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到不务正业(三川的九日谈全文)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5-09-28

从专业到不务正业

听说我是九日谈里面唯一的一名妹(han)子,真的感觉很荣幸,更多的是诚惶诚恐,因为深爱,所以不忍。

回顾我为之抛洒了十年最宝贵青春热血的广告创意生涯,其实真的没啥值得一提的。奖项在前公司躺着,客户是别人家在服务,只有一些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经验,才是自己的。相对于前面各路大神带来的醍醐灌顶,三川姐姐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如沐春风,这就是我的小确幸了。

下面的内容都是以我的经历为例,比较有实践性,欢迎检验。

 

 

  入行第一课:首先要学会不务正业

首先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读书较早,毕业也早,偏科严重,深造无门,20不到就出来混社会,以为文案文员,凭着几篇发表过的小文章,被蓝火招为实习文案。

事实证明,我真的是太冰雪聪明了:实习文案的工作跟文员真的差不多,主要是给撰文指导们打字,为Brain Storming做会议记录,管理创意图书。这种工作应该很无趣是吧?

 

嘿,你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广告界还有这么多伟大的创意书籍存在过:进步思想(我在这里认识了第一个牛气冲天的创意偶像:喜勇,当然他不认识我;我还认识谢晓萌,他也不认识我),龙吟榜(天啊,好想到港台的广告公司去实习!!)动脑,CampaignArchive……原谅我真的记不全了,我疯狂地爱上了那些帅炸天的创意广告!

于是在那几个月里,我一直明目张胆地干着我工作中第一件非专业的事:抄广告。不是只抄广告语,还有创意画面(文案的画面感比文案的基本功重要太多,这对于我轻松进入后面的广告公司,至关重要。)。

 

我的第一个非专业建议:

一,首先明确你要进入的行业和公司,越精准越好。你应该以三年后要站的位置为目标导向,一定不要受诸如钱多事少离家近这种没出息工作的诱惑,千方百计,进入你想去的公司(我曾在广告门开过一个热帖,用真实案例讲述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实操性,链接如下)。

http://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8001.html

二,为了修正你的职业生涯,花几个月乃至一年半载的刻苦努力去争取一份理想工作,都是必要的,这一年基本决定你以后的路了,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这是成正比的。

 

  做个专业跳槽者,意在找到阶段性真爱

在蓝火,我始终没有机会转正,或许人家真的只缺一个文员,于是人生中第一次选择主动失业。这时候,我已经知道什么是文案,那些咳个嗽都有人递手纸的文案大师们简直帅爆天了,我决定好好做个文案。

幸运的是,蓝火的经历好像还挺管用,我得到好几家公司的面试机会。做为一名新人,面试关填试题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这时我已经能写能画,就这样轻易地先后进入好几家公司。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换了五家公司,除了蓝火,其中一家上了1天、一家上了3天,还有一家上了快一个月(如果放在今天,把公司名字扔进去搜索比较,就能大大减低试错成本,当年真的只能这样默默承受)。严格来讲,我只能算在最后那家公司呆了将近两年。

大家应该看得出来,我不是鼓励无目的跳槽,而是始终在建议,要做个好广告人就一定要会挑公司,那些无意义的经历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前段时间,有毛线党在朋友圈晒抄广告语,勾起了我对如歌青春岁月的无限回忆。必须承认,我入行的头5年里,抄广告简直是我干得最多和最欢乐的一件事,也是老板和总监很喜见乐闻的。要不然作为一个新手,除了让你查找下资料整理下文档,阁下想憋也憋不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还别说你那些天马行空的所谓创意了。

总监一小时,顶你一星期,真的要特别惜福,广告公司的传统,都是创意总监手把手带新人,最辛苦的尤其是Copy Base出身的创意总监,说起来都是泪啊,向我们自己人致个敬。

 

我的非专业建议:

一,创意圈有的是公司,遇到不合适的千万不要恋栈,更不要被小老板的甜言蜜言所迷惑,赶紧麻利地走人。这是两年换五家公司跳槽专业户的真实经历,等你有完整的工作实践后,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下的经历,能抹就抹掉吧,你瞒不过HR的雪亮眼睛,也懒得跟人家解释。

二,跟到好老大,绝壁是天降福星,赶紧趴上去使劲吸他的各种神功:提案神功,见缝插针读书功,绝世好PPT神功,创意吸星大法,策略九阴真经……,通通都有其独门之处。至于其他奇人异士,能学多少算多少吧,总之比自己摸索强一百倍。什么?创意总监太有个性你受不了?你不知道他的工资组成里有带新人这个KPI考核分吗?比你薄薄工资重得多的福利你都不要,话说你不是来广告公司找气受的吧?

 

 

  面对公司专业转型,化为巨大机遇的能力

任性是上帝赐给创意人的特别宠爱也是管教,回想那几年的文案生涯真是血气方刚目中无人,完全是毫无理由地狂傲,今天回想起来真的好羞愧。如果我能够谦逊再谦逊点,学到的本领一定比现在多的多。

20032006年,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到了:我的神终于出现了。那几年,我所在的那家广告公司,开始史上最离奇的一次转型:从平面创意公司,向商业咨询顾问公司的方向转型。

亲,你有尝过创意上榜的滋味吗?如果一个人最早是看龙吟榜入行,志向是成为伟大的创意人,你一定不能接受,你干的工作突然变成大堆无逻辑的商业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然后往你完全看不懂的方向总结、提炼、写麦肯锡式的PPT

人家已经是个资深文案了耶,这份工作真的比我所掌握的知识难太多了!枯燥无味太多了!所有压力都汇聚成四个字:我,想,跳,槽。但是,公司客户从麦片啤酒纸尿片,瞬间变成亮瞎眼的跨国客户和合作机构,又好像蛮有吸引力的样子。

公司转型,需要中坚核心力量,尤其是那些死心眼死磕项目又不懂得提加班工资要求的人。我成了老板也就是策略部老大的跟班,整整三年多里,端茶倒水拉车门,磨咖啡接投影换幻灯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资料收集策略撰写创意表现提案送稿几乎无所不干。

这三年里,工资基本没有浮动过。每个月都是月光公主。我不在意。我知道我有变女神的那一天。

 

我的非专业建议:

一,其实说是神,修行还是看个人。面对机遇,是否有面对的勇气和征服的欲望,然后就真的是方法,方法,方法。我个人的经验,是遇到任何不熟悉的行业和客户的作业需要,一定要善用各种搜索工具进行资料搜索,延伸阅读,这是获得新知识,并赋予新视角、新观点的最佳办法,没有之二。再说一遍,yahoo的图片搜索、百度文库、搜狗微信三件宝,一定要常常使用,实用性超乎你人生的想象极限。

二,死磕项目是一种自我提升最快最好的办法。任务是死,人是活,此路不通就换一条,用做汽车的方法去做金融,做地产的方法去做教育,如此类推。当通关像打怪一样完成,项目大功告成,整体项目的操作你都经历过,才能算得上真正深入过这个行业,才能逐渐养成自己的体系,也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跟客户讲,我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知识进化、时代更迭,做个专业人士越来越难

上面的那段经历完后,我回到广告公司。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岗位都已经得心应手,尤其是策略,根本就是小菜。有策略底升创意总监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薪水也不只翻了一番,站在书报摊前,看上的书籍碟片想买就买,人生第一次有了从容的自壕感。

好日子才过了一年多,2008年,第一次感受到经济危机离我的真实人生这么近:预期年收入高达3000万元的4A公司,说裁员就裁员,短短几个月内公司缩水剩下不到五分之一。曾经什么全民飞机稿,什么创意奖,都化为乌有。这一年里,像某公司这样名存实亡的广告公司真是无法统计,很多广告人日子开始不好过,节书缩碟的年代开始了。

 

我发现自己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继续广告。优秀的创意公司真的很少,即便打破头挤进去,也好比是诺基亚中国总部大撤退,某些荣光只属于极少数人,离开公司,你什么也不是。而更多所谓的专业广告公司,都真的是跟服务业一样,广告人的地位不过是个非专业服务员。呆在这种公司,真的是要死要死的,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离开广告。不做广告,那只能选择企业,大企业内部的公司政治谅我也玩不起,小企业也养不起我们,更何况要养就得养一整个小团队?

