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热搜体质,信息产品才是GQ的统治区

举报 2023-12-28

年关岁末,也是一年一度冲红毯kpi的制胜时刻。

为了话题、流量和开年首封人物,有时候真的很为各大时尚杂志媒体的精神状态堪忧。

前有美国赫斯特集团宣布退出《时尚COSMO》的中国版权,五大刊之一的《时尚COSMO》名存实亡,并喜提网友锐评:《时尚COSMO》没有了《COSMO》,就像杨紫琼没有了琼......

《时尚COSMO》

紧接着又是刚办完盛典的VOUGE中国,突然在求职网站社招副主编,一反常态没有通过猎头和内推,引发各路看客一阵唏嘘......

VOUGE

如此“动荡”的背景之下,智族GQ办的年度人物盛典,应该算是除明星造型外,以杂志本身为话题挂热搜上词条最多、时长最久的了。

GQ盛典

会发疯,更会没有瓶颈的创作,时事、热点、生活、八卦......靠着洞察时代情绪、读者情绪,GQ实现了热搜自由。

言归正传,在这个纸媒唱衰的时代,定位男刊杂志的GQ,究竟是怎么做到影响力后来居上?

GQ内容

以及,GQ制作的内容为何爆款频出,让不关心时尚的人也能感兴趣?

智族GQ


三大内容IP
物料信息,打开「记录」的多重宇宙

智族GQ这些年可以说都在研究一件事:如何把内容做好,以及如何用千奇百怪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出来。

对于如今内卷严重、过分依赖流量明星资源的时尚杂志来说,智族GQ的内容壁垒也许就在于对「记录」的坚持。

智族GQ

康泰纳仕中国集团出版人Paco Tang在2017年就曾向外界透露,更名GQ市场部为品牌部,以做品牌的思维去运营GQ。如GQ年度人物盛典、GQ实验室、GQ报道这样的内容IP,就成为GQ做记录向内容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

/ GQ盛典:记录红毯背后的群像故事

刚刚过去不久的GQ年度人物盛典在争议与吐槽声中落在大幕。

GQ MOTY

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翻了翻GQ历年的年度人物盛典Men of The Year(以下简称GQ盛典)的物料报道,发现翻不完,根本翻不完......

怎么说,如果物料界有封神榜,那一定要给GQ封一个。

比如2019年的GQ盛典,GQ给到场的60位明星拍摄150支创意视频、90张人物肖像,并且所有拍摄工作均在活动当天的8小时内完成,更打造出“名利场回眸”这个超3亿阅读量的现象级热搜话题。

MOTY 名利场
名利场回眸

MOTY 名利场
名利场回眸(漫画版)

这其中与名利场回眸相关的超A旋转门、不回头、耍大牌衍生物料等都是通过前景构图、斯坦尼康运镜等设计,从不同角度、不同场景展现明星在入场、候场、出场之间不断切换的状态与面貌。

MOTY 名利场
不回头

GQ MOTY名利场
耍大牌

与丰富的人物物料搭配使用的盛典全记录,也以“敢写”让不少幕后工作者,以及广大吃瓜群众观领略到纸醉金迷的人物记录片。

MOTY 名利场

还有21年的GQ盛典,度假为主题,GQ变换思路,用微信聊天的形式记录下明星度假前都会做什么。

MOTY 度假中

而后的三亚盛典期间,GQ同样在海上为各界名人拍摄出水芙蓉、超会凹等物料大片,记录下他们放假状态下松弛的一面。

出水芙蓉
出水芙蓉

1703658476599191.jpeg
超会凹

到了今年,更疯,也更有创意。GQ这次增加了盛典前期编辑部的准备环节,一则名为《没时间了》的艺人筹备记录短片drama又荒诞,同时也暗藏巨大信息量,吃瓜吃到停不下来。

没时间了!

盛典期间除了红毯环节,在物料方面GQ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素材创意的认知。

有一叶扁舟水上大片;

MOTY 发疯

有照相亭前的自拍大头照;

MOTY 发疯

有院子里的MBTI小视频;

MOTY 发疯

以及墙角的文艺抓拍;

MOTY 发疯

红毯之外,还有系列圆桌论坛配合进行,以达到从明星物料,到台前幕后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

MOTY 发疯

总的来看,短时间内造物料、拍摄出图效率,以及创新盛典模式的创意,让GQ盛典呈现出源源不断的内容增量。其中每年都有的一千多条微博、一百多条视频,以及万字起底的盛典幕后报道,也为不关心红毯颁奖的网友送上额外的内容大餐,将“八卦、吃瓜”以更丰富的内容形式摆在我们面前。

