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的数据,怎么摇身变为内容营销的好牌?

举报 2017-02-24

前几天,大众点评发布了《2017大众点评必吃榜》,评选出“全国必吃50榜单”、“城市必吃榜”及“品牌餐厅势力榜”。根据大众点评综合事业群总裁张川透露,这份榜单的评选规则是:“不设任何评委,全部基于6亿用户的2亿余条真实评价得来;口味是唯一评选标准;本地用户评价占比超过70%。”

枯燥的数据,怎么摇身变为内容营销的好牌?

对于民以食为天的吃货中国人,这份榜单上线后引起了吃货网友们的关注,对此榜单的反馈也是褒贬不一。

有网友吐槽榜单水分太多,不管是北上广国际化大都市,还是成都、天津美食胜地, 榜单上日料和西餐的身影不要太多,泱泱大中华美食竟然要靠舶来品撑场面,活脱脱的营销榜。而另一部分网友表示,该榜单确实有一定靠谱性,大众点评大数据依据 一套算法而完成的榜单,可以作为旅游中的辅助参考。

在大数据作假时代,就像知乎网友说的“大概除了封神榜琅琊榜高考落榜,其他大部分的都是营销榜”。将数据作为营销内容,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优势:有说服力、客观性和专业性,但是玩不好也容易弄巧成拙。想起了几个在我印象里比较深刻的数据内容营销案例。


1、我和微信的故事

2016年年初,微信推出《我和微信的故事》H5,回顾了每个注册用户与微信的故事——“哪一年注册,第一个好友是谁,收获了多少点赞”,用户纷纷截屏回忆过去的微信时光,继而刷爆了朋友圈。

《我和微信的故事》

枯燥的数据,怎么摇身变为内容营销的好牌?

案例详情:http://www.digitaling.com/projects/20080.html

而早在之前就有支付宝十年账单、饿了么八年账、知乎单…类似于此的数据内容营销每年年底都会在朋友圈刷一波,带来有效的品牌曝光。为什么这样的数据内容营销屡试不爽呢?

  • 帮用户记录行为:任凭人们记忆再好,也没有直观数据对往事总结来的客观和印象深刻:“支付宝一年消费了多少钱,一年来点的外卖最多是哪一家,微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谁”……这些数据你不知道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当产品数据直观告诉你,会有种被理解和重视的惊喜体验。

  • 满足用户的社交分享欲望:当朋友圈都在晒自己的数据总结账单时,一个新的热点话题产生了,数据不一样的,或者有值得晒的地方,用户肯定会分享出来,比如支付宝年消费千万的土豪,还不趁机满足下虚荣心。


2、滴滴加班排行榜

如果说“大众点评必吃榜”因为商业属性比较强烈并且数据结果失实而收到一些负面声音,那么滴滴加班排行榜就是一个喜闻乐道的数据内容盘点榜单了。

16年年底滴滴出行连续推出了2016年各大加班公司的数据,包括金融、互联网、营销三个本身就具有话题性的三个行业。而广告公司加班排行榜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强烈围观。所以面对公司海量的数据,选准一个具有话题性的角度进行盘点总结,是触达消费者至关重要的一步。

可以看到虽然在围观群众中,也有不少人吐槽榜单数据不准确的,但是这份榜单本身不是商业榜单,所以其娱乐性所带来的话题传播效应已经完成了其营销目的,强化了用户加班打车就打滴滴的使用印象。

滴滴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

枯燥的数据,怎么摇身变为内容营销的好牌?
http://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3011.html


大数据主旋律时代,数据的价值不可估量。“腾讯每日新增加200-300TB的数据,淘宝每日订单超过1000万,阿里巴巴已经积累的数据量超过100个PB。”海量数据除了运用到大数据精准营销(其实现在也没有谁能说明白效果到底如何),以及打造出类似于百度指数、新浪热搜榜、新榜等数据型工具产品外,怎样将数据作为内容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也是值得探讨的小话题。你印象中还有哪些比较有趣的案例呢?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