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登上福布斯,他的画让你一眼爱上一座城

举报 2023-09-23

作者:金城,来源:金城与漫画

你会因为什么爱上一座城市?

美食、美景还是美人?

金哥会说,可能是因为一幅画。

中国插画师李豫陇,就是一位非常善于捕捉与挑选城市微妙感觉与意象的创作者,看一眼便爱上。

当然,他的好,绝不止于城市创作。


 01、去质疑身边容易获得的信息,
上榜福布斯的年轻人说


金城:豫陇你好,先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李豫陇:我是一名生活在上海的插画艺术家。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图像媒体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其间赴英国公费交换。我的创作多以插画为载体,研究东西方图形符号与视觉叙事。除了从喜爱的复古海报、现代主义艺术和图形设计中汲取灵感,我也在不断尝试用独特的色彩审美和构图方式,创作关于爱,⻝物和当下生活的故事。

我认识李豫陇的第一幅、同时也是一眼万年的插画作品,是他为上海创作的“上海摩登系列”中的一组插画——《想象上海》

1695094366787956.png
《想象上海》上海摩登系列

如果要描述上海的代表事物,许多人脑子里出现的大概都是小笼包、东方明珠、静安寺之类的食物或建筑,或是一个接一个的大型时尚活动、国际之都等。

可李豫陇笔下的上海,却并不规行矩步。虽然同样是围绕“食物”“地标”与“生活方式”等主题来表达,但他的插画与上海间的契合却是那么独特与吸睛。

近代老上海的夜生活留给历史的印象总是纸醉金迷的,因为它在地理与经济上的定位,哪怕现在也大差不差。

不论上海是不是现今世界上最潮流的都市之一,它的曾经都是它抹不掉的一部分。李豫陇创作的《想象上海》虽然以上海的摩登感为主体氛围,但他却也没有忘了上海的历史气质。

如下图这幅作品,它就以复古的朱砂红与市花白玉兰为底,并设计成与左图女性的旗袍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再辅以珠宝、饮食器皿、建筑缩影的元素。

让人想起上个世纪身着旗袍的太太们身上戴的一串珠宝,大饭店门口悬的一帘珠串,碰撞时“莎莎啦啦”地响,一方风月间品茗谈论的却是世界事。

另两幅则让我想起李白的《清平调词》: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虽然地点与人物不同,诗描绘的情绪与景致倒是相似——浪漫艳丽,优雅风流,与摩登上海再合适不过了。

也许是生活在上海并觉得喜欢与投缘的缘故,李豫陇为上海创作了许多作品,都有各自的精彩绝伦。于是我更迫不及待就这类作品与他进行一番交流。

金城:通常像这类需要展现某一主体的作品,你的构思过程是怎样的呢?

李豫陇:我会将每张作品当成一次视觉沟通,所以构思的过程可以比喻为准备一次写作。确认主题,搭建一个表达的框架,确认角度,然后根据一个比较明确的故事线和自己的喜好删选一些更适合的素材,最后使用修辞手法让叙事更加生动等等。能够顺利地和观者沟通需要把握抽象的尺度,所以寻找抽象和具象的边界也可以被理解为思考的一部分吧。


《上海传说》Swatch 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地创作

金城:你一般是以怎样的标准去选择画面里那些主题的代表视觉元素呢?比如要表现一个城市,很多人会选择使用城市地标等刻板印象来表达,你在创作上会如何另辟蹊径,找到不经意的细节、意象呢?

李豫陇:多看书,或者多看电影多出来走走。去质疑身边容易获得的信息。我觉得拥有这样的选择能力往往需要和画画无关的经验,所以有时我会好奇,喜欢反向去看看我欣赏的作品背后的人都在做什么,看什么和想什么。


《上海传说》Swatch 和平饭店艺术中心驻地创作

李豫陇曾说自己去了解一个陌生的文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吃当地的东西,而他想给家人分享近况时,也会选择做饭给他们吃。

《上海食话》系列的创作想法之一就来源于此。


《上海食话》

而另一方面,李豫陇出生在西北的一座城市,后又在上海生活了近10年,中途还研究生交换去了英国一年半载,这些经历使他对语言也较为敏感。

食物的语言性在他看来,都可以在一些难以用正常的表达与修辞达到某种效果的情景或特征中,作为一种象征来使用。

但更深层次的,是李豫陇想明白了自己在描绘某个事物时,真正想表达与分享的是什么。

李豫陇挑选了这些意象,再结合流行文化与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表层,作品中深层的东西实则是上海文化形成的根本。

