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拥抱AIGC?整合创新方法专家杨南给出应对指南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7-19

TDW设计周2023,将于7月28日-30日在深圳市福田区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设计峰会以“回归创造力”为主题,二十一位跨界设计大咖,将解读智能浪潮下,在设计领域我们“为何而做”与“如何而做”,重新诠释创造力的本质。

德籍设计教育和整合创新方法专家杨南(Yang Nan),将现场进行《AIGC与设计创新》主题演讲。站酷专访对话杨南,关注时下热门话题——“AIGC大势所趋,设计师如何应对”。

杨南(Yang Nan)

设计教育和整合创新方法专家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ABK)和伍珀塔尔大学(BUW)项目教授

Aquacatta GmbH设计咨询公司创始人,ChainBow株式会社设计总监

AICan社区联合创始人

主要研究方向:整合创新方法、演化美学、认知心理、设计史观。在AIGC设计创新应用中积累大量经验,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构建了通顺的未来产业、制度和文化模式的逻辑框架。

设计AIGC技术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哪些产业、行业更先会被AI设计重塑?AIGC会使创作人才标准重构?设计师的“第一能力”会是什么?“AIGC艺术家”涌现,会否消解艺术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杨南从设计教育和实操视角,给出了深度解读和应对方法。


站酷网:很多设计师反馈,目前还没法直接用AI做品牌设计,精确度和完成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会先用Stable Diffusion等AIGC软件做前期或者寻找创意可能性,再用其他工具来精修。据您研究观察,现在设计类AIGC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究竟是什么水平?设计师是不是真该“抖一抖”?

杨南:从设计落地应用层面看,现在AIGC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原因非常多,比如目前主流AI生图软件多基于Diffusion扩散模型,哪怕输入prompts或者参考照片再准确,生成效果和设想也会有区别。这种差异,在很多场景里是不能接受的,比如电商图,要求和产品完全一样。在其他创意场景里,也很难准确地把人的想象、创意目标呈现出来。

从底层来说,目前AI算法最核心的是统计,也就是找规律,但有些东西是不符合规律的。比如一些漫画,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画风独特小众。如果用统计的观点来完成,是没办法进行的。现在AI擅长的是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模式化作品,比如游戏制作里的立绘,风格成熟的插画等等。这类有模式的东西,可以通过AI训练,快速找出规律,产出就会相对容易一些。而如果是创意类的产出,要达到预期,只能用后期动用人为手段去改。如果是有规律的内容,通过越来越精准的技术迭代、模型训练,是可以达到几乎不必后期修改的。

至于是不是到了设计师应该很担心、很害怕的程度。首先,如果你静态地来看AIGC技术,自己不做改变,做重复性的劳动,比如一个平面设计师,只做固定模式的广告图,肯定会被替代。但是,其实有更多、更有创造力、更能够发挥人特点的事情值得设计师去做。

举个小例子,在中世纪,很流行画师这个职业,他们给贵族画像。当摄影技术出现,实际上大家对摄影是非常恐惧的。跟我们今天设计师看到AI来了一样,很焦虑。有各种各样负面的抨击。但是你可以看到,直到今天,其实画家、绘画艺术也并没有消失。相反,绘画艺术比以前更丰富,有不同的流派、形式。

所以其实,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有模式的、重复性的劳动,确实是会被替代。设计师会面临转型的抉择,去做更有创造力的设计。

杨南(Yang Nan)团队AIGC作品


站酷网:设计与千行百业相连,您认为哪些产业、行业更先会被AI设计重塑?比如电商标准化图片设计?哪些行业相对门槛较高?

杨南:不光是设计创意类的行业,全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被影响。但是,过程并不会非常剧烈和非常快。

我们从2022年底看到了巨大变化,像Stable Diffusion这些视觉平台软件,还有ChatGPT的语言、推理能力,这些技术给我们一般老百姓很大冲击。但其实,这些变化在很早以前,2016年左右,就已经在发生了。比如不少互联网大厂内部也在越来越多工作流里使用AI工具,去替代一些重复性劳动。

如果说到优先会被重塑的行业,我没有做过具体统计,但有一些感性观察。比如,Autodesk里,做建筑内部布线,之前需要特别多的人工去做复杂的改稿工作。但现在,只需要人为地把建筑框架输入给AI,它会非常快地把建筑内部上下的水、电力布局做好。

