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国酷公司 VCCP:从不认为“广告只关于广告”!

举报 2023-11-15

采访、撰文:Yi L.
数英原创文章,转载请遵守底部规范

 

VCCP 对客户的影响力绝不只单纯的广告执行。

“若仅仅专注某一个传播环节,比如怎么把广告语写好,短期内它或许有效;但要为品牌争取持续性成功,必须从头到尾把控它的营销整体布局。”

VCCP 全球首席执行官、集团副主席 Julian Douglas 解释说,大到客户的市场定位、品牌策略、产品设计,具体至每一轮 campaign 的概念、创意、各个媒介渠道的执行细节……他们全盘要管。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愿意敞开自己,允许一间广告公司拎着“手术刀”,直捣核心地带。

“你们是不是……还挺挑客户?”

“的确不是 ‘Yes Man’。我们拥有极强的批判性思维,经常提出非常有‘戳力’和难度的问题。但如果你想要挑战市场、寻求突破,这是必经之路。” Julian 说。

渴望挑战与突破 ——

它会令甲方愿意接纳来自乙方的质疑,忍耐被改造的焦虑。


比如英国“国民”品牌吉百利(Cadbury)。

在历经核心产品销量下跌、品牌年收入负增长、市场占比下滑后,吉百利选择 VCCP 为长期合作伙伴,自 2018 年开启形象重塑。

至今,一系列 campaign 不仅将 D&AD 等创意奖项收入囊中,还因实现客户生意高增长,赢下 2022 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IPA)实效奖的全场大奖

 

将自身定位为“ The challenger agency for challenger brands(具有 ‘挑战者’ 精神的代理商,服务具有 ‘挑战者’ 精神的品牌)”,助力客户“逆袭翻盘”,或是实现持续创新,VCCP 擅长并执着于此。

 

Cool Company 11 期
VCCP 伦敦


VCCP 曾被英国《Campaign》杂志评选为“ 2020 年度整合营销代理商”;更凭借傲人业绩,在该杂志 2023 School Reports 榜单中,荣登英国 top 100 创意代理商第一名。 [ 注 1 ]

“整合思维”是这间公司深入骨髓的信仰。他们奉行一句话 ——“成功,是一个整体( It only works if it all works)”

全景式广告观,在四位创始人(他们的姓氏组成 VCCP 四个字母)于 21 年前的伦敦开设这间公司时,就已诞生。他们渴望扭转当时市场上常见的、分割化的业务局面:


你制作的内容,只是一幅大画中的一个小点……
应将每个单独项目,视为更大过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若你认为自己手上的活儿就是全部,就是终点,不连贯与碎片化便会发生。

VCCP 创始人之一、集团主席 Charles Vallance

 

加入 VCCP 至今 15 年,在 Julian 的理解中,它如同一间交响乐团:

调研、数据、策略、创意、技术、制作…… 各个位置坐着顶配乐手,彼此融汇,为客户打造震撼传播合力。

愿景饱满,现实挑战。

“咨询公司”+“创意热店”+“执行机构”的叠成模式,考验着掌舵者的经营实力和战略眼光:即能将各个环节的高手招致麾下,集结于同一栋大楼;还要紧跟瞬息万变的广告业生态,不断开发新的专家团队。

“听起来的确像不可能的任务。”

Julian 坦言,这种即刨根问底,又纵览全局的 3D 式整合理念,在一向侧重“创意”或“某一项专长”的英国广告公司中,显得十分特别。但 VCCP 从不认为“广告只关于广告” —— 它始终为了促进客户的生意增长。

高度的整合性,能令他们发现客户生意的问题与机会究竟在哪儿,再通过最有效的创意手段将洞察执行出来。这种能力,反过来将为 VCCP 赢得话语权与信任,有机会进入客户生意的起点与核心,助力市场“破局”。


从 4 名员工到 1400 名员工
VCCP 走过 21 年


VCCP 总部所在的 Greencoat House
位于伦敦核心地带

这栋维多利亚式建筑,外观十分抢眼
VCCPer 的无数灵感在此汇聚






带大家亲临现场,VCCP 伦敦同事特意拍来了照片,相当热乎 ~


除了成为客户“乘风破浪”的生意伙伴,这间公司还有更大野心。

伦敦之外,VCCP 目前在马德里、纽约、布拉格、旧金山、新加坡、上海、斯托克等 7 座城市设立了分部。尽管工作网络已遍布全球,它的总员工数控制在 1400 人左右:

