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本经典传播领域著作的100条金句,快来充电

举报 2024-02-29

过去的假期,你给自己充电了没?

没有的话,别担心。

今天我们将重温新闻传播领域的经典著作,为此我们摘录了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这五本书中的100+条名句,相信读完这些内容,会对你思考信息传播、媒介和群体心理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还是鼓励大家尽可能去读完整版的书籍,因为不同语句置于书中、与前后文关系,作者对前因后果进行了具体阐释,大家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话不多说,以下enjoy: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该书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并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1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2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

 

3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4

“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和“感觉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

 

5

钟表把时间再现为独立而精确的顺序,文字使大脑成为书写经历的石碑,电报把新闻变成商品。

 

6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7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容易多了。

 

8

一些旧的媒介事实上已经消失了(比如象形文字和装饰华美的手稿),与它们相关的规则和认知习惯也随之消失了,但其他形式的对话还将被保留下来,比如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

 

9

在电报时代之前,“信息—行动比”基本是平衡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能够控制他们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感觉。人们了解的信息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但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所有的一切都事关每个人。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10

电视已经成为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一面镜子,是过去一个世纪中电子媒介最醒目的剩余物。它已经彻底地融入了美国文化,我们已经注意不到电视机在黑暗中轻轻发出的嘶嘶声或摇曳着的灰色灯光。

 

11

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

 

12

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海中。

 

13

娱乐业并不是不想超越平凡,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取悦观众,它的主要策略是运用技巧。

 

14

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已经成为一种伪疗法,消费者成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的病人。

 

15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16

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们没有人拥有认识全部真理的才智,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有这样的才智,也没有时间去传播真理,或者无法找到轻信的听众来接受,

 

17

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18

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19

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避难所。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

舆论

《舆论》是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创作的传播学著作,自1922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在舆论学领域的权威地位。

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详细阐述了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联系,并对舆论研究中无法避免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

 

20

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来得或快或慢,但只要我们认准了自己头脑中那幅图景是真实的,就一定会将这幅图景等同于外部环境本身。我们很难对加诸自己头脑并影响自己行为的那些信念进行反思,却又总是自以为是地嘲笑其他民族或其他时代的人所迷信的世界图景是多么荒诞不经。

 

21

对舆论的分析就必须从厘清下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行动的环境、人们头脑中关于那个环境的图景,以及人对于从环境中滋生出来的那幅图景做出的反应。

 

22

人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物产生感觉的唯一途径,就是借助自己头脑中为该事物勾勒的影像。正因如此,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人的思想以后,方可真正理解他人的行为。

 

23

伟大的人物,哪怕终其一生,通常也只能通过一种虚构的人格为民众所知。所以老话才说:“仆人眼中无英雄”(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人们所了解的永远只是事实的冰山一角。

 

24

如今,只要一个社会没有小到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自给自足并且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发生过的每一件事了如指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一定会用“观念”这个东西去处理那些他们无法亲睹、亲历的事务。

 

25

人在任何时间点上的行为都是基于其彼时彼刻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想象。这种想象能够决定人们为何事而奔忙,产生何种情绪,怀揣何种希望,却无法判定人们最终会取得何种成就,以及事情将会迎来何种结果。

 

26

战争与政治角力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为对手“画像”,他们将这幅臆想出来的图像视为事实本身,却不知其只是他们心中那个“应然”的事实,而非“实然”的事实——只有牢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战争与政治的残酷性。

 

27

舆论的象征意味常常就是利益平衡的标志。


28

我们首先要考虑哪些因素阻碍了人们对于事实的认知。这些因素包括:人为的审查机制、社会交往中的阻绝因素、人们每天用于关心公共事务的时间的匮乏、以过简的信息叙述事件所导致的事实扭曲、用有限的语词来描述复杂世界的难度,以及人们因不愿打破稳定的社会生活现状而怯于直面事实的情形。

 

29

评论往往与质询同时出现。虚构的事实通常由于符合人们的期待而被当作真相。

 

30

虚构不等于谎言。虚构指的是对于环境的某种再现(representation),其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31

宣传家能够阻止人们对事件形成独立的见解,他们对新闻进行操控,以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即便这个目的打着爱国的旗号,但操控就是操控。

 

32

在所有这些事例中,我们必须格外注意一个共同因素的存在,那就是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的那个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这一拟态环境做出的。不过,这些行为(behavior)如果是具体的行动(acts),其产生的后果就不是作用于催生了这些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那个实实在在承载了这些行动的真实环境了。

