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一抖”风波后,我专访了杨不坏

举报 2019-02-20

最近一篇《停更“双微一抖”》的十万+爆文在广告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作者杨不坏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1550551493498401.jpg

1.品牌传播应该去日常化,不要做日常传播。

2.品牌做社交媒体传播,应该是:

品牌传播战役化 ,不要靠用双微追热点去获取注意力,而是应该用大型品牌战役,此时官微可作为发布渠道而已。

品牌内容ICON化 ,不要有很长很绕的传播逻辑,短平快的传播环境中,消费者不会顺着你的逻辑线走,所以重要的不是逻辑,而是要有核心物料,ICON化的内容。当然,在一些比较大的,如双十一这样的大型战役,还是需要两三个阶段的传播逻辑的。

日常口碑公关化 ,消费者与KOL信任背书的价值与力量,远远大过官方平台的日常更新。品牌需要思考的是,在不作假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可持续与不断迭代更新的消费者口碑。

总结下来

甲方停更双微一抖的日常,小编赶紧辞职找出路,日常运营的代理商需要转型。


此文一出,获得粉丝的疯狂转发,一时间朋友圈都是杨不坏的“小黄图”。姜茶茶更是迅速推文《为什么说90%的品牌微博和微信是垃圾?》对杨不坏的观点表示支持,并借此补充说明了一些自己一直很想表达的观点。

1550555818944249.jpg

一天时间达到十万+,点好看人数到现在达到了5600+,此话题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许就像杨不坏在朋友圈里说的:大家大概是积怨已久了吧

然而讨论越多,争议越多。在这些争议中,最多的是对杨不坏观点“片面”的指责,并批判其“标题党”;另外对于其让“2000万新媒体小编赶紧辞职”的言论颇有不满。

1550555902708482.jpg

对于这些争议,杨不坏并没有在公众号再发文进行回应。然而这些天,争论持续,事到如今是否还有必要?笔者带着疑问访问了杨不坏本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讯息和启发。

我不认为我是标题党
反驳者们重新定义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小编:这次“停更‘双微一抖’”引起争议的导火索和切入口貌似是这个标题——“停更‘双微一抖’”,很多人表示太偏激和片面,所以称你为“标题党”,如果再给你一次起标题的机会,你会改吗?

杨不坏:

我始终觉得,问题比答案重要,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得到了一些回应,仅此而已。这个标题要是再发一次,我想不到改的理由。因为我想表达的就是“停更”,不是他们理解的“关闭”,所有反驳者几乎都是从定义我的意思为——让大家“关闭”官微这点开始的。我的“停更”表达的是停止日常运营,甚至都不是停止日更。日常运营是安排专职人员或者专职乙方维护。而停止日常更新的状态是,撤掉小编,其他市场人员兼职维护,这是一个品牌发生平台,日常专门维护毫无意义,这点我坚持。

那些反驳者们重新定义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在一个对话语境中,所以也不值得我去回应,他们想聊点啥就聊点啥吧。


小编:除了标题,这篇文章引起争议很重要的可能还有一个点,你让官微小编都下岗,让运营官微的agency放弃这部分业务,你怎么看这个点?

杨不坏:

这个反驳的点挺可怜的。他们反驳的原因是那些被开掉的小编都干什么去,以及断了一些agency的财路什么的。让我想到前段时间那个36岁下岗的高速收费员,人应当主动求变,晴天修屋顶

首先官微运营小编,你想当一辈子小编吗?在这种运营中,有任何成长吗?你们应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青春的,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们,不应该把青春耗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至于agency的生意,聪明的品牌已经取消了双微运营的月费,没取消的月费会从20万、降到10万、降到5万,到最后会赚不到这些钱。大家应该积极开发些新业务,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与服务,及时转型,去赚更有价值的钱,而不是赚这些马上要赚不到的苦力钱

停更掉官微日常运营,更好的利用平台资源,借势平台优势,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对品牌的发展,agency的利润率,小编的个人成长,都是更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呢?


没想到持续了快一星期的讨论,被杨不坏轻描淡写地回应得明明白白。这篇文章似乎可以戛然而止了。

然而并没有。

因为来都来了,咱继续唠唠吧。毕竟,联系一次采访不容易啊。

小编:最近大半年,你的公众号一直在产出高质内容,密集输出了很多值得探讨的专业观点,请问写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另外,大家都很想问,何以有这么高密度的能量输出?会担心透支和重复的局面出现吗?

杨不坏:

其实在这之前,我一直自诩是个文学青年(笑),不太乐意公开表明自己是做广告的,感觉这商业的东西还是挺俗的。开始写这一类内容,也是因为,最近三四年吧,工作比较压抑,因为有很多专业上的想法和洞见,没有什么人能跟我聊,其实是更多的是没有机会实践出来,就一直憋在胸口,胸口一口气的感觉。

就在那篇《2017年一个品牌经理6条总结》之后,有大概2000人开始关注我,我突然发现开始找到一些人来交流了。开始写这个号,也是把我这些年所经历的,感受到的洞察和观点表达出来,所以不会出现透支和重复的局面。当然,如果真到了没什么可说的时候,这个号也有可能关闭。


小编:写公众号后,这半年,生活有哪些改变吗?会想一直持续下去吗?