发展出跨国协作能力的同时,VCCP 不愿意放弃一间精品公司的质感与个性。

“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我们。就像常跟客户讲 ‘绝对不要放弃你最核心的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不可以。饼不用太大,做好,做精,不做烂。” VCCP 全球业务总监 Kan 说。

一艘结构完备且精巧的轮船,平缓驶入全新海域。

如何找到与身下海浪“共舞”的节奏?对于喜爱经历挑战的 VCCPer 来说,挑战不止息。


1

200 岁吉百利,找回最初的自己

 

1824 年诞生在伯明翰的吉百利,是英国消费者心中的“老字号”,还拥有皇室特别认证。

它最受欢迎的经典产品“牛奶巧克力”,每 200 克含一杯半鲜牛奶,随后演变出著名口号 “a glass and half”,展现品牌的用心品质。

然而,当 VCCP 于 2017 年赢下吉百利业务时,几乎所有市场数据都在释放危险信号 ——

与 2013 年相较,期间 200 万户英国家庭停止购买了“牛奶巧克力”;品牌年收入(annual revenue)跌了 3%(约合 4100 万英镑);市场占比逐渐下滑。[ 注 2 ]


吉百利的失势在所难免:

2010 年,美国卡夫食品(现亿滋国际)收购了吉百利。此后,品牌遭受英国舆论重创;

它先后与新东家旗下奥利奥、乐之等不断推出联名新口味。尽管短期刺激市场,却削弱了消费者对“牛奶巧克力”的清晰印象,独特感逐渐模糊;

2007 年开始的、以“愉悦(Joy)”为题的系列作品,顺应同品类广告常见的搞笑、无厘头风格。虽不乏亮眼之作,但这些轻质喜剧显现出传播疲态,也令吉百利形象越发泯然于众。[ 注 2、3 ]

 

2018 年 1 月,VCCP 为吉百利操刀的第一支广告上线。来看这部“眼神杀”小短剧 ——


 Cadbury Dairy Milk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Mum's Birthday 妈妈的生日

没啥购物经验的小女孩
为了妈妈生日“挥金如土”

暖心店主送出一块吉百利
并将独角兽手办作为“找零”,还给了她


一屋两人,只言片语,情绪全在目光里。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VCCP 创意人员将作品风格形容为“一反常态”:在一向流于表面的、喧闹的、古怪的糖果广告中,他们安安静静呈现了一个有爱的日常小片段。[ 注 4 ]

像看纪录片,不矫揉造作,每天都在发生的情节,真实且易感。


挑战广告“类型化(categorization)”是 VCCP 的坚持。并非刻意 “特立独行”,而是从品牌本源出发,寻找它的专属表达 ——

在对吉百利“内在目标(intrinsic purpose)”重新挖掘后,策略团队发现,这个品牌从根儿上就是愿意付出且利他的:创始人约翰 ·吉百利为工人们兴建住宅;坚持“一杯半牛奶”的原料投入;一战期间,品牌还为前线士兵派送救护包……

而回望时下英国社会,社交网络兴起自我迷恋。唤醒对他人的“慷慨”是大众所需,由吉百利去做,再适合不过。[ 注 2 ]

以“慷慨”为题,将视线集中于最凸显品牌“慷慨精神”的产品 —— 牛奶巧克力,吉百利推出 “there is a glass and half in everyone”的全新口号。平凡、真实的生活瞬间被创作成一部部静谧小品,用“慷慨”疗愈现代人。


 Cadbury Dairy Milk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Fence 围栏

一块吉百利
化解淘气邻居与独居老人的心墙
“别把它扔回
来了,汤普森先生。”



 Cadbury Dairy Milk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Bus 公交车

她哭花了双眼
邻座男孩不断投递吉百利
暖心安慰


 Cadbury Dairy Milk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Garage 加油站

夜晚,男子来加 6 号汽油
临走时,他将买好的吉百利留给柜台女孩
“谢谢老爸”,她说


“说故事”外,VCCP 为吉百利创意了系列参与活动,真正促发人与人的连接与关怀:

在线为他人去世界任意角落“藏”一颗复活节彩蛋;或是通过线下特制邮筒,寄出一份“匿名”圣诞礼盒……

2019 年,一百万块吉百利还曾“撕下”包装文字,以素净形象,呼吁公众献出更多对话,给正在经历孤独的老人们。


VCCP 携手设计公司 Design Bridge
为吉百利牛奶巧克力打造“无字”包装

 

尼尔森数据,自“慷慨”系列问世,截至 2021 年年底,吉百利年价值销量(annual value sales)增长了 22%,远超 9% 的预期。[ 注 2 ]

 

数英:吉百利“慷慨”系列 campaign,最大挑战是什么?二位对该系列有怎样的个人感受?

