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生成》再版记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3-05-28

封面2.png

十年前翻译的书《创意的生成》,前段时间再版了,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出版社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换成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封面设计由白色调换成了黑色调,价格也从2014年第一版时的19.9元涨到现在的54.50元……这种时间流转中的变与不变,挺有意思的。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译者,现在再读当初的翻译,其实还是发现很多没有翻译的好的地方,比如有的句子过于冗长,有的词语不够精确,或者对于语境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之类,不过当书稿被交出去的那一刻,就无法再修改了。这一次的再版也是,作为译者,并没有机会去对当初的译稿做一次修正,只能带着些许遗憾的心情,看着这本讲创意的小书,继续在世间流转。

“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当很多人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是出自詹姆斯·韦伯·扬的这本《创意的生成》呢?

回头看看,《创意的生成》第一版出版时写下的文字还在,权当对这次翻译经历的缅怀吧。

 “翻译的书《创意的生成》,刚刚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总要写点什么。不过最近一直陷在不同的项目中,创意、教书、讲座、freelance…….分身乏术的样子,所以现在才有点时间,敲打几行文字。

应该是2012年初,湛庐文化的编辑委托我翻译一本广告相关的书籍,就是詹姆斯·韦伯·扬的这本《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因为本身有广告创意的工作背景,加上读硕士期间也曾翻译过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部分章节,于是就接下这个小小的项目。说它“小”,是因为拿到这本英文版样书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很薄,字数也大概只有1-2万的样子。不过编辑给我的deadline也比较仓促,好像只有两个星期。

于是,就在工作之余的周末,带着英汉字典,来到上师大附近一家咖啡馆,安静的翻译。终于如期交上书稿,时间仓促,有些细节之处还没来得及推敲。就像每次的创意作品一样,似乎都是“带着缺憾的艺术”。

之后两年,关于这本书,就没有声音了,我还以为,这本书已经不会出版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出版与纸媒没落的时代,一本关于创意的小书,似乎也不会有太好的商业前景。所以,我也没有追问,慢慢的,似乎已经把翻译这本小书的事情淡忘。

直到今年3月,浏览豆瓣时,突然看到这本书,熟悉的名字,熟悉的作者名称,熟悉的译者名称,颇感惊讶,它就这么静悄悄的出版了。
随后,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商谈样书及稿费的事情。当然,翻译这样一本书,报酬相比商业项目,以及付出的劳动,是非常微薄的。不过,看到自己名下的书出版,那种成就感,自然不是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

不过,一本书的作用还是渺小的,希望这本书能影响那些热爱创意,从事设计的人,不是从技巧层面,而是在思维方式。当然,在斟酌字句的过程中,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血液。嗯,“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还有,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关于自己的dream list,终于可以在“出版一本书”这一项旁边划上一个对号。

最后,谢谢湛庐文化两位编辑董小姐、孙小姐为这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再次感谢。”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