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狭隘」却有深度的学习者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8-09

IT IS REALLY NEVER TOO LATE.




「市场」、「营销」、「咨询」……这里任意一个词在现实中都意味着某种「永动」,无论我们给出何种沉淀总结,说「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现实总会告诉我们,「你得继续学习」。

这样的工作性质事实上给从业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方法,还需要有学习的心态,以及,体力。很多从业者察觉到自己「跟不上变化」,就是从心态倦怠和体力不支开始的。有时候我们会用「坚持下去」的心态支撑自己,但发现收效甚微。学习,要有方法论,要让自己感到快乐。

这是一封即将离开青年志的同事写给大家的告别信。作为「终身学习者」的她,连告别信都硬核得像一份「终身学习」攻略。

非常可以。

非常研究者。

非常青年志。

01

读完就忘,是因为缺乏体系性的深入思考。

我希望将这封信作为一个分享,即一些保持学习的个人实践方法,以及这些年对我有深远影响的书籍、影视 —— 因为我在这里最大的成长收获,就是从一个以灵感兴趣为驱动、任性随意的 lifelong learner,进化为一个工作生活中都尚在摸索、但也慢慢理解了系统脉络意义所在、主动规划筛选性的 lifelong learner。

在我看来,后者相对前者是一种进步:这其实和记忆力有关,也和想要进行有效创造有关。

当你累积看完几百部影片和小说之后,常常惊讶地发现,能详细记忆起来的极少,就像 Marcel Proust 曾说「We soon forget what we have not deeply thought about」。在我看来,体系性是诱发深入思考的一种简易机制。

此外,邱志杰在《无知者》里讲到,「创新不得和以前重复,这是艺术界的游戏规则;创新会越来越难,这是艺术史的规律;在早期,更多的事不用多假思索地本能选择,游戏越往后,组合、颠覆等可以开发创意的做法就越来越经常被依赖;而是否被认可为创新,这是由之前已经出现过的现象以及众人的裁定所决定的……必须去研究整个系统,必须形成一种能够开发创造力的工作机制」 简而言之,即要「温故而知新」,也可以说更正确的认知是 ——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每每在写趋势变化时,总觉得自己缺少一些更为细腻的洞察,或者无从下笔,也就是缺这种时间维度上的持续观察所致。  

02

不懂的太多?Go deep first before going broad. 

接下来,我试着分享一些个人如何保持学习的日常实践 —— 或可作为一个参考。但也容我先回到问题的诊断,说说「保持学习」在实然上的困境。

「学习成长」这样的期望,相信大家都有,但为什么日常中会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而搁置?

从我自己来看,首先是一些身份层面上的顾虑:一是源于深层的「不懂的太多的恐惧」,感觉窟窿太大,补也补不上,心中有一个被审判的自我的意象挥之不去 —— 都说笨鸟先飞,现在则是笨鸟仰望天上的鸟,自己却还在地面上;另一个,则是基于自我教育要求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痛苦,因为「理所不当然」,所有未经审视的、自信自决的根基似乎都在晃动,意识到自己要拆楼重建,或最起码要一路下到地基去做个全面检查;其次才是一些实践层面的困境,比如精力有限、他人比较、操之过急等等。

就消除身份层面上的自我顾虑而言,对我来说,遇见 UCCA 70 岁的导览员陈少勤阿姨是十分幸运的。刻板印象中的艺术导览员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对艺术史之外的当代艺术家如数家珍,而她却是退休之后才开始自己的艺术之旅,从零开始,用几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于她陌生却已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又在反复地消化官方讲解与自我解读中不断加深认知,之后输出给我们这些外围观众。「IT IS REALLY NEVER TOO LATE.」

更为重要的是,时间密度揭示了一种沉下去、再沉下去之后的诱人的可能性。这也让我回忆起在读完一本长达 856 页的 Dali 英文传记后,当去到他在 Figueres 的 Theater Museum 时,从展厅到展厅那种如数家珍的从容。

因此,于我而言,对应的策略就是采用了「go deep first before going broad」,在接纳自我局限的同时,开始有规划地延展自我 —— 即甘愿做一个「狭隘」但却有深度的人,主动管理自己的数据摄入量,确保在数据上的 lingering time,也就是分析和消化的时间。

03

如何做?

