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N3:一个气小孩的六一短片,为何成为大人的快乐源泉?

举报 2024-04-29

700x700.jpg

采访:倩倩、Weavy
撰文:Weavy

这支广告夺笋啊!

儿童节,
小孩吃小份冰淇淋,大人吃到了大份冰淇淋;
小孩不能去玩过山车,大人却玩得飞起;
小孩边吃儿童餐边写作业,大人吃儿童餐侃大山。

该项目获2023数英奖金奖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整支短片,初看觉得快乐,再看依旧很快乐。站内站外,“快乐”是出现最多的感慨,用行业黑话来分析,这也是“洞察巧妙,执行度高”的结果。

为此,我们采访到N3创始人张卢克,进一步了解项目的思考过程。在与他对谈时,才发现“其实是非常用力才做出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

倩倩、N3创始人 卢克、Weavy

N3,项目背后,美团

 

一、一个常规brief,用反向视角解题

去年年初,N3接到一个比稿邀约,brief很常规:

N3,美团,项目背后

两个目标对应三个落点:传播声量、业务认知、品牌形象。

看似清晰,方向却很广泛,难点也随之而来。

但N3有自己的解题方式。


第一、不要急着答,而是先审题

解题并非是单纯理解出题人的用意,而是问题的再分析。

拿到brief后,团队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团和六一营销的关联性是什么?

一个是即时零售平台,一个是偏向儿童人群的节日,大家下意识会把它当成亲子项目来解,解题思路是如何通过美团过儿童节,最后“变成在美团买玩具、去游乐场之类”的答案。

卢克认为,这些方向过于普通,而且外卖、跑腿之类的业务更偏向于临时性诉求,让人觉得“一般是忘了,才想着赶紧从美团上买”,导向性不大合适。

但拆解下来,美团99%的功能都是给大人用的,即使要讲六一,也是对话大人。更何况,美团的用户画像是,年龄集中在20岁-40岁的中青年。

由此,问题细化成“美团如何帮大人过六一”

23年10月国联证券测算美团生态各大APP用户年龄分布

美团,用户分布、数据
红色框选为19-30岁人群,绿色框选为19-35岁人群(供参考)

 

第二、不要下意识,而要反直觉

我们有个词叫反直觉,如果把大家认可的常识换个角度去讲,而且也成立,这就是个有趣的传播思路,因为和人的刻板印象不一致时,人们反而愿意多看两眼。

面向大人说六一,“做回小孩”或者是“保持童心”是非常容易想到的、也是泛滥的点,网上一搜全是。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对传播来讲,这是个无效洞察”。

更重要的是,大人们真的愿意做回小孩吗?

N3发挥了传统艺能——访谈,拿着问题问了不少人。

聊下来发现,用钱钟书的话说,“这像一座围城”,大人和小孩相互羡慕着。愿意回去的,是想找回那时的无忧无虑;不愿回去的,觉得现在更加自由,谈恋爱、喝酒、打游戏都不会被管束。

而在社交平台中,不少人也晒出了“大人的专属快乐”。

美团,微博,当大人真好

卢克认为,快乐是一个比较出来的东西,本质在于自我选择。无论愿不愿意回到童年,本质上都在“渴望快乐”

既然无法做回小孩,不如去琢磨如何做一个快乐的大人。

延伸到美团本身,“美好生活小帮手”的品牌定位,就是一个给大人提供乐子的平台。

于是,创意核心也定了:去发现做大人的快乐,而美团负责提供快乐的选项。

吃喝玩乐,美团应有尽有

美团,APP,功能美团,APP,功能


第三、不要讲道理,而是摆事实

卢克分享道,小孩子哭了,只会哭着找妈妈, 但大人哭了,会给自己点杯奶茶,大人有下一步的动作让自己变得开心,这是自己可以做的部分。

话题往深了说,是快乐的主动权。

访谈之后团队类似的感悟还有很多。

团队最初的设想是,是像日本影片《濑户内海》那样,几个长镜头到底,两个主角坐着来回对话,把这些思考都放进去,但聊多了,就不快乐了

濑户内海,日本,电影
图源:豆瓣

跳出主流思维,反向肯定大人的快乐,N3认为是个有趣的传播思路,与此同时,沟通方式也很重要,“不能直接讲一个道理,而是把事实摆进来,这样不至于太想来反驳。”

所以整个项目开始往轻松简单的方向走,沟通角度换成从小朋友视角去看大人的快乐“用一种耍贱的方式去玩”直接呈现当大人有多快乐。

团队一听给小朋友“耍贱”就很来劲,之后品牌方的肯定更给了大家执行的底气。

这个方向其实和他们预期的有偏差,不过美团还是优先判断洞察的好坏。

 

