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懂广告圈神秘生物:地产文案

举报 2018-11-08


据说……

在广告圈存在着一种神秘生物,他们出没于各大CBD写字楼,对城市住宅布局信手拈来;他们自成一派,圈内人对他们了解不多,有事没事还揪出来DISS一下。他们享受着月费的滋养,但又在市场的寒冬中挣扎徘徊。


他们就是地产服务商。

1.png


“央企精工、领驭一城繁华、重新定义大人物高度、世界籍臻品、滨江传奇……”


对地产文案最早的关注,来自于随处可见的户外。在我深深痴迷着Neil French的皇家芝华士和许舜英的中兴百货文案时,这些户外文字突兀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一些自媒体也直接拿地产文案开涮,从“本土地产公司处在广告圈鄙视链的末端”的嘲讽,到“地产文案只有镶金砌玉这一种浮夸风了嘛”的疑问。

地产文案似乎成为了最不受待见的文案种,不说人话的代表,一时间遭受各方口诛笔伐。

为了更加系统的看待地产文案,我归纳了最常见的写作套路。号称地产文案的“六脉神剑”。


Part.1

地产文案的六脉神剑


1.形象拔高

用户形象拔高,就是把用户拔高1~2个维度,让他达到求而不得的理想生活状态。举个例子


一个近郊项目卖15000/㎡,定位刚需客,职场奋斗3-5年的白领。但是,最终的呈现,文案将客户心理定位拔高到城市中产:年纪轻轻,三房两厅;

5.png

目标客群是城市中产,那么文案会拔高到城市富豪级别:城市封面人物,当享人生一墅。这样的文案,在汽车、奢侈品中屡见不鲜。

6.png

  2. 哲理化表达

原本很普通的一句话,像哲学家一样去解读,说得好正中人心,反之就像在硬凹造型。


前者如: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别让这座城市留下你的青春,却没留下你的人。都具备了很深刻的洞察。

7.png

后者像:

门的态度,不是开合,而是进退;

能藏锋,则精神独立;能守拙,则思想无疆。

8.png

不仅需要很高的理解成本,还不具备传播度。没有基于生活细节感受的刻意深沉,最后多半都沦为自说自话。


3. 宏观叙述

地产项目为了区别竞品,通常会高举高打,也就是高你半截,所以出现了哪哪都是市中心,哪哪都是豪宅的笑谈。地产文案为了呈现这种高度,出现了形容词和名词的堆砌。我们罗列一下常见的那些词汇。


形容词:优雅、高端、繁华、高贵、生动、格调、实力、领先、不凡……

名词:风云、思想、时代至尊、情怀、层峰、品味、艺术、贵族、时代潮流……


这些文案重在营造气势,用华丽的词汇再加上教育式的口吻去表现,目的是抢占用户的心智,让读者飘飘欲仙,但实质的内容并没有


 4. 对比

为什么要运用对比,目的就是比出优越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怎么衬身段怎么来。这种对比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项目。


一个三房的项目,打击周边的二房竞品,用的文案就是:多一室,少一事;

9.png

还有其他的对比方向:

与自己比,譬如一个独栋别墅文案:这里的房子建得很低,却需要仰望;

从品质上去对比:为十里桂澜路,绿城走了万里路。

从居住体验去比较:以前外滩是封面,此刻外滩是生活。

从人生阶段去比,著名的饮马川项目:四十岁前,干出名堂,四十岁后,活出名堂。

10.png

对比会将人拖进一个特殊的空间里,让你忘了第三者的存在,而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在项目要你了解的优势上。


5. 对仗

万事万物讲究平衡,文案也如此。对仗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更有气势,增加词语表现力。


这种对仗在豪宅项目中经常出现:以绝无,献仅有。比如世茂的一个项目:与世界争鸣,与时代共鸣。

11.png

6. 谐音和押韵

词汇的发音梗,是把双刃剑,好处是能增加语感重量,更值得品味把玩,坏处是传播的噪声太大,往往难以充分传递。


一个豪宅项目的做法:极,前所未极。

精装修项目:里子,比面子,更面子。

更长的一句:难得的共识,家业 、事业、 基业 ,百业领袖共识之地, 难得 ,难再得。


有些押韵看似高明,其实是增加了用户的理解成本,读出来都不容易,更不用奢求别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别忘了广告根本的价值就是产品的扩音器,刺耳的杂音能引起注意,但同样也会引起反感。一个简单的办法,写完自己读出来。


Part.2

地产文案的两大死穴


我们知道,在广告公司,有文案策略两个岗位。


策略,主要负责分析定位,提炼核心卖点;而文案,就是策略的创造性表达。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策略主要是面向企业内部的商业用语,通常都很抽象、宏大;

文案,面对的是消费者,要简单、直白。地产文案最无奈的一个举动,就是常常把策略当做文案,直接讲给消费者听。


死穴一:把策略当文案

你的策略给出的定位是:匠心、品质、高端住宅。但你的文案如果直接拿这个出layout,这么做有道理吗?有,因为用户注意力有限,能把话讲明白就阿弥陀佛。但问题在哪里?这个文案共鸣感不强。


策略当文案,直接造成两个问题。


一、理解成本高,策略是商业语言,普通消费者需要一定的理解基础,或者需要一个特别强的记忆点,而策略的抽象化表达,没有办法做到;

二、传播度低,如果你和朋友讨论买房,你们会交流地段、配套等,而不会突然搬出一句slogan甩过去,那有用slogan交流的例子吗,有,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远流传。


所以,虽然策略可以很大,但是文案要小,要具象,才能产生强烈的记忆点。你的策略是皇家故地,地段尊贵,写房地产的符号价值。你觉得文案写:皇室尊贵地脉,大人物居住地。还是来一句:之前,这里的主人姓爱新觉罗……更有冲击力。

13.png

12.png

死穴二:绕不过的市场和甲方

2000年开始到2017年,称为地产的黄金时代,是地产人坐着火箭上升的时期,市场风口之下,供不应求。在一片光芒之中,地产服务商的产出瑕疵被掩盖,愈演愈烈。而这个行业内的创造者毕竟少数,跟风者捡起前者留下的文字,换上新词就上马,一样卖的热火朝天。风口之下,扩大规模成为了成功的不二之选,大量的复制造就了最初的地产生态。


其次,文案先要过甲方,再呈现给消费者。站在甲方的立场,一个数十亿的项目,求稳是第一位,可以不出彩,但不能出错。为了充分表达企业的商业意图,以及匹配项目掌舵者的格局,甲方更容易采用那些宏大、抽象的文案。而乙方为了过稿,也采取绥靖政策,在心里坚持理想,在笔下服了软。

15.png


小结

地产营销作为广告圈相对独立的体系,并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讲透的。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持续暴利太长时间,全国楼市回归理性,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地产商的黄金年代已经走远。随着信息鸿沟的缩小和多方参与介入,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比都会趋于相似。意味着过去被全国中产仰望的地产行业也会慢慢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地产乙方的真实水平,更应该被重新看待。文案小白会说,这个行业一直都是这样,但是,没有不能破的理,没有本该如此的做法,市场大变,地产营销人,唯有对每个项目保持洞察和分析,贴近消费者,写有血有肉的文字,才能做到大浪淘沙,沉者是金。


最后送大家一句鸡汤:人工智能都在不断更新代码,你还在刻舟求剑,用老知识对待新问题吗?


所以,常怀敬畏,保持好奇。

16.png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