如《上海食话》系列中,李豫陇就分享了自己对上海本土语言和食物中的历史、文化殖民、消费主义、刻板印象等话题的观察。


《上海食话》

就如《小王子》说的,“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唯有用你的心才能看清”。

“去质疑身边容易获得的信息”,这位上榜福布斯的年轻人这样说。


02、大奖大牌拿个遍,最期待的仍是下幅再进步些

说“年轻人”,不是夸张。

李豫陇今年不过才29岁,正值而立之年的门槛前,将跨未跨。可他已于去年——28岁,登上了2022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

除去福布斯,他在其它插画奖项与商业合作上的成绩也相当亮眼。

ADC(纽约艺术指导奖)银奖、SOI(美国插画家协会)、WIA(世界插画奖)、3×3  illustration annual等知名到读者们都要看腻了的重要奖项;《纽约时报》、《VOGUE》,苹果、谷歌、LVMH集团、Gucci、Coach,Harrods 百货、哥伦比亚大学、仁川机场、苏宁集团等,不一而足。


李豫陇为GUCCI绘制的插画

可是这样一位颇得国际奢牌与品牌、世界奖项青睐的插画师,在国内外现在遍地插画师的大环境里,却依然能做到从商业上与个人创作上看都如此特立独行。


《拥抱之间》系列

李豫陇在大学至研究生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对他完全走上插画师这条道路的影响颇大,对他成长的帮助也很大。

金城:你转视觉艺术专业研究生之后,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那在这些实践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李豫陇:最深的感触是我对自己的学校失去了“光环”。我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仍与进入社会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创作背景相差甚远,可能是因为教学体制中一直在强调学术和自我所导致的。我能够获得机会离开“象牙塔”,看清楚真实世界需要从事应用艺术行业的人才需要具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他在大三大四时已经开始为一些杂志供稿了,然后也是这一时期,他接到了第一个全球项目,来自爱彼迎。在这个项目以后,他确定了其实做插画,也可以做到非常厉害的水平的可能。

除了前面介绍的“上海摩登系列”,李豫陇吸引我的另一个插画系列,叫做《无限亲密》。这是他的个人创作,于英国研究生留学交换时绘成。


《无限亲密》系列

在有关李豫陇的一切文字介绍中,无论是他的展览合作人抑或其它,提到最多的就是他对于“爱”的态度。李豫陇的感性与对爱这一主题的执着,是极具侵略性的,以摧枯拉朽之势。


《拥抱之间》系列

《无限亲密》的主题来源于他研究生交换期间一次课题选题,彼时其它同学在探讨性别议题、女权主义等。

就在这个期间,李豫陇被《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再次震撼了——那是关于在街头随机采访20对情侣并记录他们接吻瞬间的内容。


《无限亲密》系列

常以爱为题的他,对于讨论人的亲密关系有强烈的创作欲。后来这个系列还拿下了ADC的奖项,很长一段时间李豫陇也将这组作品视为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无限亲密》系列

金城:你现在觉得最满意或者认为能够列为代表作的作品,依然是《无限亲密》这组插画吗? 这组作品在构思、技法等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之处呢?

李豫陇:我觉得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应该是下一幅,不过《无限亲密》系列确实获得了很棒的奖项认可和展览支持。这些系列顺应了我的思考,从群像到个体画像讨论着一个平凡又特别的话题,自己目前的认知经验限制也可能让作品的深度就此止步,但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内容。我也觉得自己在风格和技法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作为一个我会持续创作的主题,下下个系列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些进步。


《无限亲密》系列

金城:什么类型的商业项目或个人创作主题,更容易激发你的创作欲? 

李豫陇:插画是应用类艺术中非常大的门类,非常包容,所以能够在其中真诚地做自己它就会是一幅好作品。通常在我的插画作品中很大一部分会涉及到帮助客户一起解决问题,所以能够平衡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调性与表达,是我划分自己作品是否过线的边界。商业项目的话通常在信任、流畅沟通和鼓励中开展会比较容易让创作者更加自信和相信自己的方向,因此创作的感受力也会更好。


《无限亲密》系列

金城:在这么多商业项目/个人创作中,哪个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呢? 

