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付费模式、运作模式...我们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聊了聊

举报 2016-01-26

关于技术、付费模式、运作模式...我们和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聊了聊

嘉宾介绍: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TO,知乎大V、微信自媒体人、懂产品、会交互、也玩的转运营,同时也是情色大数据砖家、青春畅销书作者。无节操,有底线,更有一个可爱的五岁小女儿西西。

快刀青衣

以下为微互动49期讲座内容,请小伙伴们耐心阅读。这次讲座首次采用了付费分享的方式,人数虽然不及平时,但来的都是真心想听的。关于付费,唐三藏师父和嘉宾快刀青衣在讨论这次分享的时候也颇有共识,一万个免费用户也不及一个付费用户,这才是真爱。所以今后我们会重点向为我们花过钱的用户来服务,将有限的资源向付费的用户倾斜。

分享嘉宾结合自身经历谈了产品、技术、营销,聊了付费模式,透露了罗辑思维团队的运作模式...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的到底是改变还是回归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刀,走进罗辑思维。

来源:微互动(微信号:wihudong)
原标题:在罗辑思维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讲座内容:

Q1:欢迎快刀青衣来为我们做分享,作为罗辑思维长老会的三成员之一,罗胖和脱不花知名度非常高了。而快刀则要低调很多,甚至我们发出来报名信息的时候好多人还很陌生,先说说自己的名字来历吧。怎么起的“快刀青衣”这个名字呢?

A:这个名字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用了十几年了,最早是在网易聊天室聊天的时候用的。因为当时特别流行这种四个字的名字,例如轻舞飞扬什么的。而快刀青衣稍微带点武侠气,所以莫名其妙就用了这么多年。写小说用这个名字,写杂志用这个名字,做产品原型也用这个名字,所以这就成了习惯了。在家,我闺女也喜欢喊我“老刀”。


Q2:我查了一下你的老底,你写过这样几本书:《我终于上了你,大学》、《会过日子的她》、《那小子甄帅》,这些书我都不说了,来解释一下这本书是咋回事吧:《沙僧吐槽日记》。

A:我写过几本书,风格路数都不一样,有校园的,有都市情感的,所以后来就想试试糟蹋名著。不过那都是以前为了骗点稿费写的口水文,大家千万不要去买。


Q3:说一下之前的工作经历吧?

A:写东西永远都是爱好,我的性格不会拿这个当饭吃。我是九流野鸡大学毕业,一般同学都去高中当老师了,我不太喜欢。2004年来到了北京,最初在新浪体育实习,后来的几年基本都是做体育网编,从体育总局的网站到猫扑后来到了搜狐。

2008年奥运之后,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体育网编,奥运会世界杯都做过了,实在没啥挑战了。加上自己当时对数据和产品特别感兴趣,所以就在搜狐内部转行了做产品,从最底层做起。工作经历差不多就是这样,在搜狐从07到14年。


Q4:什么机缘加入的罗辑思维团队?

A:我是14年5月离开搜狐,要自己创业,也拿到了天使融资,拉起了一个小队伍。6月的时候,跟脱不花一次吃饭,听说他们要做电商,我就好奇的问他们店铺建设情况,后面的物流怎么处理,设计师还有运营什么的有么。结果团队对这些比较模糊,后来我就作为合伙人加入了罗辑思维团队。


Q5:在罗辑思维主要负责哪部分的工作?

A:初期负责的东西比较多,搭 wifi 、修电脑啊,大家连饮水机和电饭煲都叫我去。现在主要负责产品&技术&设计团队,另外还负责我们新产品得到 APP 的整体。


Q6:目前技术团队有多少人?大致是怎么划分的?

A:现在产品、技术和设计师差不多50人。因为技术团队专业性比较强,各自都有负责的领域。例如产品/交互/前端/后端/运维,很多岗位都无法或缺,所以真的下决心要搭技术团队的话,人就不可能少。


Q7:在罗辑思维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A:在罗辑思维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能自我驱动。因为没人去管你,没人去盯着你做事。所以全凭自己要有兴趣,愿意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去钻研。因为现在我们公司没有什么层级,就我们三个长老会和大家。大家也不用经常向我们汇报工作,在大家的负责领域,自己做决定就好。

长老会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要做知晓的工作,而不是决定。例如我们的图书小组,从选书谈版权印刷推广物流客服所有的环节,都是他们一个买手小分队负责,具体的合同谈判也是他们自己决定,最后的奖金分配也是这个小组的 leader 来决定。所以只要不出方向性的大问题,长老会一般不管,大家都会为自己的项目去拼的。

现代企业要把员工当作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找到能自我驱动的牛逼的人,然后充分的信任。我们公司也没啥加班费,因为没有打卡,所以也没有明确什么叫加班。经常半夜一两点他们还在群里讨论工作。

反正就是有点奇葩的公司,大家这块可以参考听听。负责我们买手团队的小姑娘其实才毕业一年,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放到大公司,还是小助理,但是在我们公司,就是负责电商选品的VP。


Q8:罗胖曾经公开表示过不会推出APP,我之前也在不同的场合跟大家说,现在创业的话,微信是个很好的试验田,成本低,迭代快,获取用户成本低,增长快。但是你们居然出了APP“得到”,这个怎么说?

