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里,藏着广告人没想到的好洞察

举报 2022-07-12

封面2.jpg

大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个体「非必要」生活时有压缩 ,而在数字端,新闻热搜又充斥着魔幻消息。即使不奢侈地谈论人生价值、意义,单说生活幸福感,都成为当下值得珍惜的乐观主义。随之相关的是,大家也能看到这两年围绕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人们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也都越来越普遍。

今天,文章不扩散焦虑,而且作者无意也无力阐述如此庞大、复杂的综合议题,而是本着更实用主义的角度,将乐于在公共言论空间表达的心理学专家,其观察、观点,带给更多人。让专业的人,以大众能看得懂的表述,找出一些问题的根源、本质,为我们日常程序化、心理上却秩序混乱的生活,开出哪怕眼下一段光洁、明亮的小径,让「生活」具有矢量性。长期发展下来,或许也能养成助于人生长跑的心理气口

本文节选了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崔庆龙部分微博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关系与亲密关系等维度。希望这些具有解释力、滋养力的活性能量,增益于各位的个人体验、关系组建、生活感知,总之愿为大家带来一丝快慰。

 

微博@崔庆龙_

1657507335398743.jpg

崔庆龙,国际自体心理学学会IAPSP会员,曾受@看理想、@人物、@GQ报道采访,讨论时下社会面心理需求及问题所在。除了丰富的理论储备、临床经验外,崔庆龙的个人微博也逐渐成为他的公共名片——对当下人群心理始终观察、对时代积极回应。其真诚、具体的专业表达,也让许多人在网络有了一处可以自在吐纳的空间


一、关于自我

01

人们对于恐惧的事物常常持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尽可能地远离,另一种是无法远离的情况下,强迫式地去验证它。对于后者来说,由于验证的方式过于激进,常常导致这些恐惧会验证成功

02

Casement(帕特里克•凯斯门特 英国伦敦精神分析研究院成员,著《向病人学习》)说人会同时执着于两种目标,让自己保持不变和让自己获得改变,他同时也说,这是一个悖论,人在缺少扰动时会自动化的执行第一个目标,这也是精神分析里常说的强迫性重复。第二种情况常常来自于意外,来自于预期的被颠覆,它必须是一个人相信灾难到来时,甚至为灾难做好了求生准备,奋力一搏时,却能够在风暴中幸存,而丢掉手中武器的那些时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痛恨生活中的苦难,偶尔却又感激它,因为它分别执行了我上述所说的两种目标。

03

如果你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一种需要打发时间的状态里,说明你已经丢失自己生命中的主线任务很久了。

04

想起Casement曾经说过的,一个人的改变就在于ta最不希望改变的部分被恰到好处的颠覆,却依然被体验为自我。

05

用心理发展理论去看,当一个人遭遇创伤后,就会以那个“伤口”为时间节点,将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固着在那个位置。

06

这种快乐和年龄无关,他们的体验没有介入社会认同的部分,不需要在他人的凝视中先去被认同一次,然后再继发性的获得满足......
(与之相对的是)一个人的自恋如何被外部挟持——很多人的骄傲和满足,变成了先满足他人的自恋,然后自己才能够安全的体验那些成就。就像孩子考了好的成绩,大人很开心,然后孩子才为此开心。这时候自我和体验之间就介入了他者,人们如此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以至于自己最原本的冲动要去折中和退让,退让到令别人舒适后,才能安全地向自己讨要

07

真正的快乐建立在去条件化的满足中。而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里,会不断将快乐复杂化,不断将它条件化。用巴普洛夫的理论去看,我们的体验呼应的不再是对象本身,而是条件刺激。这是一种对于体验的解构和异化,就像我们想要体验某种东西,必须先拥有另一样,甚至要先满足其他人的期待才可以。
朋友圈里的美食和美景有时候取悦的是他人的欲望,然后才被我们所欲望。

08

在温尼科特那里,一个人会分裂出一个假自体去代理人生。(唐纳德·温尼科特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著《婴儿和母亲》、《儿童、家庭和外部世界》等)

