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楼之上,我们在云端“种”下了一片麦田

数英评分
我的评分
收藏6 评论
举报 2021-02

千年来,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在为“吃饱饭”而上下求索。在中国人的内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素祈愿,是对生活富足的喻写。我们透过“五谷丰登”的夙愿,看见了“麦子”,而又希望人们能透过麦浪,看见减贫夙愿,正被许多人努力实现。

2021年初,开展了三年的平安“三村工程”,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嘉奖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一场表彰大会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一场表彰大会,要承载的并不只是内部人的表彰,更是一次扶贫成果的呈现。

但,如何呈现?

如果遵循旧例,数据和图文陈述,是最常见的选择。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似乎并不足以让人们清晰地感知这三年来的努力与成绩。

着眼于“成果”二字,翻阅着平安扶贫百宝、听着代言人李健的歌,搜寻与之关联的意象,一个词跃入视野:麦子

在中国人的内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素祈愿,正是对生活富足的喻写。现今对五谷的两种解释中,或有稻无麻,或有麻无稻,但无论哪一种,都不会少了麦子。一片金色的麦田,不仅代表着一季耕耘有如期之获,更蕴藏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联想。而这,不恰恰就是我们想展示的“扶贫”之果吗?

我们决定把麦田“种”进表彰大会

执行团队熬了两个通宵,在平安金融中心84楼“种”下了20万株“麦子”,并以此为创意基底,打造了一场扶贫成果展。

1.jpg

表彰大会当日,当众人登临84楼,滚滚麦浪入目而来,吸引着人们不断踏进麦田深处,开启一次扶贫成果探索之旅。

2.png

3.jpg

来自远山的明信片,书写家乡的丰饶

4.jpg

我们在麦田内立起“一张”巨大的明信片,但本该镶嵌风景的地方却是镂空的,现场的麦田与远处的扶贫成果才是这张明信片上真正的主角。

没有比实景更生动的语言,无需过多文案解释,人们所见到的,就是远方“丰饶”的回响。

土生土长的彝绣文化连出一条产业“线”

5.png

走进麦田,人们会发现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包包。这些展品,来自“妈妈的针线活”。这是中国平安基于大凉山彝绣文化打造的产业扶贫项目,以彝绣带动凉山妇女创收。项目介绍延伸出绣线,也藏着隐喻:一头连接着诞生了彝绣文化的一方土地,一头连接着新的产业模式。项目如同绣线,连结着文化与经济,让彼此互相滋养。

麦田里生长出诗篇,见证乡村换新颜

6.png

麦田里生长的不止绣线,还有诗篇。

2019年,中国平安曾携手作家协会的名家们,辗转多个定点扶贫村县,考察扶贫一线工作情况,并写下了不少诗篇。我们把这些见证着乡村换新颜的文学作品,也搬进了麦田。

没有多余的PS合成,一眼望去,印刻文字的透明板与麦田自然一体,构成了一张张“丰收”的海报:在被扶贫汗水浸润的土地上,不仅麦子挺起了腰杆,文学也在肆意生长。

那些扎根土地的故事,值得讲述

13个人solo视频截图.png

表彰大会的核心,依旧是人。这群奔赴三村工程一线的平安人,为助力打赢这场无声的减贫之战奉献青春和热血。我们则为他们拍下了一组视频,内容并不复杂:亲历者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经历。没有华丽的形容词,话也简单,却也有打动人的力量。

2020平安三付人物采访记录片

小结语

一场内部举办的扶贫表彰大会,看起来是企业极其“私人化”的事,似乎并不足为外人道。但这并不代表,它不能有新的呈现方式。把这件事拿出来分享,留下我们的思考,因为扶贫这件事值得认真对待,每一个扶贫人,都值得被看见。

中国平安

信广龙 深圳

信广龙 深圳

 
数英评分
10
我的评分
谢谢
数英评分
10
我的评分

    专业评分

    专业评分已截止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