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浮夸、小字叠甲的产品文案,真气笑了

举报 2025-06-04

没想到,现在下单前,

不逐字阅读商品详情页,
或产品包装上的注释文案,

是会吃哑巴亏的。

这种憋屈,在买茶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奔着低糖、健康放弃奶茶,选择果蔬类饮品的人,会在产品包装上的文字游戏里,爆改文戏为武打,腾得抡起一把五十米的大刀,挥向品牌。

奈雪的瘦瘦小绿瓶中的「瘦瘦」不是指人喝了会变苗条,而是指新改版的方形瓶,变瘦了

实现有效减肥的,是和饮品朝夕相处的瓶子,不是人类。

产品文案

古茗的轻体果蔬瓶中的「轻体」,对象总算是人类了,但和体重无关,和情绪有关。

是一种皇帝新衣般的情绪减重「喝下饮品后,轻松鲜活的状态」,magic。

产品文案

共享同一套暧昧逻辑的品牌,还有——

喜茶的去火纤体瓶中的「去火」,主动化身精神空调,为大家祛除生活的燥热感

产品文案

沪上阿姨的苦瓜不苦去火瓶的「不吃苦,更健康」中的「更健康」,是一种追求,追求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饮品功效

产品文案

蜜雪冰城的蓝莓果粒酸奶的「蓝莓养眼,多喝一点」中的「养眼」,是字面意义上的产品高颜值,不负责改善视力哈。

产品文案

这些产品文案的撰写逻辑,让我想起了两首歌。

大字部分,也就是产品名称以及与其对应的主打广告语,是陈奕迅的《浮夸》:“你当我是浮夸吧”。
小字部分,也就是产品注释,是邓紫棋的《泡沫》:“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你所有的承诺,全部都太脆弱”。

大字尽情畅想,小字疯狂叠甲。

人类看完,只想给品牌们降龙十八掌。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存在就是为了解开产品名称可能引发的误会的注释文案,甚至很难被注意到、看到。

它们不是堂堂正正、显眼地标注在产品名称下,让人类一眼瞧见。
而是偷感很重,以极小的字号,藏在其他密密麻麻的包装文案中,玩起了躲猫猫。

这让人类止不住纳闷:

给卑职的明示,怎么写得这样小、藏得这样深呀?
难道不是写给卑职看的,是写给蚂蚁看的?

还有,既然做不到,为何要挂羊头卖狗肉?
卑职是不是光顾着削面,忘了削你们了呀?

这些品牌能如此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浸在自己的语言艺术里,还能安然无恙,

一是多亏了仁慈的《广告法》允许它们大字浮夸、小字找补;
二是得亏大多数消费者不拘小节,也懒得为了二三十块走申诉或投诉流程。

相比它们拿小字注释当挡箭牌让人恼火,
有些品牌的小字注释,则是小心翼翼得让人心生怜惜。

新希望鲜牛奶的大字广告语,是一口浓醇回到小时候;小字注释则是:这一口浓醇回到的,是小时候的味道、场景、情感等回忆里。

品牌就差找工藤新一出来辟谣了:这绝对不是黑衣组织给他喝的那款能返老还童的药。

产品文案

瑞幸则是特地在点单程序的菜单界面就标明

小黄油拿铁,含黄油总统,不含总统

产品文案

陨石拿铁,不含陨石

带刺玫瑰拿铁,不含任何带刺成分

产品文案

这些几乎等同于常识的产品注释,让我想到了一些年代久远的食品界地狱笑话: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
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也没有肺片;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
钵钵鸡里,没有鸡;
……

如此离谱的注释背后,一定还有更离谱的故事存在。

产品文案

双手合十,老实巴交的品牌们受罪了。

但说实话,除了部分专业钻牛角尖的职业打假人外,大部分消费者不是不允许品牌们在文案上有自己的追求,在销量上有自己的小目标。

只是单纯看不惯偷换概念式的冒名顶替
单纯不乐意为健康买单后,却在嘬进嘴、抹上脸的瞬间,得知自己的信任错付了

大家的红线之一,是至少在涉及到非常识类的产品功效描述或定义上,品牌们别沉浸在自己的语言艺术里,

回归写实主义和唯物主义吧。

消费者真没工夫陪你们闹。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