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故事:问题少年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8-15

赵晓松

我想到几个故事,也会不时拿出来分享给进入这个行业的小伙伴,又或者是不断复述给自己。


我在做创意之前,在策略岗任职了不短的时间。对于理工科出身的我,起初策略是充满理性魅力的,当若干模型和专业名词,裹挟着各种商业决策扑面而来的时候,我觉得工作终于有了具体的价值。

但时间久了之后,我对于策略是否真的具有客观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毕竟在广告公司的工作模式里,我们能做的调研有限,我们能接触的真实客群寥寥,我们很多判断还需要为创意做妥协。

我很困扰,文档上的都是空中楼阁。

后来遇到一位在这个行业有非常夯实经历的前辈。在新天地的小办公室里,我向他问出了我的困扰,关于真正的客观理性和真正的商业判断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他告诉我靠直觉。他说,首先你需要比大多数人更浸在这个行业里,接触尽可能多的案例/模型/不同的卖稿方式/不同的商业文化。经年累月这些东西都会被你不断吸取和重组,这些学习会成为你主观判断的基础。所以当到达一定的积累后,你对于每件事都会产生直觉,这不是一种拍脑袋,而是你所经历的为你贡献的答案。

或者换句话说,不存在金科玉律般的方法论,市场/媒介/人群都在剧烈的变化,我们需要的是不停的更新产出,用你笃信的直觉和扎实的吸收去不断地寻找解。

1692700460442764.png


我刚做创意的时候,接了一支比较重要的家电品牌的广告片,导演是一个资深的香港前辈。拍摄那天刚开机,我心想得好好盯着点,就一屁股坐到了导演边上,在第一个镜头就向导演提出了非常细致的问题。

前辈先是看了看我,有点恼怒。他和我说这样他没法拍,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我们做好自己专业的部分并且尊重他人在他所擅长的专业上的判断,这是合作的方式。我当时资浅,瞬间有点不知怎么化解尴尬,还是制片来打圆场。

后来做了那么多项目也拍了那么多片,我开始信服这位前辈的说法。我们当然可以提出意见,就像拍片前我们有几轮的PPM足够让我们站在各自角度提出意见,达成共识。但在专业上,精进专业从而让大家尊重专业,吾辈共勉。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个行业里遇到好的故事,便能写出好的故事。

1692700365368442.png


记录每一个在场故事
2023数英奖,以“在场”为主题,汇聚了百个行业人物的在场故事,真实鲜活,耐人寻味,欢迎前往活动专题页查看更多故事。

进入他们的故事现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