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马岩松穿越四合院幼儿园,许你“上房揭瓦”的自由

举报 2020-11-29

来源: 薄雾馆time

儿时在“上房揭瓦”中收获许多快乐的马岩松,此时把守护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当成了自己建筑设计的心愿之一。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正是对此番愿望的一种回应。

如火星表面般起伏蜿蜒的幼儿园屋顶跑道,拥抱环绕着历史悠远的三进四合院,此方案一出,便因超越新与旧融合的想象,而成为话题。如今,幼儿园经四年打磨终于建成使用,落位东五环外朝阳区双桥街西巷6号,占地9275平方米,预备好欢迎390位1岁半至6岁学童。

每次聊起幼儿园时,我们都能感受到马岩松的轻松和欢乐——这个打心眼儿里热爱北京、钟情屋顶、沉迷历史文化的北京男孩,再一次以建筑设计的方式,把原本属于小时候、如今却渐行渐远的记忆,归还给了孩子。

然而,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再利用,一直是个容易引发争论的敏感地带。做过无数大项目的马岩松坦言:挑战是一直存在的。

幼儿园自从方案阶段,就受到多方关注,一些说辞是屋面跑道破坏了四合院风貌。

但马岩松本人及MAD创作团队甚至项目甲方并不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保留有价值的院落,拆掉周边的仿古建筑,利用自由场地还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从新的视角近距离观察传统建筑,才是一个真实而不虚伪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为什么,薄雾馆time一直盼望着,走进这个特立独行的古今穿越版幼儿园。看到孩子们欢乐奔跑的身影——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座幼儿园里,怎能不说是个建筑设计的小奇迹?


一、穿越四合院幼儿园,卸下成人式的虚伪

一座三进四合院,一片漂浮的斑斓屋顶,一次对童年记忆的追溯与再现,MAD建筑事务所将文物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同时,让幼儿园和周边已建成的现代建筑进行了连接,多层城市历史和谐并存的场景,承托着孩子们的童真。

穿梭在漂浮的红色屋顶,或者畅游在教学空间、图书馆、小剧场、室内运动场,孩子们在这里上天入地,遇见“火星”、四合院、老树、天空。

以建筑师的身份,马岩松打破了传统幼儿园的“分班制”,流动的空间回应着小朋友们天生对自由的向往。教育模式与空间模式的相互成全,也诠释着一个父亲对后代、对未来的希冀。

尽管每每碰及老旧建筑、文物,总会面临一些困境,但新与旧的共融共生对于马岩松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说起幼儿园时,马岩松依然提到了最爱之一,胡同泡泡。

同样深潜在北京的胡同里,同样与老旧四合院相依,无论是幼儿园还是胡同泡泡,建筑本身对于周边环境的反射,适宜的尺度比例,“消失”的状态,都让“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对历史发生回应。

“新的建造需要知道自己和历史不一样,不然它会没有自己,那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不尊重。”

一向反感排斥“假古董”,马岩松自然也不希望成长于此的孩子们,从小被“假相”包围。

在潜移默化中,用设计语言告诉小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剔除说教式的文化灌输,摒弃浅表的元素符号,才有思考的可能;把时空拉开,才有未来。


二、越洋盘问马岩松: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2020年的疫情,让我们许久未与马岩松见面。秋日时透过屏幕的问候与分享,却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变得生疏。围绕着幼儿园项目,我们从建筑聊到了爱,从疫情聊到了城市,从上房聊到了自由。

以下,我们用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此时的马岩松,及其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


1、新

马岩松告诉我们,将新老建筑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是幼儿园项目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流线布局为空间增添了不同的密度和尺度。“无边界”的学习空间,无处不在的阅读环境和以探索式“玩”中学为核心的课程,除了丰富了孩童间的互动交流,也让教和学得以在最优化的氛围中开展。

预料之中的是,一些专家学者对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看法,也的确让项目的推进遇到了些困难和阻碍。

“在过去,文物的保护和利用都比较少,保护的办法基本就是将文物隔绝起来。”马岩松说,“这一次很重要的变化就是需要保护和利用一起进行。”

生于胡同长在北京的马岩松,一直对四合院有着特别的情结。

从西单到王府井,眼看着儿时生活过的院落被推平,新的仿古四合院在周边盖起,马岩松说:“拆了真的四合院,后期再建造新的院子,以表达对老城思念这件事儿,好像挺滑稽的。我是对假古董特别反感。人们应该清晰的知道,什么才是历史留下来的。