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是专业。为什么广告业强调专业服务,广告人强调专业广告人,甚至大学里还有专门的广告专业课程,这么专业的行业,却无法为客户提供能够帮助他们在红海中突围的办法;各个成熟的广告公司都有自己的专业作业工具,从策略到创意到服务,框架一套一套,前赴后继。结果真的是前赴后继。

 

所谓专业的三个局限性:

1,知识保守

不管是传统广告还是互动公司,美术通常就是把自己定位为美术,文案定义自己就是文案,客服更是整个公司最不具竞争力的岗位。广告公司招人通常是要求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于是把创意人用格子钉在一个个的岗位上,分门别类,失物待招。

其实这两年来我有这样的感受:所谓互动公司,大多数在人才的配备或者人才对于自己的定位上,与传统的广告公司并无多大区别。顶尖的公司就那么几间,优秀的人才也是分布在三角塔尖,剩下的绝大多数人,仍然按着同样的轨迹在运作。小公司裂变,大公司趋同,保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会使行业的优越与优势迅速消弭。

要改变这种现状,对于个人的挑战是极大的,而改变的基础,首先是觉醒。

需要什么知识?你服务的企业有什么样的领域,你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而且要比这个领域还要更大。比如我们最喜欢举的例子:杜蕾斯。换了给我们去做,也做不来。

 

2,眼光保守

有一篇朋友圈的微文说,广告人是心胸最狭隘的一群。我更愿意理解为因为太爱,所以单纯,单纯得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爱人只有一位,客户却有无数广告公司可以选择。你猜杜蕾斯愿意与一个内心丰富的大叔沟通,还是一朵只执着某个技巧的小鲜肉纠缠?我并不是十分想举杜蕾斯的例子,只不过要服务好杜蕾斯,你还真的需要上天下海无所不能无所不晓。

我们的旅途,是星辰大海。

眼光停留在哪里,脚步就能或只能到达哪里。

 

3, 创意保守

传统公司不敢做太胆的出格创意,或者大胆得没有节操,越过了边界。干得更多的是,翻抄旧料,自愚愚人,还自鸣得意,到处显摆。在小米已经不只卖手机,还是个未来百货商店的时代,在科技界、艺术界、金融界、文化界跨界跨得一塌糊涂,广告公司还在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上挣扎。

所谓万物互联,就是传播渠道已经像孙悟空一样发生了72变,三把烂板斧,再伟大的创意都会湮没在大海中无声无息,别再在你朋友圈去寻找满足感与认同感了,你的朋友圈,只是你目标客户的万分之一样本。

 

借用《莫康孙 Tomaz Mok41年广告匠心》的一段话:广告人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时代在变,技术也在变。在每一个年代跨越的时候,极度保守的分工受到淘汰是事实。打个比喻,以前花几千万投资在视频的后期,当digital来的时候,那几千万的设备就等于百花了,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融绘不同的科技。

 

 

吾杈梦境:一场非专业的跨界实践

屏幕快照 2015-09-28 11.56.05.png

 

2015年初,我正式脱离广告创意人的身份,参与初创吾杈梦境这个场景智能美学生活项目。最初我进入的身份,是品牌官,半年后,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产品设计师,一名专职与目标客户沟通的捕梦师。

放下专业的身段,有太多的甘苦自知,关于吾杈梦境的未来,有更多是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和真实需求,而非一场空穴来风的创意想象。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归。I’ll come back.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