 

33

人类会在特定情况下对虚构出来的事件做出和真实事件一样剧烈的反应;而在很多时候,那些虚构出来的事件恰恰就是在人类自己的参与下建构出来的。

 

34

理想化的霞飞是由如下元素构成的:那些他领导着部下打赢的战役、人们对战争的绝望、个体的悲伤情绪,以及全世界对于未来胜利的期待。然而,与英雄崇拜结伴而来的,是对邪恶的祛除。只要有英雄被制造出来,恶魔必如影随形。

 

35

当你形成一个观点时,也许你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远谈不上了解。而这一警示本身就能帮助我们避免一些认知上的谬误。

 

36

严格意义上的宣传通常必须借助审查机制来实现。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宣传者必须在公众和事件真相之间设置某种屏障,必须限制人们接近真实环境的机会以免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希冀去构建脑中的拟态环境。

 

37

即养成一种习惯以令自己对眼前的事物有迅速、明晰的洞察,那我们就必须要攻克一道难题:在事物模糊、易变的特征中,去捕捉其连贯、稳定的属性。”

 

38

我只想反思一种遍及世界的奇特现象,即人们如何受到其脑海中拟态环境的刺激,而对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施加行动。

 

39

我的结论是,舆论必须首先经过组织,然后再提供给新闻媒体去表达,而非如今这样由媒体去组织舆论。

 

40

所谓头脑清醒,指的就是有能力分辨出表面的相似性、注意到差异性,并对多样性有所理解。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能力。

 

41

情感宣泄和偶像崇拜的背后,是难以言明的辛酸,成千上万颗心灵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于战争残酷性的反抗。

 

42

在比较正常的公共生活里,象征图景(symbolic pictures)仍然支配着人的行为,但很难说哪一幅图景是包罗万象的,因为总有其他图景与之竞争。不仅每一个象征符号只能承载极其有限的情感,因其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而且即使在这一小部分人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绝难消除的。

 

43

每个人在现实世界里仅存在于很小的一部分时空之中,而这一部分时空又刚好能够维系我们的生存。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和远见与漫长的时间之河相比,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片段而已。然而人这种生物又能够另辟蹊径,使自己看见肉眼看不到的维度,听见双耳听不到的信息,测度无限大和无穷小的存在,并将原本单凭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全部记忆的无穷尽的事物加以统计和区分。

 

44

我们在本可追求客观公正的见解时却往往坚持自己的刻板印象,除了为在认识过程中节省精力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刻板印象或许是我们自己个人的观念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保护。

 

45

我们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读到的内容所唤起的想法构成的。然而世界很大,牵涉到我们自身的种种情况又往往错综复杂,信息则始终处于相对稀缺状态,故我们的观念中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基于想象得出的。

 

46

一个人收入的多寡深刻影响着其接触外部世界的范围。只要有钱,信息交流中几乎任何有形的障碍都可以被克服:花钱可以旅行,可以购买书刊,可以了解世上一切已知的事实

 

47

这是因为,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是有着很多缺陷的。词语如同货币般反复流通,今天被用来唤起这样的图景,明天又被用来唤起另一种图景。同样的词语在报道者的脑海中关联的内容并不一定和其在读者的脑海中关联的内容相一致。

 

48

无论上述设想是否对我们讨论问题有帮助,有一点是难以否定的,那就是由如此复杂多样的人“联合”起来构成的社会必然是脆弱的。要使这些世界观迥异的人始终采取整齐划一的行动,显然是很难做到的。依这样的设想建立的社会,不是以交流融通为基础,甚至也不是以契约和协议为基础,而是以偶然性为基础。

 

49

尽管我们必须在真实环境中行动,但为了能够对其加以把握,就必须依照某个更加简单的模型对真实环境进行重建。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的经典之作,于1974年首次提出该理论,并在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该书深入剖析了大众舆论对个人意见及行为的影响,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和社会过程。


50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51

大众传播因具有共鸣、累积、遍在效果而能够制造‘意见气候’来影响舆论。

 

52

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社会天性’的反映。

 

53

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让自己陷入孤立。

 

54

当个体感受到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

 

55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人们相信多数意见,所以他们趋向于支持多数意见,从而使多数意见更加强大。

 

56

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它通过形成‘多数意见’来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

 

57

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它们通过塑造‘意见气候’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58

意见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在群体中,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也会立刻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59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60