正因如此,在幼儿园的设计中,第一步便是将原址四合院周边一圈的仿古建筑拆掉。取而代之新建一处将四合院“捧在手心”、与四合院相望、连通的空间。新建空间以低矮平缓的姿态展开,环绕着四合院。

围绕着幼儿园原址上的几棵老树,MAD设计了三处庭院。

庭院内的滑梯、楼梯,让一二层得以连通。庭院与四合院的院落空间呼应,为教学空间提供了户外的延展和采光通风。“院落里有自然,有天地,有人的生活,这些共同连成了建筑的核心。”

“其实新老建筑的联结是更利于去修缮和保护老旧建筑的,因为会有更多人去维护和利用它。”马岩松说。


2、爱建筑

阳光通过整墙落地玻璃射进室内,人们也可在此近观室外的古四合院。

新旧建筑间跨时空的线性历史在这里变得立体。

“我回想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和后来看到的幼儿园,都在想孩子们最心心念念的是什么。”马岩松说,“我想是自由与大爱。幼儿园不一定要在硬件上有多大的给予性,但必须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由与爱——它们让孩子们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

对于爱的理解和表达,马岩松更将其置于城市之中。作为《IDEAT理想家》的客座主编,11月,马岩松围绕一个主题与数位建筑师展开了分享——中国城市有爱吗?

疫情过后,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改变,城市与爱,在此时更显得别有意义。“现代文明的发生地是在城市,人对技术、科学、艺术的掌握能力和成就,也是在城市产生的。”马岩松表示,自己从三个层次理解人文城市:

(1)一个城市是不是照顾了弱者,人们生活在其中是否平等

比如盲道、卫生间等基础建设是否完备,对于小孩、老人的需求是否真正关注并满足。


(2)一个城市是不是美

在过去,很多人理解的美都是一种说教式的、宣传式的,但美应该是能够被感知的。

美,应该是让人发掘自己是有感知能力的。


(3)一个城市能不能具有精神性

比如像老北京,它有自己的一种诗情画意和广阔的天地。

世界观指导着城市的设计,在这种城市里也有属于它自己的人文的东西,比如山水、自然、院落、胡同,人在其中能够感知舒适。精神层次让城市之间能够区分开,让一个城市不同于另一个城市,让城市里的人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聚焦到有爱的设计,对于马岩松来说,建筑已经成为自己表达爱的一种工具,向历史,向未来;向城市,向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4、疫情城市

2020年,疫情注定是全世界都绕不开的一项课题。

当人们长时间躲在房子里,或是渴求一片开放的户外空间,建筑师该思考些什么?

“疫情问题是这个时代城市综合问题的一种突显。”在马岩松看来,疫情是一场城市病。而问题的根源仍然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傲慢无礼。

过去很多年中,建筑师们也都在提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马岩松说:“但很多人还是会把自然当成一种资源,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放在城市和建筑领域,更多的设计还是人对自我价值的突显,设计师希望建筑能够成为一个纪念碑、作为一种力量呈现。反映在建造过程中,人对自然的敬畏、学习、理解、认知,一定是缺少的。

疫情之后怎样看待自然,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马岩松也表示:“我觉得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和建筑。”

人们生活在城市中,能够聚集在一起交流、共享,这种最基本的诉求,仍然是最重要的内容。马岩松解释到,人的精神寄托、想象力,以及在城市文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才是城市最核心的部分。

“我觉得做一个比喻吧。一些人把疫情下的城市看作了一个设施不健全的卫生所,当它要面临很严重的传染病的时候,可能很难应付。这个时候大家开始讨论,这个卫生所怎么能改进一下?”马岩松解释说明,“但城市不是卫生所,即使它变成了一个很高级的传染病医院,大家也不希望长久的生活在一个医院里面。”

原本的城市空间存在很多问题,分隔、割裂。在疫情之前,设计师建筑师们一直在探讨的是怎样实现共融、共享,现在突然来了一场疫情,事实上是挑战了一下这个话题。

这也让马岩松联想到未来城市和建筑该怎么设计。“疫情之前,我们想的更多是打破传统建筑明确的功能分区,鼓励大家在公共空间见面。”马岩松分享道:“因为疫情,隔离、保持距离、开放的空间,在如今成为了很重要的事儿。疫情让自由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


5、梦境真实

在此次与马岩松通话前,我们也收到了最新消息,日本a+u杂志首本中国建筑师专辑发行:MAD建筑事务所专辑《梦境》。收录了MAD建筑事务所17个重要建筑作品及5个艺术作品,另附多篇学术论文。

以建筑为工具探索世界,当梦境与现实出现在马岩松的设计里,又该如何理解?

