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2万+人的蔡康永,如何做深度访谈?这里有8个方法

举报 2023-07-31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谈写《一句顶一万句》的初衷是:

人与人交往,最难的不是找人。最困难的是找话,一句话,找到另一句话。


在蔡康永主持的访谈节目《众声》的最后一期,刘震云作为压台嘉宾,再次说出这句话,为这档节目点题落幕。

在这个人人可发声的环境中,我们真的会提问、真的懂对话吗?

显然,蔡康永,就是那一类真会、真懂的人。

从做主持人开始,他采访过2万+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出版的书籍更是霸占情商类畅销书榜单。

所以,看到蔡康永时隔十八年重回纪实谈话节目,我立马就想去《众声》里扒一扒蔡康永的采访技巧。

打造一个短时间内的高质量对话,蔡康永是怎么做的?


一、对话准备

1、做一些看似无用的功课,给情境+信任buff

在节目中,蔡康永有很多与嘉宾奇妙契合的地方:

他说到很多作家都会有小纸条时,刘震云真的缓缓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随笔纸条;
他说到他最近在研究一个动物叫做海鞘时,水哥王昱珩立马说我家有我带你去看;


这种看似奇妙的默契,能够迅速制造积极的情感环境——就像我们看到塔罗牌解析一样:老天爷,他(她)怎么这么了解我!

实际上,这离不开采访者的充足准备。这种准备,或许有蔡康永的人生阅历加持,但相信即便是博览群书的蔡康永,也会提前去研究访谈对象的喜好/习惯/作品,才能够在不经意间,促成一次奇妙的默契,让受访者放下一些心里戒备,愿意敞开心扉真诚对话。双方的积极情感基调一旦建立,接下来的沟通自然也会顺利得多。

所以,准备真的很重要。它强烈影响着对话的投机、内容的价值,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情感。


2、抱着好奇,先拟定一个人物话题

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但如果是一个小时甚至更短的对话,我们必须舍弃掉“想全部了解”的欲望。

因此,在一个人物的很多面中,我们要先确定此时此刻,最想要了解的一个面。比如说,该人物身上最令人好奇的点是什么?最具有讨论度的点是什么?

蔡康永对世界级建筑大师隈研吾的好奇是,建筑师大多都在意自己的建筑风格,但隈研吾打造的东京奥运会场馆,看上去朴实无华,对方在乎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他将采访的主旨,定为【在建筑作品中抹去自己的签名,更在乎生命】。

对水哥王昱珩的好奇是:作为在大脑层面脱离人类常规范畴的人,他在这个地球上,过的是【异族生活】还是【人类生活】?因此面对王昱珩时,蔡康永会围绕着人性、人情与生活方式去探讨。

对阿那亚创始人马寅的认知是,他很会讲阿那亚的故事,那绕过阿那亚,是否能看到幕后的讲故事的人,他的人生是否都在各种故事间游走,他又是如何构造自己的故事。

面对老友,蔡康永说林志玲是【梦幻的供应者】,但他一直保持朋友间的分寸感,从未问过林志玲有关【梦幻过后】的事,因此,这次对话的主旨,就是问问那些每一个梦幻时刻,后来都怎么样了。

访谈都是有着强烈的目的性,不然就会变成无意义的聊天与消遣。


二、提问技巧

1、想得到具体的答案,就用具体的场景嫁接

在建筑的设计处理上,蔡康永就【东京奥运会场馆没有冷气】的问题,发出提问。

无独有偶,后来蔡康永为了探究隈研吾究竟最在意的、最体现人生态度的东西是什么,他选择了一个死亡的命题,并且通过观察,用了隈研吾办公楼不远处的墓地做为具体场景,发出提问。

这个问题,恰恰问到了点子上。因为那片墓地中,正好有隈研吾设计的作品。

在询问关于汪峰的家庭观、爱情观时,蔡康永反复问了几个汪峰与章子怡的话语权主导问题,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时,蔡康永直接切了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在你们家,谁的照片最大。

汪峰听到问题后,迅速就笑了,直接给出了答案,同时补充了章子怡巨幅照片的背后故事。

通过具体案例、具体场景的方式,既可以让受访者迅速get问题的样貌,也可以作出更确切的回答。


2、把握追问的尺度

王昱珩第一次袒露自己的校园暴力时,说了三个自己被排外的特殊性:身高太矮、记忆超群、交往障碍。

说实话,水哥的校园暴力过往,属于能冲上微博热搜的那类话题。既然受访者主动讲出,说明本人也有倾诉欲,采访者追问下去是肯定的。但如何既能带有人文关怀,又不会情感过度地追问?