GQ盛典

如今的红毯盛事逐渐沦为明星代言、高定造型的堆砌与比拼,这样的环境之下,GQ盛典成为难得一见做到让热搜话题不只聚焦在明星的红毯造型,而是更多在明星的红毯故事,甚至是GQ本身。

众口难调的吐槽声中,GQ也在不断吸取经验与建议,完善人物全记录的呈现方式,从准备走红毯,到红毯走秀、红毯花絮、红毯后的片场大片,以及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幕后花絮。

简单来说,就是以记录的名义,搭一个“全明星戏台”,与名人对话、与公众对话、与时代对话。


/GQ实验室:记录当代青年的drama生活

如果说GQ盛典是一座大型的内容游乐场,那么GQ实验室就是更生活化的内容便利贴。

GQ实验室,以一篇130W头条刊例价位居《新媒体行业内报价大全》榜首,全年总营收也已达近2个亿。数据背后是其对传统杂志新业务形态的摸索,更重要的是对生活记录的挖掘与创新。

选题上,GQ实验室大多会聚焦在热点事件、反常规生活习惯、两性话题这几个方面。

以当下职场白领的生活方式为记录原点,通过分析他们的生活需求、社交生活,将品牌作为解决方案,或是问题的意外答案出现在文章的最后,达到一种欧亨利式结尾。也就是把广告用故事会的形式包装起来。

比如GQ实验室会以最近精致白领都在多邻国霸榜、大家都爱用马喽做表情包、攀岩运动在新中产中兴起等热点事件,让读者成为吃瓜群众,让他们抱着看戏的心态看广告,最后引出相关品牌。

GQ实验室

正文方面,常常以对话、攻略、问卷调查、性格测试、条漫等千奇百怪的形式,化身网友茶余饭后、闲暇摸鱼时的八卦大餐。

没有固定的风格,更不会将排版模式化,其中大量的「图片加文字」的交互插画,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观感会更舒适,阅读起来也更轻松。

GQ实验室

从洞察出发,去记录这个时代年轻人如何生活,是对年轻人更友好的沟通方式,也逐渐淡化了GQ的“男刊”标签。


/GQ报道:记录人物的独家、一手资讯

做内容 IP,要有篇幅短、即时性、玩梗、社交化的内容,肯定也要有长篇、注重长尾效应的深度内容。

“九个月内粉丝突破100万,成为最大影响力的非虚构写作公众号之一”的GQ报道,成立时间比GQ实验室晚两年,更侧重对人物、事件多视角、一手信息的挖掘,不会死磕面面俱到,追求的是写实地记录。

比如《杨超越变形记》这篇,当时还是实习生的洪蔚琳,为了真实记录杨超越的生活作息,在媒体同行都没进创造101节目组的时候,她已经到了;决赛结束,同行们都走了,她还在。

GQ报道

写《幸存者李佳琦》的刘敏,愿意花两个月时间奔波五座城市,采访三十多人,以呈现不同人对李佳琦不同视角的看法与认知。

GQ报道

还有今年《十个关于智族GQ年度人物盛典的故事》这篇报道,详细讲述了GQ盛典每条热搜背后的故事。从一个个花絮故事中,我们也能看见明星在红毯盛会上最真实的样子,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品格。

GQ报道

更可贵的是,报道里面除了有对明星团队、GQ编辑团队的细节展现,还有对船夫和隔壁寺庙弘鑫的描写。船夫的兢兢业业与法师的闲云野鹤,又为这场盛典报道增添不少人文情调。

GQ报道

正如GQ报道slogan:记录人物的浮沉和时代价值的变迁,用独家信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用时代价值为读者创造认知增量。

GQ报道

GQ编辑总监Rocco Liu刘冲在采访中说过:“即便到了今天,个人媒体账号对于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蚕食,依然不是后者衰退的主要原因,而是人才的流失和对内容的匠人精神之不复存在。”

无论是纵深向的GQ报道,还是主打轻量化、生活方式的GQ实验室,又或是将物料、话题都压缩打包在一起的GQ盛典,都是GQ在传统杂志之外对内容叙事的试错与挑战。

既不吝啬展示明星的真实面,也会尊重每个普通人的参与感,是GQ内容的底色,也让「记录」这一媒介职能在GQ这里得到最高浓度的展现。


孵化GQ系产品
披上马甲,全平台分发信息价值

从上面列举的三个现象级内容IP不难发现,GQ做内容的逻辑,基本是依靠非实质性的产品,去制造信息、体验上的价值。

不管是明星八卦、新中产生活指南还是名人成长史,这样的产出都满足了我们的文化需求、认知体验需求,也为GQ带来不少杂志以外的营收。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8年开始,GQ的新媒体部门收入就已超过总收入的50%以上。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现在关注的一些公众号都不知道它是GQ做的。