二、找快乐很简单,找故事却难倒了英雄汉

整支片子量感不重,不失真诚,不会无聊。

卢克坦言,现在社会集体是种紧绷的状态,幽默会是一种有效的创意方式,去帮助大家消解一些很严肃的东西。

抱着让大家都开心一下的想法,项目执行了两个月,脚本也一直磨到最后,大半功夫放在了故事趣味性、逻辑通畅性上。

美团,N3,六一

  • 首先是故事的选择

真实好玩是第一位的,还要打通大人小孩的共同感知;

比如喝酒,小孩无法体会其中的快乐,故而没有了“耍贱”的基础。

  • 其次是和业务的无缝衔接

有些故事,逻辑上和业务关联不紧密,或者关联上了,但很复杂、不好玩。

开篇的“冰淇淋”,严格意义上讲也不大合理——外卖的冰淇淋是杯装的,由于故事的视觉反差太强,于是和品牌一起协商留下了。

情节逻辑在先,业务优先级在后,在数次推翻重来后,脚本的结构逐渐成型。通过反转和对比提升故事的代入感和趣味性;同时视角的转变,开头是大人羡慕小朋友,结尾“被小朋友羡慕”,戳中众多年轻人的爽点。

B站热评,大人的快乐是真的

B站,美团,六一

还有一个难点是“反转”的契机,也就是“耍贱”的动机。

对他们而言,故事不是编出来的,而是生活中真实的反映;也不能刻意“针对”小朋友,而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大人特权”。

因此基于真实的标准,团队从网上找来海量参考,逐一筛选,连同品牌方也贡献了不少亲身经历——其中游乐场1米2的限高,来自美团的提议。

美团,N3,六一

故事的趣味不是来自抓马恶搞,而是依靠塑造的人物和剧情之间的真实碰撞。这也是脚本“难产”的原因。

这一点,制作团队同样深有体会。


三、拍出大人的快乐,在于细节的补充

 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执行起来还是费了不少功夫。无论是拍摄、文案,还是线下互动,团队都力求让趣味自然生成。

 这个自然,不是指任凭演员自由发挥,而是通过琐碎细节的搭建让观众自行感受个中氛围。


1.角色:要有班味儿,但不能太像社畜

根据脚本,人物设定是两个上班外出摸鱼的男生。在选角上,N3没有选择brief中提及的明星资源,而是用了两个素人演员。

这样更有真实气息,他身上得有那种又怂又丧又燃的复杂情绪,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美团,N3,六一

所以挑演员的时候,要是那种自带班味儿,但又不能社畜感太强,“在屏幕上得是好看的”,如此观众既能一眼被吸引,又有代入感。

各大评论区,主演也成了一个讨论方向

美团,六一,评论
美团,六一,B站

 当然,另一方面也舍弃了明星效应下传播破圈的确定性。

当我们把内容吸引力、传播效率等顾虑抛给卢克时,他对此解释,“明星是一个保我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但就得围绕明星去设计内容,其实就不是在表达我们最初想说的东西了。”

 

2.情节:需要点嘚瑟,但不多

情节上,参考《濑户内海》的设定。两个身着西装、带着工牌的男主角四处晃荡,像说漫才一样,传递着一股日式冷幽默。

卢克跟我们分享,第一句台词讨论了很久,是直接给句主张还是先建立情绪共鸣,但换个角度一想,主张更带有说教意味,“应该没人会喜欢被教育”,最后以一种叹气式的羡慕开头,将人拉进情境中。

美团,N3,六一

与此同时,演员设定还有一层“嘚瑟”的状态,奠定“爽片”的基础。卢克告诉我们,“这是项目成败的一大关键,如果尺度没拿捏好,就会变成讨厌”。

冰淇淋篇,上一秒特写是小孩幽怨的眼神,下一秒是大人似笑非笑的表情。

1714044728385103.gif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嘚瑟”的状态就在一瞬间,或是一种微小的动作细节。所以在拍摄上,导演同样花了很多时间来设计这种“不经意的耍贱”时刻。

趴在杆子上的动作,看似随意,其实是精心调试

美团,六一,N3美团,N3,六一

 大口吃冰,凉到头疼的细节补充

美团,六一,N3

 魔音绕耳的竖笛,是练了一星期的成果

美团,六一,N3

采访中我们得知,连小孩哭泣也是其中设计的一环。

拍摄期间,由于预算和时间有限,三个片段全部压缩在一天完成。大人好控制,但小朋友就不一定了。卢克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现场找来了100多个小朋友候场,那场面可想而知。

过程中,拍摄游乐场篇时,需要小朋友站那哭,然后两个大人偷摸经过,以此形成喜剧效果。结果,小男孩愣是不哭,还强硬表示“我很坚强,难过也不哭。”

于是,一群大人们各种威逼利诱,甚至搬出“你妈妈要走了”之类的绝招,依旧无果。眼看着天色变黑,一个成员满怀罪恶感地大吼一声,直接把小孩吓哭了。哭是哭了,还是哄不好的那种,直到拍摄结束孩子还在哭。(卢克:还是挺不好意思的)