1657510017808518.jpg

09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时候,反而会对先前的很多事不再畏惧,不再讨好,不再苛求,这种下沉的心境会让一个人安住在一种特殊的稳定中。
这反映出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当一个人不再试着表达一个更好的自己时,ta反而会获得一种安全和无畏......一个人越是不在意什么,ta就越是能够表现出ta期望具有的品质。 

10

自毁是自恋的变式,它寻求的并非是自我灭绝,恰恰相反,它通过毁灭行动来确立活着的真正感觉,通过破坏来抵消自恋被威胁时的无能无力
这种体验的萌芽在很多人的经验世界里都发生过,就像一些小孩在垒起沙堡后,会在离开的那一刻要将它尽数摧毁......
对一些人来说,自毁是心理效能降至最低时的心脏起搏器,它看起来是救命稻草,实则代价极高,常常让一个人在现实中失去一切。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人们在情感中已经和世界失联太久,无法在平常中获得快感,无法用毛细血管去链接这个世界,只能创造更大的痛苦切面去释放和感受。

11

我曾经被一类人的成长轨迹所深深的打动过,ta们遭遇了巨大的生命变故,陷入了绝地般的心理停滞,身边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协助ta们继续向前一步。而在ta们后续的命运博弈中,挣扎着从谷底重新来到了地面。
那是一种近乎求生本能的反抗意志,携带着经历过苦厄才有的对生命和机会的珍惜,也包含着比常人更加热烈的对于希望和幸福的追求。这样的生命张力中兼具了脆弱和顽强,每一步都在崩溃和退缩的边缘,每一步也在重建和复活的路上

二、关于链接

12

安全感来源于所有还未成为事实的恐惧一次次地验证失败,就像一个预期遭受伤害的人一次次确认到安全。但在人际关系里这是很困难的,如果对方接不住,或者也进入防御姿态,那就会让恐惧向着事实演变。

13

如果咨询师回应的是来访者的话语,而不是对方的意图,谈话就容易变成唠家常(表面化)。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质上是意图和意图的交流,只是它常常隐藏在言语背后,并在前意识水平运作,这也是为什么咨询师喜欢问为什么,问为什么的时候,就是邀请来访者投入到心理空间中去内省反思,并阐明意图(但这个也不应该变成一种套路)。

如果咨询师过度节制,全程没有回应(回应不仅仅是说话的意思),那来访者的心理空间就会失去应有的安全边界,它会让思绪过度蔓延......比如胡思乱想,各种混乱和无序的情绪碎片,难以调节的焦虑。就像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总是没有回应的时候,那个人所陷入的那种状态,会过度或无休止的猜想对方的意图

14

爱情作为一个关系概念,它只能涌现于一个关系矩阵中(matrix of relationships),它反映的是在一段关系里的任何事件或体验,本质上都是由两个人共同创造的,我们无法在任何一个层面否认这种交互影响性,只是贡献的比例有所不同......根据交互主体性的原则,一个人给予对方的时候,自身的情感也在获得,它同时满足了两个人的自私性,好的关系应当是在充分考虑他人的同时还兼顾了自己。

1657520528342160.jpg


15

最近经常听到「电子阳痿」这个词,它最早是从游戏玩家群体中传播开来的,指的是一个人面对游戏库里的一大堆游戏,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要么就是打开玩一小会就索然无味,无法获得沉浸感。

后来这种现象也蔓延到了其他娱乐形式中,比如面对一大堆书、电影、电视剧等,完全没有打开的欲望,觉得很浪费时间,结果最后花了更多时间去刷手机和短视频......人们之所以青睐碎片化的事情,是因为仅有的「心理效能」水平无法负载一个大型程序,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加载一个新的独立进程。
我们知道一部电影是好电影,也知道一个游戏是口碑大作,但你就是没有点开的欲望,因为它太吃“性能”了。

16

为什么在这几年,人们突然间少了耐性去做这些事情?
我先前说过,内卷和疫情都像是持久的debuff,它的损益效果是持久的,它以作用于生活和环境的方式,在一个人心理上制造了难以清理的缓存和碎片,占据了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就像看一本书需要4G的内存,但现在只有1G的内存来刷手机。