GQ

产品声量>公司,可以理解为GQ创造内容增量的另一种途径,即在互联网披上各式各样的产品马甲,继续产出、讲故事、聊八卦,挖掘不同平台的内容蓝海。

/抖音:烦恼女孩

抖音上的烦恼女孩,把女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以幽默段子的形式呈现出来。超58%的完播率之下,GQ还把烦恼女孩做成微信表情包,吸引到品牌的进一步合作。

烦恼女孩


/小红书:GQ实验室、GQ Lite

GQ实验室在小红书的同名账号,会在平台种草属性的基础上,新开设时尚编辑翻包、时尚编辑工位、红毯前的深夜等子栏目,通过观察编辑们的办公室趣事、日常穿搭、编辑视角下的明星拍摄花絮,吸引更多行业外群体的关注。

1703663521952967.jpeg


/bilibili:不普通人类实录、月薪两万的金子酱

到了b站上,GQ新媒体部门又创造出不普通人类实录这个账号,以吐槽的口吻评论时下热门事件和生活。

不普通人类实录

除此以外,还有月薪两万的金子酱,以GQ资深编辑的视角,讲述自己在GQ的工作实录。

月薪两万多金子酱


/淘宝:故事会直播间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今年的GQ盛典是在淘宝直播的。然而这场盛典的红毯直播也只是GQ围绕人物盛典进行的多场直播的其中一场。

GQ直播间

基于GQ盛典这一内容IP的强线下属性,GQ在淘宝直播间开辟创意造型室、E人小酒馆、明星试衣间等板块,配合线下活动策划一起,方便网友们更沉浸式地吃瓜。

GQ直播间

GQ编辑总监刘冲,带领着一众编辑,在明星试衣间里畅聊明星博主们在红毯前的试衣环节,还邀请广大网友对这些红毯礼服、配饰进行投票;E人小酒馆则是由GQ编辑与金靖、孙晨竣等艺人一起围炉夜话......

从呈现方式上看,GQ直播间更像是以内容为媒介的故事会,以编辑、主编、明星等多方视角畅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不在这个圈子的人也觉得很有参与感。

GQ直播间

除此以外,还有小宇宙平台上的GQ Talk,聊电影、聊文学、聊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等等。

GQ Talk

纵观而言,内容类型上,在短视频平台就产出短平快的生活吐槽,在中长视频平台就主要展现对多行业的洞察与观点,GQ与各平台长期维持着稳定的关系;

呈现形式上,不做单一的内容复制,用讲故事的形态去孵化GQ现有的内部资源,使其与上面这些内容IP形成正向的商业循环,能与观众拉近距离,不断拓展GQ的受众人群,还能制造更多与品牌、合作的机会。

用刘冲的话,就是把GQ做成可以读,可以体验,可以视频,可以直播的4D杂志品牌。


写在最后

把一本时尚杂志做成一个内容品牌、甚至是一个小型的MCN机构,或许是对智族GQ最简单粗暴的总结。

但不可否认,GQ的存在本身也让我们相信,好内容,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过时。

首先是,超前的新媒体视野,让GQ这本传统杂志不局限于男性,也不会因其时尚属性而“画地为牢”。

用同一个内容IP在不同平台的不同内容,打出GQ“不做简单内容分发”的差异化品牌矩阵,通过插画、图文视频等多种交互形式,既有时尚媒体的专业性,又够接地气、够网感,让年轻读者自愿花时间看广告。

同时在选题上也不为自己设限,既会挖掘中国有实力的新锐设计师,还会让编辑去实地追击大象踪迹。这些都能为整个行业带来不少启示作用。

GQGQ

其次是,注重深耕本土化市场,让GQ拥有更多业务范围。

无论是GQ实验室、GQ报道、GQ盛典,还是聚焦线下的GQ focus、GQ House,以及即将开发的本土插画师机构、虚拟形象等等,都是GQ在用内容稳固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与机遇。

反观前段时间刚结束的Vouge时尚盛典,往年的章子怡舒淇等都未到场,赞助商也悉数降级。由此可以看出,当杂志媒体没有新兴的本土化业务,依旧运行传统媒体思维做封面生意,就会迎来巨大危机。

VOUGE盛典

媒介形式的迭代,不应该是内容堕落的理由,相信爱看杂志的你们,一定也明白这个道理。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