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真香梗、打工人梗…品牌玩梗最为“致命”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11-23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品牌想要高效触达用户就要让自身更有意思,不管是用创意增加吸引力,还是借“梗”贴近流行文化,越来越多品牌抓住年轻人的好奇心和喜欢玩梗的心理,扎堆玩起了梗营销。

比如腾讯请来真鹅上演“鹅场”动态,双十一流行的“尾款人”,众多茶饮品牌蹭热度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有令人乐此不疲的谐音梗……

玩梗逐渐成为备受网友欢迎的品牌营销手段,“官方玩梗最为致命”甚至也成了拉近品牌与受众之间距离的一个梗。不过网络流行语更新太快,品牌想找到合适的梗并不容易,过度玩梗也难免有翻车的风险。

01
“梗”是年轻人的
流行符号和沟通神器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偏爱娱乐化、趣味化的内容,也是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梗”是属于年轻人的网络语言,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最早的“囧”、“雷人”到“蓝瘦香菇”、“真香”,以及“明学”、“打工人”等,玩梗的都是活跃于互联网的年轻人,他们是最有网络话语权的群体,也是品牌争夺的目标受众

年轻人喜欢造梗和玩梗,因为梗自带笑点和槽点,利于释放情绪、缓解压力,而且梗通常出自某个网络社区或圈层,玩梗不仅能建立年轻群体的流行语境,也能快速找到共鸣者,完成身份认同

梗是年轻人的流行符号,它往往代表着当下流行的热点事件或现象,梗的背后蕴藏着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情感和态度,梗也是让品牌真正融入年轻圈层的沟通神器,想赢得年轻人的支持和认可,必须洞察他们的兴趣和喜好。

有趣的品牌梗,就是广泛流通的社交货币。品牌梗能承载接地气的品牌文化,具有可延展性与可复制性的特点,为品牌塑造鲜活生动的形象,促进品牌与用户沟通互动。

近年来,品牌越发热衷玩梗,有流量的梗足以为品牌创造可观的声量,也能将品牌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和用户更好地玩在一块。玩梗让品牌概念具象化,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

02
品牌玩梗套路多 
形成特色标签和情感共鸣

如今品牌玩梗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借梗造势博取消费者注意的,也有主动造梗打造品牌人设的,品牌每一次的梗营销几乎都能掀起热议,足以证明年轻群体对品牌玩梗的好感。

梗营销可以帮助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形成品牌的特色标签,一旦消费者接受了这个设定,每当品牌再次出现,消费者都会自然地联想到品牌梗。

像Kindle官方盖章“泡面梗”,拓展产品功能价值,把消费者对梗的记忆点转化为对产品的记忆点,让网友无意中调侃的“盖Kindle,面更香”成为广泛流传的品牌梗,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扎根,留下独特的品牌标签。

这次玩梗也成功给Kindle树立了亲民的形象,不仅登上热搜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还让老用户对品牌有更立体而丰富的感知。

还有Vans推出王安石诗词联名款,就是将当时刷屏的历史名人英文名谐音梗运用到品牌名称上,强化消费者对品牌敢想会玩的认知,把流行梗变成品牌梗,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品牌玩梗既能让自身更有话题性和趣味性,也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人设,促进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比如观众调侃《说唱新世代》没钱买热搜,聚划算作为冠名商,就玩梗砸钱买热搜,让节目观众好感倍增,且塑造了大方有钱的金主爸爸人设。

追热点也是常见的玩梗方式,杨国福麻辣烫主动邀请张亮成为代言人、M豆趁着热度官宣和绿豆撞脸的宁静为品牌大使、腾讯在b站发图表示手里的老干妈突然不香了等等,紧跟热点玩梗顺利调动网友情绪。

品牌做法恰好回应了网友期待,激发广泛的情感共鸣,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更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还能更轻易的获得社交媒体和用户的自发传播。

03
别让玩梗变“玩火” 注意时效和尺度

大部分品牌冲着玩梗带来的巨大传播价值而去,但是玩梗也要适度,不是任何梗都能运用在品牌营销中,消费者也不是什么梗都能接受,强行玩梗导致翻车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不想让玩梗变成“玩火”,就要注意梗的时效和尺度,梗营销并没有标准模式,但是品牌玩梗的注意事项却是共通的。

1.注重梗的时效性

梗的流行是有时效性的,这也是品牌习惯借势热梗的原因,在流量高峰时期玩梗,体现出品牌对热点的敏感度,同时也迅速抢占用户注意,错过最佳时机就无法制造这样的效果。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像王境泽的“真香”梗至今仍被网友使用,淘宝特价版宣传1元更香节时,以此玩梗也没有招来反感,反而唤醒消费者对梗的记忆,为品牌带来期待的曝光热度。

2.玩梗需要把握尺度

玩梗往往带着调侃、戏谑的意味,品牌可以自嘲来放低姿态博得用户好感,却不能过度玩梗嘲讽消费者,这将挑起争议甚至陷入负面风波,像前段时间大火的“打工人”梗,宝马蹭热点用错方式,遭到网友抨击。

品牌玩梗不是自嗨,要照顾受众感受,把握尺度,消费者觉得自己被品牌尊重才会理解品牌,否则只是弄巧成拙,反而损害品牌口碑。

3.发掘UGC内容,转化成品牌资产

用户才是造梗、玩梗的主力,品牌单方面玩梗不如调动广大用户一起玩梗,发掘UGC内容利于梗营销更加贴近用户,也刺激用户的参与热情,形成玩梗到造梗再到玩梗的持久循环。

品牌也可以把合适的梗转化成品牌资产,将一时的热度变成长久的关注,打造可持续的品牌标签,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后,有的品牌借机推出促销活动,香飘飘则结合这个梗创作了一首同名广告曲,延续梗的生命力。

所以,梗营销的优势令人青睐,但是品牌玩梗也要谨慎适度,玩得好是锦上添花,玩不好就是适得其反,品牌需要加以重视且趁机借势,有梗不玩或没有梗的品牌,将很难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