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伟大的时代与不平凡的2020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12-28

在2020年进入尾声的时候,前线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批疫苗将在下个月中旬正式接种,被口罩覆盖了十二个月的脸,似乎终于可以有一点轻松舒畅。



下周就是2021了,这几天很多同业同行都开始进行年终盘点,试图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去回忆2020。



我记得每一年都有人感慨“这届文科生真难,幸亏我已经毕业了”,印象中每年都会发生一些让我们认为“可以记入历史书”里的大事,但等真的过完这一年时,我们又觉得这一切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大概三四月份开始,我很多同事聊天时的吐槽就已经是:2020快快过去吧,“由于疫情影响”这六个字我已经快写出抗体了。



值得安慰的是,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写“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九个大字了。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疫情的影响都会继续存在。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在改变我们:大众的生活方式、商业的运转模式以及相关业态的兴衰都被改写。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灾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是《流浪地球》里的一句台词,某种意义上来说,概括了人类每一次面对危机和困难时的走向。

 

但炊烟永远不会熄灭,再让人崩溃的时代都会过去。在2020年的最后几天,我想用一些关键词去总结即将过去的一年。缅怀那些记忆,也致敬那些在过去一年仍然努力向上的我们。




重塑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电商直播超过1000万场,活跃主播超过40万,观看人次超过500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大3.8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64%。

 

我们的生活方式或主动或被动的得到了重塑,电商购物、本地生鲜、在线教育等业态迎来爆发元年。

 

14亿人口,放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隔离是史诗级的任务。但“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产”的口号,我们还是做到了。国家机器并没有因为人群活动的暂停而停止转动,古老的方法加以现代化的科技,产生了更大的效果和产出。

 

这一切的背后,仰仗的不只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共同的文化基因——团结,隐忍。更是已经趋于成熟的中国基建2.0:新基建。

 

所谓“新基建”,就是以移动支付、发达的物流、优秀的冷链、中国的制造和云计算为底层基础,实现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升级。

 

在过去,云课堂、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只是人们对5G时代的畅想,而现在它们已经是很多人日常的一部分。

 

于无声处听惊雷。变革不是发生在喧闹中,而是在某一个惊醒的时刻才发现世界已然天翻地覆。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新基建的根系已慢慢触达。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时代的大拐点上,于上是一个周期的巅峰,于下是另一场变革的起点。

 


连接


新基建的诞生,让我们得以再造出一个繁荣的线上商业文明;新基建计划的发展,让哪怕在街上“无人”的情况下,商业行为也依旧可以正常运转。

 

这是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孕育了众多发达的电商业态,也是对传统商业进行的补充和进化。



所谓基建,本质上是给生活、商业、发展等全方面建立起一架关乎于未来的桥梁,这座基桥的存在,连接起了种种信息和物质的交互。


而新基建的关键要素之一,正是“新连接”。


即,成熟信息交互平台,包括直播平台、线上会议等。



今年春天开始,线上会议逐渐普及,这种创造出了海陆空之外的“第四航路”沟通,让从前不得不以高铁、飞行来换取面对面沟通的我们拥有了新的可能。现在,一场场在线会议的连接,已经成为新的习惯,新的沟通模式。



刚刚发布的《腾讯会议2020年度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每2位武汉市民就有1 人用过腾讯会议,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线下受阻的日子里,我们将会谈搬到了线上。


点击可查看完整版《腾讯会议2020年度报告》


去年12月25日才上线的腾讯会议,在1月份武汉封城后,便第一时间开放了300人会议功能,短短8天时间,他们完成了10万台云主机的扩容,支撑爆发增长的远程协同需求。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做过统计,今年1月至5月期间,由腾讯会议直接节约的社会成本高达714亿。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疫情把他们暂时打散,而新连接又把他们重新上拴到一起。当个体汇聚成群,现代化社会的齿轮得以运转,并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后方为新业态不断注入生机。

 


拼搏


在《腾讯会议2020年度报告》里,提到三座城市,深圳、上海和杭州,它们是过去一年里周末开会的最活跃的城市。人们与时间赛跑,用超努力代替超能力。



深圳:



初冬,毗邻香港,背靠珠江三角洲的盐田港呈现着与季节相反的景象:8月盐田港单月吞吐量超142万标箱,刷新全球单一码头单月集装箱吞吐量新纪录。然而仅一个月,9月盐田港以146万标箱单月吞吐量,再度创造历史。



上海:



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在6天的时间里,有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41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完成首发首展,创造了意向成交额726亿美元。



杭州:



杭州的基因是电商和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过去杭州数字经济已经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在逆风的市场环境下,数字经济依旧拿下了10.5%的增速。



在中国,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也还有很多。我一直说:中国,始终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希望改变命运的人。



当这群有梦想的人、有梦想的城市遇上了新基建、新商业、新连接,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城市的发展路径就开始有了全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发展路径也将不完全与西方相同。


中国城市,改变正在发生。



有幸见证这一切,便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活力


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科技三定律: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品;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如果把这个年龄拉到60岁会发生什么?



数据告诉我们不一样的答案:这一年有60岁+的用户开了超过 1000万场腾讯会议。


但在科技确实能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并且并不难已操作和理解的大前提下,50后和60后并不排斥新科技。


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没有适合的机会。当产品经理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开发软件,会发现他们会非常乐意参与社会生活,与之产生联系。


现在,中国的银发一族有2.55亿,未来这个数字将以每10年1亿的速度上升。每个人都将面对暮年,而不同代际的人对暮年生活的追求也有着不一样想象,但不论哪一种,都值得被认真的对待。




生长


这些都是中国。但中国又不只是这样。



中国是高速的。它有着目前全球范围中最为完整、深入的线上服务体系。不论是以阿里系为代表的新电商体系,还是以微信为代表的新连接体系,都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的高度,而新基建的完成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保证了中国在国际上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中国是包容的。数字化变革率先实现了科技层面的平权,它不仅抹平了山川的距离,而且正在消除年龄带来的鸿沟。从东到西、从孩童到暮年,科技的力量正在普惠到角落里的每一个人。



一切都在暗自流动,一切都在缓慢生长,一切都在等待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绽放。



2020,我们遇到了最坏的开局,但向更远处看,最难的局已经走过,从下周开始,我们会迎来一个比2020简单得多,也美好光明得多的2021。

 

这一年,我们为生活努力过,拼搏过。当汗水被铭记成数字,梦想汇聚成星河,一切付出都没有被辜负。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来看看,你今年开了多少会?

<end>

编辑:文昭关

总编:沈帅波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看看你今年开了多少会?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