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写、抄抄抄,广告文案你开窍了吗?(一)

举报 2015-08-31

/我受邀在7月23日周四,第九课堂的网络直播活动中,分享从业心得。想了想,就把这套老文翻出来了。

/这个系列成文在2008,当年我刚干5年文案,现在又多干了7年。重新检视过去的观点,对自己做一次拷问,也避免这套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文章,放在今天,不慎误人。

/我写的这个系列,最初的命名是我的《广告文案观》,但是后来,我也不知道谁,给这些起了《揽胜文案说文案》的标题。事实上,标题扣上了揽胜的帽子,会比我原来的标题更适合文章的传播,但有点跑题。

/我写这套东西的目的,在声明中有所体现。

来源:个屁(微信号:apeaceoff)
作者:秋爽(揽胜文案指导/一座山广告创始人)
原标题:我过去的广告文案观(自己点评版)

该系列分为以下几部分,旧文以灰色标出,重新点评的部分为黑色:

一、我是一个文案  &  二、广告是什么 (本文)
三、文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 四、我们在写什么
五、品牌
六、关于讲故事

声明

请放松。这不是什么教材、手册,不是某种语法词典,不是指引人们在广告之路上可以奋进的励志读物。这只是我——一个干了5年多广告文案的人自己的观点。

/一直以来,我怀疑一切别人送给我的答案,“人生幸福的八大奥秘。”“成功者的三个法宝““如何一秒钟挣够500万”“学好这几条,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文案了。”诸如此类的玩意,十有八九是江湖骗子鸡汤神教。所以我也一直担心自己写出什么让别人当作答案的玩意儿。

/当时是2008年,我正好干了5年多文案,已经做过就掌灯、主语城、星河湾、壹千栋之类的广告了。你可能做广告很长时间都不开窍,但开窍的那一刻会突然到来,而且自己一定有知觉,就像是听到了咔嗒一声。当时的我已经完成了咔嗒这一下。

 

一、我是一个文案

/话说,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我做创意、我和设计讨论视觉、和技术讨论实现、和导演讨论剧本、和客户讨论市场…但我很清楚,因为我是一个文案,所以才能去干所有那些事情。


我干了5年广告文案,是房地产广告的文案。如果依照国际惯例,5年的资历,大概是一个资深文案;外加十分天才,可以是个ACD,如果还有百分努力以及万中无一的机会,这个人最多可以当一个CD。 

不过,这里是中国,我们是做房地产广告的。我们不被惯例束缚,我们没有流程,我们不需要管理。在我工作的团队里,笃信一个原则——有些人穷极一生,只能从1走到2;有些人一秒钟,就跨越了2~99中间的过程。经验、资历、头衔,只是标榜自己的手段而已。因此,5年以来,我仍然只是一个文案——只要继续做这份工作,我就更愿意用这个身份定义自己。

/揽胜里面是没有title的,所有人靠自己的工作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所以有着浓郁的山大王气质。


5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我很荣幸,这家公司是中国最有名的房地产广告公司。在国内,干过3个月以上房地产广告的人一定都知道这家公司,并且看过我们的作品,在创意会的时候还会拿我们的广告举例子。在我来到这家公司之前,我在另一家公司干过两个月,他们就是这样的。

/又过了七年,情况已然在改变了,老实说,揽胜有些掉队。环时现在很不错,这确实是我自己的一座山和揽胜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的工作不仅影响了很多读到广告的人,还影响了很多同行,这是这份工作让我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然并卵


在这几年,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同行,他们有的人很满足自己花了不少功夫终于达到的2的境界,然后戴上导师的光环,开始误人子弟;有的则心态扭曲,搞不清楚这份工作的意义;还有的就像信息闭塞的天真农妇,沉迷于那些带着光环的家伙所散播的各种意见鸡汤中,一腔热忱,毫无主见,奉他人的意见为教条,党同伐异,固步自封,殊不知这样下去最好的结果也只能达到2的境界。

/这段话真背后有浓郁的少年心气,小年轻心如赤子,是学不会春秋笔法的。今天看来,你永远也没法责备那些老中医以及他们的信徒,这是世界结构的一部分。不过话予知人,有些受不了的在这儿就恼了不看了也是好事。


是这些同行让我产生了写这篇读物的动机,我不知道会写多长,我大概先把将要谈到的部分列在这里,以为索引:

/这个动机好幼稚,接下来还想拯救世界呢吧。现在看来,写到后来,自省的价值更大一些吧。
/写过的后面画勾

广告是什么
广告文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我们在写什么
品牌
关于写故事
推和销
客户的地位
文案的价值
团队
起名字
误解的乐趣
我和我们的未来
……

/没写的部分以后也不会再写了,当时写到最后就已经不想写了,我后来又写过另一个系列,叫事关洞察,那个以后再说。


二、广告是什么

/我当年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要解这么高大上的命题

这是一个令人恶心的命题,可是,关于这个命题的种种意见更令人恶心。

还没睡醒的人说:广告是艺术的,至少广告应该具有艺术的美感;

/刚入行的理想主义青少年都这样,甚至在今天,还是这样的,真感动


世故老成的人说:广告绝对不是艺术,广告就是销售;

创意派说:广告不是销售,也不是艺术,广告只是推广,是出位、是眼球、是注意力;

技术派说:广告是一种消费者和客户之间的信息透镜,是一种物质经由消费意识反刍、汰炼最终过滤而成的信息实体,一方面反映客户主观的市场追求,另一方面呈现社会客观的消费立场……

/这真是一本正经的扯淡啊,不明觉厉,佩服自己


ae们说:客户希望你能给他们一个解释,书面的,最好他们能看懂的;

