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举报 2020-07-24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 莎士比亚


莎翁的这句话用在今年再恰当不过。

时逢7月,又是一年高考毕业季。今年因为疫情,不少学生都没能如愿穿上学士服在校园里拍毕业照。甚至有学生感叹:这是一个没有毕业照的毕业季。我从未想过我的18岁会这样的方式开始,像夏日的梅雨季,来得意外又仓促,调皮又慌张。


18岁,到底是什么样?

正如近日,青年导演为宝格丽拍摄的成人礼系列微电影里说的那样:“18岁,我一直以为这一天还很遥远,从来没想过它会突然到来。”在18+的花季少年眼里,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也是他们初入社会的“成人礼”。夹杂着临考的紧张、对未来的期待,18岁的学子们需要一场仪式感,暂时把将要面对社会的焦虑放一放,只用心考虑当下。

3支短片风格各异,它分别从爱情、独立以及勇敢这三个层面出发,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故事。我仿佛被拉进那令人恍惚的旧时光,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兴奋、无措、矛盾又惴惴不安”的感觉。

18岁,去爱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视频文案

我出生在2002年

4岁
第一次看到了日全食
7岁
学会了系红领巾 但掉了两颗门牙
12岁
因为近视 背过了整张医务室的视力表
13 14 15 16 17 
18...18岁 我一直以为这一天还很遥远
从来没想过 它会突然到来
我甚至来不及想 当这一天到来时 我应该做点什么呢
也许…也许…也许…
也许 也许我应该先试着谈一场恋爱


18岁就快到了,女孩一页页翻阅着照片,从4岁一直到17岁。带着对18岁的期盼,她希望能谈一场心仪的恋爱。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短片用了非常简洁的呈现手法交待时间的变化,展现成长的轨迹。就像散落在时光里漫步,我们跟随主人公一同经历了成长的变化,也感受着青春少女的情感悸动。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中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青春时期的爱恋,是偶然的四目相对、是心底泛起的涟漪、是一个微笑就能引起阵阵悸动。18岁,在斑马线上遇见心仪的人,即使是虚幻的不经意的缘分,一见钟情的美好情愫,也让人对未来满怀期待。 

朦胧的感知、夹杂若隐若现的青春迷思,长镜头的运用让我们积蓄起了更饱满的情绪。“4个也许”把青春时对爱情的懵懂、期待、幻想,表达地恰到好处。

  

18岁,去独立

视频文案

倒数第九天
一场雨 把我拦在了家里 学着独处
倒数第七天 
放晴 带着地图游走在这个城市
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认识它
倒数第五天
去看一场标记已久的展览 
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倒数第三天
在街角的餐厅打量行人 
听着陌生的方言 一个人吃饭
倒数第二天
感觉自己像一条鱼
逐渐适应了水温和环境 越发自在
这一天
是我的十八岁生日 
一切如常 却又崭新
我想
成年后的第一个课题 
是学会怎样独自生活


18岁,站在青年与成人的分界点,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与挑战,主人公开始为自己的生活买单。开始学着独处,思考孤独与喧嚣的关系。她游走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征服生活的野心,试图以无限的想象力填充满有限的生活,丈量着自己和世界的距离。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车水马龙的街道,在空间维度上让人产生了内在关联的不同意向的叠加:世界的喧嚣与复杂,与主人公内心的单纯形成强烈反差,增添了思考的空间。 城市作为美学意向,不仅承载了文化精神,更作为故事设定的整体背景给予了短片更多元及微妙的内核展现。沪上的海派风情、江南的绵绵细雨……既增强了故事环境的真实性,也赋予了短片独一无二的文化个性。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更有意思的是鱼缸里的金鱼,给短片增添了一抹审美隐喻:村上春树曾说过“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成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白自洽,学会与自己相处。 

短片以高级的冷色调讲述成年的故事,以及女孩由青涩到成熟转变的微妙心理情绪,在感知世界的同时给予了更耐人寻味的后劲。


18岁,去打破定义

视频文案

我是你期待的那种女孩吗?
长发 温柔 容易害羞
我甚至不知道这些对女孩的定义 是从哪里来的
但我更希望你好奇的是
我勇敢吗
坚强吗
有勇气挑战一切吗
许多人告诉过我
你应该放轻松 
做一些你更擅长的事情
不要总试着挑战这个世界
因为你是个女孩

