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忙着拍广告,天猫双11却讲起了小美好?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10-27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许多人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与快乐?

一位老师回答说,之前觉得作为幼儿园老师并没有什么职业成就感,还时常觉得孩子们吵闹。直到有一天上课,突然有个小朋友跑过来跟她说,老师你的手表是一个笑脸啊。那时候才注意到戴在手上这么多年的手表,表盘侧过来看居然还真组成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她忽然发现之前好像失去了发现美好的能力。

还有一位网友说,一个人在外地工作,并没有对这座城市有多少认同感,整天跟朋友抱怨。有一次坐公交车晕车差点吐,后来司机立刻递给他一盒乘晕宁,原来司机师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特地备了这种药。那一刻他发现陌生人的世界也可以很暖。

007觉得,其实美好生活本质上是种“敏感度”,它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感受,能获得多少,只取决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敏感度。所谓生活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今年天猫双11推出的品牌短片《王小乐不乐》,讲述的正是关于生活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快乐与美好。


PART.01

一个趣味反转的小故事

传递「小快乐,也有大美好」的箴言


这是一个关于名叫“王小乐”的孩子找回笑容的故事,过程充满趣味反转,又有些温暖。不少人看完被其中蕴含的快乐与美好所感染。

这种“快乐”首先来源于故事本身。原本活泼可爱的王小乐,突然有一天不笑了,时常做噩梦被嘲笑,小伙伴们百思不得其解,也营造了短片的一个悬念。后来因为一个喷嚏悬念揭晓——原来是王小乐掉了两颗门牙。

王小乐感觉小伙伴们会嘲笑他,变得更自卑了。随后短片用老师的两句话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埋下了一个伏笔,“预告”了故事的美好结局。

知道原因的小伙伴们并没有嘲笑他,而是在放学后,每个人都戴上了非常可爱又好玩的发光牙套,大家用一个小小的发光牙套,成功让王小乐拥有了快乐。

作为观者,我们既能从故事里那些充满“孩子气”的幽默中感受到真切的快乐,也能在故事暖心的结局里感知到小快乐里蕴含的大美好。

故事之外,那些具象化的生活场景也不断唤醒着人们对于“快乐与美好”的感受。尤其是短片最后天猫用一系列典型的用户场景,还原出不同个体美好生活的瞬间,也刻画出时代坐标之下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消费者肖像。

天猫用一个趣味反转的故事诠释着“小快乐,也有大美好”的品牌深意,“王小乐”成为一个“桥梁”,让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追寻快乐的自己,搭建起用户去感知、去发现身边的快乐与美好的心智共鸣点。


PART.02
一支不做「广告」的广告片

不谈商业谈美好生活


这是一个一切都在强调快的时代。曾有同行跟我说,如果TVC只有在最后三秒出现品牌的logo、产品信息,这无疑是在浪费社交媒体资源和用户的时间。

在看到天猫的这支TVC《王小乐不乐》之前,我深以为然。毕竟作为一支天猫为双11打造的品牌短片,多少都应该会有商业内容的植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猜想中的“卖点”植入到故事结尾也没有出现,短片里没有单刀直入的硬广形式、也没有刻意植入海量品牌来突出购物信息,反而娓娓道来一个大家都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故事。

在007看来,它不像一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片,更像是一篇影像化的美好生活日记。4分半钟的荧幕时光,镜头交错间就为了讲清楚一个王小乐从不快乐到重获快乐的故事。也正是这样一个“纯粹”的故事让短片显得意味深长,可以让人毫不出戏、一气呵成地,静下来思考片刻生活中的美好。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天猫为何会在双11这样的日子用一支不做「广告」的广告片,不谈商业而去谈美好生活?

放到品牌营销的视角去考量,历经十三年的天猫双11,早已在人们心中建立起稳固的品牌认知。在同质化的营销中,天猫需要向消费者传达什么样的价值和理念,成为现阶段更重要课题。

而从整个行业层面来看,如今的电商行业早已从过去单纯的营销信息输出,转向对用户精神层面价值感的关注。在007看来,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之所以制作这样一支不做「广告」的广告片,是因为天猫对自身品牌的理解与思考越来越深入,不仅精准感知到时代的脉搏与情绪,而且真正走进大众群体的心中,希望人们在天猫双11体会的不仅仅是购物所带来的直接的快乐,而是实实在在的找回生活里被忽视甚至遗忘的快乐和美好。

镜头之中我们看到的是王小乐找回快乐的故事;镜头之外则是天猫想要传达的美好生活的真义——小快乐,也有大美好。这或许是新的时代与行业背景下,天猫对于“商业”二字新的理解,不谈商业,不是抛弃商业,而是意在强调让商业回归到反哺大众美好生活的本质上来。


PART.03

一场全民狂欢的节日盛宴

回应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不知不觉间,天猫双11如今已进入到第13个年头。13年来,天猫双11俨然从一个单纯的购物狂欢发展为今天全民欢庆的节日,既撬动了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也承载了亿万消费者表达快乐、传递祝福、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购物”已然不能包含它的全部,它已然根植于社会的情绪之中,成为社会、成为大众生活的一个切面。

“全面脱贫、共同富裕、中国智造、绿色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特征,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美好生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天猫自然要参与其中,链接起亿万消费者与品牌商家共同回应“美好生活”的时代情绪。

正如天猫管理层所说,“天猫不追求做一家大公司,追求做一家好公司。”天猫不仅仅追求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而是要让商家专心做好产品,服务顾客体验,与平台“繁荣共生,美美与共”。借此服务好消费者,为中国10亿消费者打造品质购物和理想生活之城。

为此,天猫始终在做出不懈努力。在业务上持续赋能商家,比如今年6月8日,天猫正式宣布启动老字号拓新计划,表示将在5年内持续投入10亿,从品牌营销、消费者运营、新品研发等方面助力老字号复兴。在商家体验层面,尽可能降低商家在天猫上经营的成本和门槛,并帮助提升商家全域综合经营效率,以及提升商家运营的确定性,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如今,天猫更希望以一个大众生活服务者的角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国籍....各圈层用户之间构建起一种新的价值衔接点,进而塑造出“美好生活共同向往”的品牌共识,以此回应大众期待。

这种品牌主张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天猫不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是一个社会品牌。《王小乐不乐》就像一个触点,让大众体会到天猫双11与美好生活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使广告超出了营销范畴,更有社会价值。007觉得,这不仅是一次品牌认知的升级,更是一次关于品牌原点的探索与追寻。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