Julian : 在 VCCP,一切创意构想都始于品牌策略。

我们溯源了吉百利对英国社会的意义,深挖它的品牌历史。锁定“慷慨”的品牌内核后,再回望当下,想办法重新让“慷慨”与今日世界产生连接:用品牌的“慷慨”去激活人与人之间的“慷慨”。

当然这只是策略层面,更关键是执行与制作层面,即这个故事该如何被表述。

Kan : 就我个人而言,高层的核心概念之外,最难的是怎么将抽象理念执行出来,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个概念,能有所触动。

大家都在提“文化差异”,但在“差异”之先,我们都是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我将《妈妈的生日》介绍给亚洲客户时,很多客户都看哭了。

它抓到并成功展现了人性中真挚、美好、共通的东西,无论来自哪里都能感受和理解;比市场中一些繁杂、耀眼、大声喧哗的表达,更有力量。


数英:“It only works if it all works(成功,是一个整体)”,该理念如何在 VCCP 的日常工作中落地?接到 brief 后,通常会经历哪些思考过程?

Julian : 广告并非只关于广告创意本身,它是一个商业问题,即如何借此促进客户生意的持续增长,这才是核心。

因此,纵观全局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更注重不同板块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彼此协助去实现最终结果。

VCCP 的愿景是使用一切能被使用的工具和技术,通盘把控客户营销活动的全部环节。从品牌生意到受众体验,既走高,具备宏观的市场战略思维,又走低,精于每个具体的执行细节。这是一群专家的集结,每个人都是各自板块的专家。

相较于“怎么做”,我们会先问客户“为什么”:探究它的生意模式、面对的市场与消费者,从中挖掘与衡算出整件事情的机会点、目标、成本;再通过整合性的解决方案,TVC、户外广告、数字体验……即任何高效渠道将策略执行出来。

 

数英:吉百利一案中,VCCP 挑战了同品类广告的市场惯式,创造出全新、独特的糖果广告语言。如何看待“挑战”本身的风险性? 如何说服客户采纳具有“挑战性”的解决方案?

Julian : 你怎么定义“风险”呢?对于今天的品牌,随波逐流,或是一成不变,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况且“风险”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项 ——“要么有风险,要么很安全”,我们不这样看。今天的媒介环境下,你可以尝试和学习,我们也鼓励客户抱持不断学习的理念,不要害怕改变。

VCCPer 是一群非常好奇的人,不断提问、思考,也因此对答案永不满足。这的确加强了与 VCCP 的合作难度,因为我们的提问很深、很难、让人不舒服。但如果你想要的不只是一句文案,而是挑战市场,实现巨大转变,你需要经历这些。

Kan : 无论走老路或新路,都无法避免风险,都有可能失败。问题的关键不是“风险”,而是敢不敢做不一样的尝试。

“挑战者思维”不只针对 VCCP,这是客户也需要具备的特质;这样才能够“做得不一样”,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也许在客户挑选合作伙伴的层面而言,刚好是一层过滤。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专业的要求和行业信念:唯有当这个“挑战性”方案的观点足够强、支撑足够厚,客户才会愿意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平等对话关系。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

“挑战者思维”是 VCCP 的 DNA。每个人都是各自板块或领域的专家,天性就会有不同视角和处理机制,抛问题,提异议再自然不过。这也会令我们看事物更立体、全面。

 

2

电信品牌 21 年持续创新,如何做到?

 

“如何将长线的、战略性思维,投入到每一个短期存在的创意表现中?”

