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周报丨全网摇人,唱将请战,《歌手2024》站上流量风口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5-20

好奇心周报:剧星传媒独家原创专栏,关注营销行业话题,不装逼,不套路,带着一颗好奇心,拨云见日,探究底层逻辑。

仅用一场《歌手2024》的直播,芒果就把整个内娱给盘活了。

5月10日晚上,阔别四年的《歌手2024》在万众期待中于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作为首发歌手的那英、海来阿木、二手玫瑰、杨丞琳、汪苏泷,以及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Chanté Moore、Faouzia在舞台上逐一亮相。那英冷不丁成为了“全村的希望”,却也只夺得了第三,第一、第二分别被Chanté Moore和Faouzia获得。这个排名,一下子戳中许多网友的痛点。

随即,“叶赫那拉不能输”、“那英,叶赫那拉氏的宿命”、“那是姐的姓,红是姐的命”、“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等话题迅速霸榜热搜,掀起了全民玩梗热潮。

爆梗频出,“全民请战”撬动舆论场

判断一档节目的爆火方式有多种,长视频平台用站内破万热度值进行证明,电视台用收视第一来证明,社交平台则用热搜个数来证明。但一档真正出圈的综艺节目,除了数据上的好看,往往能衍生更多意想不到的话题,让观众有参与权,并反哺平台。

从这一层面来说,“停播四年,归来仍是整活能手”的《歌手2024》显然很懂得拿捏流量密码——全开麦、不修音、one take(一遍过)直播的“真唱挑战”玩法,本就是不按常规套路出牌,7位歌手在无修音状态下的真实表现带来的“外籍歌手吊打华语乐坛”既视感,更是将话题性拉满。

但《歌手》的火爆远不止节目内容本身的衍生,节目外,歌手韩红一条“中国歌手请战”的微博,再次助攻了节目的传播热度。在韩红的带动下,各路歌手纷纷发博请战,场面逐渐失控。

玩梗的风向标似乎有变,竞演不是敌对。

芒果随后便做出回应,把首播热度推向制高点的同时,也彰显大将风度。毕竟音乐节目的国际格局,本身也是一种软实力。

诚然,所有综艺营销都是两股力量的合力推动,节目方先提前预估爆点买热搜词条,再由网友玩梗热情决定热搜能冲到什么位置。复盘《歌手2024》的爆火,一方面从节目质量和设计来看,它赌对了直播真唱红利,另一方面,「意想不到」成为了本次传播的神助攻,节目组预埋的多条待爆话题线演化成一个又一个出圈爆梗,唤醒了沉寂已久的综艺市场,诞生了这次久违的、如春晚般的全民实时看综聊综大事件。

真实至上,节目回归内容本身

《歌手2024》赢在哪里?它的成功能否复制?

毫无疑问,这样的大爆出圈是需要运气的,不过虽然造梗的运气学不来,但我们可以从《歌手2024》中学到更难能可贵的东西——比起做一个“花里胡哨”的空壳,更能让这一代观众兴奋的是节目内容本身。

首先表现在嘉宾的实力。

在全民狂欢背后,我们发现那些沉寂已久的老牌歌手又一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流行音乐的迭代速度太快,歌曲的生命周期太短,音乐市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流量密码”——为了抓住观众的耳朵,乐此不疲地用“耳虫”给大众洗脑,反复用万能和弦批量制造着神曲。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人们就越发怀念过去的华语乐坛,那个纯粹的、刻印下几代人的记忆,带给人无数感动的华语乐坛。那个足够“慢”的华语乐坛,唱出了一段辉煌灿烂的黄金岁月。

也多亏了这场“泼天的流量”,才让人注意到,褪去了修音、剪辑、混响等现代科技的修饰之后,实力才是打动人心的利器。

其次表现在形式的真实。

资本的迅速涌入让内容泡沫渐显,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为了博取关注度而随意推出内容的现象。

以综艺节目为例,有通过剧本或者恶意剪辑的方式来刻意制造冲突和看点;邀请嘉宾舞台划水、不精炼业务能力;一味关注话题和矛盾;过度“饭圈化”等问题。同时在剧集上,内容注水、虚假悬浮等也早就在观众的评论中频繁出现。

在流水线内容泛滥的情况下,重塑观众对长视频内容的信心就显得更为重要。

《歌手2024》的出现,给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流。节目选择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现歌手们“高手过招”的竞演,几乎把长视频观众、电视观众都带回了曾经边看春晚边与家人、网友讨论节目的“中式梦核”场景,这是久违的属于音综界自己的春晚。它意外证明了,电视台直播运作的模式仍能在今日综艺世界发光发热。

这并不是说每个综艺都得搞直播,而是尽可能往真实的方向靠拢。纵观这几年的高口碑综艺,《种地吧》种起地来“真刀真枪”,过程中邋遢粗糙,但成果肉眼可见;《欢迎来到蘑菇屋》是最真实的朋友相处状态,没有商业互吹,也没有不能开的玩笑。

当这些真实的欢乐、冲突连同紧张的氛围集中展现在眼前,观众们必然会被打动。这种感动也会延伸成观众对于内容品质的信赖,进而推动观众建立起从综艺到平台的品质信任链路。

软性植入,品牌接稳“泼天的流量”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市场,伴随着《歌手2024》的大爆开局,众多品牌也按耐不住,纷纷向节目组抛出橄榄枝。

截至5月15日,已有鸿星尔克、老乡鸡、麻辣王子、五谷道场、南孚、卫龙、螺霸王螺蛳粉、春秋航空、零食很忙、王小卤、富光、洁柔、都市牧场、欧芭、比比赞等,横跨服饰、食品、日化洗护、制造业、航空运输业等多个领域的超15个大品牌,陆续向《歌手2024》“申请出战”。

在《歌手2024》第一期节目中,已有六大“金主”。首当其冲的是简醇:无处不在的广告牌、频繁出现的喝简醇镜头、主持人在开场词中不断cue到的简醇“无负担”,甚至还出现了海泉“喝歌手,看简醇”的“嘴瓢”名场面。

另外的广告商还有vivo、汤臣倍健、五粮液、百岁山、百雀羚。公布比赛排名前,何炅和海泉先“干了”一杯百岁山,在vivo和百雀羚的中场广告环节,也是为这两个品牌卖力喊着产品卖点。

尽管广告植入大多都比较丝滑,但也有不少观众发出“首播广告插播时间过长,影响观感体验”的抱怨。这也为后续品牌的进驻,敲响了警钟。

首先是采用更为柔和的广告植入方式。单靠短期的流量和曝光根本站不住脚,只有力求内容本身的质量,才能带来真正的口碑和影响力。品牌方需要有谋略,选择采用更为柔和的广告植入形式,比如明星的服装、道具设计、主持人的口播、休息间的陈设都可以做些文章。只有真正融入内容,提供增值,才能获取持续关注。

其次是连续多期投放。品牌的传播就像连续剧,比如在前几季《歌手》公布排名时洪涛老师总是会喝一杯百岁山,再揭晓最终悬念,在《歌手2024》中这样的习惯也被延续下来,成为观众心中的必备环节和保留项目。

结语

随着《歌手2024》继续热播,一方面我们期待这档老牌音综会在之后的赛程中创造出怎样的“延伸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看见更多品牌主们借势节目热度,让品牌深度绑定观众心智,稳稳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参与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

    作者
    Vision Star 剧星传媒 上海

    Vision Star 剧星传媒 上海

    上海 普陀区

    中山北路3300号环球港办公楼28楼

    行业:营销咨询

    官网:http://www.visionstar.cn