蔡康永的方法是:拿一个比较重和一个相对比较轻的选项,去询问校园暴力的诱发点。

同样包含人性化的一个提问是,蔡康永问处理交往障碍的方式:

与【克服】对应的是【逃避】。但在这里,蔡康永将【逃避】这种负面性的词眼,替换成了【这太难了】,语境一下变得【人之常情】,做不到也没什么。


3、避免一味索取,不妨也给出自己的理解

在询问隈研吾对建筑设计行业的“重未来、无现在”之前,蔡康永会先拥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询问身处这个领域的人,或者说,是用自己观点的去碰撞另一个观点。

王昱珩说自己很擅长【术】,例如,自己并非是一个好学生,但考试的分数总是一个好学生的分数,这就是应用考试的【术】。

如果是我,我大概会脱口而出,这个【术】究竟是什么。

但蔡康永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其实王昱珩的话,稍作思考并不难理解,难的是提问者能够跳出【仅发问】的角色。这里又牵扯出蔡康永的一个采访特点是,他的对谈节奏永远是在一个不疾不徐的状态。这种镇定,给思考与理解也留下一定的空间。

倾听很重要,理解也很重要。有来有往的观点交流,会让话题的空间更大。


4、明知故问式的否定提问

得知马寅需要亲力亲为到,加入阿那亚的每一个社群、了解每一个住户的投诉时,蔡康永的扎心式提问出现了:

看上去是对创始人初衷的否定,但却又在为马寅的责任心发声。蔡康永的这一提问,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慰藉了马寅的创业之艰难。

否定式提问,能够激发事情的更多面、答案的更多可能性。蔡康永的明知故问式的否定提问,是在此基础上,投入了更多的情绪价值,引发受访者更多感慨,获取具有情感价值的回答。

又例如,在试图了解新海诚的爱情观时,他没有通过每一部影片中的爱情比重来提问,而是用了否定爱情的手法:

在了解过王昱珩的校园暴力经历时,再去问对方的教育倾向时,蔡康永就通过明知故问式的否定,为答者提供了一个善意的表达空间:


5、试着学会现挂、call back

在相声、脱口秀等喜剧表演中,有很多能博得满堂彩的技巧,这些技巧同样可以应用于日常交流中,让对话更有趣一点。

王昱珩与蔡康永聊自己的鱼缸时,提到现在的鱼缸生态已经经历过一次大灭绝。蔡康永随即表示,自己家的鱼缸一直都是【大灭绝】的状态。

看到弹幕说,之前从来没看过水哥这么能聊。不得不说,蔡康永的说话情商,时刻在线,才能为受访者提供一个放松的交谈空间。


6、给对方留余地

蔡康永问了隈研吾一个经典的甲乙方矛盾题,但是蔡康永的表述是:10个甲方里,有几个是你讨厌的?

10个客户.jpg

百分比的表述方式,既能告诉受访者:我懂你,甲方往往都很难伺候。又能给对方递台阶,不会得罪所有客户。

在问到一个刘震云作品中的具体细节时,刘震云不记得自己的内容。于是蔡康永将提前做好标记的书拿过来翻找。但是手上在翻的时候,还不忘帮对方解释,大概是内容太多记不清了。同时意识到这个细节,或许并不太重要,于是又自然而然地转换了话题。


三、人情态度

蔡康永的语言情商,建立在他处理人情世故的方式上。面对陌生人时,尊重与理解是基本原则。

例如,看到世界级建筑大师屈居于狭小的办公室时,他能够理解,小空间或许能使人思考与工作时更加专注。

对《你的名字》的创作背景,他同样有自己善意的理解:

对讲好阿那亚的故事,他也表示认可,因为他认可好故事的重要性:

面对好友时,他又有十足的分寸感,不会仗着关系比较好,或者对方足够的信任,就觉得自己可以被特殊优待。

比如王昱珩多次表示,能够被邀请进入他房子的人,都是得到他的认可的。但蔡康永还是会把自己放在【王昱珩讨厌处理人际关系】的那类人中。以及,他此前从不会问,高光过后的林志玲,后来又如何了。

尽管蔡康永多次强调,要把采访对象当作一个恶魔,要攻克对方的层层伪装,挖掘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但蔡康永也说过,《众声》的出发点是:

拥有这些人生的人,后来有没有变得好过一点;
观众在听到这些“参考答案”之后,自己的人生,会不会变得更好过一点。


希望看到蔡康永这些对话技巧的你,也会在与人交往时更加好过一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