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真的做ending了?

原创 1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6-01-18

关注微信号:JJ-kacha

《康熙微服私访记》,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记忆中那是午间剧场最爱播放的电视剧了,爸爸光着膀子喝着青红酒,看着电视,好不惬意。《康熙王朝》也有一票爱看正剧的直男追捧,还特别爱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鬼哭狼嚎响彻整层大学宿舍楼。似乎“康熙”二字就是有如此这般的魔力呢,搭上这俩字就具备了火爆的要素,嗯,还真是如此呢。你瞧,《康熙来了》就又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啊,12年的一个谈话类综艺节目,一时无二。


....



《康熙来了》这档经久不衰的节目,受众群体特点鲜明,大部分爱八卦的女生以及gay都是铁粉,大家享受边看视频边发弹幕吐槽嘉宾。或许这和两位华人主持人“一姐”徐熙娣和蔡康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我们看节目无非是在身份认同的前提下才会去关注的,「辛辣」「俏皮」「无厘头」「爱男体」的小S加上「博学」「很会说话」「传奇身世」「出柜同志」的蔡康永,正是他们身上拥有的特点太鲜明,观众才那么爱他们,才学会什么叫“做自己”。

康熙带给我的是陪伴,就像男朋友一样,逗你笑,带来欢乐和听不完的故事,如同康永哥节目中常说的,《康熙》是每天中饭不可或缺的一道开胃菜。是啊,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想过一个40多岁的读书人和一个20多岁的鬼丫头片子,两个人能够发生这么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且还是12年。



印象中《康熙》是小时候都市频道在播放的节目,画面根本就是标清,相当之模糊,模糊到我都看不清主持人的脸长什么样子。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网络上也很难找到相关的资源。那时因为语言说话方式都很像,我一度误以为那就是我们福建人自己的节目,直到逐渐长大,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档台湾综艺节目。

正是带着幼时的记忆,冥冥中我对《康熙》会有一种亲切感,一直到高中毕业,我都三不五时会在某个媒介上看到节目。上了大学,由于个人时间变得充裕,加上还算是清闲的生活,以及看到朋友在看,让我产生了认真看几集的冲动,至此,我才算是对康熙有了大致了解。得益于互联网在2013年早已经无所不能,我看到了1080P的《康熙来了》,我没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能看得清蔡康永和徐熙娣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我观察倾听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我由衷地佩服。通告艺人能把生活中最最最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变成一件似乎关乎命运的、自己很在乎的事情分享给观众,而且还能挣得一笔通告费,何乐而不为呢!不知道的人看他们,觉得真是一群三八吃饱了闲的;但懂的人自然懂,这是台湾人说故事的能力,也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成功的地方。

在养成收视习惯了以后,我开始翻看以往的节目,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原来这个节目请过了各界的大咖。不论政界、商界甚至是黑道界,都愿意上这个节目,影响力可见一斑。谁能想到小S居然能坐在马英九、李敖大师的大腿上揩油,谈笑风生?蔡康永一直保留了家族优良的气质,知书达理,还是留学南加大的高材生,但是在这个娱乐属性如此之强的节目里却不可或缺,拉着节目的主key。也正是他们的各司其职又默契配合,造就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视神话,将这个节目推向整个华人节目的神坛(这点在海外的华人感受最为明显)。各路明星大腕都争相要来上康熙,似乎这就如佛家开光一般,不来就不是真正的腕儿。



当12年的回顾画面就在屏幕上播放着,我们不禁感慨岁月无情,一丝一毫都不留面子的那种。当年,还算是容光焕发的蔡康永,皮肤已然暗淡,眼袋出现、皱纹爬上。哎,无可奈何又如何,毕竟真的是过了12年啊,当年咿呀学语的婴儿已经能够坐在两位主持人面前聊校园情书的事情,当年的青春少年已经开始畅聊分享为人父母的甘苦。这……好吧……或许这就是全人类都无解的感慨与迷思,只能苦笑一声,安慰自己不负时光就好。


当一个节目的时代落下帷幕,暂时和我们告别,作为一个脑残粉,我只是期待着布景再次搭起,帷幕再起拉起,灯光再次亮起,音乐再次响起,康熙二人的大幅头像再次挂起的那一天。虽然……那一天,是个未知数,就像你不会料到康熙二人会在2015年宣布结束康熙这个节目一样。






初中毕业纪念册上,朋友写下的:相逢是为了离别,离别是期待下一次的久别重逢。


我想说:唏嘘是什么?似乎就是我不舍时光里没有你的陪伴。


see you~





嘁哧咔嚓原创,转载请署名哦






关注即可调戏wuli客服哦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