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周报|马斯克入主推特的传播学解读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10-31

10月27日,“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其推特账号发表致推特广告主的一封信,同时阐述了自己收购推特的原因,正文如下:

我想以个人名义来分享我收购推特的动机。关于我收购推特的原因,以及我对广告的看法,已经有很多猜测。而大多数都是错的。

我收购推特的原因是,对于文明的未来,拥有一个公共的数字城市广场非常重要,在那里,可以以健康的方式辩论广泛的信仰,而不诉诸于暴力。目前有很大的危险,社交媒体会分裂成极右翼和极左翼的回音室,产生更多的仇恨,分裂我们的社会。

在对点击率的不懈追求中,许多传统媒体已经助长并迎合了这些极化的极端主义,因为他们相信这能带来金钱,但是,这样一来,就丧失了对话的机会。

这就是我收购推特的原因。我这样做,不是因为这很容易。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我这样做,是为了努力帮助我所爱的人类。我怀着谦卑,认识到,尽管我们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失败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可能。但,推特显然不能成为一个自由放纵的地狱,在那里可以说任何话而不必承担任何后果!除了遵守当地的法律之外,我们的平台必须是温暖的,向任何人敞开大门,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你想要的体验,就像在看电影或玩视频游戏时,可以选择任意的年龄阶段。

我也深信,只要设计得当,广告可以让你愉悦,享受并获取信息;它可以向你展示一个你从未听说,但却适合你的服务,或产品,或医疗方法。为了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向推特用户展示尽可能与他们的需求相关的广告。低相关性的广告是垃圾信息,但高度相关的广告则是真正的内容。从根本上说,推特期望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广告平台,加强你的品牌,发展你的企业。对于每一位与我们合作的人,我深表感谢。让我们一起打造非凡的产品!

一、马斯克推文的传播学解读
通览全文,涉及五个传播学的专业领域,分别是网络媒介的公共性、回音室(效应)、群体极化、互联网的规制与智能算法

(一)网络媒介的公共性

1962年哈贝马斯出版《公共领域的机构转型》,指出所谓的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言论自由,不受国家的干涉。最早的“公共领域”理论起源于奴隶制时期的广场集会,建立在自由发表意见和对话的基础上。大众媒介出现后,并逐步为国家以及商业控制,其媒介公共性在逐步减弱。直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的出现,并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媒介的公共性才开始重新引发研究者的关注。网络媒介的公共性,可以简单地理解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在网络媒介的空间里,公民可以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程度。而马斯克的理想是“可以以健康的方式辩论广泛的信仰”。

(二)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由心理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甚至以夸张或扭曲的形式重复,以至于无论该信息的真伪,处于这个空间里的人都觉得此即为事实的全部,至于其他不同的意见则很难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传播。简言之,就是“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社交媒体的回音室效应的产生,是因由个人总是倾向于接收自己认同的观点(忽略向左的观点),而表现出的更多的阅读停留与互动等,被智能算法捕捉并据此推送更多类似的信息导致的。回音室效应窄化了社区成员的认知边界,强化了其固有的偏好与观点,是导致网络极化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指的是群体讨论会使得群体成员所持有的观点变得更加极端的现象,即更冒险或者更保守。对于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笔者比较支持的是群体讨论的过程也是责任分散的过程,任何人都不需要独自承担结果而变得更加大胆;而在此过程中,持主流观点的群体成员听到了更多赞同的声音,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至于持不同观点的人则会陷入“沉默的螺旋”,这里不再展开。而当算法洞悉你的观点,也会不断地给你提送类似观点的信息,让你的决策更加极化。群体极化一方面促成群体意见的一致,提高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激化、极端。

(四)互联网的规制

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的答问“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五)智能算法分发

马斯克推特文在结尾部分回归正题,提及改进推特广告效率,认为“高度相关的广告则是真正的内容”。精准嫁接用户需要与信息(商品)是智能算法应用于信息分发(广告投放)的终极目标,如果推送的广告正是你所需要的,那确实是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讨厌的、干扰你阅读的广告。但是智能算法之于用户需求的精确判断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搜过婴幼儿用品“尿不湿”,算法判断你可能有此类商品需求,但是需要进一步判断你的消费能力、你对关键性能以及品牌的偏好,甚至是你家“尿不湿”产品的日常消耗周期等,才能完成精准的广告信息推送。而这些,都需要平台工程师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许可范围内的持续努力。

二、马斯克入主推特的意图猜想

马斯克说,他收购推特“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努力帮助我所爱的人类”,他以悲悯的上帝的视角,为自己的商业行为冠上了堂皇的理由。而至于其真正的原因,笔者猜测无非是三个层面:

第一,政治上的意图。马斯克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要求解封特朗普推特账号的言论,此次入主推特后,首批裁员的高管名单中包括CEO、CFO,以及此前做出永久吊销特朗普账户决定的法务负责人。更有民间言论猜测,以马斯克的社会影响力,不排除其参政的可能。而掌控推特——作为拥有2.29亿日活用户的超级媒体平台,对于马斯克把握政治上的关键话语权至关重要;

第二,商业上的意图。推特之于马斯克的其他业务板块都能有很好的引流作用。马斯克需要一个讲述自己和特斯拉、SpaceX等企业故事的窗口,推特就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特斯拉前营销和传播主管西蒙·斯普劳尔就曾表示,马斯克没花一分钱,就把特斯拉打造成了一个知名品牌。马斯克通过高密度且极具个人风格的推特推文,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反主流文化人物,甚至凭借这个人设吸引到了平时对汽车或太空不太有兴趣的群体,营销相当成功。

第三,自我实现的意图。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众所周知,马斯克本人是推特的重度用户,自2009年加入推特到10月27日他完成收购,马斯克已经发布了19873条推文,平均每年要发1500多条(每天至少发4条),粉丝量高达1.1亿,在推特属于头号网红,每条推文都备受关注。《纽约客》杂志报道称,只是想把常用的社交平台改造成自己更喜欢的模式这个理由,对世界首富而言看起来也算合理又充分。马斯克可能是真心很想把推特做大做强。马斯克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日活用户达到10亿;2028年实现年营收264亿美元。对比2021年50.8亿,意味着年复合增长接近27%。而实现这个营收目标的核心是,改变推特目前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转向广告与会员订阅并重的双引擎模式。马斯克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微信的集成化和TikTok的推荐算法的欣赏,认为“推特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打磨”。

参考文献:经纬创投主页君.马斯克完成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能否打造中国式“全能应用”?,经纬创投(公众号),2022-10-28.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