A:创业团队嘛,错了就错了,要什么自尊心啊。罗胖以前说的不出APP,更多指的是他不会把现有的视频、语音这些产品再在一个APP上推出来。因为我们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知识服务公司,所以是立足内容服务的。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出一个能为现在人节省时间获取知识的产品。因为现在有无数的产品是耗费你时间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有用信息却越来越短,并且很多职场人其实都有知识焦虑症,我也有,我经常觉得自己狗屁不懂。

所以我们就出了一个得到,用音频+电子书的方式来提供知识服务。例如每天推几条免费音频,不说新闻,只希望说一些有内容信息量的知识。电子书是找一些作者或者编辑,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变成一万字,因为对于很多经管类书,一万字就能呈现所有精髓了,为大家阅读节省时间。

我们觉得人的信息接受应该分层级,所以最轻量级的阅读,我们用书里的金句,然后你感兴趣了,可以看干货版,干货版觉得好了,就可以买全版,全版可能你觉得特别好了,就可以买纸质书收集了。另外我们这次版本重点做的就是金句,却没有做试读,因为我作为产品经理,觉得每本书只看最开始几页,怎么可能看出全貌呢?而金句的话,如果同一本书,连续五段话你都特别认同,那么就应该相信这本书的品质了。

我们有免费的音频,也有一些付费的长音频,这里我们打造的理念是一小时get一万小时。找一个有特长的人,一个小时分享给你的东西,足够你出去装逼了。例如我们上周推的一系列关于融资的法律问题,一些融资的坑,那个音频的讲述人就是收了我们几十万律师费,帮我们做 B 轮融资的牛人。

视频这块,我们不会考虑的,因为之所以选择音频,是因为音频可以起到伴随的作用,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干其他的事情,信息负担最小,你可以一边健身,一边开车,一边坐地铁,都可以听。但是视频的话,就要求你专注。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会那么专注?这就不是节约大家时间,而是抢大家时间了。现在暂时还不会把60秒语音放进来,以后会不会,谁也说不准。


Q9:关于付费的问题是怎样考虑的?我看里面除了每天六段免费语音外,剩下的电子书和音频都是付费的,要知道互联网还是以免费内容为主的。罗胖的语音和每天的文章也是免费的。

A:“现在互联网以免费内容为主”,存在的未必就是对的。我们认为一方面,只有付费才能让牛逼的内容生产者更有尊严的生产内容。所以我们给读书人的稿费都非常高,全是大规模投入;另一方面,免费的东西,你会珍惜么?网上网盘分享那么多资料,大家谁的电脑里没有几个G,你会珍惜?而付费,代表着你对这个内容是真正的需要,用钱支持,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坚定的认为好的内容应该付费。

虽然有网友在苹果商店给我们差评,因为需要付费,但是这块我们是不会妥协的,免费是对创作者最大的伤害。我更瞧不起那些动不动就跟内容生产者说“给你们流量给你们影响力”的平台,扯那犊子干嘛,不就是心疼钱么。我们会给作者一个保底的收入,例如之前读书笔记稿费是5000-10000,然后卖出去再扣除必要成本后分成。只有作者能过得很好,才能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

大家也不要追求粉丝量的多少,现在已经不是流量卖广告的时代了,大家要追求的是重度付费用户的数量,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投入到他们身上,其他人,不去管他们,哪怕只能服务5000名付费用户,小团队也能活的很好。给你几亿免费用户,你要这流量到哪换钱去啊。

接广告是一个性价比比较低的商业模式,并且也不会有啥成就感,看看有些微博大号就知道了,流量很高,但是压根没有自己的品牌,衷心说一句,只要提供服务,就应该收费。我也会跟一些第三方合作,例如客服系统之类的,我就希望他们是收费的,因为只有收费,我才能相信他们不会死,会继续迭代,也只有收费,我才敢相信他们对自己是有自信的。


Q10:到了罗辑思维之后,你是如何组建的技术团队?还是原来就有技术?

A:没有技术,创业团队招技术就是一个血泪史,这么说吧,我希望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从0到1搭建技术团队。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创业团队招聘技术的稿子,那里面我会说的比较多。(点击阅读查看《一个外行&情色写手如何从0到1搭建创业技术团队》)。

只是想说,创业团队招技术,不仅仅是拼待遇,更重要的是三观要一致,并且敢于冒险。不要招那种安稳惯了的技术开发,因为创业环境变化太快了。罗胖和脱不花一直都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这点我们三个都很清楚,一个公司要想做大做强,技术团队是一定不可少的。有了技术团队,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就能从容很多,因为会有多种解决办法。

当然有很多事情,不用技术团队,只用特定的产品也能解决。这个时代,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技术产品也越来越细分,所以大家要多多的了解新的产品,这样业务很多时候就能优化,就能提速,对于有余力的公司,我想说一句,在技术上再过度的投资,都是值得都会有回报的。


Q11:技术上罗辑思维和有赞也有合作,可以聊聊你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的吗?