在他看来,许多人偶然集合在一起,比如说市场上买菜的、看热闹的、小贩和保安,他们哪怕人数再多,也不构成群体。他所说的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整体,指的是受某一事件、演说、激情、恐惧、爱恨的刺激而聚集在一起,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


61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62

影响大众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所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63

集体观察是错误率最高的,它往往只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别人。


64

群体不擅讲理,却善于行动。


65

词语的威力太强大了,只要好好选择,就可以给最讨厌的东西取个好名,让大家都接受。


66

宗教信仰所允诺的幸福理想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所以谁也无法提出异议;而社会主义的幸福理想则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实现,所以,它一尝试实践,就会显出这种允诺的自负,这个新的信念也会马上失去所有的声望。


67

种族的精神越是强大,群体的次要特征越不明显。


68

自觉的个性消失和感情与思想朝某个既定的方向发展,这是群体正在形成的最初特征,它并不总是要求许多个体同时出现在某个地点。


69

独处的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反应能力,而群体却缺乏这种能力。


70

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妒忌者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71

能够长期保持声望的神和人,是从来不允许对他们有任何争论的。要得到群众的敬仰,就要永远与他们保持距离。


72

观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人们的大脑,但要排除它,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所以,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学者和哲学家好几代人。


73

声望其实是一个人、一部作品或是一种思想对我们的精神统治。这种统治麻痹了我们的批评能力,让我们的灵魂充满惊讶和崇敬。


74

不同的东西组合起来,互相之间只能具有表面的关系,特殊情况马上成了普遍的现象,这就是群体推理的特点。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20世纪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于1964年发表的一本关于媒介文化研究的书籍。该书对于媒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媒介即讯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因为媒介不仅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75

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76

逆转(reversal)思想是破解麦克卢汉密码的关键,也就是说,他总是倒着工作,从效果到效果的原因,从作为背景的媒介环境到作为图形的媒介内容。他靠这种方法来了解未来。他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我们透过后视镜来观察目前,我们倒着走向未来。”

 

77

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也不光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

 

78

因为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吸引看门狗的注意力。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79

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感官同样是我们身体能量上“固持的电荷”。人的感觉也形成了每个人的知觉和经验。

 

80

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


81

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

 

82

任何媒介或结构都存在博尔丁所谓的“断裂界限,即一个系统在此突变为另一个系统的界限,或者说,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经过这一点后就不再逆转”。

 

83

两种媒介杂交或交会的时刻,是发现真相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因为两种媒介的相似性使我们停留在两种媒介的边界上。这使我们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媒介交会的时刻,是我们从平常的恍惚和麻木状态中获得自由解放的时刻,这种恍惚麻木状态是感知强加在我们身上的。

 

84

每一种新技术都创造一种环境,新环境本身常常被视为是腐朽堕落的。但是,新环境能使此前的旧环境转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字刚发明时,柏拉图把先前的口头对话转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印刷术诞生时,中世纪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85

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与其最终呈现的形式截然相反,这是一条古老的原理。

 

86

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形成新的比率。

 

87

凡事被推向饱和,必然要发生沉淀。

 

88

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凡是能把握自己行为以及当代新知识含义的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The artist is the man of integral awareness)。


89

正如文字是我们最公允、最客观的感觉(即视觉)的延伸和分离一样,数字是我们最亲密的、相互关系最密切的活动(即触觉)的延伸和分离。


90

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91

有文化的人或社会都培养出了一种能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相当疏离超脱的态度。不识字的人或社会却事事经历感情上或情绪上的卷入。

 

92

汽车问世以前,谁也不需要汽车。电视节目出现以前,谁也不会对电视感兴趣。技术产生一种迫使人需要它的威力,但是这一威力并不能摆脱技术而独立存在,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


93

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


94

媒介(即人的延伸)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


95

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


96

社会仿佛成为语言的回声,成为语言规范的复写。


97

城市的功能是重新塑造人,把人改变成比他的游徙祖先更适宜生活的形态。如果是这样,难道不可以说,当目前整个生活转换成信息的精神形态时,全球和人类大家庭都要被转换成统一的意识吗?


98

艺术能够预见超过一代人的未来社会和技术发展,这一点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99

各种门类的艺术家总是首先发现,如何使一种媒介去利用或释放出另一种媒介的威力。


100

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101

衣服作为肌肤的延伸,既可以被视为一种热量控制机制,又可以被看作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