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I越诱人!骗人越狠!

举报 2024-12-06

1733387105238256.jpg

年底了,在一些行业会上经常听到:

“怎么证明传播数据对销售结果的价值?”

“品牌广告带来多少转化量?CPA不如效果广告的话,预算为什么要给品牌广告?”

“ROI到几可以做?怎么保证?”

这些疑问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下楼抽了根烟,越是寒冷,不是越要冷静么?

吸烟角听到别人在抱怨:“这个世界都不确定,要我们给确定性?要我们做出《Think Different》,他怎么不看看自己是不是乔布斯?”。

估计是同行。

借此,我来写点。


/-1

新消费风口那几年,烈火烹油,热火朝天。

同行都在研究元气森林。上班聊、下班聊、打开手机也全都是。

外界说它能成是踩中了无糖的风口,说它“乱拳打死老师傅”,分析得都挺有意思。但我觉得,核心是:“分众真TM牛逼啊。”

说个数据,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一二线城市人口是4亿多,占全国人口30.7%。那另外的70%,才是生意的根。

过去,央视广告是穿透这70%的“超级广告牌”。

曾有酒企老板通过央视广告一年销售额增长500%,并形象比喻为“桑塔纳进,奥迪出”。

这ROI够高不?别眼馋了。现在早没有超级广告牌了,只剩个最接近的分众了。

元气森林也承认分众的价值。

唐彬森接受采访说:“去年(2020年)只做了一个分众(广告)、一个B站(晚会)。铺广告是为了和对手正面较量,在中国做生意,如果关键时候不做好关键性努力,就会错失机会,这些广告帮助实现了渠道大面积铺货消费者心智的建立。”

人家不愧成功企业家,说得很明白。

企业经营是个一致的动作。

抢占市场的时候,生产量高、铺货量高、要求广告投放ROI高,没有错。

而现在市场寒冬,生产量下降、铺货范围收缩,却还要求ROI和以前一样高,甚至更高,就只有骗子能满足你了。


/-2

哪怕已经吃过了“新消费”的亏,很多人却还是对数据有一种畸形的迷恋。

两年前,唐彬森给经销商开大会就直接说了:“互联网思维是毒药,是对销售理解不够。”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

=产品快速迭代+数据导向+偏重线上渠道+砸铺天盖地广告

≈老板最爱的ROI(投资回报率)+确定性

“商业偶像”已经明示ROI有陷阱,却还有许多人蒙着眼跳进去。

如果一个例子不够,再给大家多说几个:

五个女博士,当时广告吵得要命,一片骂声。

你说创意也有伦理观,人家说:“我们某平台销量上涨168%!”

你说广告也要注重社会影响、人家说:“我们某平台销量上涨168%!”

你说这有损品牌长期形象,人家说:“我们某平台销量上涨168%!”

1733376456790229.png

结果呢?这个品牌合规问题频发,已经两次受到行政处罚,品牌长期和负面传闻绑定。

曝光量越大,ROI越高,“品牌”越灾难。


还有,曾经的烘焙明星“虎头局”,当时说的最热闹的是什么?

——55平米的门店创下单月157万的营收记录!

又是诱人的数据,现在呢?“虎头蛇尾”,资金链断裂,黯然退市。

数据越诱人!骗人越狠!

请尊重商业的基本规律!!!


/-3

不过,对ROI的迷恋,也不能全怪老板。

不得不说,老板们也是被骗怕了。

天价雪糕倒之前,从资方,到媒体,都在吹这生意模式真好。

哪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觉得,雪糕就是雪糕,说破天也是雪糕,卖那么贵不太合理。

但市场就是这样,总有人愿意为新奇买单,为故事买单,为那一瞬间的满足感买单。甚至能买出老板最爱的“确定性”。

买够数了,自有大儒为其辩经。

直到泡沫破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之前疯的不是我”。


那么,除了ROI、CTR等数据指标,还有什么验证传播效果的方法?

第一,老板们,首先你得查一下,ROI你真的用对了吗?

你所处行业是偏快消还是耐消?消费决策周期长还是短?你的企业处在什么阶段?这些都决定了你该看重点看哪些指标。

比如如果你的生意偏快消,从兴趣到购买的链路短,那重点考核销量转化没问题。

但如果你是卖车的,链路长的,却还想一次 campaign 就能看见销量哗哗涨,是想逼死市场部吗?


第二,除了微观指标,也别忘了中观和宏观。

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一次次告诉我们,黑红是会反噬的。顾头不顾腚是不可取的。

例子太多,我就不列举了。

ROI等数据指标,都是用来衡量短期效果的。它无法衡量对品牌的中长期影响。

中期是是什么?是留存。是复购。

长期是什么?是地域人群聚集度。是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些都比只能用来吹牛的ROI重要。

所以真想好好做品牌,你得做做舆情监测吧?做做定性调研吧?看看那些数据反映不出来的事情吧?

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些方法,就是完美的。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评估方法,但这不是老板只会看ROI,用ROI偷懒的借口!


/-4

高速的增长会掩盖很多问题。但那些问题只是被掩盖了,不是被解决了。

等他们集中爆发的时候,只会更加可怕。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追求“确定性”,追求数字带来的安全感,本身就蛮滑稽的。

如果带不来转化的动作你就不做,那你不如直接承包个工厂搞直播带货,你还开什么企业做什么品牌?

让你别太看数据又不是让你一眼都不看数据。怎么就非得二极管呢?


老板们,迷恋确定性的苦,你们还没吃够吗?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推荐收藏夹

      相关推荐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