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IP价值赋能,天猫&中国纹样擦出国风火花!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4-06

提到近几年国内热门的历史文创IP,以卖萌出道的故宫博物馆无疑是最成功且最为典型的角色之一。

不难发现,随着《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各类历史文化领域节目的热播,那些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璀璨的中华文明正逐渐亮相于大众视野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IP的出圈,少不了众多品牌的推波助澜,尤其是天猫新文创,更是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赋予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巧妙地把营销玩出新花样。 

一、文化+设计双赋能,天猫新文创&中国纹样C位出道 

在如今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生活、受困于“996福报”、“职场PUA”的痛苦处境,“求锦鲤”、“吸欧气”、“水逆退散”等这类奇奇怪怪的东西成为了成年人在社交平台上转发的日常。 

这种新兴前沿的“文化奇观”,既透露出当代成年人对好兆头、好运气的向往和憧憬,也彰显大众对生活的积极期待,找寻和触摸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基于这一深度用户心理洞察,天猫新文创联合中国纹样研究机构纹藏发布中国纹YOUNG系列,无形中将“中国纹样”进行了一次灵活化、创新化表达。 

在内容上,二者提取「忍冬」、「桂花」、「松」、「柿」等8种寓意着祥瑞的典型纹样进行现代化演绎和设计,并联合anplus、rabbituu、菲诺等五大雨伞品牌推出「一把有纹化的伞」纹样伞系列商品。 

以中国纹样为切入点,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蕴意的雨伞,二者的强强联合旨在传播隐藏在纹样之中鲜为人知的寓意,为年轻人带去「坚强」、「折桂」、「顺遂」等美好祝愿。 

不仅如此,3月30日-3月31日,天猫新文创还在杭州网红地标天目里发起线下互动,希望为年轻群体打造中国纹样的沉浸体验。 

而消费者可以在线下雨伞装置处,选取不同的纹样雨伞进行打卡留念,在传递好兆头的同时,借传统文化元素赋能日常用品,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内涵价值。 

二、以伞为文化载体,打通价值输出核心链路 

从营销层面上说,天猫新文创联合5大品牌共同演绎纹样伞系列,推出“有纹化的伞”系列商品,其实就是搭建起设计与品牌的桥梁,侧面推动伞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隐藏着天猫对营销IP的精细化布局。 

可以注意到,针对单品牌营销,「天猫超级品牌日」毋庸置疑排在首位;针对种草模块,则有「天猫V榜」和「天猫全明星计划」;而「天猫小黑盒」则致力于新品上市领域。 

同理,品牌打造天猫新文创IP,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对细分圈层的沟通和占领,聚焦于传统文化及文创IP,实现圈层用户的有效沟通;而深挖此次品牌营销脉络,其高超之处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新奇表现方式。 

提到“中国纹样”,除了美,还能想到用什么词概括?神秘?对称?抽象?传统文化本身属性上的极强地域性特征及老旧刻板形象,让当下年轻人自然衍生出了一种文化陌生感,“只知其形,不解其意”的现象比比皆是。 

天猫新文创与中国纹样的创意联动,将中国纹样作为伞的文化载体,打通价值输出链中关键的一环,其实就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诠释,进一步促成优质文化的“广而告之”。 

不单如此,借助创新性的营销切入点,品牌顺势进行社交平台上与之相对应的话题造势。 3月30日,天猫秉承“让文化照进理想生活”初衷,以“中国纹样”做切点释出#一把有纹化的伞#话题,带领消费者探寻蕴藏在纹样中的文化魅力。 

而在#一把有纹化的伞#话题内,品牌更是邀请了众多街拍达人、时尚、搞笑KOL组团造势,促成话题涟漪式扩大传播效果,进一步强化话题影响力势能。 


三、深度链接年轻消费群,彰显品牌社会化底蕴 

其实不难发现,天猫新文创让雨伞C位出道,让消费者领略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本质上是深度链接当代年轻人的过程。 

配合此次二者打造的线下雨伞装置,用户可以选取不同的雨伞进行拍照留念,邀请各类Vlog达人参与线下街拍,无形中发扬出的是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无上魅力。 

另一方面,与其说天猫新文创的营销只是单纯的搭建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不如说是品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到社会价值的品牌营销进阶。 

随着90、00后等一代年轻消费者登上社会舞台,大众看中的并不单纯只是产品的功能价值,更多的是产品背后所具有的精神及内涵意义。 

天猫新文创深度结合雨伞行业产业带,将再普通不过的雨伞赋予了祥瑞的含义,跳脱出产品的功能属性,创意地镶上了“文化感”的附加价值,带来给用户更多的文化熏陶。 

然而,将自古以来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装进一把雨伞之中、自然顺畅地给用户带去传统化、中国风的产品,这一品牌与IP共生共荣的方式,对于营销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早在今年春节之际,天猫新文创就曾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发布首款年度趋势色——“给荔红”,用富有力量的红色,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韵味与对2021年的希望。 


这无形中透露出的是天猫新文创在营销上的新信号,即以平台为枢纽,链接文化与品牌,让文化与生活更加融合,让传统更时尚,在满足大众对文化层面的认同与需求的同时,充当起文化传播的助推手,实现“商业性”到“社会性”的品牌进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