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辟谣“梅姨”画像 “乌龙”背后折射舆论打拐热情

转载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12-02

【导语】

近日,涉及9起拐卖儿童案件的在逃嫌犯“梅姨”画像,被网民在朋友圈及微博上大量转发,引发关注。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辟谣,称网传画像不是官方发布,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梅姨”关系被拐儿童的命运,此番“画像风波”折射出网友对于儿童被拐案的关切。

 

【事件回溯】

11月16日,一些自媒体发布文章,称涉及9起拐卖儿童案件的重要嫌犯“梅姨”多年在逃,仍未落网,并附有她的素描及彩色画像,引发舆论关注。当日,湖南郴州本地朋友圈、微信群传播称,“梅姨”来了郴州,后经警方确认并非“梅姨”。图片21.png


16日至17日,“梅姨”画像被网民在朋友圈及微博上大量转发,图片中还附有“寻找梅姨”等文字,并附有二维码,扫描会链接到“CCSER儿童失踪预警平台”(以下简称CCSER)。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也转发了该画像,带来了一定关注度。同时,据媒体报道,此画像为退休警官、被称作“画像神探”的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所作。图片22.png


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公开辟谣,网传画像不是官方发布,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CCSER不是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图片23.png


18日,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回应媒体表示,CCSER平台擅发其画像涉嫌违法。并解答网民疑惑:①确认有“梅姨”这个人,目前仍大力寻找;②2017年警方曾找专家画过梅姨第一张画像;③梅姨新画像由画像专家、退休警官林宇辉绘制,他前往案发当地,根据与梅姨同居老汉的描述所画,见过梅姨的人表示“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④新画像完成后,被拐儿童父亲很着急,直接向社会公布。图片24.png


19日,据林宇辉回应媒体表示,因广州增城警方说接触过“梅姨”的人都觉得之前的画像不像本人,所以他3月份受警方所邀给“梅姨”重新画像,当时警方未直接将画像公布,此后,因被拐儿童父亲申军良向他要“梅姨”画像,就拍了画像给申军良,而后申军良将画像发给多家媒体。彩色画像是由软件公司自发根据灰色画像、电脑合成制作的相片。

19日,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再次回应媒体称,“梅姨”身份与长相暂未查实,原因如下:①“梅姨”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2017年初,当时警方抓获了张维平团伙,据张维平供述,其曾拐卖的9名儿童,均通过一名被称为“梅姨”的女子介绍和联系转卖,梅姨姓名不详。②据张维平提供的线索,警方摸排到一名疑似认识“梅姨”的老汉,其自称曾有一个叫潘冬梅(可能是假名)的女友,经组织辨认,该男子与张维平均称不认识对方,且无法证明潘冬梅与“梅姨”为同一人。③经张维平辨认,网传第二张画像与“梅姨”相似度不足50%,且与第一张画像差异较大。

 

【传播数据】警方通报引爆舆论 媒体助推传播

据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在11月16日至21日16时期间,有关“梅姨”的全网相关信息量15.3万条。截至21日16时,有关“梅姨”的话题总阅读量为11.5亿,讨论量为14.2万。从信息走势图上,可见16日“梅姨”新画像被曝出后,暂未引发关注,17日,画像经朋友圈及微博转发后,信息量迅速攀升。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分别回应,助推信息量达到高峰,为7.4万条,随后,事件关注度下降。19日,画像作者及广州公安回应后,信息量再起波动,次日,相关事件关注度仍在持续。图片25.png


核心传播人中,可见@央视新闻 、@头条新闻 、@潇湘晨报 助力传播,贡献较大。图片26.png


 

【观点聚焦】舆论聚焦“梅姨长相” 官方辟谣备受关注

关键词云中,“梅姨”为传播中的核心词汇,其“画像”“长相”成为舆论最为关注内容,而“公安部”及“广东”“警方”官方信息,因其权威性,备受网民关切;同时,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拐卖儿童”“儿童”“被拐”成为舆论聚焦话题。图片29.png


