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反常的七夕营销了。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08-08

全球范围84个国家,1970年至2008年的38年间,离婚率翻了一番多。从每1000名已婚人士中2.6人离婚,升至5.5人离婚。

回到国内,上个月“2018 年结婚率创下了近十年新低,仅 2.7 %”上了热搜。据统计局数据,自2013年开始结婚人数逐年递减,离婚人数反倒节节攀升。

2018年一份《单身经济报告》指出,2017 年全国单身人群已达 2.2 亿人,占到总人口 15%。其中有高达 50.72% 的人单身三年。

但与此同时,七夕节营销却热度大增,声量甚至赶超“春节”,成为品牌战役的兵家必争之地。

时代在变化,更多时候我们只能顺应着时代去做改变。所以我不认为有永远成功的营销,只有符合时代的营销。

在我们的时代下,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正在遭遇挑战,破与立之间,品牌们究竟如何玩出风格,玩出水平?


01 创意到立意

要在一众打折浪潮、爱情营销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创意,要出其不意;其次是立意,要意味深远。

最近,老牌钻石商戴比尔斯旗下的Forevermark永恒印记,联合新世相办了一场“不结婚的婚礼”,不谈论结婚,却谈论分手和告别。为上海一对普通的年轻人,举办了一场可以说是别开生面的“告别仪式”。在浪漫主义的造梦浪潮中,获得极高的社交声量。

一对旧人故地重游、互赠礼物、认真告别,充满仪式感。没有过多煽情,但情侣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摩擦与火花都历历在目;告别时彼此坦言相对,将从前难以开口的话说出来,把心结打开,纵然泣不成声,却从此释怀。

坦坦荡荡,做一次成长的反思与纪念;挥别过去,勇敢向前。否则,拎不清、模糊暧昧,伤害身边的人,也会留下心结,伤害自己。

人们需要这场意味深远的“爱情实验”。

从前,我们往往看重开始,却没有好好地正视结束。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鸡毛蒜皮,最终不了了之。结果,表面上总是粉红色的爱情气泡,却吹弹可破,背后是血淋淋的数据,以及不愿揭开的伤疤。

这场现实生活中的告别仪式,不仅“吸睛”,而且给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的启示和反思:

如何去正视一段感情的结束?

如何去面对爱和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以及,在变化如此动荡、人心不安的时代,人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创意决定了品牌的开始,那么立意,就决定了品牌能走多远。


02 媒体与对话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每每被媒体代言为“恐爱”、“恐婚”、“佛系”,其实是因为处在一个不稳定的探索期。正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恋爱婚姻,恰恰是“稳定”的代名词,才让人们觉得恐惧,茫然,举棋不定。

旧的迷思正在打破,新的追求和解决方案还没有探索出来。如美国哲学家阿兰所说:

“浪漫主义和爱情宿命论,告诉人们一定会找到“真命天子/女”,完美契合,注定能填补你的所有情感空洞。
而现实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伤得体无完肤,没有人生来就能安慰你,百分百理解你;也没有人就心甘情愿被改造成你的理想伴侣。”

Forevermark与新世相正是用“不结婚的婚礼”,打入了这样一个价值“真空期”:将传统意义下“终结者式”的婚姻,转变为一段历程,一个成长阶段,正视结束,鼓励人们去拥抱自我的成长与蜕变。

借助仪式,借助社交媒体,在“营销4.0”的阶段,品牌和大众进行了一次大型对话、广泛讨论,从而去实现价值的共同探索和共同创造。

于是,人们开始站在“成长”的维度思考:没有第一步去追随激情,就无从产生火花;没有碰撞和磨合,就无法带来彼此的成长和反思。

关于爱情婚姻的恐惧、迟疑,似乎豁然开朗了。因为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个体成长,我们都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中。Forevermark 永恒印记的那句,我要定你(I take you),不只是爱情的一时头脑发热,也是拥抱亲密关系,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勇气。

如是,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个阶段,认真告别、感恩与道歉,品牌的价值理念也渗透其中:爱情需要守护,婚姻无需惧怕。跟随我们的时代变化,春风化雨,潜入人心。


03 品牌进化论

在消费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不变的人心。每个时代,人们都在探索,爱情如何表达、如何互动、如何纪念,甚至如何抵达永恒。

