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跨界营销,还能怎么玩儿?

原创 1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12-05

与主流观点截然相反的是,知识分子转型大众偶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学者成了新偶像》中曾总结了这样一条历史规律:凡是获得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都是最擅长当时的“新媒体”的。

上世纪,国将不国,新文化运动的火苗,从北大象牙塔一路烧到砖房草屋,鲁迅给百姓写小说。

新世纪,传统名著被刨出来支撑文化自信,说书先生从桥头转战央视,于丹易中天速成大家。

经济热闹之时,机场一股工业鸡汤味,我们有好几个爸爸。

经济衰退之时,人们退回现实,却为个人意志之自由而战斗。

不妨看看这两年,青年们如何战斗?

以手术刀的锋利剖析婚姻,理解并敬畏爱情——梁永安沈奕斐,都是递刀人

哲学对抗无意义,争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刘擎,是向大众敞开的那扇门

尊敬从泥泞和土壤中盛开的刺眼玫瑰,冷静赞誉她的才华和作品——余秀华,是这场平权斗争的艳丽符号

与张牙舞爪的商业逻辑对抗,探讨“消失的附近”和“悬浮”——项飙,把关怀的目光落回真正的“”的身上

说到底,是人们自己选择了所需要的知识和知识的代言人。

从客观层面来说,品牌选择知识分子KOL,通过社会价值营销让更多元的价值在社会层面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实质参与并塑造了社会的气质。

但,忌:无意义的合作。


今年5月,余秀华与内衣品牌伊维斯合作,并原创《又从内衣店回来》新诗。将未经粉饰的女性欲望直接铺张,这让余秀华几乎成为内衣行业男性凝视类型广告的抬棺人,诗人本人对于自己制造的戏剧性很满意,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说:“两年前我写了一首诗《从内衣店回来》,听说在内衣行业引起了一场震动。这一次与内衣品牌伊维斯和新世相的合作相当愉快,我穿着喜欢的裙子,与我爱的诗歌一起支持每个女性去自由选择,于是我写下了今天这首诗,内衣行业又该震一震了。”

这个内衣品牌真大胆,邀请余秀华谈女性对美的话语权

余秀华2.jpg

我太欣赏这种,品牌、代言人和用户三方,如孩童一般,因集体做了一件“冒犯权威”而欣喜若狂的姿态了!


还有一类合作,实属猛药,会让品牌智商裸奔。

合作模式是品牌高层与知识分子直接对谈,通常是一种公关操作。

优势是,知识分子们有足够多的言论自由,内容容易往深处做。

劣势是,品牌高层是否撑得住,以及讨论结果走向是否有利于品牌,较难把控。

微信十年特别企划、小红书COO柯南对谈刘擎《遇见小红书》,莫不如是。

2022年,微信月活超13亿,成为国民性APP。十年回望,有何感受?受邀学者其实不乏“坏话”——

张立宪:我只能就是好奇,就是有的人好像永远在线,就秒回。你就会纳闷说,他有休息的时间吗?

刘瑜:一百年前,只有袁世凯才能看到《顺天时报》,因为《顺天时报》就是一个每天都在吹捧他的报纸。时代毕竟进步了,100年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顺天时报”。

许知远:我最强的感觉,就是我们对任何新事物的诞生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惊人的缺乏好奇心。我们经常会试图去驾驭它的力量,或者说去追随这个力量,但我们很少去分析和解剖这个力量。所以在社交媒体在中国影响这么大的一个冲击的时候,我们非常少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不同学科的人去对它做出分析。我试着去查了关于微信的论文,非常非常之少,而且普遍是缺乏思想的判断的。因为任何一个社交媒体不是凭空的产物,它必然是一个跟它复杂的社会现实、社会状况、历史的延续,它的这种心理结构有相关的。

微信十年.PNG

微信十年,对话人心

学者们聚焦微信的“信息茧房、微信焦虑症、青年童稚化、人被技术驾驭”等真实问题,直指要害。但微信胜在已成为顶峰,且人类往虚拟世界迁移的趋势几乎不可避免,那这时进行“自剖式反思”,探讨人与社媒如何共处,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则是积极之举。

张立宪认为要“发挥微信的异步性(与同步性相对)”,即不必秒回。

刘瑜认为可以“强迫自己去关注至少10到20个自己很不喜欢的人,你要尽量地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人里面比较有水平的……我愿意去关注对方言论里面、对立阵营里面,最优秀的那一批人在说什么、在想什么,你就有可能从这种虚拟的对话里面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

蔡康永建议“信息时代,在每个人都争你的眼球的时候,你务必要形成对自己的眼球的控制力。你所耗费的观察力,是你的,而不是别人的。”


在以上几个案例中,知识分子总是站在高处为大家想法子的谋士。换一个思路,观众和知识分子之间,可以是别的关系吗?

在“京东读书 问你买书”创意中,余华和余秀华是以书写者的身份,与读者平等相见的。抛开老调重弹的抚慰人心的话,书写者直接上门要书,并表达“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之间,只有赤诚以待一条路。要么狭路相逢,一个掏心,一个掏肺,要么干脆不必遇见”。

买书要读、不负热爱,就变成了京东平台自行输出的价值,并且两位作者在其中找到了极为自洽的位置。

京东×余华、余秀华:问你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

京东买书.PNG


如果说讨论哲学、爱情、男女,更容易让观众颅内高潮,那以项飙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则为真实世界留下了更多实践的契机。2021年末,许知远与项飙在《十三邀》中的谈话,让“附近”这个词重回大众,并在意识形态层面带来诸多改变。

可以看到近年来,小红书的品牌建设有意放大平台的“社区”基因

曾在柯南与刘擎对谈中出现过的案例:小区一位住户因屋子总在夜晚发出幽幽红光,被邻居拍照发到网上,没想到当事人直接现身评论区。这个打破次元壁的邻里故事,成为了小红书电商今年夏日Campaign“一手交情 一手交货”主题TVC的素材之一。

小红书.png

小红书夏日市集:一手交情,一手交货

过去2年,受“附近”启发的相关艺术展层出不穷,从艺术家到政府,都有所行动。人类学家项飙与建筑师何志森共同发起“看见最初500米”工作坊,成为2022年第九届深港双城双年展“深双学堂”板块的重点活动。

附近——借政府及学者之力,走向更广泛的大众。

趋势变成现实,品牌为什么不搭便车?

打造一家能自由搭配心情的邻家花店;

用妈妈逛菜市场的心情就能逛一圈的中古家具店;

冬日里在街角贩卖温暖的面包屋;

能作为居民科技实验站的智能家居体验店……

毕竟,知识偶像时代已然来临,品牌,何不成为灯塔!


参考资料:

《学者成了新偶像》,第一财经,2021-05-12

《探索一种“大众人类学”的可能性》,第一财经,2021-05-12

《城市生息: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深港双城双年展,2022-08-24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