杨不坏:

这半年生活改变还挺大的,认识了非常多行业内有见识的人。跟以前在公司工作的环境很不一样。基本每周都会约行业内不同的人去见面、聊天,去增长新的知识。以后也不知道,如果我有持续的东西一直在输出,会持续做下去。如果没有东西可以输出了,那可能会做点别的,第一个可能是会成为谋士,为决策者提供一些洞察与建议,我挺想成为一位有价值的谋士的。第二个可能是会继续下场做一些事情,亲自改变一个品牌,成就一个品牌,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强者思维or普世观点?

小编:你公众号里很多观点,很多人表示,都是基于强者思维的观点,并不适用所有人,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杨不坏:首先我这个号不面向所有人,这是一个垂直账号,我只想跟一小撮人讨论专业话题,不面向大众,不普及常识,我也不指望别人从我这能学到什么。重要的是我表达我的观点,你来理解我的观点。适用你你就去用,如果不适用你,那你就去别人那里找适用你的知识去学习。


小编:所以你的文章受众是level比较高的人群,已经有一定积累的大品牌?

杨不坏:我从来没考虑我的读者结构的问题,我在做的事是,探索新的方法论和市场解决方案,而不是去普及基础知识和营销常识的。

我之前有写过一篇《广告人的下半场》。整个广告行业100多年了,接下来会进入广告行业下半场。我希望在这个大时代里,展现一点自己的价值,贡献一点点自己的见解,去探索一些新的方法论与市场解决方案,传达给市场。这是我在做和希望做的事情,至于谁在阅读其实并不重要,谁适用谁就来用吧,我并不专门服务于某一类人群或者品牌。


小编:这次这篇引起这么大争议,你料想过吗?之前看你公众号也都是这样的文风,也是同样观点态度鲜明的标题,但这篇是引起反响最大的一篇,你预料过吗?以及,你希望得到这么多讨论吗?

杨不坏:引起这么多讨论和争论,首先我的态度是欢迎的。既然能有这么多人来关注,大家还是把事聊明白,我希望通过这篇内容去引起甲方或乙方的一些改变,推动这个行业的一点点改变,让整个营销行业发生一点改变。

其二是能引起这么多转发、讨论,那一定是,这个问题已经积怨已久。一定是很多的甲方或乙方人员认为确实应该去停更,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至于这篇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因为可能双微运营这个话题,已经不局限于广告圈了,辐射到了更大范围的人群。


“我并不是通过学习生长出来的人“

小编:现在很多广告新人,都将你视为偶像,称你是营销界kol的一股清流,对这些年轻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杨不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笑


小编:说到学习,杨老师现在这么火,应该有很多人找你开开课,做做知识付费什么的吧,你对此什么态度呢?

杨不坏:

我对知识付费没有偏见,搞搞知识付费对年轻人普及一些常识和问题,都挺好的。首先我本人不是通过传统教育出来的人,也不是通过学习来生长出来的人,所以我觉得我教不好别人。其次是我的内容属性,大多属于探索性的观点与内容,可能还并不能落纸为课程,我觉得我还不配误人子弟。最近也有很多人找我开课、知识付费什么的,我暂时都拒绝了,因为我还没思考出一个更好的沟通方式


小编:杨老师,你说你不是通过学习成长起来,那你是通过什么成长起来的呢?

杨不坏:

我的生长过程是通过理解这个世界而进化的,而不是通过学习去模仿的,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你学到的东西永远只是皮毛,而不是自己的认识,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认识中突飞猛进。

我写的大部分文章,以及大部分内容,其实是希望大家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教授大家一些即时的、可用的一些技巧。


小编:杨老师经常用“理解”、“生长”这两个词,而不是用“学习”和“成长”,请问有什么深意吗?

杨不坏:

在我的理解中,“学习”和“理解”是不太一样的,“成长”和“生长”也是不一样的。生长是自我进化,自我突破,学习是通过模仿比自己更高级的东西去成长的。我希望大家在身体停止生长之后,你们的智识还在突飞猛进。你们自己意会吧,我讲不清楚。


时常用“钢铁直男”来自嘲,写公众号也不插入图片,封面更是万年不变的亮黄色配上直男风的PPT标题。与人聊天从不用表情,说话也是叼叼的,这样的杨老师让人望而却步,但整个采访下来,发现杨不坏非常真诚,非常认真、负责地跟你说每一句话,解答每一个问题。而每个问题,都得到言之必有物的回答。

整个采访,也让小编获得了更多新知。我也更加理解到,学习与理解的区别。学习是试图学到常识和一些即时可用的技巧,而理解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任何合适自己的角度,去感知,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也许这才是表达的意义,不专注于把话说圆满,不专注于照顾到各方的感受,在当下,在当下最显著的问题下,勇敢地发出一些看似“荒谬”、“大胆”而又言之有物的言论,引起大家的思考,使每个人都有反应。纷纷从而鲜活了一番,而此时,意义已悄然发生。

正如日本作家铃木光司说的:说花美就会有人说“也有不美的花”。预想到会有这种抱怨于是写“既有美丽的花也有不美的花”。这已经是废话了。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表达需要勇气。

一次愉快的访问,期待杨不坏的新作,期待提供给我们更多理解世界的表达。

数英作者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