这也是为什么各种云体验会成为主流,它相当于是借助了别人的「心理效能」和心理空间,去完成一种替代性满足。包括那些情怀向的东西会火起来,是因为情怀包含着情感和记忆,它相当于我们已经拥有了关键的数据包,它已经预加载了大部分内容,启动它消耗的心理资源非常少,但得到的收益却又是完整的

那些高质量的娱乐,需要一个人在心理上没有额外负荷,有着充裕的时间和心理许可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全然的沉浸。这时候优化自己的心理环境,比寻找适合的娱乐形式更重要。

1657525658523339.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17

昨天的低落沮丧,今日的亢奋活力,它们看起来出现的毫无缘由,实际上却在一个微观世界里,不断被触发着,不断响应着一些细微线索,不断累积到自己发生转换的阈值水平。

18

就像我们跌入一个糟糕的状态不是瞬间发生,而我们回归到有序的心理生活也需要时间,因为我们的精神免疫系统早已经薄弱不堪,人们的情绪中总是包含着超出当下的东西,它可能有古老的创伤,有持续压力环境下叠加的敏感和脆弱,这就是我先前所说的望远镜式的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路怒症会对一件小事那般愤怒,因为它叠加着一个人历史中愤怒的总和;这也是为什么内卷和疫情的环境下,同类之间有如此强烈的不信任和敌意,因为它携带着整个社会的压抑和束缚。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些总和的承载对象,因为系统总是会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去释放自身的张力。
而我们回归有序的方式,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他者的参与,需要在一个超级主体间场里,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善意和尊重,让它在宏观上变成所有人的体验背景,对话语境,理解情境——让所有人都体验到安全

19

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当一个人处在那个健康水平时,就会更倾向于做那个健康水平的事情,并成为那个人的生活系统。我们的心理也是一样,当我们的心理效能很低的时候,就更容易做出替代行动,更容易冲动,更不容易思考,更不能够调节,因此更容易感召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强调不要关注单个行为,就像减肥,如果你不能搭建起一个有利于维持50公斤的生活系统,那么无论你多少次来到50公斤,你还会回归到60公斤以上,因为你的生活系统中有无数60公斤的助缘,简单来说,你根本不是一个50公斤的人

你不想要的习惯和关系,也需要建立在你能够不断拆除掉支助它存在的部分,而那些部分,也许又被更加微观的系统所支持着.......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能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为渴望的事情创造令其出现和发展的环境,为想要断除的事情破坏其滋生和化育的土壤

20

将外部信息隔离到一个让你的心理不会失衡的水平,保持一点健康的冷漠,这是因为你的心理免疫本身是有限的......
在今天这个信息涌现的年代,最能够传播的都是唤起人们惊惧和紧张的事情,恐惧是最容易扩散的,我们可以关注它,但要改变关注它的方式,要根据自己的「心理效能」水平去衡量自己可以卷入的程度。

向病人学习.jpg

21

我先前一直用相机对焦来比喻写作能够下笔的那一刻,其实写作者是最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对不对的,这是欺骗不了自己的。当相机对焦成功的那一刻,作者会相当确信自己写的东西是真诚的,是可以示人的,哪怕它不被理解,甚至被批评和否认。

其实写东西就是练脑和练心,它需要全方位的调用一个人的心理功能,内省的、共情的、思辨的、逻辑的、情感的。
令人信服的东西总是能够先令自己信服——它是那些很自我的,却也对别人开放了对话空间的东西

22

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持续的写作锻炼的并不仅仅是笔力,更多是心理能力它让散落的经验不断被激活,与其他经验形成链路,协同成更为复杂的网络
从深度学习的视角来看,一种经验若能被组织在更大,更复杂的体系中,它所呈现的深度就会被整个经验网络所加持,因为它每一次的出现都像是穿过了其他经验的复合体,就像是不断变幻形态,却依然有着具体指向的沙丁鱼群,它携带着全局去解释唯一
当然,除了写作,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输入,不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工作经验进行深度融合,让它浑然为一个整体。我们最终会受益于它。