但我不想成为别人口中的女孩
我只想成为被自己定义的女孩


留短发、玩滑板,哪一种都不是长辈定义中温柔乖顺的女孩,但短片里的女生还是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标签、符号、人设,千人千面的时代,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打破固有思维。诚然,社会有它的主流审美,但主流下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短片以自我突破的形象展示,以18岁为突破点,诠释女生对自己当下生活及未来选择的掌控。鼓励女生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做自己。

该系列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人物内心反问的独特视角开篇,以别致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了3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在青春时期的内心独白、困扰。而后又进行了自我解答,诠释青春肆意绽放的美好。近景、远景的切换,长镜头的留白,呈现出间距强烈即视感和电影美学的画面,展现了强烈的带有个人色彩的小清新风格。乍看之下让人恍神,不太相信这是宝格丽的作品。

作为奢侈品品牌,不再标榜自我价值,而是邀请麦子拍摄了小清新风格系列短片,极少的品牌露出,对标年轻群体,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宝格丽吗? 


宝格丽 + 麦子 + 18岁 = ?

在我的印象里,麦子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文艺范儿导演。作为青年导演,麦子参演过网剧《寂寞芳心》,出演过孟京辉的话剧《恋爱中的犀牛》,执导过入围戛纳的短片《探戈》,因与窦靖童合作《幻乐之城》而被大众熟知。

或许是因为从小学舞蹈,而后独自前往法国攻读导演系的经历,让她散发出“清冷、恬淡”的气质。而她本人也曾在 “青年女电影人创作分享会” 上坦言,自己不是大众看到的那样,也不希望人们仅仅用“文艺”这个词标识她 ——

你的作品跟性别无关,我们都是在同一个世界,接受的信息量是一样的。


和18岁一样,不被定义。在这组成人礼系列短片里,也不见丝毫柔弱的气息,反而呈现出向内探寻的张力,给品牌增添了一抹“独立”、“自我”的人格色彩。

除了一贯的对标女性群体,这一次宝格丽将年龄层进一步放低,把广告的投放时间安排在高考后,这又是为什么?

要知道,视频中露出的产品 —— Divas’ Dream系列价值$1910(13358.54人民币)。虽然这款系列是宝格丽旗下的入门级系列,可是作为奢侈品行业,将目标瞄准还未踏入社会的18岁人群,本身就容易引起有关价值观的争议。 

且不说18岁要不要买宝格丽,18岁买得起宝格丽吗?别说,还真买得起!

据罗德传播×精确市场研究中心发布《2020中国奢华品报告》中指出:“奢侈品消费趋于年轻化,且消费观念愈加成熟”。而这,就是宝格丽将目标人群下探至18岁的有利依据。

首次购买奢侈品的两地消费者均呈现越来越年轻的态势,21岁至25岁的Z世代第一次购买奢侈品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比千禧一代早2~3年。同时,香港消费者比中国内地消费者更早购买奢侈品,9%的受访者未及18岁便拥有了人生第一件奢侈品。

在提到购买奢侈品的原因时,两地消费者均将“提升生活品质”放在了第一位。这也是自2009年《中国奢华品报告》调研启动以来,中国内地消费者首次将“提升生活品质”放在了第一位。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今年年初,宝格丽就请来品牌代言人吴亦凡与木村光希佩戴自家珠宝与腕表,拍摄嘉人封面,不难看出其布局年轻人市场的决心。而同为奢侈品牌的Tiffany也邀请了易烊千玺作为代言人,也可见得奢侈品牌们对于中国的年轻人市场的野心昭昭。

宝格丽的18岁系列微电影,虽然买不起但是很好看

确实,疫情给奢侈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类似“奢侈品向流量低头”的语言层出不穷。相比选用流量明星增加带货力,借助时尚达人扩大知名度,深谙奢侈品品牌构建之道的宝格丽利用小清新系列的广告触达18岁人群,以“致敬成人礼”这一带有青春仪式感的话题为落点唤起青少年对未来的畅想,轻巧地避开了价值观问题,也激起了成年人对自己18岁的回顾。既拓宽了用户年龄层,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表达,同时也打下了宝格丽年轻化的认知,维持住了品牌调性,成功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成长、陪伴”的美好印象。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