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迷信营销方法论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3-04


今天翻了下数英近期热门文章,发现有些话题无论时代变革,始终都会受关注——比如文案撰写的X种技巧,抖音/微信运营的X点总结,做好营销的X大方法论,还有就是各种品牌海报、文案合集,特别受欢迎。对比自己过往文章,关于经典方法论的内容,也确实会受到更多转发。






但对方法论的迷信,能解决营销难题吗?

一、关注方法论没错,但一定不是为了解决焦虑
首先我们要明确关注方法论的目的,很多刚入行的新同学,对方法论的关注,跟知识付费的热潮差不多,是为了解决自身焦虑,似乎读完一篇方法论或者案例合集,点个收藏自己就心安了,但事实是收藏并不能解决营销问题。


而方法论的真正价值,一方面是通过经验总结,让从业者对营销有更深的认知,比如经典理论,这些营销理论是如何诞生的,比如USP、定位都是如何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提法、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经典文案案例,当时创作的环境如何,为什么出现“想想还是小的好的”这种写作技巧,最终出街效果如何等等。知道这些经典理论和案例的诞生历程,会更有价值;


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学习不同方法论和经典案例,来逐步构建个人的营销体系,这是方法论的最大价值,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变成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有独特价值的“产品”,面对不同品牌,能知道如何思考和应对。


所以先明确目的性,自己通过方法论想获得什么。

二、实践出真知,方法论不能纯套用
明确学习方法论的目的后,具体该如何做?


我们常见的两个问题是对方法论的生硬套用,和“过度借鉴”经典案例。


生硬套用很常见,是指根本不考虑自己产品所处的市场行情,直接就照着方法论来。比如一个新品牌,在没有任何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上各种方法论根本没用,这时候可能唯一需要的是先对自身定位,找准品牌区隔性,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过度借鉴”是比较委婉了,其实就是生抄经典案例,这是很多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常见案

例。这种先不谈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单是品牌所处环境和阶段不同,一个同样创意的案例,就未必能通吃。


比如当年暴风影音模仿安飞士“老二宣言”的广告,虽然内容看起来一样,但内核却完全不同。安飞士所处环境,是老大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下,没有任何竞品追随者,打出了“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的点,一方面是进行第二名的市场占位,一方面是利用用户对弱者的同情心以及对产品服务的预期。
但暴风影音的局面不完全相同,仅仅说自己是第二,说自己自豪等宣传口径,不仅凸显了优酷领导者的竞品地位,也完全没有提及自己的优势,而且“自豪”等宣传语也很难获得用户的同理心。




那么如何将方法论和经典案例化为己用,这里只有一个建议——去实践。


有大项目操盘的就做大项目,有小项目做小项目,可能很多营销人不会有机会参与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那就做好自己手头的事。


如果是市场负责人,明确品牌所处阶段,方法论是工具,帮助企业理清每阶段的市场战略是最重要命题;如果是单一项目负责人,明确好项目目标,对目标达成有用的都是好方法;即便只是个自媒体小编,分析下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自媒体,是不是能把自己的号从定位到选题做得更出彩……


有实践就意味着对方法论的理解与积累,凡事有侧重,事事有收获。

三、从过去到未来营销人始终要为结果负责
从认清学习方法论的目的,再到日常实践积累,营销最终都是要为结果服务。


这个结果可能是传播数据,产品销量,也可能是用户口碑,或媒体的主动报道,视不同需求而定。


之前会经历过一些现象,有市场人会花不菲的价钱,去做一些对品牌当下实际意义不大的推广,当然看起来是足够热闹的。当问及如果是自己的项目的话,是否会做此投入,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拥有丰富方法论和实践经验的市场人,却对营销结果的产出把控不严谨。我能理解部分市场人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一些案例,去获得存在感,但这样的存在感往往对自己并不会产生正向价值。


特别是现在的市场环境,每一分钱的营销费用都来之不易,就更要求无论是职业经理人或是创业者,都要有把品牌当成自己项目的责任感。每进行一笔投入推广,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项目,投入这笔费用,是否合理?

只有为结果负责,为企业负责的市场人,才是真正为自己负责,也才可能为行业创造出有价值的方法论和案例。

公众号:老聂谈品牌(ID:laoniedushu) 。关注市场营销、品牌公关和职场成长。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