工业时代,每逢情人节,青年们流行给恋人写情诗。精明的商人看准商机,猛推情人节贺卡和邮票。1835年,单在英国,情人节贺卡就卖出了近四十万张之多。自此,“情人节”在青年中蔚然成风。

1868年,一家巧克力厂家的产品过剩。为了推广,他们把巧克力做成爱心的形状。没想到此举在情人节成为风潮。自此,巧克力成为爱情的标配。

二战后20世纪30年代,钻石之王戴比尔斯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造就了现代爱情的信仰符号,也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再近一些,自2009年淘宝第一次双十一促销,阿里就收编了“光棍节”。一句“就算没有男/女朋友陪伴,至少我们还可以疯狂购物”,让多少单身男女在深夜蠢蠢欲动。而后,情人节的“拯救单身狗”营销,亦成为屡试不爽的套路。

从上十年的单身营销、恋爱营销至今,品牌面临了新的问题,同时,在探索新的回答。

比如,不谈恋爱,谈爱。将“爱”上升到一个更宏大的语境中,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爱情观的人群,衍生出更多的消费场景。

Burberry今年邀请周冬雨拍摄的短片,从四个场景切入,“爱自己,爱萌宠,爱爱豆,异地爱”。不再局限于“谈恋爱”,却站在新兴Z世代的角度,将表达爱的场景一网打尽。

又如,提出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不尝试给出标准答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和答案,去引发人的思考,打造当代年轻人洒脱、自我的形象,获取对于品牌价值的关注。

譬如,香奈儿通过刘雯和井柏然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照:关于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意,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却能求同存异。

这种潇洒随性,不刻意去改变对方或委屈自我的品牌主张,很能打动年轻的一代。

以上两种,可以说已经从技巧的层面,向着价值观的层面去做出改变了。形式上还未能突破传统广告的方式,但立意更新,文案更切中现代人的痛点。场景化、开放式地传递品牌调性。

而Forevermark的这一步,品牌走得险,也走得奇。但唯有大胆,才可能以引领者的姿态,第一个打入消费者的心智。

不仅是探索开放式的答案,更在价值观上去进行引领:拥抱成长,迎接蜕变。通过呈现时代变动下实实在在的矛盾,去引发思考,拥抱改变,探寻和打造全新的仪式感。引领,需要站在一定高度,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解决方案和价值观。


从造梦到造节,再到回归理性、探索新的价值。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的营销,只有时代的营销。


04 爱情信物,人生仪式

 曾经,古罗马人相信左手无名指的静脉连着一个人的心脏,受到太阳神阿波罗的庇佑。或用芦苇草戒,或用动物骨头制成。将戒指戴于无名指,守护彼此的爱情,也让两人的心连在一起。

而今,随着全球化,无名指上的婚戒作为是否单身的判断标准,已然成为不言自明的国际惯例。而更细微的,奢侈品牌如卡地亚打造的定制款,专属的、差异化的设计,正是将信物和仪式感做到极致。

而Forevermark永恒印记,用反其道而行的“不结婚的婚礼”,一场仪式,面对思想阅历更为成熟的群体,更严肃理性,对大众进行对话和价值共创。

当我们不再需要亲手制作信物,爱意的传达,便指向一种更直接的行为:消费。而消费的意义感、仪式感,需要用心打造,用心意慢慢累积和沉淀,用对话去引导新的价值追求。

05 当谈论爱情,我们在谈论什么?

现代人是不是不相信爱情了?当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是人们周遭的世界变化太快。

传统三段式的人生:上学,工作,养老三阶段,已经不能完全切断,而在互相渗透和错位。

互联网和全球化,让人们在一生中有无数的机会去触碰、体验甚至实践不同的世界观。

回到亲密关系中,两人的成长速度、理想状态和对外界变化的反应,每一个节点都可能出现“分岔路口”。

人们不再满足“浪漫主义”、“爱她就给她买”的爱情营销,而需要更加复杂多元的“答案”。

逐步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90后,不再需要那么多上头的“高甜偶像剧”,不再需要对于梦幻的浪漫主义。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应对时代变化冲击的婚恋观,是能够伴随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亲密关系。

我始终相信爱情,因为我愿意世界上有这样美好灿烂的存在。

但我更笃信的爱情,是真实的、变化的,不会让人不安,却愿意勇敢追随。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