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咖×齐白石艺术中心:水墨之下,咖啡香气扑鼻

数英评分
我的评分
收藏4 评论
举报 2025-04

原标题:幸运咖这波国风联名,赢得很漂亮

不是每次联名都能打动人心,但幸运咖这次“荔”得刚刚好。

在IP联名泛滥成风的今天,“文化搭子”这条路似乎也越来越窄:不是挂名代言,就是元素拼贴。品牌如何在“国风”联名这条赛道中,走出审美疲劳与流量焦虑的怪圈?

幸运咖与齐白石艺术中心的这次合作,给出了一个出其不意、又情理之中的答案。

1745566709949932.jpg


一个被“忽略”的爆点:
齐白石原来是荔枝爱好者?

还在用虾蟹画套齐白石?out了。

这一次,幸运咖×齐白石艺术中心联名,精准击中一个99%品牌没注意的点:荔枝,是齐白石的味觉符号。

他四次岭南行,写诗、画荔枝、落款“大吉大利”“吉利万年”,把一个水果升华成了东方文人的情绪出口。

这个切口精准又情绪饱满,一下就把“荔枝”从夏日果饮变成了文化记忆的承载体。

国风广告拍成这样,真的很会!

视频

广告片部分是这次联名的最大亮点之一,不是换个“水墨滤镜”,而是一次艺术级别的笔墨重构。

齐派传人陈鹏翔亲自执笔创作,荔枝果皮的“皴擦笔触”在蒸汽中渐现,水墨动态与咖啡香气共舞,营造出既传统又先锋的东方视觉。

视频

关键词:视觉温度感、笔墨情绪流、味觉影像叙事。

这不是一个产品广告,是一支能进博物馆的文人美学影像。

传统广告里的“买我买我”不见了,留下的是“懂你就喝”的温柔引导。


战略升级:
IP联名,从授权变成共创

这场联名最值得广告人抄作业的地方是什么?答案是“反符号化+真共创”。

在一片“文物图腾化”的国风联名里,幸运咖没有复制画作、没有拼贴标签,而是深入“齐白石IP体系”挖掘尚未商业化的题材,并联合当代艺术家深度参与内容共创。

它做的是一次“品牌精神的中国化重构”,不是一次短期流量套利。


品牌动机不只是“蹭文化”,
而是“做文化”

从TVC、门店布置、艺术家合作、展厅体验,到IP角色“老K”在艺术中心打卡——整个项目像一次小型文化策展,而非单纯的产品联名。

它让“荔枝”从一个夏日饮品的味觉记忆,变成了一个讲得出故事的、可参与传播的东方文化事件。

1745567031737298.png1745567060622402.png

消费者拿起这杯荔枝冰萃,不只是在打卡,也是在“饮文化”。

总结亮点一句话:这不是一场联名,是一杯会说话的荔枝冰茶,背后是一个品牌,用水墨写下了“如何用东方方式做现代消费内容”。

项目信息
品牌/广告主
LuckyCup 幸运咖
LuckyCup 幸运咖

营销机构

Branding/Design Agency 品牌/设计机构
LuckyCup 幸运咖
LuckyCup 幸运咖

参与者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