/食古不化,万年不化


字典上说:广告是付费在报章、杂志、广告牌、传单、广播或电视上作商业性介绍

消费者说:你们都是骗子

/这是真的,越来越真


以上每一种观点我都必须承认其合理性,但这些观点之间确实互相打架,完全无法调和。

所以这种玩意儿只能称之为意见,不是真理,他们甚至还没有我下面提出的这个更简单的意见接近真理。

/以上充分提现出我是一个苏格拉底的信徒


我的观点是:广告只是没有人愿意看的东西。

试试看,这一观点可适用于上述所有观点。

/这诡辩,要是直接这么说,肯定说不过去的。这个观点显然来自我身体里消费者的那个灵魂。骗子也是没有人愿意搭理的东西。反正不管怎么说,我现在还是这个观点。


我们都有过一个感受,迷失在100张自己还没看过的电影中,不知道应该选哪一个看,一张张翻看着,买每一部片子都有理由,但就是找不到现在必须看的理由。最后,终于挑出了一张。通常,这部片子不是艺术片、不是纪录片、不是那种贩卖某种价值观的作品、也不会让人感觉发人深省;通常,这是一部充满感官刺激、不用费脑子的好莱坞大片;如果你运气好,这部片子看完了还带有一些启发性,让你有点小感动呢。

/这段话时代特征好明显,一看就是盗版DVD的爱好者,真是个坏蛋。现在卖盘的都改卖书了。


在这个例子里,广告对读者而言就是这100部他买回去还没看的片子,属于他,但他没那么多功夫去看,所以,艺术不管用、陈述现实不管用、贩卖价值不管用、发人深省也不管用;好广告是那些最终被人挑出来看了的带有感官刺激,却不用动脑子的玩意儿;如果碰巧,还带有一些启发性,甚至感动了消费者,那就是极品了。

/这里说的其实是个边际效应的问题,边际效应在广告领域里的体现最严重。引用Eason Chen《浮夸》的歌词:

你叫我做浮夸吧 加几声嘘声也不怕 
我在场 有闷场的话 
表演你看吗 够歇斯底里 吗 
以眼泪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惊讶 

我认为,广告客户永远也不可能准确定位他的消费者——那些想买它东西的人——他们存在于真实的大众中,而不是某个孤立存在的圈子里,广告没有精准投放这个概念,广告只能从消费者和大众共有的兴趣出发。

/今天看来,这说得有点武断,微商是怎么回事、圈层营销是怎么回事。人们从来没放弃过精准定位,这方面的极端是传销。不过在很早,麦克卢汉就谈到过地球的部落化趋势。一方面,信息使地球越来越平。但另一方面,信息传播也加速了价值观的迭代分化,所以,大众的概念越来越接近环境概念,所有人聚拢在某个场所里,或者某种媒介里,但彼此隔阂。看不同人手机里的朋友圈或者微博,这种感觉会非常明显。说白了,广告本身解决的核心命题仍然是,打通隔阂,广众传播。


今天,我们时刻都会收到推销人员的电话拜访。他们根据对自己目标消费者的精确定位,花钱买来我们的电话号码,定位可以精确到私家车主、2万额度以上的信用卡客户、全球通vip、每个月加班超过50个小时的精英白领、每天凌晨2点以后睡觉的时代青年……然而无论怎样细分人群,无论他们的产品又如何优质,我们仍然不愿意跟销售人员对话。推销尚且如此,这更是广告面对的现实。

/确实,有的时候还不如和骗子逗闷子有趣呢。“小秋,”一个烟酒嗓的南方普通话骄傲地说:“明天早上来我办公室一趟。”真是浑身是戏。骗术,每段时间都会更新。他们也知道,“有闷场的话,表演你看吗”这个道理。


举个做广告的例子,如果我的客户认为,他的户型每户全明设计是卖点,那我会告诉他,你可以在售楼处,在销售工具里告诉那些想买你房子的消费者,广告费有限,我们在广告里可以说点别的。如果他坚持,“我们已经说过好多别的事儿了,总要在广告里说点产品吧。”那好吧,于是,我就在广告里说“活到40岁,第一次清晰地看到自己尿尿的全过程。”“日光下泡澡更容易使人入睡,因此导致的呛水可能致命。”诸如此类,这个系列的结语是“卫生间都开窗”。当然,如果你就是觉得“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邂逅阳光”更好,我也没意见。

/这个是就掌灯的案例,非常奇妙的案例。

就掌灯案例
就掌灯案例
就掌灯案例
就掌灯案例

/就掌灯每一个出街的广告都像飞机稿//假如在社交媒体横行的今天///这些东西肯定更疯///看出来了么////我搞屎尿屁是有根源的


最后,再举个我绝对不会碰上的理想案例——脑白金。人们总是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有效果,广告不怕烂。关于对这套广告的技术分析很多,是洗脑广告的经典案例,再次证明三人成虎、曾参杀人、谎言重复千遍即是真理等人性的弱点。但我认为,这个案例只证明了广告行业里唯一的铁则——发布量是决定广告效果的最终力量。我找不到脑白金每年广告发布的具体费用。只是依稀记得,2001年,当我休学身在互联网行业的时候,有一个数据——脑白金当年电视广告投放总额达6亿元人民币——严重地震撼了那时我还稚嫩的小心肝。我永远不会用这个标准要求我的客户。

/这种投放就像海洛因,一时爽,毁一生。药一停就完。恒源祥你还惦记么?广药抢走王老吉以后,名声再好,投放渠道跟不上,还是干不过加多宝,即使用上下三滥的手段还是不行。

即便如此,脑白金的广告仍然适用我对的观点——广告只是没人愿意看的东西。

待续...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