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推广的几个误区

举报 2014-04-15

1. 轻视或根本无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趋势

Web2.0至今都被一些人斥为无聊的炒作概念,有的人也会把同样的怀疑目光投向社会化媒体营销。然后这的确是肉眼可见的趋势,营销本质就是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也就是说需要把想要他们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们。而沟通的前提是接触。

如果消费者在看电视,我们就要出现在电视上,如果消费者在等公车,我们就要出现在公车站,同理,既然消费者在使用社会化媒体,并且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其上,我们就要使用社会化媒体作为和他们接触的地方。

有人问一个狂热的登山家为何要登山,他想了想说,因为山在那儿。如果现在还没有开始重视社会化媒体营销,要当心了,因为,你的消费者,他们都在那儿。


2. 要求立刻看到回报

很多品牌在开始建立公共主页、微博账号,或者策划一次营销活动的时候,都会满怀期待地问一些诸如“能给我官网带来多少浏览量”,“能给我带来多少销售”之类的问题,或者就会发出一些诸如“账号开通都两天了怎么还没几个人关注我们?”,“为什么转发的人这么少”之类的质疑。

社会化媒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这里和消费者沟通必然要遵从其特点来设计策略。不应该把投入看做支出,而应该是一笔投资——发布一条高品质微博不一定能立即带来多少新的粉丝与转发,但是如果没有一条条持续发布的高品质微博,在微博上,是永远无法建立起品牌的影响力,更无法和用户持续沟通。社会化媒体绝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地方,要想有效,必须平时多烧香。


3. 没有内容策略

建一个微博?太容易啦,转点星座运势,发几个冷笑话,再来点口袋英语,齐活了。社会化媒体的核心是人性,一切违背此铁则的行为终将导致失败的苦涩。

对品牌进行拟人化的思考,想想看它是什么个性,想要结交什么样的用户,想要给用户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它需要在所有营销活动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和角色。

当这一切都想清楚以后,才可以设计内容策略,进行规划。衣服是人的随身戏剧。而社会化媒体上的账号就是品牌的随身戏剧,规划好内容策略,从而设计合理的角色、环境、情节,才能让有声有色地演绎品牌。


4. 过分依赖激励机制

ipad已经成了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的标配奖品。不管品牌本身是卖车的还是卖汽水的,奖品一律都是ipad。这种情况很像电影院,不管看爱情片还是动作片,用户都是吃爆米花喝饮料。但是,把用户从家吸引到电影院的,绝对不是爆米花和饮料,而是电影本身。

转发最多可以拿奖,邀请用户最多可以拿奖,这个激励机制设计来是为了对那些积极参与我们品牌活动的用户表达衷心的感谢,互动的核心是建立亲密的沟通,而不是变味成为类似黑帮廉价稀薄的买卖关系——你去给老子拉人老子给你发钱。

没错,用户喜欢奖品,但是活动的目的是要用户喜欢我们的品牌和产品,如果只是为了奖品,就算他们积极参与了。那份好感也是很难转移到品牌身上。再好吃的爆米花也无法平息看烂片的人的心情,哪怕爆米花是免费赠送的。



5. 不相信可以一边做朋友一边卖东西

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到底能不能做朋友?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肯定是有前提的。CRM其实是一种单方面的提法,“客户关系管理”,眼巴巴盯着消费者的钱包,依靠数据来进行记录和挖掘,把客户看作单纯利润来源,实在有一点太过势利的嫌疑。当然这也是情非得已,毕竟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之前,要想和消费者建立个人化的紧密联系实在是一件成本太高的事情。而现有的CRM体系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方式也的确能起到不少的作用。

但是社会化媒体让这一切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要想知道用户是否满意产品,需要回访或用户调研,更糟糕的话看销量变化。而现在,只要做好社会化媒体上的舆情监控,自然就会第一时间知道某个用户最真实的反应。这一切都变得更迅速便利。如果眼睛只盯着消费者的钱包,那你们之间只会有买卖关系。除非你关注消费者本人,否则,良好的朋友关系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6. 没有第一时间回应用户

社会化媒体信息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碎片化程度很高。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来源,每个时间都可能爆发一条影响力巨大的信息。而这一切都在短时间内进行,过期不候。不开放留言功能用户怒气值也许会有80%,但开放留言功能但不回复用户留言,用户的怒气值绝对会等于甚至大于100%,从而失去他们的信任和好感。

社会化媒体分布式的用户决定了服务也必须达到分布式的效果。如果有用户在微博上@了你,你最快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回应它?对于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沟通的品牌来说,用户需要你的时候就像需要一定降落伞,如果需要时候你不在,那么他们也就很快不需要你了。


7. 迷信45°角的鸿沟

45度角仰视确实是中国微博的特点。但是,品牌与用户在沟通时,能否跨越这条鸿沟,也将是能否有效沟通的关键。

社会化媒体上的账号其实是品牌人格的化身,一个人想要有良好的人脉社交圈,确实需要结交能够更有影响力的人,但是不代表就要去关注和谄媚那些和自己品牌并不相关的名人。同理,想要成为一个圈子的意见领袖,确实需要其他人都看重自己的意见,但这不代表就必须要他们仰视自己。

品牌要做的事情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用户,也为了让用户了解品牌,平等诚恳地对话,确实有用的信息,迅速及时的回应,不但适用于现实人际,同样适用于线上沟通。被仰望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憧憬是距离了解最遥远的一种感情啊。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