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故事:上山

举报 2023-08-15

空手

做广告第一年,我最怕的一个词叫“上山”。

那是2006年,我刚从大学毕业跨入广告业的大门,公司是省广,职位是文案,第一个客户是鸿星尔克。

当时公司内部有一个优良传统——

每逢重大项目提案、大型比稿,公司便会召集整个部门的专业人员,一辆大巴车统统拉进广州白云山,在山中找一间酒店住上三四天甚至一周,封闭作业想创意。

当时智能手机尚未问世,深山老林亦无网络可用,想创意纯粹就是比拼脑力。除了客户资料外,唯一可参考的是随车带过去的几大箱戛纳、D&AD、OneShow等广告奖作品集。

在大山深处的酒店,和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络,每天能做的事就是吃饭、睡觉、想创意、开会过创意。

不过,觉是没时间睡的……那时候头脑风暴会议,每2个小时开一轮。每一轮会议上,每个人都要提交50个点子或文案;散会再布置50条创意作为任务,下一轮开会时提交。如此循环往复,一天总要开4、5轮会。

常常是每天开会到凌晨一两点,然后散会又是50条,第二天一早8点准时开会提交。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先想完创意再睡觉心里才踏实。没想完哪敢睡?又哪能睡得着?早上睁开眼就8点了怎么办?

要知道,创意的量不够、质不佳,都可能在会议现场被点名批评,甚至在众目睽睽下被直接撵出会议室。我听说,有人曾当场崩溃、当场辞职,然后收拾行李下山。我记得有一晚,我们小组在开会前先坐在一起讨论创意,我坐着那里听着别人讲自己的创意,听着听着就直接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被同事们笑了几天。

山上的每一天修炼,都是在把自己逼到极限。试想那同一个题目,每天不重样出200条文案和创意,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如何做到?

可能有人说,这种做法过度关注数量,不会导致创意人们滥竽充数,拼命凑量吗?说对了,我每天都在疯狂凑数。但问题是,就算凑数想凑够50条都极不容易,你必须拼命找角度、拼命找切入点才凑得够。如果你只有一种创意思路,凑个四五条就到了极限,无论如何都凑不够50条的。

就在这种拼命找角度的过程中,就在这种把所有能想到的文案和创意点通通想了一个遍,之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形下,灵感往往会突然降临,恩赐你一些特别的点子。

听起来极端严苛,但它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真的能出好想法。而且经过这种魔鬼训练两三次,你也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创意思维和视野大为开阔,创作能力迅速提高。

在广告业待久了,我越来越倾向于,想不出好创意关键原因是因为偷懒,对自己不够狠。而且很多公司在布置创意任务时过于仁慈温和,每轮只要求3-5条。

这个数量要求,真的只要随便一想就能凑够数。所以很多人不会去深入思考,更不会去逼迫自己挑战极限,结果就只能产出一堆平庸的想法。因为你最先想到的点子,必然是最平庸的点子,因为它最好想、人人都能想到。

后来我去阳狮,当时我的总监阿蛟也是业内出了名的文案杀手、美指杀手,我每次写出来的文案,到他那一关总要反复修改,至少要写七八稿才能过稿。但我一稿被否之后,并不是在原稿上小修小补,再提交上去。而是推倒重来,换一个新的切入角度,重新再写一稿出来,甚至是同时写两三稿,用的不同角度、方向和概念,一起给总监去挑。

这就是当年上山留下的工作习惯。它虽然增加了个人的工作量,但它也的确能做出好作品,锤炼你的能力。

这就是我作为广告人学到的第一课:

要想想出好创意、写出好文案,就要把自己逼到极限。如果你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写得还不够多。


记录每一个在场故事
2023数英奖,以“在场”为主题,汇聚了百个行业人物的在场故事,真实鲜活,耐人寻味,欢迎前往活动专题页查看更多故事。

进入他们的故事现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