我在德国也经常能观察到设计以外的其他行业,对AI也很焦虑。比如会计师,他们的工作中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占比很大,这类工作也是容易被替代的。

总的来说,有很强创意或者人的情绪价值的行业,变革性的影响会慢一些。比如,有的人说直播很快会被数字人代替,我个人认为很难。数字人可以24小时去做直播,但是在情绪触达上,要比人差很多。AI统计模型和人的种种随机性、灵活性,是没办法相比的。从这个角度看,AI技术会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或许留给我们的时间还很多。

杨南(Yang Nan)团队AIGC作品


站酷网:现在基础的、中低端的、重复性的设计工作被取代的苗头已经初显,比如公众号封面设计,AI创作可能更精美,效率更高。但我们看到,从设计新人到成熟优秀设计师,通常都需要一段“职场锻炼期”,当这些基础工作被AI取代,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会更加危机重重?

杨南: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过去一年也感受到这种“危机”。我身边就有一些插画行业的朋友,去年年初的时候,还会对传统的设计行业很乐观,觉得自己能力是很ok的。但到2022年年底的时候,变得非常焦虑,可以说是进入了很恐慌的状态。

但我个人觉得,现在真正动手去试,去用心了解AIGC的人,还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知道AIGC厉害,是通过媒体报道,用过的人其实并不多。90%的人,都是看到媒体报道后就开始焦虑,但是并没有自己去使用和感受。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了解,哪怕你把它当作“敌人”,也需要去了解你的“敌人”是什么样的,生产力到哪儿了。如果它只是差半倍、一倍的生产力,也许还能在文化上、产业惯性上阻挡一段时间。但如果它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是非常巨量的增长,这种趋势是任何人没办法改变的,它一定会来,而且会影响到各行各业。

打不过怎么办呢?那就去加入,去拥抱。

我在过去一两年,都在尝试和深耕AIGC领域,作图、各种模态的三维模型动画、PPT等等。从我个人的感受上来说,它离产品级要求,还差很远。但也不能否认,这一年来,技术发展得非常快。

去年我们做一个项目,里面有些是外星文明的游戏概念场景,我的创意其实希望是像寺庙建筑那种。但当我把描述给到AI,比如提到Alien,AI选用了《异形》那部电影的大黑脑袋生物形态,因为《异形》英文名也叫Alien。它是通过统计生成的,但不是我想要的。我脑袋里的创意是外星的,有高度纹理感的,建筑是轻盈的,经过大量尝试和修改,我发现prompts很难跳出现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规律。

最后怎么解决的呢?

我画了草图——包括生物、建筑,然后用AI填色、渲染。这个工作量也不小,我最后可能只需要十张图,但是产出的时候要上千张,然后筛选,把需要的东西选出来。但是每张图最核心的价值,其实来源于我前面五分钟画的草图。没有草图,花再大力气也出不来想要的效果。所以现在看起来,对设计师来说,概念的提出和表达,是非常核心的能力。

这就好比你想要有个房子作为家,毛坯房是不能称为家的,你的家里,要有人和环境的互动,有家庭成员的互动,才能称之为家。其实在未来的产业结构里,AI给我们带来的是“毛坯房”建造的生产力大幅提升。但把房子变成家,需要情绪价值、体验互动,这些只有人才能提供。

我前两天看到抖音上有人贩卖焦虑,说一天可以用AI产出100篇小说,这样每周可以收入2万美金。这种逻辑是可笑的,你产出的100篇小说总要有人看吧,好看的小说后续才会产生效益。如果只是用AI产出100篇语法通顺,但情节是碎片拼接,老套无新意,谁会去为这100篇小说付费?触达情绪消费的工作,人在里面要占很大作用。这也意味着将来会需要大量的人做创意,做情绪价值的补充。


站酷网:以前一个好的设计师离不开强大的“技法基本功”,设计过程里的“人机协同”,可能是和ps、ai这样的软件工具协作。但是AIGC时代,一个好的设计师要会跟AI对话,有没有好的创意设想,能不能训练出好的模型,有没有好的prompt都是考验。在您看来,AIGC会重构创作人才标准吗?

