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宁“翻车”事件,探讨品牌如何做消费者有效沟通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11-07

近日,顶流国货品牌李宁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对近期的「飞行帽」事件进行了回应:

先给不知道的朋友们复盘一下事件经过:

起因是李宁最近在服装周上发表了今年的冬季新品系列,其中有一款「飞行帽」因为酷似二战时期日本军服而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产品实拍图如下: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网友们纷纷表达不满:

“鬼子进村?”

“穿这玩意不晦气么”

“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拿我当大佐”

……


而在此时,网传李宁电商总经理的一则朋友圈截图更是火上浇油,引发很多人的反感。指出设计原型是中国的笠型盔没问题,说消费者知识传承少了就过分了吧!看到这个截图,我也不由自主的气上心头!

再然后,就是李宁官方微博今天发布了回应声明,以上就是这件事情的全部经过。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李宁有一款产品的设计备受争议,和日军军服雷同。因着李宁「国潮品牌」的标签,以及国庆的特殊节点背景,这件事就被无限放大,成为了一次品牌危机。

先不去讨论这件事背后是否存在“阴谋论”,单单从危机公共的角度来看,李宁的应对无疑是非常不合格的。

  • 败笔一:电商总经理的朋友圈

作为电商总经理,其发言在某种层面上代表着品牌,所以其公开表态需要谨慎。其发表的内容将高姿态和傲慢表现的淋漓尽致,十分的败好感。

  • 败笔二:回应速度缓慢

本次事件,是从九月二十日李宁新品发布会后逐渐开始,舆论不断发酵、事态持续的扩大。而李宁在十月十九日的回复,已然是在事态最严峻的时期。这大大违背了公关的「黄金72小时」法则。

  • 败笔三:声明缺乏诚意

细看了下声明内容,非常的程式化,让人感到缺乏真诚。同时在这份声明里还缺少了应对的措施,比如这款产品不会投入量产(李宁在其他报道中提到),缺少了一个给消费者的交代。

借着这件事情,我想再探讨一个话题:

如何和消费者做有效沟通?

简单来讲,想要达成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只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1. 找到消费者感兴趣的切入点

  2. 用消费者听的懂的方式阐述

  3. 给到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

1.找到消费者感兴趣的切入点

这一步我们需要找准消费者的痛点或痒点,才好在接下来对症下药。

以李宁这次的危机为例,引起消费者反感的核心点不在于设计的美感,而是因其和日军军服相类似的设计引发的情绪性不适。消费者不能接受国货品牌代表的李宁,出了一款“大佐军帽”,其实本质是情绪问题。

那么在回应里,应该首先为给消费者带来的心里不适真诚的致歉,并摆明产品设计不来源于“大佐军帽”的态度。先解决消费者的情绪问题,消费者才可能理性的看待你接下来的解释:比如实际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的笠型盔,设计原型是什么,设计理念是什么等等。


2.用消费者听得懂的方式阐述

在沟通的方式上,我们也应该选择用消费者听得懂的方式来进行(绝非网传电商总经理的朋友圈形式)。

消费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锐和聪明,所以我们在沟通之中应该坦率而真诚,以平等交流的形式来和消费者进行协商,而非通知或模版式的公文发布。另一个国货品牌“鸿星尔克”就曾以老板深夜骑自行车赶去直播的事情而出圈,这也说明消费者乐于为真诚而买单。


3.给到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

每一次有效的消费者沟通,我们都希望能和消费者达成一份共识,所以提供一份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李宁为例,在回应中欠缺的就是给到一份解决方案。假如在此部分我们加入解决方案:承诺此产品不量产、增加新品消费者审查机制、发起产品国潮设计全网有奖征集活动等,消费者会更能感受到品牌的真诚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决心。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在和消费者沟通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不论是在舆情公关,还是品牌日常的用户沟通场景,这三点原则都同样适用,希望各位朋友共勉。

最后,希望李宁能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在“国货品牌”的道路上越做越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