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唯粉大战同人圈品牌遭殃,全渠道营销谁敢说准备好了?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3-06

事件回顾:肖战粉丝因不满同人圈流传的肖战相关内容发起攻击。导致后者圈层最重要的基地网站被封。同人粉随后展开反扑,不仅豆瓣其作品分数沦陷,所有其代言的品牌都被实名骚扰。

手段包括:社交媒体留言抵制;电商客服对话抵制;号召亲友开发票试图扰乱企业正常秩序等。

事件到此没有停,虽然艺人工作室已发表声明,部分明星粉已道歉,但随着争论点的外拓,相互不满情绪一再升级,纷争应该还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最新看到连团中央的微博都被留言,要求管管该艺人粉丝。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只可惜了品牌全方位,多角度的代言推广。白白的银子打了水漂,可能还因此沾染了负面。

比如雅诗兰黛最近因为这件事又被拖出较早前PGOne的事一并被吊打。还有品牌本来3月1号要官宣肖战代言,现在也缩了回去,避避风头。也不知道是该向这些暂停宣布的品牌说恭喜,还是心疼。

消费者的动作时代

营销人憧憬的“消费者行动起来“梦想早已实现。现在的问题变成,我们不知道什么人会在什么地方怎么对我们下手。不仅出招的对象让品牌无法预测和计划,连他们会干什么都超乎想象。

这就是社交媒体年代。

社交媒体到今天,实实在在的推动了营销的变异。它不断升级,从一开始还能用传统手法对应,到现在目瞪口呆,除了收拾武器退出战地,并无其他法则。

第一阶段 我说你。消费者作为媒体去评价分享品牌的口碑和体验。传统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负面,只要使用舆论监控加负面处理的手法就可以应对,主要归公关管。

第二阶段 我玩你。创意使用产品,恶搞品牌广告,蓄意参与品牌活动为了达到某个正/负面目的等。消费者具备了更强的动手能力,除了发照片打文字,更高的创作技能被调动。霸王洗发水,蓝翔技校都是典型的受影响品牌。

蓝翔的校长曾公开表态,他们不懂什么新媒体营销,甚至怀疑有人是在恶搞他们。这个阶段品牌的束缚和无奈感已经有所增加,而对应手法却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品牌开始使用各种技巧希望触发这种所谓的“爆红”效应。另一群受影响品牌则因此把运营节奏彻底打乱,疲于奔命。

第三阶段 我弄你。消费者行动再次进阶,更高的创意能力被激发。如这次的开发票手段。这也应证了“高手在民间”。我们不要轻视每个普通人可以想到的聪明点子,它一旦被集体使用,则变成洪水猛兽。对策是什么?大禹治水,岂能是一点拨就能拨乱反正。

全方位渠道背后的危机应对缺失

居安思危,如果从策划体系的开始就没把诸多可能性想好,则会在问题爆发时彻底倒塌。以前我爱问客户“你为什么要在社交媒体开品牌账号?”答案往往惨不忍睹。因为没想清楚,则没意识到其性质。

如果说开号可以打开与消费者接触的一扇门,那门开了,产品被推广出去,消费者也可以进来。交互是双向的这个道理,从那些开了号又不能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的操作就能发现,大多数品牌并没意识透。

我们可以写文章吹捧自己,做活动让粉丝行动,同样的事粉丝在同样的地方对我们做。而他们的人数往往是公众号运营人数的几百上千,甚至几百万倍。

可惜多数品牌在运营管理上认知还停留在“做黑板报“上。这些年一直说的营销产品化,就是说的这个。营销要花精力在规范,措施,以及突发情况的应急备案上。我们搞个活动都怕突然下雨,为什么开个账号就不怕有一群人来宣战?

更何况现在接触点已远远过了只开一个账号的年代。全渠道的概念提的漂亮,这背后需要投入的思考和精力确如水下冰山。只看着水上的片断开船,出意外的可能性自然高,且后果惨痛.

接触点监控和管理

我们在2018年的社会化媒体白皮书里说,当下品牌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管理好跟消费者的每一次接触。

不管接触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营销人员需要确保这个体验是美好无误的,且值得让消费者停留在用接触点管理围建起来的品牌圈内,不流出,不转化。最好还要主动邀请亲友一起进来享受。

这里面有两件事:

  1. 七天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接触点管理。这是现今营销工作辛苦的重大成因。要尽量的运筹帷幄,就要依靠硬件,数据和软件去建立规则和做法,扭转到处救火的工作现状。

  2. 更重要的是把通过接触点管理被包裹在品牌内部的消费者转化成品牌粉丝。不能说品牌粉丝一定会在肖战这样的事情上站出来替品牌出声,但因此负面所带来的销量影响至少控在了可预知范围。

有了这个底线,就不会过于被动。

营销与所有企业运营部门的高效联动

营销已不是那个营销,而消费者还是那个消费者。

肖战这样的事并不是新兴事物,兴趣团体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有,只是现在我们这些圈外人更可见。但营销的工作范畴,却悄无声息的发生了较大变化。营销不仅要负责沟通,品牌建设,现在还涉及到消费者体验管理,社会洞察调研,甚至企业的培训与提升。

因为工作范畴的界限不断淡化,一方面企业要不断调整重置营销在公司中的架构和位置,另一方面还要快速调整营销工作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效率。尤其是依托于互联网的部门,如电子商务部门。这当然又变成了一个人力资源的课题。

我们应该让每个运营部门懂营销,擅长营销?还是应该让所有的部门听令于营销的指挥?相较之下,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本来营销就是个怎么做生意的学问。

再去问一句,这么庞大的事工作,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全渠道营销?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