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的秘诀其实就一句话:人人皆可用,人人皆无能

举报 2016-09-29

招人的秘诀其实就一句话:人人皆可用,人人皆无能

原标题:人人皆可用 人人皆无能
图|National Geographic

数英网用户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

前几天有个朋友找我,说这些年来看我在用人方面一直挺6的,成本控制和产出都挺好,有什么秘诀?我跟他说:其实就一句话,“人人皆可用,人人皆无能”。

人人皆可用

这个先要从过去说起——

早年间给人打工时,我从不招各方面都比我优秀的人做我的下属。因为我很现实。

一我怕被丫取代;二我怕斗争。所以我找来的人,要么能力很强但年轻、经验不足;要么资历跟我差不多,但能力不如我。后来我某个老板看出了我的心机,他决定由他亲自来为我挑选下属,于是我辞职了。

那个年纪,的确有一点不自信的成分,但辞职的主要原因还是怕闹心。

首先,同一个团队内部人员,老关起门来互相比拼谁更牛逼这事儿,我觉得特傻逼。有那个闲工夫,不如分头行动,多磕几个新客户是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看不上我老板。他吃饱了撑的不去想想怎么赚大钱、给员工涨工资,没事儿老琢磨设计这些宫斗,我认为他absolutely是个傻逼。

后来我创业了,自己开广告公司。我依然很现实。


一、明确战争法则

我从一开始就不指望每一个我遇到的人都是现成的精英,假如我在世界500强担任职业经理人,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人。但是我现在自己创业,肯定不会有。因为,我既不能提供现成的高价值的回报,让他成为我的合伙人。更没有让他委身于我之下、为我打工的魅力;即便我瞎猫碰上死耗子赶上一个,一旦他明白过来,我也留不住。

这算不上什么劣势,这很正常,因为我相信,我的竞争对手也比我强不到哪儿去,大家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打败对手,就不应该从招什么人上面多花心思,我必须具备就米下锅的用人能力。若能在普通人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用低成本玩出高价值,我就赢了。

人人皆可用,就是小公司之间的战争法则。

当然,所谓人人皆可用,也不是说什么人我都要。我的一些朋友总是担心我太单纯,会被坏人和傻逼欺骗,万一费劲带出一个,变成给别人做嫁衣,得不偿失是小,造成我公司的损失是大。

我承认,我特别率真,但我并不天真。我选人还是有我独特的眼光和标准的。标准很简单:

第一,人品:不能是坏人。因为跟坏人你永远没办法讲道理;

第二,态度:有自我荣誉感,有野心

第三,能力:具备我(或当前团队)不具备的优点和专长

第四,如果可能,三观一致(非必选)。

第三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团队合作重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互补,如果不了解自己团队优劣势、胡乱搭配乱招人,那么合作起来也注定低效。


二、吸取过去打工时的教训

打从创建公司起,我就没有划定职称。也就是说,公司各个部门,都只按照职能划分。没有经理、总监、资深这些好听的字眼。也就是说,客户部全是AE,创意部只有设计师、文案和制作,技术部只有前台和后台工程师。

由于没有阶级,也没有行政意义上的管理者,公司所有的员工,都由我亲自来招。

对于一个规模不超过15人的小公司来说,这么做就几个好处:

1、 没有阶级之分,只有能力之分

能力的回报都体现在工资卡里,能力的口碑都在各位每天的实际表现里;既杜绝了总监的官僚和出于本能的小人之心,也杜绝了下面人推诿责任、不愿担当;同时,公司给大家提供公平的机会,让大家把焦点更专注于工作而非政治,更有助于提升作业效率。


2、 有效地建立了职务标准

我一向认为,在同一个岗位上(职称),是需要竞争的,且竞争人数不应当少于三人。只有一个人叫垄断,无论上司还是下属,依赖性太高,风险太大;两个人容易抱团,上欺瞒老板,下欺负员工;只有在三个人及以上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竞争,才能相对公平。

所谓职务标准的建立,是指:当一个人无法达到这个职能多数人的平均水准时,他就是不合格的员工,不适合这个岗位。遇到这种人,要么警告他在规定时间内改善,要么让他滚。


人人皆无能

人不是iphone6,人都是可以变的。有的人会越变越好,有的则会越来越糟。所以我招一个人,绝对不会拿买产品的标准去挑选,我看的是发展性:今天这个员工强,不代表未来也一定强;今天貌似平平,不代表不是明日之星。

从时间来看,如果一个员工没能为我干三年,那就是我用人的失败。如果能干五年以上,是成功;十年及以上,是福气,应该感恩。

每一个创业小公司,也都是发展性的。极少有声称“我只做这一件事,其他不做”的小公司能活下来并能活得很好。为了生存,在不犯法的前提下,你必须什么钱都能挣。我今天做social运营,明天可能就做平台建设,后天可能就做电子商务了。

所以我的员工必须适应我的发展。如果我雇佣了的“iphone6”只是social运营的专家,我没办法也没有钱因为我业务的转变而再去雇佣一个iphone7,我只能要求我的iphone6时刻保持一种innocent的状态,随时可以自动升级为iphone7。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规划招聘时,我也会基于公司对当前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不同的招人方法。比如一些短期项目的短期职位,我会招兼职;一些不具变通性的奇葩职位,我会按月的形式从其他公司外包,因为反正这种奇葩职能别的公司也不饱和,不如大家一起share成本,把人用翻。

很多人说:这听起来很不靠谱,很不正规。

我觉得你们错了。

将心比心,站在员工的立场,如果说学习、高薪、名誉,他们何必来我这里,完全可以去大公司啊。(虽然大公司的leader水平不见得比我强,但是能教的人比我多啊。)

员工之所以愿意来小公司,绝对不是为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只做限定内的工作,他们看重的就是小公司用人的灵活性和多种锻炼机会,如果你拿大公司的行政考核制度、职责划分、晋升及考评制度去运作小公司,试问有哪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还会鸟你?直接去4A不就好了吗?

此外,人员培养需要成本,尤其是精力成本。如果你花心思培养一个员工,不能长期为你工作,不能具备快速适应各种项目的需求的应变能力,那么你要招多少人才能应付灵活多变的市场和复杂多变的需求?一旦某个类别发生问题,你要养多少闲人?你公司的生存机会有多少?

人人皆无能,并不是说人人都没有能力,而是要保持一种随时可能无能的警觉,保持一种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状态;同时,也保持对任何人能力期望的低调和冷静。

当你招到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不要过于乐观、盲目迷信他的专精;当你招到一张白纸的新人,也不要对他过于没有信心,说不定他的某一项特长会在日后变成你的顶梁柱。

很多公司的不正之风和政治斗争,都是从老板的偏好形于色开始的。来了一个新人就捧上天,某些团队做了一点成绩就大力褒奖。这样做虽然能激励当事人,但更会伤了其他人的心,伤了那些未来可能会救你于水火的人的心。保证大多数人的冷静客观,老板就一定要看的长远,以身作则。

做事容易,用人难,我们必须要调整好心态,科学冷静地去择人、用人;同时,还要提醒自己,千万别犯“大公司病”。

(完)


一字一元(ID:one_word_one_gem)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