诚恳、真实、具象,是很多网友对崔庆龙的表达的共同评价。作为心理学后起之秀,崔庆龙确实代表了这个时代中,用自己专业,进行公共叙事、共建秩序的一种干预力量。既然引述心理学相关内容,就少不了提到武志红。他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巨婴国》、《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常年于社交平台普及心理学知识,也是将这门学科逐渐大众化、产业化的中坚力量。

 

微博@武志红 

1657507419190698.jpg

一、关于自恋

23

自恋的心理需要,只怕远胜他现实的利益需要。尊重并善于处理利益,是成熟的一个标志

24

人活在高自恋时,通常只会看到两个东西:我的自恋被满足,开心;我的自恋被挫败了,羞耻和暴怒
这时有一个大问题:别人是怎么回事,自己看不到,甚至毫无看到的意愿。
因为,当人觉得,周围世界会基本配合自己的高自恋时,就会停留在这份自恋中。当这份高自恋彻底被挫伤后,人会非常痛苦。并且这个挫伤过程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其中人会非常挣扎。
但当人彻底放下这份高自恋后,有可能会清醒过来,看到外在现实的存在,知道它并不是受自己内在想象所左右的。特别是,才终于能看到别人的存在,才开始对别人感兴趣

25

很多人难以投入,一个常见原因是:他们抱有完美自恋的幻觉。当有此幻觉时,会认为,自己稍一努力,即可取得非凡成就,否则完美幻觉就会被打破。
而为了避免该幻觉的破灭,干脆就就不投入

26

喜欢抱怨的人,得知道抱怨是一个信号,显示你可能把自己放在自恋维度的低位上。你觉得自己是没有权力的人,也不想为自己负责,觉得自己也决定不了形势。既然做不了什么,那就只好抱怨了。

27

我愿意,我不愿意,这样的意愿,也许是一个人生命最基本的东西。不要在非常不情愿时,用头脑一遍遍说服自己,这是自我PUA。当愿意时,试试不是因为头脑分析出的对错好坏,而就是“我愿意”。头脑没法做到心甘情愿,心才能做到。让头脑为心服务,而不是相反。

28

一个人愿意承认「我」有问题,这真是太多美好事情的开始。相反,太多激烈的东西,都和死命维护「我是对的」有关。

 

二、关系与体验

29

这样一来,所谓「人性坐标体系」就成了一个三维的东西:关系维度为X轴,自恋维度为Y轴,体验维度为Z轴

人性坐标体系.png

自恋维度为天生,人天然会追求高自恋的方向,即追求Y轴向上的方向,而向下的方向为低自恋方向。在低自恋的位置上,人会有羞耻感——「我怎么这么差」,而在高自恋的位置上,人会有优越感——「看我多棒」。自恋维度的感知为力量的强弱、权力的高低。

关系维度为救赎,是心性发展的关键。一个人能不能发展出关系维度,即发展出情感,是极为根本的东西。关系维度的感知是平等。可以说,情感就是如大地一般平等而宽广的力量。当一个人能深切地感知到情感后,他的心灵才得到了救赎一般的力量。
此前,心灵就会卡在自恋维度的高低上,但会感觉到,高不对,低也不对,内心总是不安,充满焦虑。但心灵一旦在关系维度上也展开,焦虑就会严重降低,因为「心智空间」极大地扩大了。

体验维度的感知(或者说性质)为真假。一个人充分地活在体验中,自己觉得自己真实,别人也会有这种感觉,觉得这样的人有魅力,和他容易有谅解。
相反,一个人如果犯了一个错误——向思维认同,把思维等同为「我」,而远离了体验,就会假。自己感觉自己不真实,周围人也会觉得他端着,缺乏吸引力。
体验世界是真实世界,而思维世界是符号世界,是镜像。如果把镜像当作真实,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2521657508464_.pic_hd.png

30

成熟心智会在每个方向上都有自由度。可以朝向高自恋,也可以主动低自恋;可以在关系中表达对关系的好,也可以去表达对关系的坏;可以拥抱体验,也可以构建理性……

31

有人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无比在意,以至于对事实本身呈现一种无视。态度是主观的,事实是客观的

