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到底卖什么才赚钱?

原创 收藏1 评论
举报 2020-11-16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此文只想围绕三个问题:

1、商业地产到底卖的是什么?

2、商业地产怎么赚钱?

3、商业地产怎么才能长期钱?


        上周去深圳出差时与朋友约见,约见地点是闹市中的一个商业中心,所见全都是餐饮。吃完饭后,我们想逛会儿当消消食,转了好几圈却无处可去,商业中心的每一处空间都象玩俄罗斯方块一样,塞进了大大小小的餐饮店,似乎不能放过任何一处闲置空间,不能放过任何人想吃点喝点的机会,但却没有任何可以落脚、喘息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各式的油烟和餐食的味道,让我想起“铜臭味”三个字。

        那一刻,我只想离开这个地方。

      我们都知道,只有停留才可能消费,而这么浅显的道理,却不能被认知。


         从十多年前做广告到现在做商业创新都会接触到商业地产项目,这么多年过去了,商业地产似乎一直活在历史里不愿醒来,根源上还是住宅地产的衍生品,仍改变不了做住宅地产的思维,依然是围绕着租售空间来赚钱,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租铺还是认为交易就是一次性买卖,铺租出去就万事大吉。

      无论是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这种必然性的变化,还是类似疫情这种偶然性的黑天鹅事件,都让商业地产越来越举步为艰。(此处为了不让大家太心塞,就不放那些负面的数据了)


       一旦实体商业地产消费客流少,商户赚不到钱,铺租不出去,就会导致收益降低,而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收益覆盖不了土地成本、建造成本、运营成本,便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时候,地产商脑子里只有“招商”两个字,越来越急功近利,到处捞人,这种被动的状态如何改变?

      

        我们是否可以花点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就象人生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也来追根溯源,去找寻商业地产的本质。

地产的社区属性

         地产生长于土地,土地承载的是城市与乡村,而城乡的最小单元是“社区”。社区大多由园区、街区、居住区所组成,对应地产来说就是办公楼、街区商业、住宅地产,面对的人群为企业、商户、居民。可见地产生来是有社区属性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知名地产商进行“城市服务商”/“社区服务商”转型的原因。

        地产之于城市生态中的角色就是为周边居民、企业提供生活、工作配套服务的,地产只有回到自己的生态角色,思考所在社区对于所在城市/乡村的功能定位、所在社区居民和企业的规模数量和特点、所在社区的历史文化、所在社区居民和企业的工作生活动线及需求,再针对性的提供社区服务,才能基于服务获得服务回报。


       之于商业地产,更是具有社区服务属性,且不同于住宅地产的服务结构,商业地产需要联合商户一起服务居民和企业。所以如果只是一味的看什么商好招就招什么商,很容易出现不适配、非刚需的问题。

我们继续将焦距放大到商业地产之于社区的角色,不妨可以用“社区客厅”来定位。

        社区居民、企业员工走出家和办公室进入商业地产的空间,这一公共空间就象是社区客厅,人们在此消费、社交,甚至是学习,所以商业地产是需要提供便利情感两类服务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商业地产是一个重内容运营的地产形态原因。

        商业地产无法单靠自己来提供这些内容,只能招揽商户来提供,而商户的筛选、商户的服务过程和效果都成为商业地产需要把控的点,因为只有服务被买单才可能获得持续的收益,所以如何针对居民和企业“投其所好”就成为商业地产与商户共同的课题。

这听起来是一件特别繁重的事情,怎样才能降低商业地产的运营成本和市场测试成本呢?


商业地产的共创运营


       商业地产需要面对多元的对象,包括政府、商户、企业、居民,甚至还有游客,如果分头服务会让商业地产累到喘不过气来,而且互相之间还会有利益冲突,难以平衡。

        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些多元的对象联合起来,形成“生活共同体。大家都居住在这个社区,建设“美好社区”是大家共同的愿景,只有将社区建设以“共识、共建、共创”的方式来进行才是最轻、最可持续的运营方式,也才可能建成“美好社区”。



     商业地产便成为“美好社区”的公共空间运营平台,提供空间给到商户和居民,让大家在这个空间平台交互:联合商户形成商户联盟,共识“社区服务”意识,共同看见社区居民和企业的需求,继而资源共享,整体输出给居民与企业;联合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社区建设;联合居民社群,为所在社区提供互动内容、输出社区故事,形成社区品牌。配合政府进行自下而上的党建及社区治理,让人人服务人人,共建共治。

      基于以上内容运营形成共创运营的模式和产品,再复制至其它社区,便是商业地产最好的扩展路径。

        以上便是我对商业地产的思考,也回应了开篇时提出的三个问题:

1、商业地产卖的是建造社区公共空间,针对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

2、商业地产赚的是提供社区服务的钱;

3、商业地产只有形成人人服务人人的共创运营模式,才能赚到长期的钱。

      愿更多商业地产商能回到生态中的角色,成为社区服务商,真正实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

      想探讨更多商业地产的话题,可关注公众号“梅子说商业创新”。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