在 Julian 看来,这是 VCCPer 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他们不希望作品精彩却稍纵即逝,而是具有连贯性与持续性,能为品牌创造长期价值。

类似吉百利“慷慨”系列短剧,每篇都精致十足,又共生于同一主题和演绎风格之下,日积月累,已然成为品牌“独一份”的文化资产。

兼顾“创新”与“持续”,对于 VCCP 延续客户合作无疑利好:它拥有自 2002 年携手至今的英国著名电信品牌 O2,以及服务时间长达 13 年的英国易捷航空(easyJet)。


然而,面对两家一长串的作品记录,Julian 却坦言 ——

“10 年前做过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紧随当下,紧握‘现在’。”

广告业最挑战(甚至残酷)的一面:过往战绩已成过往;创造新内容的压力始终存在。

新鲜的、可持续的、专属品牌的…… 交出答案以先,VCCPer 有好几个自设关卡要过,这也令他们善于挖到适合的创意平台(creative platform),以此为载体,不断开发系列内容。

比如自 2020 年 9 月为 O2 推出的虚拟人设 Bubl。

这个憨厚、呆萌的蓝色铁皮机器人,将品牌的“靠谱”演绎得充满人情味与趣味。ta 出现在近 20 部广告中,像一条将颗颗珠子串起的引线。


O2: You & Me 你和我 

Bubl 初登荧幕之作
暖心帮忙指路、打车、找人


O2: Unwrap the magic of Christmas 开启圣诞魔力

圣诞季冰面上
小女孩和 Bubl 共舞唯美的“冰雪奇缘”

 


去年 10 月起,VCCP 为 Virgin Media O2 打造的系列广告,则是玩飞了 “极速 wifi” 的创意表达。

以“更好,乃至超越(To Better and Beyond)”为主题,在已推出的 2 篇中,母牛骑机车、山羊飞滑翔伞等奇葩情节悉数登场,绝不合理,却够特别、出挑,令人忍不住期待下一次又将有哪只动物惊喜出镜。


Virgin Media O2:Highland Rider 高地骑士


Virgin Media O2:Goat Glider 山羊滑翔员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母牛”与“山羊”篇制作的 Girl&Bear,系 VCCP 近年专门成立的制作公司。VCCP 各个项目的创意落地,基本经由它执行。

“我们也曾经历过,客户为节省成本与管理投入,将制作分去别的公司,但确实会折损‘创意’与‘制作’的连贯性,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自己 cover 制作。” Kan 说。

除了完善已有的业务能力,面对复杂、快速更迭的行业生态,VCCP 不断开发新专家组 ——


传统的广告(advertising)、数据(data)、数字(digital)、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社交(social)、顾客参与(consumer engagement)、商务运营(commerce)、内容(content)、制作(production)、媒介(media)、品牌(branding)、ESG、PR 团队之外,

VCCP 新晋成立了由游戏专才组成的 VCCP+,以及由科研人员组成的行为研究部门。

今年 5 月,与当地两所大学协作,VCCP 推出了人工智能创意机构 Faith,兼任 AI 内容工作室和研发中心的双重角色。

 

在核心“脑区”,身为客户生意的咨询智库,VCCP 旗下的数据、策略、研究专才,也不断产出全新市场洞察。

比如自 2021 年 3 月开发的《赢在(winning in)》系列报告,针对某一地区、某一时间阶段下的消费者行为做剖析。在已发布的 3 版报告中,根据不同心理特征,VCCP 将英国与新加坡后疫情时期的消费者划分为五类,再分别给到品牌方触达策略上的指引。

“持续为客户打造新鲜、高效的内容,源自前期‘无限’的投入。”

说到“无限”二字时,Kan 的音量拉重了好几个分贝;这份投入也收获了市场认可:

老客户的忠实之外,过去 11 年间,VCCP 十次问鼎由专业机构 AAR 发布的全英 agency 新业务数量排行榜。


数英:VCCP 与不少客户拥有超过 10 年(甚至 20 年)的合作关系。持续赢得客户信任、不断创新品牌表现……究竟如何做到?

Julian:作为 agency,我们需要对市场、受众、文化、技术、新趋势具备持续性的理解力,这意味着不断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以解锁新洞察。

但就任何一段合作而言,不论持续 21 年还是 1 年最重要的是将品牌本源与眼下正在发生的现实做连接;两者的平衡与融合非常重要。

品牌既要紧随当下,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清楚知道自己是谁;若一味求新,不花时间理解自己,品牌最终会丧失存在的理由,丧失与受众的连接。

 

数英:有趣的是,除了游戏、AI 等业务领域的拓展,VCCP 在行为科学、心理学等领域也不断投入。在一向运转速度极快的广告公司,为何开发科研部门?