马岩松以乐成四合院幼儿园项目为例,给出了一种答案。

在幼儿园的漂浮屋顶上,能够看到周围的老建筑。

“你很清楚自己是在另外一个时空,去回看历史。”马岩松解释到,“当然,你也可以进入历史。出来之后,人们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整个项目的全貌,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所谓的真实吧。”

幼儿园里也有梦境,红色的漂浮屋顶与老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屋顶完全不同。

“因为我觉得这个屋顶其实是一个新的地面,又是一个天空,它是那种充满想象力的地方。在我的感觉里,它应该是与真实的灰色老屋顶保持距离的新的时空。像火星,红色,微微的起伏,让人身处其中却感觉太不像在这个地方了。

马岩松表示,“当大家从新的屋顶看历史的时候,完全会是一个不同的角度。这与尊重一个真实的过去是同时存在的。”


6、自由边界

专注于设计本身,也希望将自己所看观察到的、思考到的东西,与更多人分享。

马岩松说自己小时候总能听到大家说到“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后来我总是跟别人说起这个事情,我就想,我为什么一定要上房?”

后来学了建筑,马岩松体会到,上房其实是要跨越边界。“这个院子是一个边界,小孩要跨越它,是要找一个自由。”

“现在的小孩好像更多是被教育驯化了,我希望他们能够自由、自由、自由。可是我觉得好多时候又缺少了真实。”

而边界也是自由得以释放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自然、对历史的理解,带给新的场所一种包容性,塑造社区的独特共识和价值。MAD建筑事务所重新定义了新老建筑的边界问题,以开放的姿态,让新老有序并存。


7、甲方理想

设计师的情感是可以具有穿透力的。

纵使有许多人说建筑师距离大众太遥远,但也总有人能够冲破“甲方”对自己的包围圈,与更广泛的使用者建立最好的连接。

作为幼儿园项目的合作伙伴,马岩松对于业主乐成集团的评价是开放、包容。“他们很支持这种新老建筑的整体利用方式,也接受这种革新的教育模式。”

当众多建筑师仍然纠结于和甲方的“微妙”关系时,马岩松的心态是平和且乐观的。

“一个建筑项目中的任何几方,存在矛盾或者共同诉求,都是正常的。”马岩松认为,建筑师需要知道的是,该如何看待历史、怎样理解人,以及项目想要在社会层面、城市空间有一个什么样的革新,建筑师可能是唯一一个需要对这些事都负责的角色。

“我不觉得一个业主要用多少钱、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跟建筑师的社会理想一定是冲突的。”马岩松说,“除非是业主也有社会理想,而这个理想与建筑师的理想就是反着的,那样的话可能确实没有办法有共同的话语。”

“他们都会有文化和精神的诉求”,这是马岩松对自己甲方的总结。

而自己也是因为与合作伙伴拥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目标,所以能够走在一起。“在一个共同理想下,大家都知道各自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就会互相体谅。如果你希望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你就要接受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我觉得建筑师这个身份不应该太服从于现实功利主义。”

从年少时希望用海外作品证明自己,到现在把每一次建筑创造都当做文化之旅,马岩松自我评价“是一个温和的人”。

如今已经是海内外项目全面开花,此刻的他更看重自己能用善意的方式,带给别人什么,“这才是最能实现自我价值,收获满足感的事情。”

胡同、四合院、北京城,对于建筑改造以及城市更新来说,这些字眼似乎天生带着敏感词的属性。新与旧、真与假、拆与盖,喋喋不休的争论之间,总有人愿意勇敢做自己。

坚持背后绝非贸然前行,心中有爱,惦念着这里的人、事、物,自然会在每一笔设计里,贯通对过去和未来的尊重。


撰文:Enilia May
采访:Enilia May
摄影:存在建筑, Hufton+Crow
田方方, Iwan Baan, 肖莹
视觉:May Andrew
资料提供:MAD建筑事务所
校对:Bobo Andrew监制:Enilia Roy
创意鸣谢:Xuanang Tian


作者公众号: 薄雾馆time(ID:BOWUtime)
1605842728306734.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