李豫陇:其实基本上每个项目我都有非常清楚的印象,因为每次的创作体验都很不一样。去年我和Lululemon的合作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认可,所以我认为这个项目应该是值得分享的。

其中比较有趣的部分是我尝试了引入“中国结”的结构和编制形式作为视觉符号。众所周知,中国结有许多种打结的方式,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我想以这个形式帮助lululemon传达自己的多元品牌调性和与瑜伽相关的新年祝福。这一部分比较挑战,我们不想让作品循规蹈矩,和普遍印象中的春节图像高度吻合,因为那样很无聊和平庸。但大众审美对于陌生图像的接受度也没有很乐观,所以在取舍上都需要平衡的非常精妙。另外,了解中国结编制手法的时候我也获得了一些不算新的收获,想要创新是需要建立在熟悉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03、作为旁观者
来看待任何文化

李豫陇是非常标准的科班出身插画师,甚至可以说他的专业绘画经历可能都丰富过大部分画师。

他的父母虽然都并非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但李豫陇的父亲却会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结果李豫陇不喜欢写书法,反倒是对旁边的画画课起了兴趣,于是他从小就跟班学习国画。到大学时,他已然学习过许多画种。


疫情期间李玉龙在家创作的纸本水彩

尽管如此,真正意义上算接触到艺术,李豫陇认为是在自己进入大学以后。

金城:你曾说自己小时候学过比较多的画种,那为什么本科会选择动画专业? 

李豫陇:我在小城市长大,所以在出去读书之前并没有很好的信息源了解画画可以如何发展。当时报考国美其实是因为看了《漫友》的很多杂志,除了发现很多喜欢的作者来自国美外,也觉得画插画是可以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同时有收入的,所以就去考了。但是插画系在的图媒大专业我当年专业考试发挥不好没有过,所以就选了成绩最好的上海校区的“网媒”,因为我觉得听起来差不多,然后进去发现是做动画的。我进去后有迷茫过一段时间,主要是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动画,而且里面的同学都喜欢二次元的内容。后面我一直在专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和努力纠错,主要通过自学又回到了插画这条路上。

金城:就你的切身经历而言,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平时上课或习作时,会分别更侧重引导、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李豫陇:调研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国内的美术教学中明显缺失了对于信息的辩证思维、调研严谨性和独立思考的培养,具体一些就是过分强调作品的完成度和形式感,所以导致抄袭、模仿的事情屡禁不止,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思考和研究,而学习一种已经成体系的风格则节省了这部分时间,用于追求复杂的细节,形式的完美等。



李豫陇为宝柏绘制的插画

研究生出国交换期间,对李豫陇现在创作观念的形成影响都不可谓不大。

他看见学校里那座看不见的象牙塔,像看见皇帝身上不存在新装的孩童,有意识地思考与研究,辩证包容。

金城:注意到你的作画工具与技法,有些可能会融入一些国画的传统技法。下面这类作品,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来创作?  

李豫陇:持续使用数字媒体绘画让我的感知力下降,同时对于错误的接纳度变高,因为修改在电脑中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一直在追求完美的一根线,一块颜色会让我感到自己画的比较紧。所以我在去年被关在家里的时候就选择了水彩和纸张创作,这些可以触摸和感知的材料非常治愈,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包括从小学习国画的一些肌肉记忆可能也会因为拿起笔又找回来了,还有旅游交流学习经历等等,这些美好的事情能够帮助我释放当时的情绪。当然也因为那时我有了比较集中的时间,不用一直回到电脑去完成委托创作。

金城:你曾说国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你嫌弃的,那你现在对国画的认识和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怎样的呢?

李豫陇:我还是不喜欢传统国画教学体系通过临摹的方式学习。我非常喜欢日本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熟悉与大度,及对外来文化的改良与包容,因此日本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非常优秀的融合风格,最典型的代表包括了City Pop音乐和日式西餐。我认为提倡文化自信与复兴都是是非常好的概念,我在创作的时候也常常使用自己熟悉的地缘文化作为构思故事讲述的基底,或者像调味料一样点缀使用,比如关于上海话中食物双关语的《上海食话》系列,Swatch的联名手表和Coach零售店的艺术墙项目等等。但是我并不想将自己的作品风格与一种审美趣味和身份绑定,我更喜欢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任何文化。


李豫陇为Swatch绘制的插画

金城:任何创作者都要时刻吸收汲取和输入,才能更饱满地输出。你认为如果要很好地表现某一事物/文化的精神与内核,应该进行什么程度的学习?又要进行怎样的、哪些方面的“阅读”呢?能否分享一下思路。

李豫陇:就是不带有明确目的地去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尽量不要对未知的事物带有偏见或者提前下结论。

金城:为什么你较少/不喜欢创作话题类或观点性强一类的作品呢?

李豫陇:倒不是因为不喜欢,只是我觉得思考作为作品背后的存在,比走在视觉层面上更有趣,另外我不喜欢对一个话题提出结论或者观点,也不想在作品中明显地引导出一个结论出来。

金城:你大概是从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摸到画画的门道了?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我做得还不错”/“我在插画师圈子里有点火了”的?