Kan:今年年初我们组建了全新的行为科学研究团队,40 至 50 人,里面都是学术专家,并非做广告或营销出身。

从营销角度理解消费者行为,广告人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我们希望能从行为科学层面和事实层面,再做一些分析,挖一些新洞察。

在 VCCP,我们相信“高效”的前提是“专业”。每一位专才专注、钻研各自领域,它的效率和质量远高于非专业人员兼顾自己不擅长、甚至不懂的领域。

 

数英:有能力不断(甚至跨界)组建、扩展专家团队,VCCP 认为自身吸引力是什么?

Julian:好的作品与业绩记录,包括奖项,这些都会赢得人才的加盟兴趣。

此外,因为与客户长期合作,对它的生意具有足够深厚的理解,我们能够在一个商业命题的起始阶段就受邀入局;不再只是末端的执行者,或必须等到最后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效。

这对于渴望更多自主性与影响力的“挑战者”来说,会很有吸引力。

 

3

从伦敦到上海
精小的、紧密的全球联动网络

 

2020 年,VCCP 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办公室。

全程参与创建的 Julian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这是巨大的机会。我们的全球化思维;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的项目经验;在西方市场常年积攒的策略工具、方法论、洞察……会令想要‘出海’的中国客户渴望。”

“被需要”外,VCCP 更看重自身在这片土地上的习得 —— 

“与中国客户合作,会令我们在全球其他地方做得更好。” 在 Julian 眼中,中国营销生态领先且极富创意,这些经验能帮助整个 agency 进步和更新。


来自中国香港,拥有丰富内地从业经验的 Kan 于 2018  年秋天加入 VCCP 总部。随后,Julian 和她的“二人组合”开始出现在国内比稿现场和行业峰会上。

Kan 笑称,她见证了牛津大学毕业的“学霸”老板第一次参加国内比稿时的“略显拘谨”,以及演讲结束后收到同行名片时的“超级兴奋”。

Julian 像一块‘行走的海绵’:每去一个新地方都在吸收新知识,边走边学。负责一家意在全球拓展的公司,他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她说。


由 Julian 和 Kan 组成的
VCCP 全球最闪“二人小分队”

(又名:体力最强“全球飞”小分队)



身为 VCCP 全球 8 间办公室的统领人,Julian 坦言这是份“要求极高”的工作。

他将自己视为一张横跨五湖四海的扁平工作网中最核心的圆点,宏观管理的智慧被时刻考验着。

但他并不希望国际化的运营模式令 VCCP 扩张过快 —— 

“快速扩张会导致出品质量上的问题、内部分化的问题,会折损整个运作体系和企业文化的 ‘连贯性’。”

Julian 将自己的管理“秘籍”解释成“最小的、可行的工作网络(minimum viable network)”,即一间国际公司最精小的形态,在足够可行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办公室数量和雇员人数,将全球业务高速、高品质执行:

“在我的工作网络中,我偏好只有一小群人,而非百余位陌生人彼此都不认识。我需要与每间办公室深度连接,同事们也需要彼此熟络,便于敞开了沟通、合作、讨教。” 

精小、紧密的全球联动网络,令 VCCP 能快速从 8 间办公室中调取最适合的专家团队,以“集结”形式,共同服务来自全球任何市场的客户。


OPPO 针对中东、非洲、亚太市场的两则广告
由 VCCP 全球团队联手打造

OPPO Reno4:More Like Mo


OPPO Reno5:Picture Life Together


数英:针对品牌“出海”可能遇到的难点及挑战,有哪些洞察?