杨南:我也在讲创新方法类的课程,包括我在大学研究的方向,叫整合创新方法。在流行文化里认为,创新可能是一拍脑门、电光一闪,就有想法出来的偶然性所得。但从设计教育角度看,创新跟两件事有关,一是你的认知量,这里的认知,指的是内化的、细腻的认知。二是对认知进行联结、重构的能力。

创新、创意和认知量、认知广度是非常有关系的。但在我们之前的人才培养构架里,会让人尽量沿着垂直方向去学习。上大学要选专业,学材料的可能不去了解工艺,学工艺的不去了解设计。这样他的认知系统里,可能就会有很大的空隙缺口。

但比如像iPhone、戴森吸尘器这些产品设计,就是从用户使用需求出发,打通了很多横向知识领域的优秀案例。比如戴森吸尘器,怎么分离尘土、解决过滤器容易堵塞等等,一系列问题要设计解决。粉尘分离器1885年就有专利了,之后还用在直升机上,把干净的空气抽进去。后来演变成戴森吸尘器里的吸尘技术,把家里地板上的灰尘过滤出来。场景在变,但利用离心力去分离尘土和空气的原理没有变。这种创新,就需要设计师、工程师去学习了解,需要具备跨行业的横向认知能力。

未来人才,会被要求提升和强化跨专业的能力。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一些学习方式。因为在AI时代,有明确模式的东西,将不再需要大家把它完全掌握。比如我们做设计,有种叫“生成式设计”,过去会用到Grasshopper软件,写一些小模块。像写一些模块程序,可以实现在杯子、碗这些物体上实现相同的肌理。以前这些小模块,很多都要自己开发。现在可以用ChatGPT生成,只要你告诉它想要做什么纹路,描述清楚,它可以直接把脚本写出来或者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使用。这种模式化的生成,伴随技术迭代,很快应该能达到90%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做出模块。也就是说,某些专业性的、纵深度深的知识或者技能,对人的要求会降低。

图源:猎聘 


站酷网:招聘市场上AI绘图师等职业兴起,熟练掌握Stable Diffusion等AI软件,在求职市场上也是加分项。从设计教育专家角度看,设计师该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实现设计职业“进化”?

杨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从我自己工作领域里看,工作流在不停变化,因为底层技术迭代太快。现在很多应用在工作流上的技巧或者工具,可能我说出来的时候,它就已经过时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你要不停地在你工作中总结、更新你的知识。

关于怎么样去学习——扩大你的认知量和知识面。我给的建议可能不太接地气。我建议大家可以稍微退一步看。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人学习效率最大的驱动力是兴趣,如果你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每天很机械地去完成很多事情,你的内驱力就会削弱。适当地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你的兴趣爱好。钻研你喜欢的东西,比如画漫画、写一些故事、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我们以前觉得没有特别大功利性作用的事情,在未来时代,也许会变成大有作用的事。我们对AIGC也是,尽量拥抱,不要拒绝。


站酷网:AIGC时代,设计师的第一能力是什么?设计师的“内功”,对于AI创作来说还重要吗?设计师的哪些能力,是AI无法取代的?

杨南:设计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游戏设计等等,这些分类不好一概而论。但总结起来,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共情能力,或者说创造和传递情绪价值的能力。有种说法是,之前我们是“流量价值”时代,很快会迎来“情绪价值”的时代。人其实是靠感性认知去理解世界的,情绪需求仍然会很大。而且重复性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后,情绪需求会变得更有价值。未来不管是做环艺,还是做产品、做游戏,或者视觉传达类的广告,最值得关注的共性能力,就是触达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价值,会变成人的核心价值。

杨南(Yang Nan)团队AIGC作品


站酷网:在社交平台,涌现了很多“AIGC艺术家”。大家从业背景非常多元,不仅有插画、设计、艺术,还有很多广告人、艺术爱好者等等。怎么看AI降低艺术创作门槛这一现象?有人说是艺术效率的提升,但也有人认为会消解艺术价值,您的观点是?

杨南:我的家人其实都是搞艺术的,我对艺术的理解是,每个人本来生来就应该是艺术家。不过,艺术其实是分为几个层面的,创作层面的,商业目的的,资本金融目的的,这些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在一起。

首先第一层面是艺术创作的审美体验,重在体验创作过程。比如我会去画水彩画,这个过程里,纸笔接触的感觉,对我来说很享受,它本身就是美好的体验。这跟最后产出的这张画,没什么大关系,因为我画得很开心。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愿意买水彩画,我也还是会去画水彩。

