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牌小预算如何做用户洞察?创始人必知的5大品牌真相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8-03

置顶关注HBG品牌研究院

最系统的品牌方法论,最专业的品牌精英圈



最近麦青Mandy@HBG院长受邀考察了很多老友企业,也与很多不同行业、不同圈层企业创始人、创始团队围绕各种品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发现虽然每个企业和品牌所处的阶段不同,但无论是新品牌、或是成熟品牌,都无法脱离谈“顾客洞察”或“品牌增长”。


但现实当中,有多少品牌是真正了解自己的顾客、以及竞品的顾客?


受限于传统营销理念的束缚,创始人往往会根据自己个人的购买经验,或者相信广告公司对于顾客的描述性假设,从而对顾客做出“想当然”的判断,进而在实战操盘中陷入误区,例如:


1. 高端顾客只会购买高端品牌、而低端顾客只会购买低端


2. 20%的忠诚顾客贡献80%的品牌销量


3. 争取一个新顾客,不如巩固一个老顾客


...


这些误区的背后,其实源自于企业/品牌内部对于品牌界定“认知”不统一、对顾客“认知”存在误区、过于纠结顾客特征、顾客属性等等。这里截取5个在过去《HBG企业内训课》上关于品牌策略选择、顾客真相等课程精华QA,供各位同仁参考,联系可可(+V:HBG_keke)获取完整版课程视频。


问题1:品牌升级的时候,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触达到我们的目标用户?


麦青Mandy@HBG院长:

我们要知道大渗透品牌增长的核心,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渗透率。无论方式是通过“猛砸钱”、或“巧砸钱”,或是压根不砸钱,总之结果只要能促进渗透率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3种方式进行。


1.重点平台突破,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持各个平台基本曝光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点平台突破。比如许多新兴化妆品品牌都在用小红书、抖音、或者今日头条、B站、快手上进行单点突破。


2. 圈层营销,可以针对圈层进行单点突破,譬如汉服圈、游戏圈、孕妈圈、健身圈等。在每个圈层当中,话语体系不同,所以大渗透的内容方式就要有所区别。


3. 区域营销,区域营销是屡试不爽的策略。同样一笔预算,在区域市场进行集中爆破,比洒下全国市场的效率更高。区域单点突破的原理,依然还是在“大渗透”,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集中力量大渗透。


问题2:小预算大渗透,圈层切入和场景切入。有什么方法论,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用户点?


麦青Mandy@HBG院长:

世间很少有品牌一出生就自带“巨额预算”,每一步增长都是靠实实在在的营销与渠道的两次渗透。首先要知道创造产品的用户洞察,找到用户最care的点,排列用户需求;


其次再开始进行筛选,能先找到谁就搞谁,调整一下对品牌增长的预期,降低预期目标、进而筛选自己的资源,不用为了精准而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问题3:品牌现有的消费人群可能是低端用户,那我们在品牌升级的时候,要照顾什么样的人群,需要顾虑低端人群吗?要找KOC潜质的吗?


麦青Mandy@HBG院长:

KOL和KOC的问题,可以把它作为渠道去找。首先必须要了解一个基本常识规律——顾客是花心的,也是分裂式忠诚的。不存在特别细分的顾客群体,每一个品牌的典型顾客其实都是轻度顾客,而非特别细分的重度顾客。


其次,实战当中即便我们做了细分顾客群体的划分,但是往往顾客不这么认为。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品类当中,不同顾客群体几乎是相似的,同一个集团当中不同品牌的顾客群也是相似的。所以在品牌升级过程中,不要考虑顾客是高端or低端,只要能买我们就可以。


问题4:市场上的风向趋势与品牌本身的风格不同,如何权衡?


麦青Mandy@HBG院长:

首先要区分什么是趋势,什么是风格。这需要数据支撑去看,如果真的能带来ROI转化,那么可以去做测试。但不要为了创意而创意,不该改变的独特性资产,一定不要变。


要定义一些自己品牌不会改变的基本规则,保留自己的独特性资产,外显形式上是可以做一些微创新,或做成小Campaign去测试,但要保留主流资产,切不能一头热随大流。


问题5:轻度顾客和重度顾客,如何去界定和寻找?


麦青Mandy@HBG院长:

传统营销理念认为,20%老顾客贡献了80%销量--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忽悠。现实当中,基于实证数据显示,其实对品牌增长贡献最大的,并非老顾客,而是轻度顾客。


所有品牌都会有很多轻度顾客,虽然这部分人只是偶尔购买品牌的产品,但他们却贡献了很大部分的销量。


这种“轻度顾客买的多,而重度顾客买的少”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均数回归趋势。而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顾客中庸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品牌,同时也能从品牌现有的购买频次分布中精确地预测出来。


现实当中,“花心”才是顾客的天性,其实不存在大量的重度顾客或忠诚顾客。顾客总是同时在购买不同的品牌,即便在某一时期对某一品牌的购买频次略高,显示貌似是这一品牌的“忠诚顾客”,但也会在其他时期,又回归到正常的购买频次,或者购买其他品牌。


所以,不要纠结顾客的购买频次精准不精准,过于精准可能就会错过自己的消费者,得不偿失。


-END-


即加入HBG校友会

0元畅享全年品牌公开课


热门主题分享,围绕品牌的热门话题、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平均每周1次公开课,加入HBG校友会免费参加全年品牌公开课。


更多详情扫码添加可可,发送“入群


HBG商学院 | HBG品牌管理 | HBG基金

校友优先享受企业定制内训

联系可可发【内训】了解详情




微信图片_20210803151934.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