A:我们14年卖月饼时就在有赞上,双方团队一直以来非常紧密。很多现实需求经常双方来来回回的讨论,他们从技术端,我们从实用端一起打磨出好东西。特别是当时卖月饼的时候,十天左右时间,推出四种产品模式,从单个付,到代付到多人代付各种功能。

拓展开来说就是所有的产品功能,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我也认识一些技术团队,埋头开发半年,拿给我一看,我就特纳闷的说这不是市场上有很多了么?而很多做运营的团队呢,很多内部流程上还非常原始,压根没有用到很多方便的技术产品,所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接受新事物非常重要,大不了就当试错交学费了。


Q12:很多公众号或创业团队也想做开发,要么是用市场上现有的服务,要么是自己定制开发,你的建议是什么?

A:要看你想做的具体功能是什么,其实98%的需求,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基本上都实现了,一个专业团队一百人做出的东西,在专业性上肯定比你定制开发要好。一定会有朋友说“我要的 XXX 功能它就没有”,但是我要反问一句“XXX 功能就一定是必须的么”。创业团队,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去做什么,而是知道不要做什么,克制非常重要。例如我的 app 里想加视频,非常简单轻松,我已经有全套的直播技术系统了,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加。把一个点打爆,让别人记住,比自己做10个60分的平庸产品好。


Q13:以后罗辑思维还会推出哪些服务呢,可以透露下嘛?

A:不知道。哈哈,我们公司是一个没有战略,没有计划,没有 KPI 指标的公司,所以我们的投资人也很头疼。只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大方向就是提供各种有价值的知识服务,会在得到APP里深耕和尝试各种可能性。


Q14:最后给各位做微信、新媒体运营的人一些建议吧。

A:

1.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时代,不要去做刷流量做假数据的事情,不要欺骗自己,时间长了,你自己就会被麻痹。不要在乎是不是10万+,要在乎的是你的核心用户是不是喜欢;

2. 在网上,自己的时间都是有成本的,不要花在和傻逼较劲上;

3.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无法解决的,试试发个红包;

4. 不要迷信任何权威。


互动问答:

@沈大雄

罗胖经常说,要做U盘,到哪都能生存,这样的技能相信您是在毕业初期后一步一步养成,可是从编辑到产品的切换,是一个大难关,是什么让您下定决心做这个转换?特别想知道的是,这种切换的能力是怎么养成?论如何做一款插哪哪都亮的U盘?

A:切换靠的不是能力,是决心。我在搜狐内容爬到了频道主编级别,但是要转产品,就等于是跟一帮小屁孩从头竞争,等于是降薪降职。这就要看你有没有决心了。


@木鬼斗

“得到”缩写书并商业化,会涉及到版权问题吗?如果是,罗辑思维怎么解决?

A:当然涉及到版权问题啊,所以我们从启动开始,就找出版社谈,要说服出版社不是太容易的事情。现在上的,都是出版社授权的。因为其实有了干货版的书,并不是抢了实体书的市场,而是给了更多的露出,想明白的出版社就不会拒绝。


@唐三藏

听说《增长黑客》在罗辑思维卖得不错?

A:哈哈,是啊,因为电子书比纸质书的好处是,有新的案例可以随时加进来,电子书同样可以迭代,纸质书流程长,就做不到了。每次有了新的案例或者内容的更新,就可以拿出来推广一次,整体效果肯定比那种放在书架上等人选要好。


@挑灯夜读

现在做有趣资讯,轻质内容,给用户提供工具生产互动内容,还有未来吗?您觉得是深度好还是轻松好?

A:现在的内容消费要么是花时间的,例如电影、娱乐新闻,要么是省时间的,例如得到还有这样的线上分享,所以只要是用心做就好了。


@沈大雄

对于像罗辑思维这样知识服务的公司,如何看待营销工作?与产品、运营相比,新媒体甚至互联网公司的营销岗位、销售岗位有什么重要性?

A:营销不是一个岗位,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营销的心态。是不是做营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你们公司最懂用户的那一个人。因为无论公司品牌的塑造还是自己品牌的塑造,都是营销,我在这里做的这次分享,同样也是营销,为罗辑思维,为快刀青衣。所以营销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张爆爆与谢乖乖与猫大大

品牌的公众号如今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如何找到抓准用户G点的办法? 借势营销如何评估最终的影响范围及效果?

A:这俩问题让我呆了半天……说实话,已经超出我一个IT直男的理解范围了。如何抓准用户的 G点,这个谁能说自己一下子就抓准啊,重要的是要去做,反复尝试,梦想总是要有的么。例如去年我们做的那个甲方闭嘴的项目,推出来之后的火爆程度,把我们团队全部都吓坏了。很多人说我们抓准了企业的 G 点,扯淡……我们就是碰巧。只不过,你不去买彩票,就永远中不了。至于借势营销评估那个问题太专业了,我无法回答。我只能从反面说一下,不要以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朋友圈都是一样的,你觉得刷屏的东西,可能其他人压根没见过。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