这一层面的艺术创作,是不太会受AIGC影响的。现在它来了,我还是会用纸笔去画水彩。可能有影响的是,比如我之前想画二次元的小姑娘,但是我不会画,画不出来,但现在用AIGC,我能做到了,这个过程我很享受。这么看,AIGC其实相当于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的媒介,增加了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实现之前做不到的创作。

但如果我考虑的不是我画的时候开不开心,而是考虑去买它的人是不是喜欢,那就是第二个层面。就像我们设计了一个很美很可爱的小杯子,但做的过程里,我不一定开心,而是瞄向我的用户,购买它的人,是不是喜欢。我们用客观理性的工作,来满足购买者的审美需求。这个过程里,这个设计,或者艺术,是商品,我们在售卖美学体验。我们大部分人所说的艺术品,都是这一类。包括现在有一些数字艺术品,有直接的感官审美体验,比如颜色好看,造型喜欢等等。

除了售卖审美体验,还有社群归属感。比如某奢侈品出了一款很难看的包包,你看了它并不觉得开心,觉得美,但它营造了一种归属感,我可以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个东西。它的目的是,显示出我的阶层,或者某种文化圈子的归属感。包括过去有一段时间流行“杀马特”,并不一定每个“杀马特”都觉得那个造型就特别赏心悦目,但是它可以证明自己属于某个文化群体,会有一种归属感。但是总体来讲,这些跟我个人的艺术创作审美体验的快乐是没有关系的。

再往上一层,是真正在拍卖行、交易所交易的艺术品。比如收藏梵高作品,其中很小成分是“我喜欢这张画”或者“我真的很欣赏他”,主要目的还是现在我花钱买了它,希望明天能以更高价格把它卖出去。这是艺术品金融属性,现在的NFT数字资产,核心逻辑也是讲故事支撑稀缺性。

回到AIGC会不会消解艺术价值的讨论,我们先看支撑艺术品价值的三个属性,稀有、独特、稀缺。这三者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老百姓经常把它们混淆在一起。

AIGC产出的图,有没有价值?如果随随便便一天产出10万张,你可以认为每张都不一样,是独特的,但是它既不稀有,也不稀缺。你可以大量产出这些图,所以价值支撑不起来。再比如,我做一张AIGC的图,某位厉害的艺术家或者大明星签过名的,那它的价值更多在于人赋予它的某种稀缺的意义。所以评估艺术品的价值,还是要从三个属性入手。

杨南(Yang Nan)团队AIGC作品


站酷网:面对AIGC的快速发展,中国设计教育近期有什么变化和发展?

杨南:这也是我现在最关注的,基本上所有精力都投入进去的方向。我在北京理工大学有一些合作,输入一些关于AIGC和设计,尤其是和工业设计相结合的教育经验,会在课程、教材设计上有一些体现。

我的感觉是,现在国内各大院校都在做这方面的事,都想把AIGC能力引入到传统设计教育、工科教育里来,但是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

比如国内AI技术层面的发展难题,以及高校教师职称评级机制等问题。技术迭代非常快的状态下,教师们投入精力去做研究,但很快研究成果就被迭代了,论文写不出来,导致科研风险很大,投入成本可能就白费了。这让很多高校教师对AI学术研究持有比较拒绝的态度。

但学生的态度非常不一样,他们特别热情积极。因为他们很焦虑,希望在马上在毕业后,在工作里用到。他们对世界始终还抱有强烈的的好奇心,有兴趣去学习。

近期来说,AI对教育体系不会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但和企业的合作会更密切,包括邀请企业一线人员来分享他们工作流里怎样应用AIGC。因为现在企业对AI的实际应用,要比学校领先很多。

 

站酷网:在TDW设计周,您将带来《AIGC与设计创新》主题分享,提前剧透一些将解读的关键问题?

杨南:主要会提及,一是创新的要素。刚才我们也有提到一部分,包括你的认知的广度和构建连接机制。二是在AIGC时代,如何提高这两点创新要素。有一些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和大家分享。TDW给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把这些内容去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个人现在也在尝试把这些内容整合到社区和自媒体平台上,尽量把想要分享的知识和故事,讲全也讲好。我自己的团队现在在着手做兴趣社区和微信公众号的一些工作,在逐步把这些AIGC相关的输出以圆桌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传递给更多希望了解和学习AIGC的同好。大家可以在微信上搜索“AICan”或者“AICan学习交流罐头”来找到这个交流社区,欢迎各位来一起探索AIGC的世界。


更多专访推荐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