李豫陇:很难说清楚,因为技法的成熟并不能等同心法的成熟,我仍会觉得心法是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创作来形成的。被一些顶级的官方比赛认可和被抄袭,可能会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应该还行。



04、“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在适合时停笔了”

金城:你画画生涯中遇到过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又是如何寻找方向并解决问题的?

李豫陇:应该和大部分人一样,寻找到自己的风格蛮难的,而且到现在我也并不觉得自己的风格非常明确,因为我一直都在变化。保持好奇心和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应该是比较通用的解决办法。


《时尚先生》“她力量”系列

对于自己的风格问题,李豫陇认为作品风格代表的是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审美喜好与技法经验,是与自己一起成长变化的,除了明快和愉悦的色彩、几何概括方式和平面感这些可能已经由自身的创作工具和身份环境决定好了的部分,否则很难被具体地总结出来。

但他的创作初衷却不难概括——“发乎情”。李豫陇认为要想产出优秀、打动人心的作品,一定要具备的能力就是真诚,唯有真诚。


《拥抱之间》系列

金城:你还没到而立之年,如此年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你觉得自身的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呢?

李豫陇:我也时常觉得自己德不配位、非常心虚自己获得的一些认可。我觉得一开始可能是容易“嫉妒”吧,因为我会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当然从“嫉妒”到“被嫉妒”是需要吃很多苦的,所以“能吃苦”也应该也算一种能力吧。

李豫陇在创作上很谦和,我刚与他联系上时,他便在与我聊天时说希望听到更多批评指正的声音。但与此同时,他也是有野心且不服输的。

不过他自己全不避讳,甚至在其它许多问题上都像承认自己“容易‘嫉妒’”一样坦率。

他曾在另一个采访中,简单提及自己追逐画画梦想的道路其实并不算特别开心。从高中起他就因为喜欢画画而在需要靠成绩获得尊严的班级里,成为了异类,甚至经历了霸凌,一度给他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更产生了想要自杀的想法。

而彼时的他,在《漫友》《绘心》等插漫画杂志编织的“美好”世界里,获得了方向和支持,所以这种陪伴于他而言是很重要的。


《无限亲密》系列

都说艺术与生活互为因果,这话不错。而爱与温暖从何处得来也许的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力量。

李豫陇喜欢规律一些的创作生活,大多固定是白天画画;周末就像非自由职业者那样尽量不工作,同样他也想把生活与工作分开,因此工作室也是单独的,与住处在两个地方。


李豫陇的工作室

金城:画画没有灵感或创作疲倦的时候,你也说过不会硬画,那你有什么放松的小妙招吗?

李豫陇:睡觉和运动。

金城:你的作品很国际化,国外品牌客户很多,有没有想过去纽约插画圈发展学习?

李豫陇:我已经有纽约的经纪公司代理了,而且英语也还凑合,国外的许多资源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或者买到非常方便,所以作为世界公民的话没有必要特别考虑这个问题。

李豫陇的生活有两个除了画画一定要提的重要组成。

一个是他养的两只最喜爱的小狗,喜欢到什么程度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次回家路上都在偷笑”,因为想赶紧看到他们,也因为想到能看见他们。

另一个就是他现在已然实力不俗的陶艺创作,自打开始陶艺创作,他在社交平台上除了分享作品,偶尔还会分享些自己制作陶身并绘制陶纹的照片。

金城:了解到你几年前开始就进行了陶艺创作,并且实力不俗,在你看来陶艺与画画之间有怎样的联结呢? 

李豫陇:毕加索在创作生涯的晚期开始了大量的陶艺创作,所以我想作为在平面画布上尝试摆脱二维空间限制的立体派先驱,他可能是发现许多二维空间的局限性所以才开始了新的尝试吧。我做陶艺其实还是有缘分的,因为我复读考美院的时候给自己加了一个选项就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我都不知道自己为啥会想要加这个选择,可能玩泥巴是人爱玩的天性的一面,是一种直觉。

金城:你希望自己的陶艺实力可以达到什么水平呢? 

李豫陇:没什么期待,就是觉得画画作为主页之后很多乐趣都没有了,需要一些别的释放方式。

我很喜欢李豫陇对“优秀作品”的看法,他说:

我认为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在适合的时候停笔了。

任何强求,都会让爱意变味。

创作也好,生活也好,点到为止。

用爱与真诚进攻的插画师,在看

作者公众号:金城漫与画(ID:jinchengmanyuhua)
1688463058605990.jpe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