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被笑潦草小狗,“文化网红”火了?

举报 2023-10-18

1697599754825412.png

作者:杜少君(广告洞察主笔) 来源:广告洞察 


最近,“网红鼻祖”李子柒回归让全网沸腾。

“消失”两年,李子柒粉丝不降反升,如今王者归来,势必会给整个网红圈带来不小的撼动。

事实上,在日新月异、爆红与塌房并肩进行的网红领域,早已悄悄迎来了“洗牌”:一边是网红一哥李佳琦的逆天言论翻车,一边是文化网红的异军突起。

这个光怪陆离的网络娱乐生态,终于迎来了一股新的力量。


01
“潦草小狗”爆火
年轻人流量收割机

自去年以来,作家余华大大小小一共上了三十几次热搜,令多少明星羡煞不已。

余华韩国签售会,无数年轻读者慕名而来,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更有甚者,为了拿到余华的to签,忍受烈日排队8小时。

谁也没想到,当代年轻人把余华追成了“顶流”。

签售会上,余华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互联网的快乐源泉:

喝热水被烫出表情包、把读者想要的“暴富”听成抱负的空耳绝技,上一秒答应签“一辈子不上班”,下一秒落笔“在家也能好好上班”的反骨心眼,让余华再次稳稳住在热搜上。


图源:小红书

从前提起余华,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活着》、《文城》、《许三观卖血记》。

印象中总认为他是一个沉稳阴郁、不苟言笑、饱经沧桑的严肃文学作家,和鲁迅同时代,时不时就被人“缅怀”......


图源:B站

现如今,专写苦难文学的余华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段子手”“文坛泥石流”,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

梗图满天飞,流传最广的要数这张“潦草小狗”照片:


图源:小红书

火到什么程度呢?

全网都在偶遇“余华”,是本人也无法下场“打假”的地步。

余华回应:“本来以为是发型像,去剪了头。结果学生说,不是发型像,就是长得像。”


图源:小红书

“潦草小狗”一战成名后,考古大军也没闲着,发现余华老师越挖越有,妥妥的被写作耽误的喜剧人。比如,余华两次落榜,被央视拍成高考减压广告,反复轮播(社死)20年......


图源:小红书

被问及为什么当作家?余华不谈理想,不讲人生,回答朴实无华又出乎意料。


图源:小红书

公开表示人的终极奋斗目标就是躺平......


图源:小红书

童年感到幸福的事是不用上学......


图源:小红书

还有“剩下的0.6问豆瓣”,和C语言输出狂夸莫言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图源:小红书

和莫言、史铁生的“冤种兄弟情”,也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图源:小红书

比如,让史铁生当守门员、组团“偷”黄瓜、教大家区分铁生“真假”签名......


图源:抖音

现实形象与文学作品呈现的巨大反差,伴随着余华的过去被起底、整活、造梗,让余华从一个“原来他还活着”的作家,迅速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可爱修勾”走红全网。

可以说,“潦草小狗”不仅是一场玩梗狂欢,更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寄托。

没有人能拒绝精神状态遥遥领先30年的余华。


02
知识偶像正当红
品牌营销新宠儿

余华“翻红”,一并让莫言、刘震云、苏童等家喻户晓的作家再次映入大众视野,很多专业学者也在悄悄走红,掀起了一股“文艺复兴”热潮。

正所谓,流行趋势品牌先知。

一向与大众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在学术造诣与商业价值中永远保持着“中立”的知识分子,逐渐打破传统固有认知。从幕后走向慕前,成为众多品牌广告的座上宾,投射出品牌营销喜好的变化趋势。

去年世界读书日,京东图书携手余华与余秀华,促成文坛史无前例的“双华cp”,向读者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以真诚的口吻珍嘱“不负”,倡导大众理性购书,全面演绎「不负每一个读书的人,也不负每一个写书的人」的品牌主张,唤醒“读书”的深切渴望。



在520情人节来临之际,天猫超级品牌日超级企划携手李银河,给世界写了一封写满爱“情书”。

短片中,李银河站在过来人的视角,诠释当下的爱的黄金时代,在爱的概念被稀释被泛滥化的背景下道出爱的真谛,帮助品牌传递爱意。伴随着「我们为什么爱」的灵魂拷问徐徐展开,李银河贡献了一场可称为年度最佳文案的独白,在一众聚焦两性关系的常规叙事中脱颖而出。

内卷元年,小红书曾联合许知远,给广大用户寄去一封不慌张来信,呼吁反内卷拒焦虑,走出自己的不慌之路。其发人深省的见解,宛如一剂“精神良药”。

还有《三体》作者刘慈欣出任梅赛德斯-EQ未来创想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担任沃尔沃品牌挚友;复旦社会学家沈奕斐携手雷克萨斯诠释不一样的活法......


文人学者们在广告中畅谈人文社科、女性议题、爱情命题、时代焦虑,其智识上的高度、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精英形象以及自带热度的名人效应,为品牌提供强有力的背书,有助于撬动破圈传播势能。


03
当名人遇上流量
文化网红集体变现

互联网时代,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打破了文人学者远离世俗的传统认知,带来了多元化的机遇和可能性。

当一代知识偶像成为新晋“文化网红”,商业价值水涨船高,寻觅变现之路成为眼下亟需解答的新课题。

如前面提到的拍摄广告,与契合自身调性的品牌合作,围绕特定议题,从更高纬度与品牌共同探讨释疑,兼具人文温度与学术专业的叙事表达,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不仅如此,成熟化运作、追求优质内容的综艺生态,与知识分子博学多才的特质不谋而合。能够在娱乐的基础上延伸表达深度,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为节目开辟全新的出圈视角。

  • 刘震云参加《向往的生活》,与明星嘉宾的走心互动多次刷屏;

  • 许知远上《脱口秀大会》,展现文化人的降维打击,拓宽脱口秀的宽度,收获一片好评;

  • 沈奕斐加盟《再见爱人》,一针见血道出爱情症结,帮助观众找到了审视自我的镜子......



图源:小红书

此外,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也给知识分子们提供了内容创作的肥沃土壤:通过当知识区up主、直播/切片带货、网络卖课等等渠道,实现流量与商业化变现。


图源:东方甄选直播间

从文坛、讲台到短视频平台,曾经高高在上的文人名家们,现如今化身“文化网红”重新走进大众的生活。

对于品牌而言,启用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明星塌房风险,拓展品牌内容表达的纵深,传递品牌内涵和价值观。对大众来说,“文化网红”的崛起喜闻乐见,提供精神寄托和情绪发泄口,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

不过,向来流量是把“双刃剑”,名人学家进入网络语境,遭受审视与非议不可避免。

如何面对藏在“顶流”和“爆火”之下的流量陷阱?

我想余华的回应,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在商业价值之外,总会有一处角落散落文化栖息之地。

参考资料:

1.毒眸:《余华莫言爆红,文人顶流闯进短视频 》
2.数英DIGITALING:《作家学者拍广告,是对KOL的“降维打击”吗?》


作者公众号:广告洞察(ID:admen888)
1697598423422022.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