32

一些小小的不满,不表达,就可能会化作一根刺,表达了,又在关系中得以化解,那股力道就化解了,就像一个泡泡冒出来,然后自动破掉,还带给了彼此小小的愉悦和乐趣

33

围绕着自己的固有经验,特别是一遍遍轮回的经验,人会形成一些认识,因此认定,自己或世界就是如何如何的
这种认定给了一个人掌控感,构成其核心逻辑,让他不断重复这种经验。而当事情偏离这个经验时,人会抗拒,因此拥抱未体验的幸福并不易。

34

通常会认为,得先有好睡眠,然后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白天的状态,然而更重要的是,得先投入到白天的生活中,晚上才容易收获一个好睡眠

35

如果疲惫来自于低水平的努力,即你虽然在使劲,但你自己深深感知到,你的工作都不能打动你自己,你内在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这种疲惫,休息是能改善,但仍然远远不够。
这两种疲惫,需要链接感、意义感才能改善。即你拿出真实的自己,和一个事物有深度、丰富的碰触,当你和这个事物建立起深度链接后,你的疲惫感才能真正改善,甚至解决。

36

人(我)应该如何存在?这是我一直关注的事,我的读书史,也包括我的文章和书,一样也是在试着面对这个问题。
至少,人活着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好工具,生命如此丰盛,不能那么狭窄。

37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1657509935248518.jpg


三、更多

38

人类以为借互联网这个玩意可以通天,和神平起平坐,但结果反而像是铸造了一座各抒己见、冲突不已的巴别塔

39

一位女士说:我妈人很好,就是恨我爸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把我记忆中的无数故事串了起来,因为有共性——这句话适合我所了解的多数中国母亲。当母亲对父亲恨意太重时,很多孩子也会通过母亲的眼睛看父亲,而没有通过自己的眼睛。

40

滥好人有一件很扎心的事,就是当你越来越好人时,你神情中会出现「愚」
一些滥好人会愚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基本的逻辑推理都受损,以至于让人怀疑他们的智商,然而一问你发现,他们读书时成绩非常好,是很聪明的孩子。可能是漫长的滥好人岁月,严重折损了他们的智力。 

41

好人如何改变自己?首先要放弃自我欺骗,直面一个让自己痛苦的事实:你是把虚弱,合理化成了善良
深一点说:你以为在追求情感,其实你还是活在自恋之中。认识这一点是重要的开始,而真正答案是痛快淋漓地活着,去爱,去恨,去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42

我们以为的强弱之战,背后常常藏着善恶之战。因此,人们常常自甘虚弱,因为觉得这样的自己是善良的。已经有了内疚能力的人,得感知到,力量可以和善良结合在一起,否则就难以发展自己的力量。

43

王小波做过几次毒辣的形容,说很多内容审查者,把标准降到了这样一种地步:读者都是天真无邪的、极度容易煽动的,所以作者有任何出格的东西,特别是一旦有性暗示,就是诱惑读者犯罪了
互联网的发达,很可惜把大众变成了集体内容审查者,这个审查者,说实话,我现在觉得比权力体系的审查,都要可怕了。两者联合一绞杀,最终真可能会推到一种无智、无性、无趣的地步

44

的确是,不要做超懂领导心思但不「懂」情侣心思的男人的女友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png


 写在最后

今天,舆论场、媒体流行着各种工具论,五花八门的定律、法则,试图解构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现象。但大家都能感知到,最本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没有触及,更多人反而陷入到鱼龙混杂的理论爆炸、理解混乱之中。可以这样比喻,我们有很多的「名词」,但就是无法在日常行动中选择合适的「动词」。这时,就需要一个更纯粹的解释者,像挖一口井那样,触及根本,唤起我们内心的活水——动力之源

而崔庆龙、武志红这类社会观察者,相比著作、课程,他们在微博上更即时的表达,给了大家一个可以交互的空间,创造出即兴交流的真实感。这种优质的信息资源,也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放进口袋,随时打开摄入的袖珍词典,大大降低了接触心理学的压力和成本。说到底,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于自身可以理解、解释问题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