分析有关“梅姨”的话题Top10,可见网民关注点聚焦在“梅姨的真实长相”上,其中官方发布内容,辟谣网传照片,成为最热内容,如#网传梅姨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梅姨身份与长相暂未查实#阅读总量达4.7亿。部分网民关注“网传画像的由来”,同时,有关“拐卖儿童”的案件进展也受到较多关注,如话题#警方未发现梅姨在郴州出现#的阅读量超过389万。


1575268095(1).jpg

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发布辟谣微博,截至11月20日10时,该条微博获转发数5923次、评论数4128条;该微博在传播中共形成14个转发层级,覆盖微博用户5.9亿人次,传播范围较广。

分析转发评论趋势图,可见18日11时,该条微博发布后,立即引发关注,转发评论集中在11时至16时之间,转发数量短期内骤增,反映舆论对该条微博内容较为关注且有一定认可度。其中,蓝V用户@江宁公安在线 、橙V用户@江南大野花 为转发主力,成为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同时,该微博引发了4千多条评论。图片30.png


部分舆论认为官方信息准确、可靠。如知名公益博主 扩散帮寻超话主持人@宝贝回家小雷 称“不信谣不传谣,给靠谱官方点赞”;泛科普视频自媒体@半只土豆 称“认准这个号才是正经事,官方声音可信”。

部分舆论呼吁警方应加大力度追查人贩下落,早日缉拿。如东方网发文《人贩子“梅姨”到底抓不抓得住?》称“在这种情势下,警方更须高度重视、全力攻坚。应再加压、再努力,打破当前各自为战、盲人摸象的被动局面,集中力量开展侦破,调集优势资源、穷尽一切手段深入研判查证,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并最终抓住‘梅姨’。这不仅是对法治正义的伸张,是对受害者家庭的告慰,更是对社会关切与共同期待的最好回应,当然也是对人贩子们的最强震慑”。

【舆论反思】“画像乌龙”折射公众打拐共识 整治“拐卖”需加大力度

此番“梅姨”画像疯传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社会恨拐、反拐的价值共识。工人日报发文《“梅姨”刷屏背后,是网友“穿屏”的打拐热情》称“不明真相的网友‘不假思索’地转发‘梅姨’画像,大多源于对拐卖儿童行为的深恶痛绝。‘画像乌龙’事件将相关案件摆在了更多公众面前,是对预防、打击拐卖儿童行为的一次全民再教育”。

据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6日,在宝贝回家网站上还有超过四万个家庭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单日注册量最高时达到了一天193个家庭。自2007年10月24日起,平均每天有11个寻找孩子的家庭在宝贝回家网站上注册,单日注册量最高时达到了一天193个家庭。

整理网站上四万条数据,将宝贝失踪地点信息进行了分词处理和词频统计,排除了非场所类词语。数据显示,孩子们最容易在医院(1633次)、火车站(1335次)、市场(382次)小学(377次)、汽车站(257次)等场所被遗弃或丢失。在宝贝回家近四万条数据里,有58%的孩子失踪,可能因为走失或者被拐卖而与家人分离。图片31.png


部分舆论认为“拐卖儿童”现象的猖獗源于四个原因。互联网微早报发文《中国儿童拐卖大数据》中提到“1.销路顺畅,有较大买方市场。2.高额利润,诱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3.作案易得手,不易被揭发。4.对收买者处罚较轻或者不处罚,造成买方市场需求旺盛”。

基于儿童被拐卖现象的日益猖獗,舆论认为应加大对买方和卖方的打击力度,切断市场需求,才能遏制此类现象。如知名娱乐博主@沂蒙星辰的微博 称“实现‘天下无拐’,除了全社会凝心聚力,更需在制度上强化打拐手段。从不断运用高科技手段,到强化相关采血比对工作,确保实现‘应采尽采’;从布建群防群治网络,到完善法律法规,剑指买方市场……随着技术越来越升级、机制越来越创新、法规越来越健全,切实筑起严丝合缝的儿童守护线,人贩子将难以得逞”。图片32.png

33.jpg


(文章来源:新浪舆情通;免责申明: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