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啊!能不能说人话!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2-08-04


没想到,文章白写了

前阵子,抽空写过一篇杂文《TO B沟通,真的不能学TO C?》,激起了几万人的共鸣。我一阵自嗨,认为我凭借微薄之力,撼动了行业中对TOB市场传播的惯性思维。


尤其是一位读者朋友,特意跑来评论区,针对“生意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重新开始”,进行了追问时。


我更是充满感情地这样回答它:

生意是冰冷的。生意背后的都是人。人是有五感(情欲与羁绊的)。所谓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开始,说的就是tob中要把人当人看。

以往传播中,一大段一大段的术语,一堆堆的参数,必须形象化,以人本来改进。

化繁为简。

这样大家才开始真的交上了朋友。


没想到。没想到。自嗨没几天,就又遇到那种论调——TOB就是要理性而严肃的。那一刻,我原地自闭了。继《老板,我们为什么要用乙方》之后,我第二次慨叹文章白写了。于是,tonight,我打算祭出这个话题,再翻出来聊聊透。


TOB,不把人当人看啊

TOB行业的从业者,容易有一个惯性 —— 我所有的思考来源,都是理性的,所以我的表达更要理性。你只要打开一个报告,第一件事就是piapia的一大堆数据图、模型,乌央乌央向你奔来。


but啊, 它是wrong的啦。


你知道么,TOB沟通的最大禁忌,就是倾泻概念和数据。没错没错,我承认,数据是坚实的,数据是可靠的,但,数据是死的啊,人可都是活的,枯燥的数据和内容,让人看着头疼。堆晦涩难懂的东西,就是不把,人,当人,看。


我前阵子跟一些效果营销行业的专业从业者们聊天,我本以为天天做媒介投放的都是各种秃头理工男。结果清一色的秀丽姐妹,让我感受到了女性在媒介环境里的压倒性占比。我问她们:是喜欢数学么?结果她们说:不,我们才不喜欢数学。


这不是奇了怪了?类似商业化市场这种TOB沟通,一直打算影响的人,不都该是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算盘精(我对一个媒介好友的爱称)吗?这些人一定喜欢贪婪地看数据报告,抓着你的方法论像熊猫抱着竹子一样不肯撒手不是吗?


没想到,大家竟都是通情达理的正常人类 :

看来,人还是人,只是写报告的,不把我们当人看啊?


表达要感性的重要性

这种要命的惯性思维,也体现在我们会议室命名,大多数人都喜欢文艺点的名字,要叫:第欧根尼、哥白尼等。而根据我们的发现:“长颈鹿”会议室、“很臭”会议室,认知度记忆度显然居高不下。感性又赢了。

同理,报告写得冰冷,就也要更加感性去表达才好。12年左右,一直流行可视化数据,比如当年比较流行的信息图表infographic,就是个蛮好的开头。可惜,多少年了?没有人来继承这个衣钵。

Source:Cokecola Content 2020。

彩蛋:这恰巧是一个有关内容的内容表达。


不过,正确的事,总有人去做。正如我相信的那样,任何平凡和套路中,总有人会走出来创造一些新鲜感。这才是人类进化意义的所在


巨量算数,你可真敢开脑洞

最近关注到了巨量算数(巨量引擎旗下的内容消费趋势洞察品牌)做了一些新鲜的事儿。这个名,乍一听,就挺有意思,蛮活泼的。算数,算数,就是按照数来发现洞察的。


这个部门,按照套路表演,该是出一堆堆的报告,搞一堆堆数据佐证。but,他们显然,正朝着画风清奇的方向走去了……



他们竟搞了一个内容洞察IP,叫做《算数说》。要么说字节还是懂内容,愣是把数据观察和报告,给视频化和内容化了。我个人拍手点赞,深深觉得,这是一个相对领先的理念,也符合TOB内容营销的长期大趋势。



我记得上次提这个观点的时候,还是给某云。我怂恿他们,上舞台上表演受害者,被一枪(假的)打倒在地,来表达新的网络敌人已经来了,而且不可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容化沟通的初衷。


内容洞察IP《算数说》的实际模式,是IP化内容+专家圈层讨论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循环。IP内容,就是邀请多个专家,现场PK观点,形成微综艺的访谈模式。圈层讨论,是利用话题和内容,吸引更多专家讨论和发声。


更形象一点说:巨量算数为了让大家能理解他们的商业化价值。试图向营销行业人士的“水池”里,一直丢内容的石头子,大家就一波一波荡漾起来了。内容越有价值,圈层就越有反应。


你看我,在看了前两期《算数说》内容后,就收获很大,在第一期中了解到新时代青年的兴趣爱好、消费趋势;在第二期中就紧跟时代潮流,洞悉到短剧营销的玩法,以及入局短剧市场的策略,这些都是很实在的收获。


另外,在第一期的青年人洞察部分,内容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行业热议。其中首都经贸大学广告系副主任王水的一个观点,让我学会了一个新概念——后喻文化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过一个重要概念:

后喻文化,意思是年轻一代向前辈输出文化。这一点在消费市场表现尤为明显,年轻人掌握了消费趋势兴起和消退的话事权。在这一背景下,对于青年数字化表达,数字化生活和数字化消费的研究尤为重要。


而以「小确幸|为具体视角切入探讨非常准确,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越强,就越应该去探索那些更具烟火气的「微小而确实的幸福,那里潜藏着更多直实和确定的商业机会|。


每次提到青年人洞察,都要引用《青年志》:“善良微光”、“清醒梦想”、“有猫有快递”的观察。好多年过去了,窃喜,总算有些新的东西可以讲了。这些看报告的过程,也变成了一种有收获的学习。

内容营销IP的苦与乐

做成算数说这种IP,实际是不容易的。我还是那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必须要看门道。这件事背后有三个点要有深思:


做IP势必是要长线投资的,没有这个耐性,就做不了IP。所以,这个项目能立项,我就觉得平台大的公司,本身高管是有耐性的,也知道长期价值有意义。很多公司动不动就说做IP,连个半年都撑不过去,算什么IP呢?至少也要像11.11一年一次特别久吧……


我们平时很喜欢做歌曲。做歌是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这件事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做内容是另一种思维。而要学会内容思维,要下手学做内容。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故事,告诉我们,多犯错误,才能有更好成绩。我倒是希望算数的人,慢慢胆子大起来。下次就怂恿嘉宾现场battle起来。不和平,更有看点!


内容是入口。圈子是长线。我做PR入行第一天开始就做媒体关系,那时候大家都使用一个叫做e-newsletter的邮件直邮DM维系媒体沟通。常年的相处之中,我深知维系朋友的重要性。TOB沟通每次恨不得都要重新找一遍客户,其实客户也可以是朋友,也团结在你跟前。内容+圈子,是长期内容营销运营高价值用户的核心手段。而这件事,是大多数人搞微信公众号搞到现在都没搞明白的地方。


最后:

我们希望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表达,永远能握手言和。至少营销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掌握这个基本技能。每次我们写方案,把对方讲困的时候,请记得讲几个故事。这样他们会记得更牢一些


沟通的目标,在于懂,而不在于说过。by 朱立阳” 看到这句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转发或者评论。因为你懂了。

懂了可以转发,没懂也欢迎加小编讨论❤~

1659604590376889.jpg


关注公众号!入手定不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