Kan:对于想要进入全新市场的任何品牌而言,需要具备“清晰、具体的目标(ambition)”。在有限预算下,如果什么都想达成,包括销量、品牌意识、好感度等等,整件事情可能会变得毫无重点,到最后什么也无法达成。

品牌会遇到很多沟通上的挑战,但并非只是语言问题。不同国家之间各个维度上确实存在差异。

比如说,在品牌眼中非常精美的平面设计,却在欧洲人看来略感廉价,也许是因为少了文化关联性;又比如工作方式,包括执行流程和各个细节,不同国家的样式会不一样,不能一味复制粘贴;再比如语言,就算讲同一种语言,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个单词的理解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过度沟通(over communication)”非常重要,是我个人信奉的合作理念。

“出海”时,除了短期目标,品牌也需要有中、长期的愿景和方向。

VCCP 格外注重整件事情的连贯与持续,以及它能否为品牌带来长期价值。基于单个项目的比稿,每场投入成本都非常高,我们也很难做到次次参与。我个人希望可以有更“折中”的方式,也许 1 次比稿可以获得 2 到 3 个项目连续执行的机会。


Kan 在 2023 上海国际广告节
分享她对品牌“出海”的洞察

 

数英与 Julian 和 Kan 的首次对话,发生在今年春天的上海。

那日,远在美国奥斯汀的 Julian 刚结束一场关于“狗狗如何释放人类创造力”的演讲。13 小时时差,我们的中午是他的深夜,但整个人的兴奋劲儿依旧隔着屏幕传了过来,话匣子开启了就很难合上。

对于 Kan 来说,那次采访是她 35 天国内差旅的终点。

她将这趟时隔三年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各地客户都要拜访,头天凌晨才从无锡返回住处。刚见面时,她显得有些疲倦;将自己在太阳下浸了好一会儿,就恢复到“满格”状态,一路走一路问,好奇这座城市新近的一切。

几个月后再次见到她,是在上海国际广告节。几天前她又从伦敦飞了过来,代表 VCCP 参会、领奖。

“会很辛苦么?”

“还好啦!每次看到 Julian 比我忙那么多,心态就很平衡”。她笑着说。

Julian 和 Kan 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或许就像感知自己手中的一张张机票和行程单,是清晰、具体、可触达的。他们的这些经验和经历,也将为对全球市场抱持雄心的品牌,带去更多机会与可能。


Julian ——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也是“一条好汉”了!


Kan ——
每次出差,最想念的就是我的小狗 mochi ~


数英:从事被冠以“全球”的工作职位,体验感如何?

Julian:  我几乎每天都在学新东西,具备“终生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其次是去听(listening),去深入理解与感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连接。

Kan:广告业走在最前端,发展极快,信息量巨大。穿梭全球不同市场,需要很灵活,很谦逊,很好奇,思维很开放。

这份工作已不是传统的 BD 角色,它激发了我的潜能,激发了我强大的使命感。

 

数英:Julian,您作为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IPA)2021 至 2023 年主席,也是 1997 年入行的“大前辈”,对于渴望赢得收获的年轻广告人,有什么建议给到大家?

Julian:  加入这行,若仅做着大家都在做的事,还远远不够,你很快会被海量声音淹没。

你需要具备属于自己的观点,并自信、大声将它表达;你需要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的特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数英:倘若当初没从事广告业,今天的您可能会是谁?

Julian:  职业足球运动员,或是摇滚歌手?现在来不及了,我太老了哈哈。

Kan:其实 Julian 有个挺有趣的副业,他是英国卡拉 OK 头部品牌 “Lucky Voice” 的创始人之一。其实,我偶尔也有类似想法,让自己去尝试一些别的领域,不一定是赚钱,但一定要有意义的、能令自己终身学习的事情。


卡拉 OK “十级”铁粉 Julian Douglas
给自己取了个非常有意境的中文名 

~ 道歌 ~


参考及注释

1. School Reports 2023 tables: Top 100 creative agencies, Campaign UK, 29/03/2023.
2. Cadbury – “There’s a glass & a half in everyone” How intrinsic purpose can transform a brand’s fortunes, VCCP, IPA Effectiveness Paper, 2022.
3. Alana King, VCCP, How a core brand value, a distinctive asset and intrinsic purpose helped restore Cadbury’s fortunes, WARC, 20/01/2023.
4. Hannah Bowler, ‘Quiet in a brash category’: why Cadbury trusts its winning ad formula, The Drum, 16/01/2023.
5. Robert Sawatzky, “Part of our secret sauce is being a minimum viable network”: VCCP CEO, Campaign Asia, 24/08/2022.


文中图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VCCP 官网地址:
www.vccp.com
特别感谢上海国际广告节,协同英国商业贸易部、英国广告出口集团,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