虽然被“欺负”了,击个掌,还是好朋友

美团,N3,六一

 就这样,双方团队把快乐建立在小朋友的“痛苦”上,打造出这支“大人特供”的爽片。

收工的快乐,只有大人知道

美团,N3,六一

3.旁白:观察视角,有人味

文案也是立足于观察视角,N3撇去主张、放下观点,把生活中真实、接地气的一面放进这些总结性话语中。

“嘿嘿,摸鱼就是大人们的课间”
——这是每栋楼下,人们聚集在某个角落抽烟的写照。

美团,六一,N3

天一黑,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游乐场
——对应的是,大人们没有作息的管制。

美团,N3,六一

 为了排除讲道理的嫌疑,N3不把话说“死”,主题是“有些”快乐,大人特供,“有时”长得高一点,快乐的门槛就低一点。

观众在这些留有余地的结语中,回味大人的特供快乐。

用卢克的话说,短片从头到尾没有讲怎么让大人快乐这件事,因为这不是一个品牌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更多是分享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让人们看到会心一笑,看到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四、六一大人联欢会,是传播的补充 

线上获得满足之余,N3在长乐路上开出一条小分叉路,通往“长大快乐路”,并和公路商店举办了一场“六一大人联欢会”,给足真实的快乐体验。

提及线下布置,卢克表示,这是“自己加的环节”,当时想把线上的主张落地,让一群人真正地开心一下,也能以此为传播素材去传递美团的理念。

再曝一个彩蛋,团队最初的想法是,把视频中冰淇淋篇变成现实。他们计划去幼儿园门前拉横幅、发冰淇淋,但是小朋友只能领小份,大人可以领超大份。也许因为太损(不是)未能实现,继而转到长乐路上。

长乐路扩写成长大快乐路,当时只是一句玩笑话

美团,N3,六一
卢克说,这是投机取巧的办法,不建议使用

 为了营造快乐氛围,整体美术风格都不太规整。在设计时,团队还想把一个鼓风机小人摆在门口,强化空间的搞笑感。但因执行问题未能实现,所以只能在互动环节上下功夫。

鬼马的空间设计,让小朋友也忍不住进来看看

美团,N3,六一

 刮刮乐、喝酒聊天,人们当下好像隔绝了身份附带的一切责任,短暂地在这个空间内休憩一下,让情绪得到了平衡。

更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当天是周四,现场活动依旧人气爆棚,大人过儿童节的热情比想象中高。 

自己人也没挤进去

美团,六一,公路商店


五、做受众的嘴替,更要理解年轻人

 如我们所见,项目的传播效果远超预期。

卢克告诉我们,除了平台自有账号宣发,基本都是自然流量。抖音自来水播放量近900W,B站自来水播放量140W,连续2天登上全站热门,“我自己也经常刷到一些切片段落,点赞都过十万了”。

美团,六一,N3
被搬运到B站的视频截图

我们还注意到,连同Hello制造创始人TY分享在小红书上的视频也收获了不少热度,点赞和互动量都创了新高。

美团,Hello制造,六一

这恰好证明了好内容的传播力。

/把想表达的东西,准确传递出去

在卢克看来,形成传播力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是他喜欢看的内容。

第二个是它有转发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做受众的嘴替”,说出他的心里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点,执行内容和表达意图是否完全匹配。

很多时候,idea是好的,洞察也是大家感兴趣的,但很大的问题在于内容的打磨。他进一步解释,你开始想说的是这个,观众却看到另一个角度上去了,这就是表达的错位。

对团队来说,把想表达的东西准确地表达出去,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大到视频结构、slogan主题,小到人物第一句话、妆造发型、怎么结尾,都需要被反复调试,以便准确传递出N3想表达的“做大人也很快乐”。


/纯粹简单,不要附加太多意义

在洞察角度、执行精细之外,我们回到六一节点,明明不放假,为什么年轻人爱过六一?

卢克提出了自己的观察,这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宣泄。

因为传统节日情感意义太浓了,意义多了就会变成绑架,对一个节假日而言,这里面产生一个冲突是,我既想放假,想躺平、想出去玩,但又得过节

但它如果只是节日或假日,就没这个烦恼了,像六一、万圣节只是个节日,五一是个假日,对人没有任何情感诉求,纯粹就是一个凑热闹的日子,你开心就好,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个观察和下面的清明节段子,异曲同工

1714045918791452.png

把视野放宽,不止是六一,远到去年上海的万圣节,近到上个月的成都迪士尼,年轻人的娱乐心态越来越重,用网友的话说,“现在人们随地上演大小癫”。

或许,在当下,目的功能不是必须,价值意义也没有那么重要,年轻人更享受的是“开小差”的瞬间。

用TY的话来说,“广告情绪的价值就是缺啥补啥。”回归简单就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