从主观能动的随机性,到被动机制的必然性。

在顺利地解决了身份层面的顾虑后,如何做呢?总结来看就是「巧用 DDL 营造紧迫感,把主观能动的随机性,构建为被动机制的必然性」。我较为行之有效的实践,总结下来是这六种方式:

 01 每个项目初始时,找 2 - 3 本话题相关的书籍,快速阅读。

要知道只要是抽象的文化话题,总有人已经研究了几十年,总有一些框架体系与观点见解是超出日常认知的。

比如在做内衣相关的项目时,我用「身体+ 社会学」的关键词,在当当上找到了克里斯·席林的《身体与社会理论》,以及黄盈盈的《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想到了之前看过的阿甘本的《裸体》以及鹫田清一的《古怪的身体》。因为是高度的「问题解决导向」的取用性学习,快速的读书笔记是事前事后抄作业的必需:「在白领女性身体观与身体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三种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呈现式身体(强调身材,整形|美容|时尚|穿着|减肥等);感受式身体(强调健康),以及精神体现式身体(强调气质)。」其中的「感受式身体」,就是会被我的局限所忽略的。这样,不论项目成功与否,自己都会收获一些深度思考。

此外,也别害怕读一些坏书,因为读到之后可能反而会让你自信心大增,这可能算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的自我鼓励吧。

  02  以项目之名,通过消费体验、insider 带路增加真实体感。

其实我平时对于日常消费都是不求甚解的,销量排名靠前、审美过关、电商无差评、符合预算预期、品牌无重大负面舆论,基本上就是我与大部分非文化品类打交道的方式,提到美妆护肤更是连基本品类都傻傻分不清。

就这样,在一个美妆产品的项目里,我先是听熟悉美妆的同事说美妆的发展历程、最新流行的妆容以及如何辨别,再拉着同事逛美妆实体店,在网上查看不同品牌的产品,并入手了人生的第一个眼影盘和第一瓶粉底液,从而切身感受了化妆的门槛,再把产品带来公司,让公司的化妆达人用配色实验,理解美妆产品与实际用户需求之间的 Gap ——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我和团队很快就生成了相关的假设。

  03  订立年度目标并日常打卡,定期复盘。

学习成长和运动一样,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需要的就是 Nike 那句经典的「Just Do It」。而年度目标的制定需要循序渐进,比如可以先回顾无目标前自己一年的读书量/课程量,按照同等的要求来做年度规划,之后进行 1、3、6 月的复盘和调整。

此外我还会将阅读/课程划分为 For WorkFor Learning,因为在我看来,For Work 是短期导向的、被动的探索,而 For Learning 则是无目的的、主动的探索,理想的比例是 7:3, 甚至是 5:5,既表明我愿意为当下工作付出精力、努力成长 —— 也就是说当下的工作符合我的兴趣和使命,也表明我依然有弥足珍贵的闲暇,并不被当下的紧急性占满,或处于一种应接不暇的状态。

但如果发现很难坚持,也可以试着把学习的指向性加强,先从解决一个困扰你许久的个人困境出发,比如亲密关系,通过这样的一次深入体验,重新帮你理清有无体系的差异。

  04  在自己愿意「浪费」时间的事物上改变习惯,强制产出

从而实践多视角输入的日常锻炼。

项飙老师在《把自己作为方法》里提及,「反思的意思是,你要阻止自己,要把自己停住,不要线性地往前冲,想一想为什么今天要这么做,不能用别的方式。」

就我而言,观影是我的一大休闲娱乐,但看影评的习惯却是几年前才开始的,写影评的习惯更是今年才开始实验的。一方面,这是一种自觉的审视,即不再仅围绕自己的理解去评判一部电影,确立主体性的同时,也承认自我的局限;另一方面,这是一种创作的实践,能够在读完不同的输入后、仍认为自己有话可说的创新递增的锻炼。

  05  组成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交流或者辩论。

与人讨论是非常有效地促进思考的方式,因为每个人不同的关注点不可避免地受个人经验的左右,而多人交流就会帮你看到不一样的理解。这也是我在「看理想」听完庞颖的《思辨力 35 讲》后非常想组织民间辩论的原因,因为辩论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输赢,而是准备的过程能够还原事物的复杂性,系统地去思考一件或许你自认立场明晰、却从没有表述过理由的议题,也逼着自己站在原本不认可的立场上思考可能的逻辑通路。

比如她在《性取向是天生的么?如何合理争取同性恋平权?》的辩论中指出,如果最终我们的目的是人们可以真正平等地看待同性恋人群,那么强调「天生」这样的策略,长期来看或许是有害的,因为人们可以用一种「天生缺陷」的方式来赋予它合理性,而这样并没有带来尊重,也就是说,用「I am born with it] 的同情理由,不如用「nothing is wrong」的自由权利理由来进行论述。

06 每天 check in & check out,留出小而频繁的每日反思时间。

check in 帮助建立时间管理和目标思考的习惯,也就是先想后动的肌肉记忆的养成,check out 进行有痛感的即刻学习总结,与预期差异的分析诊断,沉淀细碎却宝贵的实践之知。

陈嘉映老师在《何为良好生活》中说到,「我们在成长和为事的过程中变得具体……与理论知识不同,实践之知识的归宿不在一个知识系统,而在每一个行动者……说到实践之知,则惟当一个道理深深嵌入行动者的身心,才算真知。」 

  Bye Bye! 

图片1.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

    作者
    Youthology 青年志 北京

    Youthology 青年志 北京

    北京 东城区

    花园东巷29号3幢2层206室

    行业:营销咨询

    官网:http://youtholog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