暂告停产的科罗娜,其实是个营销高手

还有一点科罗娜特别占便宜的地方就是,速度与激情它是一个飙车戏,全场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追车就是在撞车,为数不多的文戏正是观众放松的时候,一瓶科罗娜惊艳亮相,想不记住都难。

这一次科罗娜的浩劫真的是冤,从1925年它就叫这个名儿了,而冠状病毒最早要在1965年才被人类发现,人家已经先叫了40年。而且啤酒并不会传播病毒,已经得到科学家反复证明,但消费者就是觉得膈应一点儿办法没有。

不过根据消息,下一部《速度与激情》里还是继续用科罗娜啤酒,只要电影不凉,他们的啤酒照样还能卖遍全球。


我们真正能学到什么?

营销是在不改变产品的情况下,和消费者的需求沟通

曾经有很多同行都在抱怨营销不好做因为产品不够好,遗憾的是,世界大部分产品都是「不够好」的,或者还有优化的空间,这个标准下就永远不需要做营销了,闭门造车就行了。

营销的工作恰恰在产品不完美的时候体现,把其中的优点和消费者的需求联系到一起。比如科罗娜俩说,它产品并没有那么惊艳,但它的大部分消费者是并不是啤酒的「专业消费者」,而且有很多人可能压根就不喜欢喝啤酒。所以他们的需求,本质上就不是需要一瓶完美的啤酒,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


包括你我在内的公众,大部分时候都是非理性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自信的认为自己是一个至少90%理性的人,古典经济学理论里的理性人假设,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怎么好使。

在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解释人类思维的快和慢模型,大部分快速、简单的思考并不会调动我们真正的理性思考,往往凭着直觉就能搞定的事儿就不麻烦大脑了。所以消费者遇到的大量决策都轮不到大脑决定,直觉这轮就已经筛了。就像天下无敌的耐克SB系列,在国内卖的惨出天际,知道它好,也不买!


从专业走向大众,商业化的发展逻辑是将稀缺的东西扩展大更广大的受众

当受人瞩目的注意力扩展到大众的时候,成就了抖音和快手这两个流量怪兽,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几十万粉丝的「名人」。

当网购扩展到全中国的人民的时候,促生了拼多多这个急速成熟的电商巨头。从整个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能看出来,除了比较小众的精酿以外,大范围工业啤酒的趋势都是口味变得越来越淡,酒精度越来越低。同样的原料可以制造更多产品,而低度酒精让目标消费者扩展的更广。


出海前先仔细想想中国市场

说了这么多外国各种啤酒,又是南美风情,又是百年老店的,大家猜猜全球啤酒销量的头牌是哪家?对,雪花啤酒,第二是咱们国家百年老店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哈尔滨啤酒也位列前十。国内的消费潜力和深度绝对超乎想象,有时间我们都应该往下、往深里多看看,别天天盯着身边那几个白领使劲薅。

和大负面重名这种事,百年难得一件,只要营销系统没有致命伤,等疫情过去大家还会恢复正常的,也许还能让品牌再一次出圈,未尝不能有绝地反弹。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