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大把的赚钱(含报价单),活得好的没几个,问题在哪?

举报 2015-11-30

自媒体这个概念曾经被炒得劈啪作响,现在进入平静期(瓶颈期),但仍被很多专家看作是前途无量的一个领域。

现在不断有人加入自媒体大军,也不断有人退出。也有一批人,他们想退出,可又天天有一群粉丝在看着,不退出嘛,又要天天苦逼地捣弄它。他们就是自媒体中的憋屈体。

文章版权:张飒的博客   
公众号:zhangsa2012

2.jpg

是的,他们就是变现无门的自媒体。
或者变现形式仅限于稿费、打赏费和广告费的自媒体。

当然,广告费也不少,不信你看下面这个报价单:

 1.jpg

个人还觉得真不少,相对于传统媒体。能上这个报价单的,估计也没多少。

也有很大一批人,觉得老提赚钱太俗,于是一直处于做自媒体最快乐的状态:从未赚到钱,一直在自嗨。

有些资深自媒体人,虽然没有赚到钱,但也表达了痛彻心脾的忧思:靠广告费赚钱,不是个办法啊。 

那什么才是办法嘛!你行你上啊!

具体的赚钱方式多种多样,一些观察员也未必能看得那么透。可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越来越多的公司设立自媒体岗位。 

公司做自媒体跟个人做自媒体就有基因上的不同。因为公司是要做买卖的,而个人多是从兴趣出发。在内容上,公司自媒体和个人自媒体也不太一样:公司注重信息传达,个人注重施展才情。 

个人认为,现阶段,用企业思维去做自媒体会更容易变现。仅从变现角度,不谈兴趣爱好、梦想和信仰这些清新脱俗的东西。

公司是为人民服务的存在,或提供产品,或提供解决方案,或直接帮人解决问题。公司,让生活更美好。

公司自己要活下去,必须让更多的人来买单。于是它们必须不断地去向别人介绍它们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一些财大气粗的公司,就会上报纸、上电视甚至出版发行自己的刊物。那些没多少钱就苦逼了,就像早期的俞敏洪老师,只能卯足了劲往电线杆上糊宣传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司多了起来,或者随着公司多了起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选择多了好多。于是,公司的叫卖声越来越大了。恰好在这时,互联网跑出来了。它的到来,给了众多公司一个叫卖的新大陆。而且这块大陆,对中小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可是在这块大陆上,画风完全变了。网络不仅让人大开眼界,轻而易举就可以货比三家,所以强推广告只会把人赶走。网民不再被动的接受广告,而是可以主动去了解和接触一家公司了。怎么接触呢?当然不是在企业名录中找,而是通过企业在网上布局的据点-官网、空间、微信、微博、博客、社区、今日头条等。这些所有的据点,就是传说中的自媒体平台。

对于这些门面,老百姓首先看你有没有,然后再看里面的东西怎么样。如果连门面都没有,那就真的连门都没有了;如果里面满地都是心灵鸡汤,那观众永远搞不懂你在干嘛。

对于公司的自媒体来说,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公众号也是今天发个新闻,明天发个公告,后天发个新品介绍。一年365天都在自嗨,专业自嗨五十年。

内容质量的评判标准已经今非昔比了。在信息泛滥的年代,光是展示信息已经很难让人买单,哪怕被你抢到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枯燥的内容也会让人不堪入目。信息的情感化表达,是制作互联网内容的一个必杀技。 

所以,公司专门设立自媒体这样一个位置,绝不仅仅是把这些自媒体渠道当做信息渠道,单纯推送信息。而是要让这些渠道成为招揽人的场所,成为一个讲故事的地方。 

既然是讲故事,那就要有讲故事的样子。怎么把这些渠道打造成一个讲故事的地方呢?下面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1、有主题 

你这里主要是讲什么的,这你要告诉别人吧。主题应该聚焦一类话题进行深耕,如果什么都讲一下,那就容易沦为杂货铺。

2、有服务或产品 

千万不要偷偷摸摸地卖东西,既然是自己的地盘,不要用“打广告”的思维输出你的品牌信息。你要讲的故事应该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比如一个卖钢笔的,讲了一连串手写主义的故事,别人听得入迷的时候,可以看到你的钢笔,并买到钢笔体验一把。

3、可参与 

互联网这么开放,不让参与就太保守了。听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参与故事,这样代入感更强。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投票、评论、测试、游戏等等,都是参与故事的一些技巧。

4、有价值观 

这是自媒体渠道所有元素都围着转的东西。自媒体就是要吸引有共同价值观并且有共同追求的一群人,让他们在你这里找到共同的伙伴,有一个心灵归宿。比如你是经营环保产品的,价值观就是环保主义,要吸引的就是一些崇尚绿色简约生活的环保主义者。

总的来说,经营这些自媒体渠道要有产品思维和运营思维,增强渠道的可用性和互动性。就像经营一家主题咖啡馆一样,让大家坐在那里既有体验又有消费。

既然是自媒体,就应该往垂直化方向深耕。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是需要客户买单的,所以公司的自媒体很自然地就会与电商对接。自媒体电商化的例子也渐渐多了,有不少自媒体已经有了自己的商铺。像我们熟悉的逻辑思维,有卖书和其它文化产品的商铺;玩车教授也有一键购车的按钮。

个人认为,从内容转化到商品的过程相对还是比较难的,但是从商品转化到内容则是相对容易的一个过程。现在很多公司就缺这样一个过程,比如很多公众号已经有了微商铺,但是没有进行内容深耕,这是可以发力的一个方向。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公司,也应该有自己的自媒体。既然现在有这么多自媒体渠道可以自行挖掘,企业都应该自己设立自媒体部。把广告投到别人家的自媒体,跟传统的广告投放没什么区别。就像租房子和买房子一样感觉一样,租的永远都是亏本的。

最后,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的演讲内容:

自媒体一定要有价值【主动】变现的意识: 

1.自嗨自媒体,只有【读者】 

2.三流自媒体,会有【粉丝】

3.二流自媒体,有点【用户】

4.上流自媒体拥有【消费者】。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用自媒体把这些价值带给更多的人,或许是一条好路子。我认同一些行业大咖的观点,现在实体公司已经很多,但是公司对应的自媒体还有很多空白,机会就在这里。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